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实干兴邦激扬“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他强调,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奋进,实干兴邦激扬“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他强调,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情真意切、亲切务实,饱含信心和决心,必将激发起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的壮志豪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引领全体中国人奔向美好未来的航标塔。

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中国梦”,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回顾历史,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要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领导集体回顾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深刻阐述国家、民族和大家的前途命运,再次昭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担当民族、人民和全党重大责任的坚定意志。

在11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三次谈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指出:“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11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他强调:“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我们要紧紧扭住这个总任务,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干下去。”这一次,总书记深情阐发“中国梦”,明确要求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对全党、全国人民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重任付出智慧和力量。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100多年来一代代中国人心中不灭的火种,是中华民族从屈辱中抗争、从危亡中图强的呐喊。我们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就是为实现民族复兴这个伟大“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历程。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一代代接力奋斗,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展望未来,伟大“中国梦”的桅杆已依稀可见。但是,前路依然漫长,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脚踏现实、永不停步。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过去的一切成就都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反对空谈。全党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继续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亿万普通劳动者在脚踏实地地奋斗与奉献。刚刚不幸英年早逝的航空英雄罗阳,为实干兴邦做出了最好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贯彻总书记的指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以罗阳为榜样,立足岗位,胸怀梦想,通过一点一滴的实干,不断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这样的国家,可以而且应该用伟大的这几个字。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革命是伟大的革命,我们的建设事业是伟大的建设事业。”将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带入全面小康、实现民族复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举,是我们伟大的建设事业,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的历史幸运。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进!

(原载《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12月1日)

为实现“中国梦”聚合更多正能量

新年的阳光照耀在每个中国人的脸上。带着对“中国梦”的憧憬和信心,挥别激情澎湃的2012年,我们伟大的祖国,驶入2013年的新航程。“中国号”巨轮,既风正帆悬,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考验。

不负民族、人民和党赋予的重大责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2012年11月15日履职的那一天开始,力行实干兴邦,巩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发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动员令。

在激情和期盼中迎来的201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是党的十八大制定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开局之年,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之年。

这是又一次鼎新革故的开局,这是又一个重新开始的时间。奋发有为地起好步、开好局,在迎接挑战中,中华民族将展现出更加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新希望。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希望,实现“中国梦”需要聚合更多的正能量。何谓“正能量”?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这三个字,充满象征意义,与我们的情感紧紧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正因为如此,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正能量”:于内政,要“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于外交,要“为中美关系持续发展积累正能量”。

聚合正能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有宣示更有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治国理政新举措、新信号,让人民感到了变化的力量,产生了强大的正能量冲击波。

这冲击波,在2013年必将继续激荡人心。新的一年,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聚合更多的正能量,依然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期待。

我们期待,在协调推进改革中聚合更多的正能量。

“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用“关键一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许多多阻碍改革开放的硬骨头和险滩已绕不过去。我们必须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到深处是利益。”在利益多样、诉求多元,不少人感叹“改不动”的今天,如何寻求最大公约数,是我们能否确保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将“关键一招”用好、用实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依靠协调推进改革聚合更多的正能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合理分担改革成本,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尽可能减少和化解消极因素,并转化为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改革开放新局面。展望新的一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也是正能量之源。

我们期待,在重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中聚合更多的正能量。

“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中,对人民反映最为强烈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毫不讳言,宣示向痼疾开刀的勇气和决心。治党必须从严,这是中央领导集体鲜明的政治态度。紧接着,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向痼疾宣战。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率先垂范改会风、文风,考察“不封路”、吃自助餐,极大地激发起全党全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说,党中央领导集体已经赢得了民意、民心和民气。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只要我们扎扎实实以“八项规定”为突破口进一步改进党风政风,发挥党的“五大优势”,就一定能聚合起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2013年,各级党委政府,各个单位,都必须在落实“八项规定”上拿出真招实招,以风清气正换来人心大顺。

我们期待,在向世界开放学习、同世界合作共赢中聚合更多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5日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强调,中国将继续向世界开放学习、同世界合作共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中国将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世界做出的宣示表明,中国将始终与世界同舟共济、携手并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内部同心同德,也需要“朋友遍天下”,不断积累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正能量。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实现“中国梦”,在过去30多年改革发展奠定的物质基础上,能否聚合更多的正能量,具有决定性意义。伴随新年的钟声,让我们抖擞精神,聚合更多的正能量,向着伟大的“中国梦”昂扬奋进!

