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历来是设计界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生活品质与文化修养不断提高的当代社会,人们更加青睐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传达文化的思想与精神内涵也是设计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一件好的设计作品不仅能给人们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带给人们思想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鼓舞,它能表现出一种美的造型语言,同时能传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艺术修养和价值观念。随着当代人们的文化需求和艺术眼光的日益提高,人们更加期待能不断出现符合自己精神需求与审美需求的设计作品。如何使自己的设计作品具有文化内涵是当代设计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每一个当代设计师都应具有一份文化情怀,才能创作出具有“文化气质”的设计作品。

然而,在风行“快餐文化”并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当代社会,又有多少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设计作品存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带着“商业印记”与“西方文化印记”的设计作品大量地充斥着我国的消费市场,许多设计师为了生存处于“被设计”中,他们的设计过程被“程式化”,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企业的利润而设计,他们的设计作品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他们所追求的有个性、有思想、有文化内涵的作品从一开始就被狠狠地扼杀在摇篮里。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窘境?我们只有站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文化与设计关系的角度,从我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挖掘、汲取精华,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设计作品来。综观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每一件设计作品的成功无不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在充分体现当代社会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中创造出来的。从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到汉斯·瓦格纳的“中国椅”,优秀的设计大师总是站在传统文化这一“巨人”的肩膀上来审视设计,将传统文化与时代设计紧密结合,在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以文化作为当代设计的根基,在当代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的特质才是当代设计作品的生命力得以持久所在。

一 文化是孕育设计的土壤

千百年来,先人用智慧与汗水在古老的大地上辛勤劳作,而对美好生活的心理诉求从未停止,并在特定的时刻或节日借助不同的载体表达出来,经过不断汇集演化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丰富的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特征,成为我们不朽的精神财富。

早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就已开始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原始陶器的制作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当时的文化活动,尽管还算不上完整意义上的设计,但已经包含了设计的因素,设计在当时已经开始孕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活动的逐渐增多、文化功能的细化分工,利用文化成果所带来的物质刺激,不断激发人们创造开发更多的物质财富甚至是精神财富,当这种创造性活动变得越来越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时,设计便在此情况下“诞生”了。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古代造物者是历史中的一部分,生活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文化背景中,他们的思想与行为都毫无疑问地受到当时的文化特征所影响,尽管当时的造物活动夹杂着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意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造物活动也将本族群的精神意志体现了出来。文化包含着民族的精神意志,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孕育了设计,设计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文化。

设计作为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像“大树与土壤”,设计离开了文化这块土壤,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养分来源,设计只有从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才能愈发茂盛。英国古典人文主义文化传统孕育了英国古典风格与贵族气质的设计(图1-1);日本在吸收我国禅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地理环境狭小的特点,孕育了精巧与朴素的日本设计(图1-2);北欧崇尚自然、崇尚人文的文化传统,孕育了自然、温馨、人性化的北欧设计(图1-3)。每个国家都有特定的愿望与追求,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表达,借助有形的设计物品表达无形的民族文化精神。正是因为各国的文化土壤不同,才孕育了不同风格的设计,形成了世界各国多元化的设计格局。对于中国的设计者来说,我们寻找自己的文化土壤,就要从有着五千多年历史沉淀的传统文化入手,使中国的当代设计体系在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找到培植点,为中国的当代设计增添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气质。

图1-1 英国设计师Kirsty Whyte

设计的水果托盘

图1-2 日本设计师Yukio Hashimoto

设计的“月光鸟”灯具

图1-3 挪威设计师Andreas

Engesvik设计的Blom灯具

二 设计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 B.泰勒的定义,他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对文化所下定义非常经典。E. B.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从此,泰勒的文化定义成为文化定义现象的起源。

“传承”一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从远古时代尧、舜禅让的美丽传说开始,传承成为原始公社的一种生存法则。现代“传承”一词多指传递、接续、承接,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另一方面是先传了再承,和继承相区别,例如:民间剪纸艺术得到了传承发展。

“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他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事物,三是改变。现代多数人认为,创新是抛弃旧事物、旧观念,追求新鲜奇特的事物和想法的过程。然而我们认为创新是在原有形式或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吸收了当前的新观念、新想法,但也离不开对原有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就工业产品创新设计而言,它是艺术和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时代文化物化的具体形式。在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时,我们不能脱离消费者已熟知的产品经验,包括产品的用途、使用方式、操作方式等(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因为消费者在产品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构建出产品认知的心理模型。我们只有在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的心理模型基础上,了解当代人的审美取向、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为他们服务。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交融与不断创新的世界,通过设计物“折射”出来的文化特点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传统,决定了各国在设计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的发展,但经过碰撞、交流与融合后又会产生新的设计理念与文化,从而使交流双方的设计得到充分的施展,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

