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疑义辩正:基于《经义述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利西南不利东北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其说有二。一曰:以《否》、《泰》之内卦言得、丧也。荀爽曰:“阴起于午,至申三阴,得《坤》一体,故曰‘西南得朋’。阳起于子,至寅三阳,丧《坤》一体,故‘东北丧朋’(笔者案:依文例,此‘故’下似脱一‘曰’字)。”【见李鼎祚《周易集解》】谓《否》、《泰》之内卦也。引之谨案:《易》十二月卦,无以方位言之者,惟八纯卦有之。《说卦传》曰:“《坤》,西南之卦也。”是坤位本在西南,何待内《坤》外《乾》之《否》而后西南得朋乎!由《否》之三阴而为四阴之《观》于酉方,五阴之《剥》于戌方,六阴之《坤》于亥方,阴之得朋更盛,何以不言西北得朋乎!由《泰》之三阳而为四阳之《大壮》于卯方,五阳之《夬》于辰方,六阳之《乾》于巳方,阴之丧朋更盛,何以不言东南丧朋乎!卦之六爻皆阴,何得但以三阴之消长言之乎!则荀说非也。一曰:以《坤》、《兑》、《巽》、《离》为“得朋”,《艮》、《震》、《乾》、《坎》为“丧朋”也。崔憬曰:“西方《坤》、《兑》,南方《巽》、《离》,二方皆阴,与《坤》同类,故曰‘西南得朋’。东方《艮》、《震》,北方《乾》、《坎》,二方皆阳,与《坤》非类,故曰‘东北丧朋’。”【见《集解》】案:《巽》在东南,不得但谓之南。《乾》在西北,不得但谓之北。经言“西南得朋”,何得杂以东南之《巽》;言“东北丧朋”,何得杂以西北之《乾》乎!则崔说亦非也。今案:《蹇》彖辞“利西南,不利东北”,《传》曰:“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荀爽曰:“西南,谓《坤》,升二往居《坤》五,故得中。东北,《艮》也,《艮》在《坎》下,见险而止,故其道穷也。”【见《集解》】是西南谓《坤》,东北谓《艮》,此亦当与之同。《易通卦验》曰:“《艮》,东北也,主立春。《艮》气不至,应在其冲。《坤》,西南也,主立秋。《坤》气不至,应在其冲。”《艮》之冲即《坤》,《坤》之冲即《艮》也。《坤》处西南而主立秋,立秋阳消阴长,又卦之六爻皆阴,故曰“得朋”。《艮》处东北而主立春,立春阳长阴消,又卦之三上两爻阴变为阳,故曰“丧朋”。不取正东之《震》、正北之《坎》者,正东、正北不与《坤》维相对也。西南、东北,《坤》、《艮》所居。《蹇》卦已有义例,说经者不此之据而奚据哉!唐史徵《周易口诀义》曰:“西南得朋者,西南《坤》位,是阴也。东北丧朋者,东北《艮》位,为阳也。”则得经意矣。一曰:西南,未方;东北,丑方也。《汉书·律历志》曰:“林钟未之冲丑为地正。纽于阳,东北丑位。《易》曰‘东北丧朋,乃终有庆’,荅应之道也。”魏博士秦静议曰:“《坤》为土,土为西南,盛德在未。《易》曰:‘《坤》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丑者土之终,终而复始,乃终有庆。”【《通典·礼四》引】案:丑方亦《艮》位也。