(原载《瞭望》2013年第1期)

以“创新驱动”引领实现“中国梦”

201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他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此前一天,习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委员并参加讨论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自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习总书记的这两次讲话,向全党全社会昭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

创新发展对一国之兴衰具有重大影响。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创新发展的历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火药、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发明者的后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创新传统,积淀了丰富的创新文化。然而,由于清朝中叶以后暮气沉沉、故步自封,到了近代,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却落后了,国际地位随之一落千丈。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中国共产党,诸多的经验中就包括学习与创新。我们党90多年的历程,也是创新发展的历程。没有学习与创新,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成功,也不可能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可以说,学习与创新,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基因之一。特别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我们抓住第五次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的机遇,迅速跨越成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危机阴霾重重的环境下,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的中国经济继续一路高歌,连续实现了1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由2000年居世界第六位上升为目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创造了世界各国发展史的奇迹。

奇迹归因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伟大的创新。回首30多年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冲破思想的藩篱,融化体制的坚冰,解放生产力,都是由于我们党锐意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并在创新中发展出敢于探索、勤于创造、勇于竞争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的激荡,不仅成就了国家的进步,更培育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国人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筚路蓝缕、奋发创业的浙商“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执着坚韧,就是这种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说到底,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源于我们党主动创新的能力,源于我们党善于学习的本领,源于我们从事业的创新中获得了宝贵的创新自信。正是因为勇于探索,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世界上一切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学习,拜人民为师,“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党才领导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越走越宽广。一旦我们墨守成规、踯躅不前、僵化教条,我们就会失去创新创造的动力与源泉,也就会失去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在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的历史时刻,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历史责任。未来一个时期,既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国内外矛盾多发易发的磨合期、敏感期。我们所面临的未知世界比我们已知的会更多、更复杂。“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的问题会时刻考验我们的执政者、考验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比如,在经历长期两位数发展的阶段后,我国经济已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新的创新点何在?动力何在?制造业大国怎样摆脱“为人做嫁衣”的尴尬、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等等,都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不断突破、不断创造。全党同志都要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在创新中战胜挑战、赢得发展。

托夫勒博士曾经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把人类历史文明分为三个时期:农业文明时期,以可耕地创造财富;工业文明时期,以资本创造财富;网络文明时期,以知识创造财富。面对知识加快更新的趋势,还有学者提出,当学习的速度大于变化的速度时,个人和组织才能生存。作为学习型政党,我们党从来把善于学习作为我们的光荣传统来继承。在学习中创新发展、赢得优势。因此,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与时代同节拍,永远做时代的“弄潮儿”。

(原载《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3月8日)

为放飞中国梦而激情飞扬不懈奋斗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深入阐释中国梦这一施政理念,并用三个“必须”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和方法。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013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开局之年。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发了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如春风回荡在早春的中华大地。13亿中国人必将为放飞中国梦而激情飞扬、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将伟大的中国梦化为壮丽的现实。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百年之梦,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道路、精神和力量这三大关键词,阐明了我们怎样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能够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中国道路是我们自强自信的必由之路。道路是路径更是方向,选准道路就是选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在反复比较和总结中开辟出来的。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深刻指出的: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充分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阴霾背景下,我们继续一路逆势飞扬,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道路就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就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之路,是实现开启梦想之门的“钥匙”。

美国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经撰文指出: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不是由美国人或者欧洲人强加给他们。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建立在我们自己的成功实践基础上的。对此,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

西方有句谚语:“与其雾里看花,不如庭前赏花。”过去的成功证明我们所选择的道路完全正确,未来应当毫不犹豫地坚持走下去,我们要保持高度清醒。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从来没有如此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心无旁骛、矢志不渝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实现中国梦,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民族与国家同样如此。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开放,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而这勇气和智慧的精神支柱在于中国精神,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主席将这种精神称作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并且强调,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艰辛劳动和艰苦努力,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将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融于我们的血脉,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之中。

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励下与时俱进、永不停滞,我们的国家才会永远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才会不断增强凝聚力、感召力,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才会更扎实、更深厚。

实现中国梦,中国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3个半月前,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既是民族“大梦”,也是关联我们每个人命运的“小梦”。因此,我们要把“小我”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大我”之中,把个人的幸福追求与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正如习主席最新讲话所指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在中国梦这个壮丽目标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所汇聚的巨大智慧和力量,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任何难题都为难不了我们的。

中国梦是一个伟大的愿景,最有力地将民族、国家与个体,昨天、今天与明天,理想、激情与坚韧连接起来。“上下同欲者胜。”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是我们民族、我们人民、我们党共同奋斗的目标。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向着这个伟大目标,上下一心、齐心协力,让亿万人民的创造力持续迸发,让所有创造梦想的源泉充分涌流,实现梦想的力量必将无比强大,伟大的中国梦必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梦想成真。

(原载《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3月19日)

