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师说易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积)德而广业也。

 

“至矣乎”,到了至高之境了吧!

“崇德”,积德,德愈积愈高,内圣功夫,非讲的,必要行。无德如何广业,成就外王?故曰“德业”。

真有德,大家抢着挂牌子。一个人必要有德,失德绝对没有朋友。糟蹋东西造成你一身的障碍,必要懂得爱惜别人的东西超过自己的,才叫德。德,爱人如己。人想要家能治好,也必要有德。

我来台五十年,就没有为人写过一文,自己丢脸不要紧,丢祖宗的脸才可怕。

读儒家的经,可以为人打气,鼓舞人的气势。“崇德、致用、广业”,不出此六字。一个家庭有了知识与学问,就能过合理的生活。自然界有自然法则,而人的法则即是礼,所以“博学于文”,还要“约之以礼”(《论语·颜渊》),故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以礼约身,失败者少。

必要依经解经,即“吾道一以贯之”。但必要会背书,不能讲学时拿着《十三经》,翻都来不及了!会背书,可以随时玩味,可以融会在生命,成为知识。了解中国思想,才知中国人头脑的致密。

不办事,谁知道你智高?愈是谦卑,愈显得你知礼。地,生长万物,但“生而不有”,多卑啊!人何以不值钱?就是天天有,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功劳。没有纸笔,能够画出画?无本求名,应赞美纸笔,促成自己成就为画家。天生万物,人无一事以报天。学地的生而不有,一切都为别人牺牲。牺牲享受,享受牺牲。“天地设位”了,都不属自己的,况其他?

无论在什么环境,必要根据环境学智慧。“一叶落而知秋”!一点的卤水,即可以凝成豆腐。

不是伯乐,不识千里马,所以“如有所用,必有所试;若有所试,必有所悟”。不要学那个卑躬屈膝的丑态,必要有骨气,否则无不为矣!光读空书,没有用!

我最不佩服孔明了,既知“借东风”,何以不知“失空斩”?既“斩马谡”,何以又“哭马谡”?净说假话!如早知“三分天下有其一”,那也太不诚实了,何以不告诉刘备“统一无望”?

你们太愚了,我也不告诉你们为什么要搞买卖。智慧是培养的,今天有活的环境可以印证。

“崇”,积也。盛德大业至矣哉!小孩天天堆积木,随智慧而成形,最好的教育。懂得“积”的功夫,日行一善,积德也。尽量不出恶念,除恶念,嘴不说是非。大恶,不必你说,人人皆知。好讲是非,心理最恶。

“杀恶人,即是作善”,可使多少好人少受罪。我对外国人绝不客气,因中国吃外国人的亏太多了。最可恶的是二鬼子,伪装一切以达到目的。

必把上文弄通了,才能读下去。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卑法地”,学地的“生而不有”,什么都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载所生之物,地无私载,“万物皆备于我”。卑不易!多一分骄气,少一分人缘,多一分失败。

“为而不恃”,卑到无我,焉有私?“天下为公”,所以能“天下大同”。各为己私,所以乱!

全世界已到了“另辟天地”时。由古至今的理论,均无发生作用,必也盘皇另辟天。另辟天地并非口号,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杨、墨何以没了,又为儒所独霸?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杨朱的生卒年代未详,但在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与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之间。孟子说过:“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列子》是先秦时代道家著作,其中有一篇题为《杨朱》,谓:“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

 

思想有时就热闹一阵子,但未必有影响。

必要有正智,才能有正知正见。“天尊地卑”是层次,非德行。

经我试验失败者太多,无志者焉能受寒冬之苦?学忍,必要有阿Q精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若无志,就不必忍了。己志有显露,别人才不能容。说我是王八,哼!谁是王八犹不知,安能动我心?至今犹活得精神,太师母至今犹未托梦!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是当皇帝的,很多没认几个字,刘邦、努尔哈赤如是。满文是自蒙文来的,只是有圈点。不一定有一般人之智,不在文章读多少,而在有智慧。问自己有没有德?载物,即成就大事。今天年轻人尖酸刻薄!水清无大鱼,大鱼都在浑水里。了解人的长短,用其长避其短则是人才。喜欢与做坏事,是两件事,必要辨别清楚。

