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而第一

(共十六章)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赏识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

①子:男子之通称。《论语》中单称“子”时即专指孔子。

②习:温习;复习。与本章“传不习乎”之“习”和下章“温故而知新”之“温”同义。

③不亦说乎:不也愉快吗?不亦……乎:惯用短语,用反问的句式来表示肯定,可译为“不(是)……吗?”“难道不(是)……吗?”“不也(是)……吗?”。说(yuè):高兴;喜悦。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悦”。

④朋:朋友。

⑤知:赏识;知遇。这里指任用。

⑥愠(yùn):怨恨;恼怒。

⑦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化身,个人品德修养完善的典型。有时指“有位者;统治者”,有时指“有才德者”。这里是指“有才德者”。

 

【解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7.25)“文”是指古代文献,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之文;“行”是指社会实践,如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艺;“忠”是指尽心竭力做好本分的事,忠于职守;“信”是指诚实守信。后二者皆属做人与品德修养范畴。由此可见,孔子所教亦即学生所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学习古代文献和社会实践等三大内容。这些内容皆须“学而时习之”。如果我们能够学习并按时温习以掌握它巩固它,用来增进品德、获取知识、掌握技艺,成为有用之才。此乐何极!此所谓学习着并快乐着。

《礼记·中庸》云:“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原来古代把朋友交情看成是天下通行的五条伦常之一,它与君臣关系和亲情关系鼎足而三。自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管鲍之交,相知无猜。端居家中,忽然有朋友自远方来,此乐何极!

“知”的本义是“知道;了解”。要了解某人,就得与之交往,因此“知”引申为“交往;结交”。如《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在交往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则为知交,因此“知”引申为“知交;知己”。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遂如故知。”知己之间相互赏识,因此“知”引申为“赏识;知遇”。如《管子·四称》:“君知则仕,不知则已。”意思是君主赏识就出仕,不赏识就算了。成语有“知遇之恩”。所谓“人不知”,表层语义是“别人不赏识自己”,深层语义则是“别人不赏识自己的才能而不任用自己”。如果自己具备才能,别人却不赏识自己而不加以任用,那该怎么办?知音难觅,伯乐难求,自古皆然,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实际上是要求君子保持一种恬淡而豁达的心态。《荀子·非十二子》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君子。”由此可见,君子看重的是自己的“修”“信”“能”,即“内求诸己”;而不在意别人是否“贵己”“信己”与“用己”,即不“外责于人”。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为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是从来没有的。君子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建立了,道才能产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大概就是仁的基础吧!”

 

【注释】

①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33岁。在孔子弟子中,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这是因为《论语》多为此两人之弟子所记。另外冉有和闵子骞偶一称子。

②弟(tì):尊敬兄长。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悌”。

③鲜:少。

④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⑤本:事物的基础或主体。

⑥道:政治主张;思想学说。这里指孔子所倡导的仁道。

⑦其……与:大概……吧。其:推测副词,大概;也许。与(yú):通“欤”,语气词。

 

【解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因此孔子的学说也被称为仁学。尽管孔子从不同角度对“仁”进行了多种解释,但是其基本内容是“爱人”。孔子认为爱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道德准则。如何才能做到爱人呢?孔子认为首先得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即孝悌。“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礼记·祭义》)意思是“建立仁爱之心,应从孝顺父母开始,用以教导人民和睦;建立恭敬之心,应从尊敬兄长开始,用以教导人民顺从命令。”有子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盖本之于孔子。《管子·戒篇》亦明确说道:“孝弟者,仁之祖也。”孟子倡导仁政,他认为在教育方面首先就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重视学校的教育,用孝悌的道理反复教育他们”。由此可见,孝悌是当时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是仁的基础,也就是爱人的基础。《孟子·离娄篇》云:“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又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说明为仁必先从孝悌开始。人们在“亲亲”的基础之上,从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就是这个道理。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

 

【注释】

①鲜矣仁:即“仁鲜矣”,谓语前置句式。

 

【解读】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又据《旧唐书·李义府传》载:“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嘻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唐玄宗时的宰相李林甫和唐高宗时的中书侍郎李义府皆巧言令色之人,亦皆阴险毒辣之辈。因此善良的人们要切记:“巧言”,听起来是甜言蜜语,让人舒服,而骨子里则可能暗藏毒箭;“令色”,看上去是和颜悦色,让人愉快,而其内心则可能阴险毒辣。因此孔子说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谋事而不尽心竭力吗?与朋友交往而不诚信吗?对老师所传授的学业而不温习吗?”