让青春为实现中国梦而绽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此前,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青年之于国家,意味着未来。青年之兴衰决定民族之兴衰,青年之未来决定中国之未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寄望于青年。习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必将极大地激励广大青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勇于追梦、实干圆梦,让美好青春为实现壮丽的中国梦而绽放。

青春是多梦的季节。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曾经写道:“青年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青春代表着理想,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力量,代表着信心,代表着美好的明天……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会把关爱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富有远见的政党,总会把培养青年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从一代代青年身上,我们可以预见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年轻只有一次,青春不能重来。”一个人的出生无法自己选择,青春对每个人也只有一次。遥想百年来的奋斗,多少热血青年为了民族崛起的梦想而不懈拼搏。94年前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发出的呐喊,是在与旧制度抗争中对科学与民主的热切期盼。然而,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无力承载当年青年人的梦想,多少壮怀激烈的青年徒叹生不逢时,唯有空悲切。而今天,展现在当代青年面前的已经是怎样的辉煌!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作家格拉德威尔说:“创业者想获得成功,最大最重要的因素是生逢其时。”出生在今天的中国青年赶上了好时代!民族复兴的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肩上,壮丽的中国梦将在这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进中化为现实。这是历史的幸运、民族的幸运,更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幸运。如果我们的前人有知,该是多么羡慕和欣慰!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当代中国青年定当不辱使命、不负先人。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梦想需要奋斗,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脚踏实地,抓住每一个今天。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当代青年只有通过正确认识国家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将“小我”的追求融入“大我”的梦想中,把青春的梦想融于共筑中国梦之中,把美好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加倍努力、不懈奋斗,才能谱写人生的精彩、事业的成功、无悔的青春。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激情寄望青年“如朝阳,如乳虎”。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我们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并走向伟大复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怀揣梦想、挥洒激情、奉献牺牲。青年始终是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在新时代成长的一代青年,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一张张阳光般的面孔,预示着我们国家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激励青年圆梦,让青年一代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从国家的进步中更多地受益。对青年最大的关爱和支持,莫过于创造公平正义的环境。无论他们出身如何,身处何地,选择怎样的事业方向,都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都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要继续致力于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青年人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青年是时代的弄潮儿,有梦想才有希望,有希望才会为之奋斗。青年人的梦想有多大,中国未来的发展就有多大。今天中国的青春能量,要靠中国梦去激发,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青春之路有千万条,但滴水汇进大海,才能实现其最大价值。青年的奋斗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功业,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让我们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继续砥砺前行,用朝气和信念书写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青春之歌!

(原载《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5月7日)

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习总书记这一谆谆教诲,是对当代大学生和广大青年的重托,是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基业长青的深谋远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和人民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实现中国梦,梦想在心中,路在脚下。只有一大批拥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在基层各条战线肩负起责任,历练成长,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源源不断地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有一线经验、善于处理各种实际问题、作风扎实、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和老百姓心连心的后备人才。

《道德经》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再神圣的工作,也当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眼界宽、有抱负,这是非常宝贵的优势。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从家门到校门的经历单一,一些大学生书本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体察相对欠缺。如有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明显缺乏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个别年轻同志恃才傲物、好高骛远,群众只好“敬而远之”。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为了让青年人才“接地气”,近年来,党中央做出了有针对性的战略部署。比如,公务员招录逐步将基层工作经历纳入报考条件,从招录源头就突出艰苦和奉献,为培养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夯实基础。最突出的是,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目前在一线工作的20万大学生村官,不仅积极改善了农村基层政权生态,也储备了一大批后备人才。

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是对当代大学生和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才观的殷切期望。

每个年轻人都希望拥有出彩的人生,但成功的机遇往往与很多人擦肩而过。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许多人徒有宏大抱负,却没有抓住每一个现在、干好每一件小事。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当代大学生往往有着各自的人生美好规划,这是激励自己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值得赞许。但是,我们要海阔天空地想,更要脚踏实地地干。要实现人生规划的目标,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立足现实,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大事和小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大道理往往蕴含在小事情中,欲成大事者,必先通融小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屑于做小事的人,是不大可能成就大事业的。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箭要射得远,必须将弓弦拉到底,扎下去从最底层干起磨炼心性锻炼能力,然后“冒出来”的人,往往更有作为。植根厚实的泥土,历经艰苦的磨砺,才能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也为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指明了宽广的道路。

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刷新纪录。另一方面,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的监测显示,84个大中城市,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数减少了16.3万人,下降2.9%。媒体所称的“最难就业年”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大学生就业,如果非要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就业机会越来越稀缺了。只有放宽视野,转身基层的广阔天地,用双脚丈量理想,才能豁然开朗,找到用武之地。因为,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到处求才若渴。