《说卦》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正义曰:“东北在寅、丑之间。丑为前岁之末,寅为后岁之初,则是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是也。又案:虞翻曰:“月三日变而成《震》,出庚;至月八日成《兑》,见丁【《参同契》所谓‘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庚西丁南,故‘西南得朋’谓二阳为朋,故‘兑君子以朋友讲习’。二十九日,消乙入《坤》,灭藏于癸【《参同契》所谓‘《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乙东癸北,故‘东北丧朋’。”【见《集解》】案:如虞说,二阳为朋,则一阳犹不得为朋。月之出丁成《兑》,已得二阳,可谓朋矣。若出庚成《震》,甫得一阳,未可谓之朋也。经文但云南得朋可矣,何得云西乎!“消乙入《坤》”,可谓丧朋矣。若纳气于癸,则与日同躔,为阳精复生之本,不得仍谓之丧。经文但云东丧朋可矣,何得云北乎!十六日之旦,明初退于辛方【《参同契》所谓“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就统,《巽》辛见平明”】;二十三日之旦,半消于丙方【《参同契》所谓“《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皆丧朋之象。西南亦有丧朋之时,何以独云得朋乎!望夕夜半,月盈于甲方,纳其气于壬方【《参同契》所谓“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壬癸纳甲乙,《乾》《坤》括始终”】。三阳并著,乃得朋之最盛者。东北亦有得朋之时,何以独云丧朋乎!《坎》为月而《坤》则否,卦为《坤》卦,何为取象于月乎!出庚方则为《震》,出丁方则为《兑》,于《坤》何涉乎!《彖传》曰:“西南得朋,乃与类行。”谓众阴为朋也。今乃云“二阳为朋”,不与《彖传》相戾乎!虞说殆不可通。虞氏又说“《蹇》利西南,不利东北”曰:“《坤》,西南卦,五在《坤》中。《坎》为月,月生西南,故利西南。‘往得中’,谓西南得朋也。《艮》,东北之卦,月消于庚。丧乙灭癸,故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则‘东北丧朋’矣。”案:上弦与下弦相对,望与晦相对。论上弦生魄,始于庚方、丁方;下弦死魄,始于辛方、丙方,则西南有利有不利。论望夕光盈于甲方,纳气于壬方;晦夕光沦于乙方,纳气于癸方,则东北亦有利有不利。何得于生魄但言其始,于死魄但言其终,而云利西南不利东北乎!且《坤》西南卦,谓《坤》之方位也;而云“月生西南,故利西南”,则又以月所在之庚方、丁方言之而非卦位矣。《艮》东北之卦,谓《艮》之方位也;而云‘丧乙灭癸,故不利东北’,则又以月所在之乙方、癸方言之而非卦位矣。意义混淆,莫此为甚。且月消于《艮》,乃下弦于丙方之时,其位南而非北。月消于丙方,则是南亦不利,与所谓“不利东北”者相抵梧矣。月体纳甲,见于魏伯阳《参同契》,乃丹家傅会之说,原非《易》之本义。而虞氏乃用之以注经,固宜其说之多谬也。