三 设计的结果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

设计的结果往往是以具体的视觉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作为一种文化物化的结果,依赖于文化而实现。通过这些设计的结果,我们能追溯到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设计物所承载的文化思想,例如,通过历史上不同时代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董,我们能了解到当时的文化背景。

作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敦煌壁画,以其巨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件瑰宝,画中的内容丰富多彩,细致地刻画了神的形象,神与人的关系,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敦煌壁画中所体现出的宗教文化(图1-4)。仰韶文化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图1-5),以女性为表现主题的形态语言,交织着原始初民对宇宙生命诞生的敬畏心理。红山文化出土的泥塑女神头像(图1-6),形态设计十分威严庄重,稳定感与比例感完美而和谐,其中体现了有关生育神、农事神、地母神等内容的女神崇拜文化。综观国内外的设计历史,形形色色的各种艺术设计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大放异彩。敦煌艺术、彩陶艺术作为一种设计结果既是历史文化中宝贵的一部分,也传承着历史文化并影响着后续文化的发展。

图1-4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敦煌壁画

图1-5 仰韶人头形器口彩陶

图1-6 泥塑女神头像

四 设计应以文化为底蕴

设计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的活动,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是围绕人这个中心来展开的,蕴含着人的审美需求、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年轻的消费者热衷于购买能彰显他们个性与青春活力的产品;年壮的消费者热衷于购买能展示成熟感与稳重感的产品;年老的消费者则热衷于购买带有怀旧感的产品。因此,产品是反映消费者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使用价值、审美价值、文化附加值的统一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产品文化的竞争上,企业文化通过产品传达给消费者,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在消费者长期使用产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并逐渐在消费者的心里扎根。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意识到了文化对于产品设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产品设计必须融入本土文化才能得到持续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设计来说,这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设计的文化底蕴并不能简单肤浅地理解为对传统文化中“形”的仿照与套用,而是要将传统文化精髓中的“神”融入其中,进而达到“意”的境界。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淫中国千余年的传统水墨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他的作品中。儒家文化以“和”为核心,影响了中国五千多年的造物艺术,“和”的文化底蕴体现出包容性、多样性。传统造物艺术讲究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造型的多样化、节制与内敛,过分强调造物艺术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和”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中国传统书法、造物、绘画、书籍上,还体现在传统家具、服饰乃至建筑上。传统绘画的虚实结合、虚实交错、虚实互渗,明式家具的自然空灵、高雅委婉、超逸含蓄的韵味,古代服饰(图1-7)的端正、规矩、含蓄、儒雅等,都体现了一种“和”的文化底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今的人们并不是在消费产品而是在消费文化,一种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的文化。对于当代设计来说,人们更期待具有文化底蕴的产品。肯德基、麦当劳之所以能长期占据中国的饮食消费市场,他们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快餐文化。

图1-7 汉代服饰

五 当代设计是传统文化的延伸与发展

当代设计无论怎样发展,都无法摆脱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设计本身具有前瞻性,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这种创新对传统文化而言,是延伸与发展而不是彻底的割裂。当代每一位优秀设计师的成功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他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把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设计理念、价值观念融入其中,形成最直接的设计艺术本源。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传统文化元素。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财富,同时也是我们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在当代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为当代设计增添一份文化情怀,是形成当代设计特色的文化基石。中国的当代设计通过与传统文化融合,能形成一种简约美、意境美,这是中国当代设计应有的特色。然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是否抓住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并非是简单地将传统造型移花接木在当代设计上,不是对写实性手法的运用,而是一种写意性手法的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代设计中传递一种淡雅、宁静的“中国气质”。

设计的内涵是文化,表面化、符号化的中国元素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更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高档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国际流行趋势也刮起了“中国风”,旗袍、仙鹤装、青花瓷装等具有鲜明中国文化元素的作品不断涌现(图1-8、图1-9、图1-10)。然而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又何止这些,其内涵之深厚和宽泛,并不是具体的符号与形式所能体现的,刻意地追捧与拿来主义都是不可取的。当代设计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应该建立在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与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是对传统文化充分理解后在设计创作中情感的自然流露。

图1-8 旗袍

图1-9 仙鹤装

图1-10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