毋庸讳言,一些大学生不愿意选择基层打拼,与吃苦精神缺失不无干系。对此,习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语重心长的讲话,值得每一个大学生细细思量:“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任何岗位上都能成就事业。相反,瞧不起最基础、最平常岗位的人,必然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其所谓“理想”,也是镜月水花。

绝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是在平凡岗位上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一年四季所接触和处理的也往往是各种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你不是个有心人,得过且过混日子,或者怨天尤人抱怨怀才不遇,人生也很可能在碌碌无为中虚度而过了。但是,如果你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成功和机遇的大门必定会为你打开。

“抓斗大王”包起帆从当码头装卸工的第一天起,就抱定“当一个有出息的工人”的决心,从日常工作的小事中寻找发明创造的突破口。30年间,他带领同事完成了13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3项获得国家发明奖,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获得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成为蜚声国内外的工人发明家。包起帆的故事,无疑给了当代大学生择业成才很多的启发。

今天的中国进入了有梦可追、有梦可圆的伟大时代。当代大学生既然历史性地肩负起了追梦圆梦的重任,就应当将双脚坚实地踏在祖国大地上,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人生才能精彩和成功,才不辜负青春和梦想。

(2013年5月27日播发)

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贯彻习总书记的要求,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对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重点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多年来的高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持续5个季度。对此,市场人士一度产生过不同的解读。随着2013年经济“中考”成绩单的公布,我们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更坚定、紧迫感更强了。尽管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小幅微降,但专家们普遍认为,半年成绩单释放出我国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取得实质进展的积极信号,特别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打开中国经济新天地的重要力量。这个积极信号,证明了中央经济思路的前瞻性,显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在取得骄人业绩、总量稳居全球第二的同时,结构不合理、质量和效益不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也日趋突出,传统的粗放式发展已难以为继,我们再也不会走这样的回头路了。从当前和未来相当长阶段看,如何顺势而为、主动调控,将主要精力用到依靠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是决定中国经济前途的决定之战。与传统意义的资源驱动、资本驱动不同,创新驱动发展有着强大的“魔力”。曾有人这样比喻:如果说经济发展是一艘航行的大船,投资拉动就好比是纤夫拉船,而创新驱动犹如给大船装上了核动力发动机,可以无止境地提供能源。

放眼国际,随着以数字制造、互联网和再生能源及其相互融合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以生命科技、信息科技、纳米科技及其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的悄然发生,创造了新的巨大需求和市场,推动一些领域和产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影响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文明进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各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的决心和力度。

在全球经济的新一轮较量中,我们只有牢牢把握新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大势,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抢占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才能不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当然,如果我们按部就班,不突破妨碍创业型科技人才成长的制度瓶颈,缺乏催生科技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缺乏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人才成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难以落到实处的。因此,我们必须向改革要动力,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比如,要把增强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紧密结合,增强科技面向经济主战场、服务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财税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使企业创新投入能够得到合理回报;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等等。总之,我们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不断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

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科学技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全党全国要把智慧和力量引导到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上来。广大科技人员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强烈的爱国情怀,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2013年7月22日播发)

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表明我们党对建设海洋强国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总书记的讲话涵盖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科技、海洋权益等四大方面,对中华民族“经略海洋”作出了高屋建瓴的战略思考和路径清晰、切实可行的战术谋划,为我们国家进一步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海洋事业,发出了动员令。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海岸线总长达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是与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一样重要的不折不扣的“蓝色国土”。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强于世界的民族必盛于海洋,盛于海洋的民族必强于世界。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在相当长时期内航海造船技术发达,海上实力强盛。600年前郑和率领浩大船队七下西洋,送给异国他乡的并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中华文化和发明创造。到了近代,封建王朝故步自封、闭关锁国、实施海禁等多重因素,严重制约阻碍了中华民族发展海洋事业,逐渐被世界发展潮流边缘化。在西方列强海盗式的掠夺和侵略下,泱泱大国沦为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惨痛的历史教训,一直激励着志士仁人们奋发图强。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海洋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蓝色国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在发展海洋事业的同时,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日益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对“蓝色国土”的开发利用水平,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海洋科技与环境保护水平,较之世界上一些海洋强国,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习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道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

海洋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经略海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战略抉择,对于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晋书·袁乔传》说:“夫经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智者了於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经略海洋,既是对海洋事业的顶层设计、战略谋划,也是周密规划、有效治理,是实现海洋强国的根本保障。随着世界人口增长、陆域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加剧等问题的日益凸显,海洋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当代中国人,必须倍加重视经略海洋、倍加重视经略海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民族未来的支撑作用。