乘中国有机会之时,要发扬华夏的美德,早一点来“大一统”,即大同。为了“华夏”二字,我来台后被骗了很多东西。反正谁也带不去,都在人间。

说这个人表现不错,即说他智超人,智得像天一样高,日月之运,星辰、日月……说一人脑尖到极点,将星星都数得清清楚楚。

“卑法地”,应学地的“生而不有”,一切都为别人牺牲。地生民,法地,每天有无为别人想过一点?所吃的都是地生出的。

天地得合德了,才能生生不息。在立人,非立己。天地不言所利,而人却拿坏东西骗好价。地,千年换百主。你管天地,还是天地管你?明白此,何不“崇效天,卑法地”?

武则天信佛,杀死自己儿女,就为争权夺利。慈禧太后称老佛爷,亲子同治死了,泪都没有掉。

不能行礼,则智适足以助人为恶。扬雄著《太玄》《法言》,却没有人读。礼即德,没德就没有人读你的文章。不赞成“愚忠”,既有不怕死的心,那何不就革命?《离骚》美,愚忠!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天地设位”, “设”字用得妙!此“设”字,并非肯定,是因象而设位。

“万物皆备于我”,人人皆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人能役物,能支配、运用、使用物。说“为子孙计”,糊涂!万里江山又何在?迷即众生,悟即佛。悟者,觉也。了解真义了,才知说些什么。视迷与悟,而非出家或在家。

不要认真,一切都是“设”,活一百多岁也是“设”,死后也就完了!人死如灯灭。一个“设”字,影响这么多。

陈立夫处心积虑了一辈子,而今安在哉?之所以有今天,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百姓受苦,皆人谋不臧。虽不能解决问题,至少多一“善”的想法。权与势最能使人腐化,没有权才会说人话。

病,都是自招的。设,不必认真。两目炯炯的而今安在哉?天地都设位,何况人事?形形色色都是象。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系辞下传·第十二章》),鬼谋加上人谋,等于现代谋。以此作为“成之者性也”注解,要旨何在?在性能无量、应事无边。性能,尽人、事、物之性。性仁,爱。唯圣人能尽性;与天地参矣,成能。

一切的进步,皆是“鬼谋”加上“人谋”。读书,在以“鬼智”启发“人智”。百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佛不能度人,得自度。佛,只是先觉者;后觉者能觉了,即自度。先觉觉后觉。

“圣人成能,百姓与能”,人与禽兽不同,在能“成能”。成能,德位——天爵(圣人、贤人、君子);圣人,成能了。

“坤以简能”,简能→成能,称一人为“能人”,能人到成能,还很远。能人,本分以外的事也都关照了。大家都认可,成能了,圣人。想通了,就知怎么用。能类情,真有能,能人,能干,能者多劳,万能,能者在位,能不能?老祖宗所言,皆千锤百炼精华之所在。成能,对能的事一无所缺。懂得“能”了,就会到处用能,无所不能,成能。必要深追。

天天说,却不知真义之所在。中国所有的书,皆应世之道。中国最重要的责任,文化的责任。届时推都推不动,能者多劳。

“能”到底是什么?“圣人成能,百姓与能”, “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何以能成能、什么都懂?能,乃与生俱来的,性能。一个能,就这么大问题,通这个能,就无所不能了。

事可以有办法,道愈来愈没了。乡下姑娘做菜,有妈妈的味,与能;实践学生做菜,按比例,但无能发挥性能。

在许多“设”的地方下功夫,即“存存”,存而又存。定而又定,禅而又禅。无“存存”的功夫,性就非“道义之门”。

继承,必前有东西才能继。“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中国人是“善性论”,性善论并不准确。讲善性、性善,可是没有看到一件好事。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存而又存。“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易·乾》)

