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9.1
[9.1]这里我用希腊字母χ而不用普通的似乎更自然的x,只是因为我们需要将这个变量与复数z的实部x区别开来,后者在下述内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9.2] 对实变量χ,就是说,对取实数的an,bn和c,我们并不要求f(χ)一定要是实的。实变量的复函数在数学上是完全合法的。f(χ)是实的的条件是α-n是αn的复共轭。复共轭概念将在§10.1介绍。
§9.2
[9.3]用“F-”表示正幂级数部分而用“F+”表示负幂级数部分,这种看似反常的记号法主要源于量子力学文献的习惯约定(见§§21.2,3和§24.3)。对此我只能说抱歉,但这不影响我对它的正确使用。
[9.4]这是一个一般性的准则:对定义在实域R上的任意Cω函数f,我们可以“复化”R来扩展到复域CR,它称为R的“复加厚”。它将R包含在其内部,使得f唯一地扩展为CR上的全纯函数。
[9.5]例如见Bailey et al.(1982)。
§9.4
[9.6]另一方面,通常要求,当χ趋于正负无穷大时,f(χ)的行为“合理”。我们在这里不必关注这一点,就我采用的方式来说,这一要求不必是限定性的。
[9.7]在量子力学里,通常还引入另一个常量ħ来适当确定在与x关系中的p的标长(见§§21.2,11),但眼下为简单计,我取ħ=1。ħ是普朗克常数的狄拉克形式(即h/2π,这里h是原始的普朗克“作用量子”)。经过适当定义基本单位,我们总可以取ħ=1。见§27.10。
§9.5
[9.8]见Bailey et al.(1982)。
§9.7
[9.9]见Sato(1958,1959,1960)。
[9.10]亦见Bremermann(1965),尽管在这一工作中并未明确指明使用“超函数”。
[9.11]“modulo(模)”概念的另一方面内容将在§16.1讨论(并请与注释3.17比较)。
[9.12]这里“开端”是指端点a和b都不包含在γ内,因此“包含”γ并不意味着R内包含a和b。
[9.13]这种集R与γ之间的“差”通常也写成R\γ。
[9.14]“…的邻域”的数学定义是“包含…的开集”。
[9.15]“一般化函数”概念的更标准的(“分布”)处理见Schwartz(1966);Friedlander(1982);Gel'fand and Shilov(1964);Trèves(1967)。对于“非线性”方面非常有用的另一种处理,它将“积的存在性问题”转换为“非唯一性问题”,见Colombeau(1983,1985)和Grosser et al.(2001)。
[9.16]超函数与§33.9将要讨论的全纯层上同调之间也存在重要的相互联系。这些概念在高维曲面上的超函数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见Sato(1959,1960)以及Harvey(1966)。
*〔9.1〕证明这一点。
**〔9.2〕证明:若F在单位圆上是解析的,则系数αn从而an,bn和cn可由公式αn=(2πi)-1∮z-n-1F(z)dz获得。
**〔9.3〕你能看出为什么吗?
**〔9.4〕这些映射中哪些是显映射?
**〔9.5〕证明:这个式子给出与上面给出的相同的t。
***〔9.6〕概要说明,如何利用练习[9.2]的周线积分表达式αn=(2πi)-1∮z-n-1F(z)dz的极限形式从f(χ)得到g(p)?
**〔9.7〕导出这个表达式。
*〔9.8〕证明这个表达式。
**〔9.9〕利用§7.4末尾给出的logz在z=0处的幂级数展开式,证明这个表达式。
*〔9.10〕证明这个式子(假定|s(χ)|<3π/2)。
**〔9.11〕证明这个式子。
〔1〕2003年,与美国数学家泰特(John T.Tato)一起荣获2002/2003年度沃尔夫数学奖。——译者
*〔9.12〕当R-分为R-和R+两部分时,为什么“R上约化模R-上全纯函数的全纯函数”就成了我们先前所给出的超函数的定义?
**〔9.13〕这里有一些细微差别,请找出来。提示:仔细考虑有关定义域。
**〔9.14〕就q(x)为解析的情形,检查∫q(x)δ(x)dx=q(0)中δ函数的标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