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壮大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发展海洋科技、维护海洋权益。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扩大海洋开发领域,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GDP年均增长11%,明显高于同期全球经济3%—4%的增速。美、日等海洋经济对GDP贡献都超过50%。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年均增长8%,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到2015年才能达到10%。差距就是潜力,目标就是动力。我们唯有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才能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从而逐步走上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据统计,由于科研力量薄弱等因素,我国周边海洋资源的平均开发率不足20%,水产品深加工率仅30%,化工、能源资源等的开发利用效率也极其落后。只有掌握了一大批属于我们自己的海洋高新技术,我们面对巨大的海洋宝库才不再“望洋兴叹”。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在海洋科技产业的培育中,要特别重视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创造,激发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起来,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

保护海洋生态才能实现“蓝色国土”的永续利用。近年来,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我国领海尤其是近海,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工业与生活废水的超标排放,导致一些海域鱼虾绝迹;竭泽而渔式的过度捕捞,导致天然海产资源枯竭;漏油等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为保护海洋生态,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须加大力度。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海洋生产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就是发展海洋生产力,以对民族未来负责任的态度,保护好我们的“蓝色国土”。

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整合海监、海警、渔政、海上缉私警等队伍的职责,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进行海上统一执法,提高执法效能。随着机构改革方案的逐步落实,“九龙治海”的格局即将结束,为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进行海洋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此次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本国海洋权益。我们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通过机构的整合实现力量的整合,“多龙”变“巨龙”,形成合力,坚决维护好我们的海洋权益。

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壮丽中国梦蕴含蓝色梦想。建设海洋强国,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乘着郑和的风帆,经略海洋,为建设海洋强国而不懈奋斗。

(2013年8月8日播发)

敢打“三张牌”,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我们正在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研究,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加全社会创造活力。此前,习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老工业基地很多企业浴火重生的实践说明,无论是区域、产业还是企业,要想创造优势、化危为机,必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

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这是总书记基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大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换挡期”所作出的战略决策,对于指导我们向改革要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加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35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是改革开放激发了全党全社会的强大创造力,使中国经济实现了人类历史罕见的强劲发展,中国一跃而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中国人改变了国家、民族和自己的命运。“中国的成功,理应受到世界的尊敬。”海外人士评论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资吸引国和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

今天的中国经济到了实现质变的关键时刻。纵观国际经济大势,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褪去,主要经济体复苏之路艰难曲折,这不可避免地波及我国经济。同时,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正如习主席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所指出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可喜的是,今年以来,我们主动作为,稳中有进、稳中有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取得了新进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在铸造经济长远发展内生动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创造优势、化危为机,必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

改革开放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松绑、发挥其作用。正是因为坚持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巨大能量,广大农民从市场尝到了甜头、过上了好日子;也正是因为坚持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国有经济、非公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各走各的“快车道”,在竞合中实现共同发展,推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敢打市场牌,向市场要潜力、要活力。

客观而言,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相比较,打好市场牌还有很大的潜力,进一步从广度和深度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空间非常大。比如在涉及行政审批等方面,“有形的手”有时“乱摸乱动”,害得企业跑断腿、说破嘴、掏了钱、受了罪,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等需要“有形的手”出手时,却往往缺位不到位。凡此种种,都是没有打好市场牌的结果。我们必须明确:凡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应当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多放给市场;政府管住、管好应该管的事,决不能错位、越位或者不到位。

打市场牌,要求政府要多当裁判员、少当运动员。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利益固化、落实中央政策“打折扣”、给市场机制设“路障”,根源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界定不清,特别是与一些地方政府习惯性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有关。因此,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真正做到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习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总书记之所以强调要“不失时机”,在于从国内外的大环境看,当前我们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抓住机遇,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因此,我们必须敢打改革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大业。

改革无止境。有些同志说,30多年下来,容易改革的基本上改完了,再要改就得“伤筋动骨”冒风险了。的确,我们今天的任何改革很可能涉及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小打小闹的微观改革方案往往难以撬动坚固的“利益板结”。但是,我们就是要以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眼,不回避、敢担当,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释放的源源动力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当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要素,如劳动力资源优势等正在衰减,依靠政府主导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成强弩之末,只有进一步释放改革活力才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打改革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尤为关键。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程序繁琐,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抑制了创业活力,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弹簧门”“玻璃门”就是典型。因此,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当务之急,要在前几轮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松绑开路。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开启“中国梦”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作为“经济巨人”的中国,要尽快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大国的华丽蜕变,我们必须敢打创新牌,鼓励创新、激发创造。

习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需要看到,我国3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红利”和高能耗两大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较大分量;虽然我们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实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但我们还缺乏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创造,一些制造业的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的问题仍然较为普遍。