性,与生俱来的,都得“存存”。“存存”,存而又存。“生生”,生而又生。“乾乾”,健而又健。“成性”,还得存而又存,可见成性的功夫不易!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满街的尧舜,何以台湾社会仍如此乱?就因缺“存存”功夫。无“存存”的功夫,乃歪曲行事。

人总要找根,都自“元”来的,此为继续不断的力量。做坏事,不是没性,而是缺“存存”的功夫,就没有了人性。要做中流砥柱,天天乾乾,健而又健。如无“存存”的功夫,则什么也办不到。想改造天下,得先“通天下之志”。

笔记得勤,思想得打通关,非照文字讲而已。

“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本心。命、性、心,三位一体。代表人成形的即性,骂人“没有人性”。人性使然,即人能,圣人成人能、物能。“成之者,性也”, “天命之谓性”,禀之于天的,蚂蚁犹知存物过冬。

人所领受的是性,虽看不到,但设词知有此。“成性”,易变样,所以没有人性,“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存存”是功夫,成性了,还要有“存存”的功夫。有“存存”的功夫,即有人性,“率性之谓道”。何以不说“继善存存”?善与性的区别何在?

不是身定不定,而是心定不定。打坐,不过是给臭皮囊做功课。定,是心定。禅定,行、住、坐、卧皆是。每天什么都做,都在定中,绝不为环境影响,不着相。没有善恶观念,行善是随缘,如用水般。想做好事有好报,绝不会有好报。

要有耐力,慢慢地磨上一年,得用心,绝对开窍。经验愈是丰富,读书才愈受感动,知自己读得太少、太慢。台湾弄得如此糟,就因为一无所知。小智,虽天天想做伟人、求名,却是愈弄愈糟。大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齐家亦得有一套,能齐家就能治国。对父母不能说对不对,孝与慈是无法讲价的。

台湾一言以蔽之,即教育失败,还谈什么?真想拨乱反正,得费一套功夫。我近几年专谈人性、孝慈,因这才是乱的开始。

“性生万法”,万法自人性来的,但无“存存”功夫,则非“道义之门”,什么坏事都做得出。做坏事有智慧的是大坏人。秦桧坏得不高明,是大笨蛋。

智慧得有功夫,睁眼说瞎话怎会有功夫?首先得“不惑于欲”,此为培智的功夫,第一步即“不偶俗”,天天比美即偶俗。不与世俗相偶了,才能有特立独行的行为。“养心莫善于寡欲”,智者一看,绝对有清新感。“文胜质,则史”,指外表。“质胜文,则野”,不到此境界,不算智者。“仁者不忧己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今天的画展,刺眼,没到境界。“知所以用理为难”,乃有所感而发。睁眼看外面事,天天出奇招,这是一盘棋。你必得生活,能不重视?每天都得用术,每人都出棋子,都以为必赢。再过几天,就尘埃落定了。有的就摆个棋局,并不一子一子下;有的高手坐下来破,然后就有了输赢。既是在江边站,必有望海心。你用什么术?棋局定,就看怎么走,输赢不得而知。

大弟子简媜成立实学社,企划有魄力。不是看热闹,而是学实学。

“机事不密则害成”。我之言,常是声东击西,不说真事,但仍要启发你们。

说“回家与妈妈研究后,再决定”,幼稚!一个人有智慧,必须注意大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周瑜、楚霸王都无胜利,怎能为子孙取夭寿或气死的名字?

“机事不密则害成”。你搞什么,别人知道与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知道。

“存性”之难!如这里头有一存性之人,就是高手。没有“存存”的功夫,就不能“类情”。真情也得“存存”,凭什么“类情”?先说“演义”,再归正本。没有“存真情”的功夫,就没有办法“类情”。“类情”必经过许多步骤,一步一步来,即必通事物之德。

何谓事物之德?《孟子》称“尽性”,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最后与天地参矣!并不是空话。忽略了“类情”的功夫,所以棋子摆错了。请吃饭、挂个牌,就把心给你了?不通德,就无法“类情”。“非我同类,其心必异”,利害之结合,如吴三桂与清朝。一旦利害没了,高官显禄都没有用,因为开始就“非同类”。