 

【注释】

①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6岁。

②省(xǐnɡ):反省。

③忠:尽心竭力地做好事情。

④信:诚;诚实。

⑤传:老师的传授。

 

【解读】

曾子“三省”的内容皆来源于孔子的教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7.25)所谓忠,就是尽心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最初其外延较广,无论是君主还是大臣百姓,皆得忠。君主的“忠”,是指君主恪尽职守、尽心竭力地为民办事。在君主制时代,“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臣百姓所尽之职责,最终都是为君主服务,因此他们的“忠”无疑包括忠君。然而大臣百姓之“忠”最初并不仅限于“忠君”,为人谋事,做本分工作皆得忠,所以曾子常自我反省道:“为人谋而不忠乎?”当今忠于人民、忠于职守之忠,就是此义。孔子把诚信看做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论语》里反复强调做人要讲诚信。例如:孔子要求弟子“谨而信。”(《论语·学而》1.6)“主忠信。”(《论语·学而》1.8)所以曾子常自我反省道:“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以曾子常自我反省道:“传不习乎?”曾子所开创的“省身”法,是检讨自己言行得失,及时涤荡心灵中污垢从而净化灵魂的有效方法。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并守信用,节约财用并爱护人,在农闲时役使百姓。”

 

【注释】

①道(dǎo):治理。

②千乘(shènɡ):兵车千辆。一车四马为一乘。古代一辆兵车配有甲士3人,步卒72人。“千乘之国”在春秋末期已是小国。

③敬:慎重;不怠慢。

④时:指农闲时。

 

【解读】

“敬事”是孔子治国之道的重要内容。“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15.38)孔子把“敬事”当成君子的一种美德,当做仁的一个重要内容。“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13.19)用现在的话来说,所谓“敬事”,就是要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恪尽职守。

“节用”是孔子治国之道的重要内容。据《史记·孔子世家》载:齐景公“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几千年来,节用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良好的道德风尚。历代比较开明的君主皆明节用之理。例如:隋文帝倡导节俭政治,很快就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十多年以后,政府的府库已容不下各地征调的绢帛,而需要建立新的府库。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据《贞观政要·辩兴亡》载:“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用尽。

所谓“使民”,是指征召百姓从事各种劳役。虽然百姓必须为国家服一些劳役,但是百姓最重要的劳作是从事农业生产,这是丰衣足食的根本保证。而农业生产是具有极强季节性的,如果耽误了农时,则势必影响一年的收成,所以孔子认为,为政者要“使民以时”,即在农闲时役使百姓。《孟子·梁惠王上》亦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使民以时”或“不违农时”,这看来是浅显的道理,然而不少为政者却难以做到,他们强迫百姓服各种劳役,而不管是否“以时”或是否“违农时”,其结果当然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则孝顺父母,在外则尊敬兄长。谨慎而诚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身体力行之后若有富余的精力,就去学习古代文献。”

 

【注释】

①弟子:子弟。这里指年轻人。

②文:古代文献。这里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之文。

 

【解读】

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作《训蒙文》,其内容就是采用该章的文义而加以阐释而成。全文除总叙外,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七个部分,分别叙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和求学等方面应该恪守的行为准则。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由此可见此章内容影响之深远。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尊敬贤人不重美色;侍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自己的身躯;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种人)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注释】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魏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4岁。

②贤贤:第一个“贤”是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表示“以贤人为贤”,即“尊敬”的意思。

③易色:不重美色。易:轻视。

④致:送与;献出。

 

【解读】

上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与此章“事父母,能竭其力”意思大致相当;“谨而信”与“言而有信”意思大致相当;“亲仁”与此章“贤贤易色”意思大致相当。只不过一为孔子之言,一为子夏之言。子夏秉承孔子的教育理念,认为品德修养重于学习古代文献,当一个人在品德修养方面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时,这种人虽然没有经过进学校或拜师之类的正规学习,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因为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本身也是学习的内容啊。后世之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往往出现偏差,譬如宋代的程朱理学和明代的陆王心学皆过分强调践行道德而忽略学习文献,甚至发展到“束书不观”而空谈心性的地步;如今中学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大学受到就业率的制约,皆出现了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就不会浅陋。以忠诚信实为主。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就不害怕改正。”