今天,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方兴未艾,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我国许多企业经营者和科研工作者,已经成为这场巨浪中的“弄潮儿”,抢喝了“头口水”,掌握了主动权,并且快速占领国内外新兴市场。我们坚信,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的当代中国人,一定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交出成功的“中国答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总书记发出的动员令,如鼙鼓和金角。只要坚定不移打好这三张精彩亮丽的“中国好牌”,我们就一定能有更大作为、更多进步,圆中国梦。

(2013年9月12日播发)

在创新驱动中抓住机遇用好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这是习总书记在最近三个月来第四次就创新驱动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今年9月,总书记在辽宁考察高新区时强调,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今年7月,总书记分别到中国科学院和武汉光谷考察。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总书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在武汉光谷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关键技术要靠自己。

当今全球大势,仍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中国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只能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基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的历史关头,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增强抓住战略机遇期的紧迫感,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找准实现战略突破的支撑点和切入点,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导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房龙说过,历史是“时光老人”在过去年代的无数领域中间修筑起来的巨大的“经验之塔”。中华民族的历史表明,正是创新精神造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四大发明曾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而进入近代以后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失去创新活力导致全面落伍,留下历史创痛。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经由解放和改革,逐步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活力的结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中国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继续高扬创新精神。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顶梁之柱,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中关村,不仅是转学风的体现,更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要放大中关村自主创新的示范意义,进一步追赶世界一流。

要实现科技赶超,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尽管做大了,总量一跃而为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不少涉及高新技术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我们的话语权还不多,甚至处处受制于人,不得不为人做嫁衣,亦步亦趋跟在人家后面。中国商品虽然“全球卖、卖全球”,但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依然处于低端,面向海外的市场多数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产品。有些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我们也不过挣个加工费、贴牌费。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们通常只能在廉价上下大力气。比如,面对三星、苹果等智能手机的风潮,国内手机制造商也奋起直追。去年,我国企业手机出口量达到10亿部,占全球出口量的八成以上,但是这10亿部的手机却只占到全球手机利润的1%,有的企业不仅没有赚,反而净亏数十亿元,与三星等翻倍的利润增长形成强烈反差。一个重要原因,几乎所有的国内手机厂商缺乏的都是核心竞争力。我们几乎没有品牌因素可言,只能是不断地拼价格,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国产手机都只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没有核心竞争力,只能是最底层的拼装加贴牌然后混乱的价格战,最后造成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手机平均价格仅为33.3美元,出口到国外的手机利润低到一部只有2—3元钱,由此形成了增产不增收的困局。痛定思痛,一位企业家说出了肺腑之言:“没有创新,我们会心虚;只有创新,我们才能大声说话。”

习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紧紧依靠技术创新,向科技要生产力,才能以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应对要素投入增长的放缓;才能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应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才能以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应对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新变化,从而不断发掘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培养发展机遇的过程。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可以不断创造出新的消费热点、投资机会和就业岗位。未来20年,中国的劳动力总量都将在8亿以上。解决好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而我们的就业问题不仅有总量压力,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人才紧缺、“工作等人”的态势日益剧烈。要变“人找工作”为“工作找人”,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改革真正让企业而不是政府部门成为创新主体,激发不同所有制企业向着科技创新而奋进;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改革教育、科研等体制,让人才资源源源而出、充分涌流。可以说,具有创新素质和技能的劳动力多多益善、越用越有大市场。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习总书记在谈到如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系统阐述了“五个着力”,即: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总书记“五个着力”的要求,全面完整地对当前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工作部署。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五个着力”的要求,需要各地各部门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勇气,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迎接科学技术的新的春天。比如,针对政府部门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要么“不到位”要么“老越位”的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厘清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的作为,要体现在对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加强支持和协调,总体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

当前,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已初现端倪,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是历史赋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准确判断、牢牢把握,决不能与历史机遇擦肩而过。习总书记指出,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自觉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紧、抓实、抓到位,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创新驱动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3年10月14日播发)

以人才强国托起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在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习总书记再次表示,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石是人才,必须择天下英才而育之,聚创新人才而用之。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我们正在迎来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时代。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是光明和灿烂的前景,一切有志于这项伟大事业的人们都可以大有作为。

“得人才者得天下”“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人才的决定性作用,古圣先贤已察其要领,中国共产党人更得其精髓。从我们党诞生之日起,党的旗帜下就汇聚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英才,用热血、智慧和创新创造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当年,钱学森这位被美国人称为“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的伟大科学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怀抱后,新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这是“得士者强,失士者衰”最生动的例证。

业以才兴,国以才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实现中国梦的新的伟大征程,决定了我们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转型,有赖于各条战线培养、造就、发现一批批可堪重任的英才。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那样,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习总书记对广大留学人员提出的殷切希望,饱含着我们党对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视,为我们如何育才、用才,以人才强国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爱国主义精神是育才之魂。习总书记勉励中华才俊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总书记的热切期盼,为我们如何育才提出了关键指引。