提要

《坤》彖辞“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本谓《坤》卦气与六爻同类为朋。《蹇》彖辞“利西南,不利东北”,含义与《坤》彖辞“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相通。

讨论

《坤》卦辞“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朋者,类也。得朋,谓得其同类;丧朋,谓丧其同类。《坤》卦辞“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利”字有属上与属下两种读法。王引之属下读,北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一、张浚《紫岩易传》卷一等亦属下读。属下读者少,属上读者多。王弼注、孔颖达正义均属上读,北宋司马光《温公易说》卷一、张载《横渠易说》卷一、程颐《伊川易传》卷一、南宋朱熹《周易本义》卷一等皆然。北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一曰:“《坤》之为道,可以为人用,而不可自用;可以为和,而不可以为倡,故君子利有攸往,往求用也。先则迷而失道,后则顺而得主,此所以为利也。”是亦以“利”字属上读也。耿南仲《周易新讲义》卷一:“《乾》言进退存亡而不言得丧,以圣人无得亦无丧故也。圣人有丧,故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矣。”是亦以“利”字属下读也。

《彖》曰:“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是乃以“类”、“朋”互用。诸家解“朋”字固然多联系于“类”,然而其联系法不一。王弼注曰:“西南致养之地,与《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东北反西南者也,故曰‘丧朋’。阴之为物,必离其党之于反类而后获安贞吉。”孔颖达正义大意略同。北宋胡瑗《周易口义》卷一曰:“西南致养之地,阴之位也。今《坤》本阴,以阴之阴,是得其朋类而行。西南为阴位,东北为阳位。今离西南而反之东北,是以阴之阳,丧失其朋类。安贞吉者,言地体安静,而永守其正,如臣之辅君,当常守安静贞正之德,待君倡然后和之,是亦不妄有所动,故得获其吉也。”是立意于《坤》道主养,而与西南致养同类;而《艮》为《坤》之冲,是为反类。是为一种联系法。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二引崔憬曰:“西方《坤》《兑》,南方《巽》《离》,二方皆阴,与《坤》同类,故曰西、南得朋;东方《艮》《震》,北方《乾》《坎》,二方皆阳,与《坤》非类,故曰东、北丧朋。以喻在室得朋,犹迷于失道,出嫁丧朋,乃顺而得常,安于承天之正,故言安贞吉也。”《东坡易传》卷一曰:“西与南,则《兑》也《离》也,以及于《巽》,吾朋也;东与北,则《震》也《坎》也,以及于《乾》与《艮》,非吾朋也。两阴不能相用,故必离类绝朋而求主于东、北。夫所以离朋而求主者,非为邪也,故曰安贞吉。”是立意于《坤》属阴,与同属阴之《兑》、《离》、《巽》同类;而《震》、《坎》、《乾》、《艮》属阳,与《坤》非类。是为另一种联系法。第一种联系法,是读为“西南”、“东北”,这是二隅;第二种联系法,是读为“西”、“南”、“东”、“北”,这是四方。王引之之解,亦将“朋”字联系于“类”。引之谓史徵《周易口诀义》“得经意”,史氏说属二隅的读法。据此可推知王引之是不同意四方的解法的。王引之之解虽亦以“西南”、“东北”为二隅,然而立意与上述第一种解法不同。王氏结合卦气以论爻阴阳消长之变,以之而定朋类。不妨这样说:不同解法之着眼点不同,上述第一种解法着眼于卦,第二种解法着眼于卦际,而王引之之解法着眼于卦爻。显然,第一种解法过于粗放,第二种解法亦较囫囵,而王引之之解法可称精细。

《蹇》彖辞“利西南,不利东北”

《蹇》卦辞“利西南,不利东北”,王引之之解并未展开。然据其将之与《坤》卦辞“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并提,可知其认为二辞意义相通。自然,是读作“西南”一隅,而非“西”、“南”二方;“东北”一隅,而非“东”、“北”二方。笔者案:《杂卦》曰:“蹇者,难也。”《说文》:“蹇,跛也。”跛则行进困难,可知“蹇”之难为行进之难。《易》卦名含难义者,《蹇》之外还有《屯》和《困》,程颐《伊川易传》卷三就之作了分辨:“《屯》者,始难而未得通;《困》者,力之穷;《蹇》乃险阻艰难之义,各不同也。”险阻艰难,自是行进之难。《蹇》《艮》下《坎》上。《坎》为险,《艮》为止。《彖》曰:“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这是对卦图含义的解释。“利西南,不利东北”,王弼注曰:“西南,地也。东北,山也。以难之平则难解,以难之山则道穷。”孔颖达正义曰:“《蹇》,难也。有险在前,畏而不进,故称为蹇。西南顺位,平易之方;东北险位,阻碍之所。世道多难。率物以适平易,则蹇难可解;若入于险阻,则弥加拥塞。去就之宜,理须如此,故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也。”于西南,曰“地”、曰“平易”者,西南《坤》位,《坤》属土,土即地,地性平易也。于东北,曰“山”、曰“阻碍”者,东北《艮》位,《艮》为山,山为行进之阻碍也。九五为全卦主爻。九五为互体《离》之上爻,《离》性光明,故虽处坎险之中而安。《离》又为目,《彖》谓“见险而能止”,是也。又,《蹇》由《小过》变来,《小过》之九四与六五易位即为《蹇》。九四与六五易位,即升一位居《坎》之中位,《彖》谓“往得中也”,是也。九四以阳居柔,不当其位;而九五以阳居刚,正当其位,《彖》谓“当位贞吉”,是也。论解析卦义,北宋朱震之说较为明晰而允当。其《汉上易传》卷四曰:“《蹇》,《坎》,险难也;《艮》,止也。《坎》在上,险难在前,止而不进,故曰‘蹇,难也,险在前也。’此合两体言《蹇》也。《离》目为见,见险者明也。知其不可进则止而不犯者,行其所知也。知者,精神之会,水火之合,《坎》《离》之象。故曰‘见险而能止,知矣哉’。此兼互体以卦才言处蹇之道也。”惟其在以《坤》说“西南”之外,更据“坤,众也”,谓“顺民心,乃得中道”云云,以解“利西南”,是则不免节外生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