卖豆浆都必要有容三人之量,否则店开不成。假设无利害,还容易招人,无主观、无利害。但是心不同,环境有别。

成性的东西,就是真情。《大易》之道是“类情”,而非“类性”。情,发而皆中节,此必是同类。尽用降人,对你会有真情?真情,得有“存存”的功夫,否则也不易。

用什么方法对付邪情?要下“闲”的功夫,闲邪存诚(性)。诚,真的性、天之道。类的是真情,邪情则要下“闲”的功夫,不使之进入。

每字推敲,懂一句话,适用一辈子。

我与谁都不谈话,唯上课公开讲。单独谈话,怕有人说“某人对我说……”小心谨慎至此,所以在乱世才可活这么久。

我为启发说,但绝不谈真事,拐弯抹角可以旁悟。

你们不细心能处世?人都有情,是真情?或是邪情?真情,则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结党,得“类情”。我用的人绝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能管钱者,未必能抢钱。

“大盗盗国”,都变成太祖高皇帝;用不好的,则脑袋搬家。

通德,才能知人善任、适才适所。良能即德(用),性即良知(体)。就一个药方,只是说法不同。就是找猪倌、羊倌,也必得适才适所,大小事都一样。找老妈子,就看性格是否适合带小孩,性情是否相投,太太没能通德类情,就天天吵架。活着得有智慧,小两口才能其乐也融融。有方法,有目标。

“要有所用,必有所试;若有所试,必有所悟”,社会就是需要而有用。

“何其多能也”(《论语·子罕》),如多能,失业机会就少。有人就嘴多能,开天票怎能兑现?

谁也没说你书读得少,但人家要有用的。读文史哲,问自己:毕业后做什么?盲目读做什么?可以读书,但必要有个副业。不能做“公务员”,摆地摊练智慧,也比做“公务员”骗人有人格多了。职业没有贵贱,没人格才丢人,以骗人吹牛为业。

我的父亲要我好好努力,说“要有用时,自会请上门来”,现仍等着,还没人请上门来!提醒你们:千万别中毒,要学多能,社会就把你抢碎了。

“机”与“缘”很重要,有些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圣人不能生时,时至而不失之”。“知几,其神乎!”不要不服气,应“恶而知其美,爱而知其恶”。

好好读《大学》,必要养成能容,才能识人之所长。

愈呆者愈感自己聪明。太呆,结果比汉献帝还惨,最亲的人把他弄的。

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181-234),最终得了善终,是老死的,不是被人杀死或害死。刘协能幸免于难,一是因为汉朝的统治是比较成功的,余荫惠及于他;二是他比较聪明,善于保全自己;三是他的曹皇后是曹操的女儿、曹丕的妹妹。曹丕是大孝子,在母亲活着时,不敢让妹妹成为寡妇。

提醒你们:不要不务正业,当务之为急,利用现在环境读活书,可以增长许多智慧。世不乱焉能显出有奇才?没有战争怎会有将军?乱,正是知识分子大显身手的时机。必得用智慧,看自己是块什么材料,按自己材料塑造自己。

我绝不与你们争名夺利,也不向谁靠拢,是跟你们说真话。我无利可图,如何智昏?利,不单指钱。许多事,人微言轻。

练习你们的脑,不要你们遵从我的说法,你们受启示,应超出去。

我每天写,但是三天后一看,不对,又改写了,如此,焉能传之千古?

大家都讲《论语》《易经》,但是都懂了吗?应以前人的智慧启发自己的智慧,不必说对不对。

人世间哪有是非?是非、善恶何在?有经验之后,就易于原谅别人。女子为人母后,为了儿女,是何等的坚强!看事不必主观,人必要有守。“天下之理得”, “无适无莫,义之与比”,而“成位乎其中矣”!得默而识之、玩味,力量就大了。

《易》即讲理与势。“天下之理得”、“天下之势得”,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好好玩味,知此,则懂得“造势”、“用势”,这是最实际的,就承、乘、应、与。乘势,谁造的势?谁用的势?谁乘的势?