爱国主义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为国成才、以才报国是成就事业最强大的动力。今天的海内外中华英才,同样要满怀这样的情怀和志向,脚踏着祖国大地,胸怀着人民期盼,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要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鼓舞人才,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吸引人才,为他们实现报国之志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要通过生动、有效、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中华英才们深深懂得,同人民站立在一起、同人民奋斗在一起,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曾激励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奋发成才,报效祖国。今天,要通过学校教育等途径,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当代青少年自觉树立“为中国梦而读书”,时刻准备着把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源源不断地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造就一批又一批的才俊。

矢志刻苦学习是成才之本。习总书记指出:“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总书记希望我们的人才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对人才成长的极大激励。

当今,新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科技成果和社会生产模式的出现使许多领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任何一成不变、“一招鲜,吃遍天”的旧的评价标准显然已经过时。人才要持久“吃香”,就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战胜自我。因此,迫切需要不断拓宽眼界和视野,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成为堪当大任、能做大事的优秀人才。

刻苦学习,靠理想驱动,也要“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激励。中国梦也是人尽其才的梦,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需要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我们要改变长期形成的重引进、轻使用的现象,充分信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越是“有用”,就越能激励人才不停地吸收新知识、养成新本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奋力创新创造是用才之要。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为中国梦用才,要用的是创新创造之才,也就是总书记所概括的“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有上下求索的执着,得风气之先、开风气之先,力争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有所建树”。

古人云:“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让创新创造之才迸涌,必须创造一个聚集人才的环境。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为中国梦聚才,必须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尊重创新自主权;必须破除阻碍人才发挥作用的各种制度樊篱,克服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采取科研成果参股等形式,让人才在创新创造中实现价值;必须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教育引导,搭建创新平台,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行行出状元。”如果说,高端人才是人才金字塔的“顶尖”,在各行各业中创新创造的高技能劳动者则是基座。为此我们要拓宽人才视野,要看到新一代素质更高、视野更广、技能更强,支撑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现代化、专业化产业工人,同样也是创新人才。为此,要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夯实人才金字塔的基座。

“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只要我们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继续深化改革,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就不愁形不成不尽“人才”滚滚来的景象。如果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单位都不断完善育才、聚才、用才的体制机制,人尽其才必然人才辈出,人才强国必能托起中国梦。

(2013年10月28日播发)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春节前夕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对她病愈重返工作岗位表示慰问,对全国大学生村官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们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习总书记的复信,是对大学生村官的巨大鼓舞和殷切期望,更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了我们党对青年成长的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年寄予殷切期待。大学生村官和有理想有抱负的当代青年知识分子,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一线去,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文化发展大舞台、社会建设新领域、科技创新最前沿、重点项目第一线、基层实践大熔炉中贡献聪明才智、成就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精彩的青春之歌。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幸运地赶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黄金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梦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铺开了更加广阔的挥洒才华的人生舞台和发展空间。“有劲你就尽情地使,有汗你就尽情地流”,当代青年诚可谓生逢其时,大有用武之地。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中华大地上,有许多像优秀大学生村官一样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各自的舞台上让青春无悔。他们,有的在老少边穷地区支教,有的投身各种公益活动,有的报国戍边,有的自主创业,有的在企业致力于创新创造,有的在科研一线专注于技术攻关,有的勤工助学,有的从事志愿服务……所有怀揣梦想、矢志行动的青年知识分子,都在为中国梦的壮丽增光添彩,都在以自己的“智与强”书写着“少年中国”的“智与强”。正如习总书记曾引用过的古语所言,“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可以预期,这些青年才俊中,必将涌现大批栋梁之材。因为,梦想有多远,行之就有多远;有实干有坚持,青春就有力量,梦想就能成真。