 

【注释】

①重:厚重;庄重。

②固:固陋;浅陋。

③主:以……为主。

④友:意动用法的动词,可译为“结交”。

 

【解读】

“无友不如己者”,过去对此句的解释主要是“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朱熹《论语集注》云:“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然而有人认为此句为逻辑悖论。如果我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胜于我者,也不会与我交朋友。这样谁都交不到朋友了。例如苏轼认为:“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

按,把此句解释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虽然容易引起误解,但是文从字顺。“不如己者”,是“者”字结构,作宾语;“无友”是谓语;主语承首句“君子不重则不威”的主语“君子”而省。《论语·子罕》重复出现此三句,唯“无”作“毋”。“毋”是否定副词,表示对动作行为的禁止或告诫。

《论语》中孔子所言,往往是有感而发,因人施教,而非刻意地去全面阐述某个道理。关于交友之道也是如此,孔子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论述。“无友不如己者”,孔子只是从反面来说明交友之道,告诫君子不应怎样交友。如果一味地结交不如己者,那么就容易滋长自满思想,认为自己是最贤的,别人都不如自己。这样对增进自己的道德和学问都是毫无益处的。孔子也曾正面来说明交友之道,如:“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15.10)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16.4)孔子明确告诫弟子要结交仁德之士,跟正直的人交友,跟诚信的人交友,跟见多识广的人交友。这些“友”皆非“不如己者”,至少是“如己者”甚至是“贤于己者”,跟这样的人交友,则“益矣”,因为我将“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4.17),就会“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7.22),这样就可以增益自己的道德学问。反之,如果主动跟逢迎谄媚的人交友,跟两面三刀的人交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也就是跟这些“不如己者”交友,则“损矣”,因为这样的朋友必将有害于我的道德学问。此可谓交友不慎,贻害无穷。

如果“不如己者”欲与自己结交,君子是否应该拒绝呢?或者说,由君子“无友不如己者”,是否必然会导致“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呢?请看子夏之门人与子张的一段对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19.3)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一方面向贤人看齐,一方面容纳普通人,无论自己是否为贤人,都不能去拒绝别人。综上所述,“无友不如己者”,只是孔子所论交友之道的一个方面,意在鼓励君子通过主动结交贤于己者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而不是要君子拒绝不如己者与自己交友的意愿,更不是在制定交友的唯一准则。我们大可不必由此去作逻辑推理而得出一个所谓的逻辑悖论来。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办好父母的丧事,追祭先祖,百姓的道德就会归于忠厚了。”

 

【注释】

①终:这里指父母死亡。

 

【解读】

“慎终”,是指办丧事而言,主要是指丧事能尽其哀与尽其礼,强调按照礼仪去办理丧事,寄托后人的哀思。“追远”,是指祭祀而言,主要是指祭祀能尽其诚敬与尽其礼,强调祭祀时对祖先的那份诚敬之心。“慎终追远”既是儒家孝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几千年来它凝固成了一种民俗。一个家族,有其共同的祖先。大家通过祭祀的方式来追念祖先,来认祖归宗,从而提高家族成员的亲和力、凝聚力。一个民族,也有其共同的祖先。我们中华民族,乃炎黄子孙、尧舜苗裔。近年来一些政府组织或民间团体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祭祀炎帝、黄帝、尧帝、舜帝等活动,来追思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来团结我海内外同胞,从而提高我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由此可见,“慎终追远”既可以用来表达孝子对先人追思之情,也可以用来凝聚家人、族人乃至国人之心。然而,凡事不能太过。“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5)一切都得依礼而行。如今某些先富起来的人,为先人修墓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其心已不在于寄托哀思和诚敬,而在于摆阔和炫富。如此,民德未归厚,而奢靡之风已长。这恐怕有悖于孔子“慎终追远”的初衷吧。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每到一国,必定听到该国的政事。是打听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逊得到的。老师获得政事的方法,或许跟别人求得的方法不同吧!”

