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理论基础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转型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为何以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为视角来研究区域经济转型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理论的考虑。
(一)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区域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旦一个工业区建立,它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次序而发展,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阶段。同一区域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
在区域工业年轻期,市场扩张迅速,区域的比较区位优势得到认可,大量的投资资本蜂拥而入。蓬勃的增长吸引了企业家和管理专家的到来。年轻的工业区生产的产品成本低、市场广阔,竞争优势明显。当区域工业发展至成熟期,该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处于主宰地位。其他区域也想从制造业中获利,区际的竞争开始加剧。为了应对其他区域的挑战,分厂将在其他区域大量设立,工厂管理与监督人员也从原厂转移至新的布局区位。成熟的工业区仍能保持其比较区位成本优势。当区域工业进入老年期,原有的成本优势将会逐渐消失,由于其他地区能获得较为便宜的原料和劳动力资源,市场将会转移到新的地区。进入老年阶段的区域内的厂房和机器已经变得陈旧过时,而且土地价格更贵,专业的管理人才也很有可能受其他行业或地区吸引而改换门庭,剩下的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家庭经营企业。
区域生命周期理论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为区域经济的转型提供了依据。
(二)区域梯度理论
区域梯度理论是区域梯度转移理论的简称,来源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其基本内容是: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是客观存在的,是产品生命周期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产业和产品的发展有个从创新到扩展到成熟最后再到衰老的过程,创新阶段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因此创新阶段一般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产品的生产有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过程。不论是哪个国家,其区域间的梯度差总是存在的。
产业和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的转移和扩散是不同区域之间关系协调和经济布局统筹优化的客观需求。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技术逐渐成熟,高梯度地区自身有着升级产业结构的需要,若不及时升级,高梯度地区有陷入衰退甚至萧条的可能;其次,低梯度地区通过承接高梯度地区转移而来的产业和技术,可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当地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机会,进而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并且还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最后,产业与技术的梯度转移与扩散是区域整体布局调整优化的需要,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区域和产业政策加以引导。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从人地关系的发展演替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人类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背景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原始型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工业化初、中期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所导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调→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之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保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并且应促进不同类型地区的协调和均衡,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明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的最终目的都是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为区域经济转型的目标与内容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区域经济干预理论
政府干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包括干预的目标、干预的强度与方式和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条件等。政府干预是为了各区域的协调发展,而各区域能否协调发展的标准是能否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通常情况下区域之间的合作是能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但这种效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在区域经济差距方面,现状利益空间分布点不能位于绝对合作利益空间分布区与潜在合作利益空间分布区之外;在区域经济政策方面,区域政策不能导致现状利益空间分布点朝合理的与不完全合理的区域政策利益空间分布区以外的点演变。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尽一致。中央政府干预区域经济主要着眼于处理好区域经济关系,而地方政府则是为了促进辖区内的经济发展。
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干预成为必然。因为区域经济转型涉及转型的目标设置、内容设计和转型的政策保障等方面,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区域经济转型就是一种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干预。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干预理论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
(五)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1.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该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代表人物和理论主要有美籍爱沙尼亚经济学家讷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英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等。
讷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对贫困恶性循环的表述是“一国穷是因为它穷”,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中存着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讷克斯对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阐述主要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的,供给方面存在“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需求方面存在“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大推进理论由罗森斯坦·罗丹(1943)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大推进理论的核心要义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该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产业进行大规模投资,以突破发展的瓶颈,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
诺斯提出的输出基础理论认为来自区域外的需求是区域增长的主要动力,一个区域的经济要想获得增长,必须建立输出基础产业。输出基础产业建立的前提条件是该产业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比较利益优势,输出基础理论主张每个地区根据自身的优势建立输出基础产业,不同区域之间通过自由贸易会实现要素、价格的最终平衡,从而各区域实现均衡发展。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以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为代表的增长极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德国发展学家赫希曼与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等。
佩鲁(1950)将经济空间中起支配效应的经济部门称为增长极,增长极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带动能力,它可以是经济空间极点上具有较高活跃度和带动性的一个或一组经济部门,增长极可以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等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布代维尔(1966)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也可以作为拥有推进型产业综合体的城市而存在。后来的许多国家在进行落后地区开发时都以增长极理论为理论指导。
后来的实践证明,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有其自身缺陷,究其原因在于只是从积极的一面论述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但忽视了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尤其是造成了城乡差距的拉大。缪尔达尔通过“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论”来解释地理空间上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他认为个别地区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可以获得比其他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就会产生不平衡现象,不平衡发展在“累积性因果循环”作用下,使得地区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形成区域性的二元经济结构。缪尔达尔所提出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正好可以弥补佩鲁增长极理论的缺陷。
赫希曼和弗里德曼提出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认为,经济发展通常不会在所有地区同时出现,而是在某些地区先出现,这些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在巨大集聚经济效应的作用下,经济将会出现加速发展,最终形成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与高收入核心区相对应的,周边低收入的落后地区称之为边缘区。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两种作用——“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现实中,“极化效应”又往往比“涓滴效应”大,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区域间的差距将会逐渐扩大。核心区—边缘区理论出现之后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崇,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新古典主义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模式,对区域经济转型特别是落后区域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