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全球视野与中国经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2015后议程”中的生态文明导向

2014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交关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15后议程”)的综合报告,明确提出2030年之路,是要终止贫困、生活转型和保护地球,保证人类尊严。这是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思考,强调需要一个真正的转型性议程,需要发展的范式转型。

潘基文的“2015后议程”报告,对联合国70年来的发展议程做了回顾和梳理,落脚在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从发展的视角,强调经济转型、保护环境、确保和平与实现人权。“2015后议程”,应该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普适性、整体性和基于人权的议程。从这一意义上看,OWG提交的涵盖17个目标领域和169个具体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突出行动导向、全球属性和普遍适用性。作为一项转型议程,潘基文提出了全面可持续转型的六个基本要素,包括尊严、人、繁荣、地球、公正、伙伴关系。

这六大要素,不仅是对OWG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的深度诠释,而且是从根本上对工业文明发展观的否定,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发展导向。所谓尊严,是要终止贫困和向不公平开战。工业文明理念崇尚竞争,强者占有,忽略社会弱势群体。生态文明强调社会公正,重视公平,寻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于人,是要确保健康生活、知识,以及对妇女和儿童的包容。显然,这一要素与尊严密切相关,是对工业文明发展观污染环境、追求物质财富、忽略健康的否定。所谓繁荣,指强劲、包容和转型性的经济增长,并非工业文明的利润最大化,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破坏性、掠夺式、不可持续的增长,而是要实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绿色增长和社会福祉的改善。关于地球这一要素,是要为全社会和子孙后代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工业文明的发展范式改造自然、破环自然,对自然的修复,也是通过工业化的破环自然的手段来实现。显然,这一要素所表述的,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认可地球的边界约束,与自然和谐相处。关于公正,是要促进社会的安全与和平,以及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体系。联合国70年来的议程,是在工业文明理念下的发展,南北发展鸿沟加深、贫富差距拉大、环境资源分配和消费存在严重不公平现象,社会公正缺失;“2015后议程”的转型,就是要转向社会公正和生态公正,形成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社会和谐。所谓伙伴关系,是要催生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协力同心。工业文明是以邻为壑、零和博弈,不可能协力同心,生态文明的和谐、包容、共享、多赢,才可能实现协力互助、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和“2015后议程”的讨论中没有使用生态文明转型的表述,但是,各项目标和议程所指向的,不仅仅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而是在寻求一种发展范式的转变和文明的整体转型。中国的生态文明传承和实践,实际上已经对工业文明在中国的实践进行改造和提升,使得中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弱化工业文明的影响,探寻生态文明的新路。

实际上,联合国“2015后议程”中的许多关键词,包括和谐、责任、可持续力、福祉、转型、整合、治理、人权、法治、公正、共享、包容等,都是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契合。联合国“2015后议程”的形成,有中国生态文明转型的积极贡献,使得生态文明的基本要素成为全球发展转型的动力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