 

【注释】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陈国人,孔子弟子,但也有人认为不是,比孔子小40岁。

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31岁。

③夫子:对大夫以上官员的尊称。孔子曾为鲁国司寇,因此其弟子也用来称孔子,后来就用“夫子”称呼老师。

④抑:选择连词,还是;或者。

⑤其诸:或许;大概。

 

【解读】

孔子每到一国,该国当政者就主动地向他请教政事,他也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该国的政事。子贡强调这是孔子以自己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赢得人们的尊敬与信任的结果,与他人闻知政事的方法迥然有别。《论语》中有不少执政者问政于孔子的记载。譬如:《论语·为政》记载了鲁哀公问政于孔子“何为则民服?”《论语·颜渊》记载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论语·子路》记载了叶公问政于孔子。可见子贡此言不虚。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活着时,要观察做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观察做儿子的行为。如果对父亲的行事原则三年没有改变,可以说是孝顺了。”

 

【注释】

①没(mò):死亡。

②道:准则;原则。

 

【解读】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是孔子对孝子所提出的一种希望。这种希望的提出,或许是基于周代“三年之丧”的礼仪制度。父死三年之内,孝子丧期未满,言犹在耳,岂可置丧葬之礼而不顾,而急着更改父之道乎!自孔子之前之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皆未形成正式的礼仪制度。不仅如此,即使是孔子的弟子,能够按照这点希望去做的人,也是不多的。例如:孟庄子袭其父孟献子之位而为鲁国大夫,孟献子有贤德,孟庄子能不更改父亲遗留下来的臣属与行事原则,因此,孔子感叹道:“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19.18)由此可见,一般人的孝,在爱与敬等方面是不难做到的,而在“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方面则是很难做到的,而当孟庄子做到时,孔子当然就情不自禁地大加赞赏:难能可贵啊!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运用,以适中为可贵。先代圣明君王的治国之道,这点是宝贵的。小事大事都遵循适中为贵的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地方,如果知道适中为贵而一味地求适中,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注释】

①和:适中;恰到好处。

②斯:指示代词,此,指代“和为贵”。

③由:遵循。

 

【解读】

关于“礼之用,和为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把“和”解释为“适中;恰到好处”,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礼的运用,以适中为可贵。”二是把“和”解释为“和谐;和睦”,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礼的运用,以和谐为可贵。”我们认为这两种解释可以兼容。第一种解释是其本义,第二种解释是其语用义,即人们说“和为贵”时,往往取其“和谐;和睦”义。这两种理解都已融合于中华文化之中,并且对人们的言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与核心精神。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而不绝,日益昌盛,是与支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文化”密切相关的。和谐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居家,还是社交,都要尊崇“和为贵”这一原则。居家以和谐为贵,则可“家和万事兴”;社交以和谐为贵,则可“四海之内皆兄弟”。非独个人要尊崇这一原则,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应尊崇这一原则。夫如是,则能互相尊重主权,尊重领土完整,尊重他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则能保持和平友好而不动干戈。夫如是,则各民族与各国皆可赢得和平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机遇,此乃民族之幸,国家之幸,人民之幸。然而倡导和谐,并非无原则地“和为贵”。或许有子早就担心人们会走极端,因而谆谆告诫那些善良的人们:“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譬如:家庭内部或朋友之间产生了矛盾,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如果一味地为求和谐而和稀泥,却不去正视矛盾并积极地化解矛盾,最终必将使矛盾进一步扩大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产生了矛盾,甚至一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受到侵害,核心利益、重大关切受到损害,如果一味地求和谐而忍让,却不去理直气壮地应对这种种挑衅,最终必将使事态进一步恶化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由此可见,尊崇“和为贵”的原则,是中华民族重和谐、爱和平的优秀文化传统;“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则反映了中华民族敢于正视矛盾、不惧怕挑衅的胆略与智慧。“和为贵”与“以礼节之”是辩证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诚信符合义,才能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才可免遭耻辱。依据(义和礼)就不会失去自己所亲密的人,这也是值得尊崇的。”

 

【注释】

①义:合宜;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②复:实践;履行。

③远:使……远离。

④因:依据;根据。

⑤亲:关系亲密。这里指关系亲密的人。

⑥宗:尊崇;取法。

 

【解读】

有子在这里深刻地揭示了“信”与“义”之间的关系:一个诚信的人,他不仅要信守诺言,而且还要看这种承诺是否符合“义”的准则。如果你所承诺的事情不合宜,违背了“义”的准则,那么践行这种诺言,就必将伤害“义”。譬如有人向朋友承诺:“只要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一定鼎力相助。”如果朋友遇到困难而向他求助,他果真帮助朋友渡过难关。此可谓讲诚信,重然诺,也符合义的准则。如果朋友跟人结怨而请他去打架斗殴,他不应允,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失信于人,因为打架斗殴乃不义之举,当然不能为了所谓的“信守承诺”而为之。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勤勉而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纠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