两人结婚,不相与则同床异梦。承,几近有所得了。“继之者善也”,善是“继之机”,乘机、乘势。

我做事不假他人之手,因你们最难守的是你们的嘴。你们做事,对没有关系的又何必说?多一个多麻烦,那何必用你?真想要成事,必得懂得不说,就是说也要声东击西。你懂人家设的险?什么都告诉人家?人没有到一个境界,焉能成事?“义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自己能听自己,都不容易,戒烟、戒酒,真能戒了?自讼,自试,明早一起,仍不听自己。自己应有保护自己的智慧,要自卫。吃了亏,照吃不悟,至死不悟!天天发愤、写格言,却依然故我。别人会听你的?有人在你面前说花言巧语,你应马上“警戒”。

儒家、老子都赞美水。水,能平天下之不平,“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随方就圆,无定形。何以“智者乐水”?水之德是什么?何必说方道圆,愚也!应学水的无形,随遇而安。尽以自己之一切衡量天下事,真是孤陋寡闻!天下事不在乎你喜欢与否。要随遇而安,脑中无所谓方、圆、菱,离开之后,仍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本色。诚信,如无“存存”功夫,乃不能率性。“成性存存,道义之门。”随方就圆,可以明白更多的问题。可以随遇而安,但绝不能失掉本色(诚信)。了不起的“乐水”,并非“不撞南墙而不回头”。净听花言巧语,大本都不立,也成不了事。

一个人永远不能失掉本色,要素什么、行乎什么。人如真有志,山河都为之变色,“志,心之所主”。性即心,性、命、心,三位一体。

孤,自绝于日月,又何伤于日月乎?本是中国人,必说不是中国人,何以要如此侮辱祖宗?如此糊涂,读书做什么?做事业,和谁都合不来,能做领袖?他不热衷,你能使之热衷,这就是你的能。哪里都不是养老院,必要求自己的能,圣人成能。膏药能找病,人要找病,并非病找你,要自讼。之后自试,看试的究竟对不对。假设有朝一日有人找你,你要怎么办?真用心,四年可以学些东西,但要深思。欲保存本色,必要有“存存”的功夫。

批评一人,必了解以后再批评。读其书,必要论其世。批评人,亦然。

“人之生也直”; “罔之生也,幸而免”,算走运。公式就看怎么演,非会背与否。不能应世,就不是实学。最低用智,最高用德。智者利仁,仁者安仁。智者,不做吃亏事,能自保。“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习性,习相远(音yuàn)。人在家天天表现的,都是习性。何以孩子净表现习性?本性,不失赤子之心,性相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及其知,一也”。何以一家几口凑在一起不容易?人天天表现的是习性,非成性。性生万法,“性相近也”。天性,成性,佛性(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对真实的反映、如实。合真实不虚与如实观察,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

 

骂人“习气太坏”,尽以习性治事,即“万恶之门”。所有文化均自人性出,此即“道义之门”。环境何以如此糟?乃“习性之门”造成的,皆各表己私。

“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真人就不会说甜言蜜语。我非“忘八”,而是“八骏图”,图八骏之业。骏,伟大的事业。今之“八骏图”,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忘八”,忘了八德。挂“八骏图”,子孝孙贤。

我如此讲,你们稍用点心,即是鬼灵精,最低限度能够自卫。

不要天天顺着小孩的习性,而要随机教育。从小给予启示,过段时间才有资格用。我对孙子说:“四轮不跌倒,就买冰刀。”跌倒没资格,缓冲期多久?每个人的习性都不一样,人家没法接受,就望而远之。

“存存”功夫,各人不同。本色,不叫它变色,存本色;变色了,即习性。

禅宗,一部《中庸》,即“率性之谓道”,连佛都骂。

“天地设位,《易》行乎其中矣!”有形的天地,都在《易》之中。《易》,无方无体。天地,即生化。性,看不到,但所有物皆具有性。“以通神明之德”,才能类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