①敏:勤勉。

②就:接近;到……去。

③正:纠正;改正。

 

【解读】

食不饱而居不安,可见其家境贫寒;而君子有志于道,则不会以“求饱”“求安”为念。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还能够“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种人可以说是好学了。由此可见,好学不仅仅指刻苦读书,提高品德修养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啊!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却乐道,富有却好礼。”子贡说:“《诗经》说:‘好像象牙经过切磋,好像美玉经过琢磨。’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这你就知道那。”

 

【注释】

①何如:怎么样。

②贫而乐:皇侃《论语义疏》本“乐”下有“道”字。郑玄注:“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

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朱熹《诗集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④其斯之谓与:其……与:大概……吧。其:推测副词,大概;也许。斯之谓:谓斯。“之”为结构助词,做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告诸往而知来者:诸:之。往:过去的事,这里指已知的事。来:未来的事,这里指未知的事。

 

【解读】

人们处在贫穷或富有时可能出现“贫而谄,富而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等三种心理状态。

第一种,“贫而谄,富而骄”。此种情形古往今来不乏其人。《左传·定公十三年》说“富而不骄者鲜”,《晏子春秋·杂下》亦说:“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当今富豪炫富者比比皆是,富二代“恃富而骄”者亦比比皆是。至于“贫而谄”者,亦不乏其人,俗话说“马瘦毛长,人穷志短”。虽然有失偏颇,但是用于某些人倒也恰如其分;“傍大款”一词的出现,也是对某些“贫而谄”者的真实写照。“贫而谄,富而骄”,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第二种,“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只有那些有识之士才可以做到。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无论贫穷与富贵,皆保持一颗平常心。

第三种,“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先说“贫而乐道”。颜回家境贫寒:“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如果颜回仅仅是做到“贫而无谄”,这绝不值得孔子对他大加赞赏。难能可贵的是,“人不堪其忧”,颜回却能“不改其乐”。“乐”什么?“乐”贫吗?非也,乐道也!无怪乎孔子反复称赞他道:“贤哉,回也!”再看“富而好礼”。在大多数人看来,做到“富而不骄”实属不易,但在孔子看来,“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14.10)为什么要“富而好礼”?《礼记·曲礼上》云:“富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好礼,则不仅能够做到富有而不骄横、不放荡,更重要的是还能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人彬彬有礼。在儒家看来,一个仁爱之人,他的言行必定是合乎礼的,只有合乎礼才可以叫做“仁”。如此,由“富而好礼”就可以做到“为富且仁”了。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忧别人不赏识自己,担忧不了解别人。”

 

【注释】

①患:担忧;忧虑。

②知:赏识;知遇。这里指任用。

③知:知道;了解。

 

【解读】

所谓“人之不己知”,表层语义是“别人不赏识自己”,深层语义则是“别人不赏识自己的才能而不任用自己”。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知人善任”,也只有“知人”才能“善任”。为什么孔子说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呢?其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君子所担忧的是自己没有才能。“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14.30)“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15.19)这两句话可以说都是对“不患人之不己知”的补充说明:君子所担忧的是自己“没有才能”。如果自己没有才能,怎么叫别人赏识自己?别人又从何来赏识自己呢?

第二,如果自己真的没有才能,怎么办?“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4.14)“求为可知”,才是正确的态度,因此君子当务之急是要增进自己的才能。如果具备了可让别人足以赏识自己的才能,君子当然也就“不患人之不己知”了。

第三,如果自己具备才能,别人仍不赏识自己,而不加以任用,又该怎么办?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1)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君子保持一种恬淡而豁达的心态。

为什么孔子说君子“患不知人”?其原因大致有二。

第一,是亲贤人远小人的需要。朱熹《论语集注》引尹氏曰:“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刘宝楠《论语正义》云:“人不己知,已无所失,无可患也。己不知人,则于人之贤者不能亲之用之,人之不贤者不能远之退之,所失甚巨,故当患。”

第二,是增进品德修养的需要。与人交往,先得了解其为人如何,这样才能“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1.14),才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4.17),才能避免因交友不慎而给自己造成损害。“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16.4)如果“不知人”,又怎能知其可交或不可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