中国梦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当代青年知识分子都要认识到,实现伟大的目标需要扎实的行动。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不遇艰难,不知己之力。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无论是啃硬骨头还是涉险滩,有朝气、有活力的年轻一代,“初生牛犊不畏虎”,没有任何理由“旁观”。必须以舍我其谁的决心和信心勇于破解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磨炼本领、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当今世界已是“地球村”,中国已经高度融入世界。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视野更开阔、知识面更丰富、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度更高,也更有行动力。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必讳言当代中国青年中,确有不少人是“蜜罐”泡大的,习惯了安逸,欠缺了“接地气”,基层、群众和实践一线这堂课急需补上。比如,有些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虽然“指点江山”头头是道,可对本地、本部门、本岗位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却束手无策;有的年轻人对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理念烂熟于心,“言必称希腊”,可对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道路上的艰难而成功的探索却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犯了食洋不化的毛病。而眼高手低、骄娇二气等更是某些年轻知识分子身上的“通病”。还有一些青年知识分子,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名利地位,念兹在兹房子票子。殊不知,青春之所以美好,就在于有梦想有激情。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只会让青春暗淡无光,最终一事无成。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当代青年知识分子要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就必须缺什么补什么,正视差距和不足,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要知道,基层是所大学校。中国不只是“北上广”,成才更不只在大机关大单位。习近平同志曾在2010年指出,胸有成竹才能出口成章,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源于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他强调,群众的思想最鲜活,群众的语言最生动。深入群众,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2012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在2013年,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习总书记的一系列谆谆教诲,对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如何得真知、成真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是人生的重要指引。

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从近年来各地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包括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轨迹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把理想融于行动中,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创造闪光业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如果不深入到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的实际中去,用双脚丈量大地,以双手积点滴之变为根本改变;如果不深入到基层一线的大熔炉,在解决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的国情融为一体,长见识增智慧,怎么能够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呢?“屈得下才能跳得高”,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深入到火热的实践一线,才能防止闭门造车、脱离群众、作风飘浮等问题,从而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处真正养成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习总书记指出: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对广大青年的充分信赖和期望。“阳气所发,金石为开;精神一到,何事不成。”青年知识分子就是要有一股精气神,扎扎实实扑下身子,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线去,与最普通的人、最真实的生活打成一片,去了解、感受和研究经济社会的发展,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本领,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才能不辱使命、不负少年,用青春之奋斗托举起壮丽的中国梦。

(新华社北京2014年2月26日新媒体专电)

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时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总书记指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

“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习总书记这一重要宣示,表明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将以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精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的成果,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智慧,不断在开放中推进发展。人类的优秀文明是一条不息的河流,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并世代积累传承的共同财富。历史表明,但凡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领先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拥有优秀的学习能力,都注重文化的交流交融,注重人才的引领作用。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文化交流好比不同色彩的搭配,在纵横交错、明暗强弱的各式组合之中,新的画面和景色就会出现。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说到底就在于对人类知识智慧“组合”能力的强弱,就在于能不能够通过汲取和吸收“组合”出“新的画面和景色”。要成功实现“组合”,最根本、最可依靠的是人才资源。“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只有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我们的国家才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

中华民族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民族。“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中华文明能绵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人类最悠久的文明,最根本的生命基因在于开放,在于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从稷下学宫到胡服骑射,从玄奘西天取经到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文明在开放中形成了不拒众流、兼容并蓄的优秀品质。进入新时期,改革开放让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路高贤大展其长,才成就了中国奇迹。1983年7月8日,邓小平在“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著名谈话中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搞现代化建设,我们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知识。不要怕请外国人多花了几个钱。他们长期来也好,短期来也好,专门为一个题目来也好。请来之后,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小平同志这次谈话,揭开了中国从海外引智的新篇章。1984年8月,武汉柴油机厂引进了著名的“洋厂长”格里希,成为中国海纳百川的标志性事件。自此,在中国许多地方,在各行各业,帮助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海外人才络绎不绝,我们国家真正进入一个招贤纳士、贤者云集的新时代。我们以“拿来主义”的自信学习世界、融合世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人民的理念、眼界和知识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古老的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生机无限,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零距离、面对面。

随着新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到来,当今世界又进入了“斗智斗勇”的新阶段。无论竞争如何激烈,最终决定胜负的依然是人才,得人才者方能抢占竞争制高点。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曾连续热议“人才流动”话题,正是国际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重要信号。因此,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

“开放可以倒逼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更加重视世界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以开放促改革,在开放中复制成功,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今天的中国,在持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迎来爬坡过坎的关键点,唯有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战略转型,才能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飞跃,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跨越。创新与转型之要,首在人才。无论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迫切需要融入新鲜的人才血液,加快推进深化改革的步伐、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和人才储备。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吸引人才、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当今中国是各类人才的“筑梦地”。回眸30多年来,我们的引才战略已经取得巨大成功。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我国海归人数创历史新高,达30多万人,留学人员呈加速回国之势。而今天,中国梦的伟大愿景,丰沃的创业土壤,“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工程,让中国在世界人才竞争中开始显现突出的比较优势,为各路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必须看到,我国高端人才总体上仍然总量偏少,育才引智仍然任重而道远。要增强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就必须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指示,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当务之急,是坚持实施高端引领战略,努力形成顶尖人才施展才华、潜心创造的良好条件,为他们搭建实现梦想的平台。“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用才,永远是引才的根本;真正能吸引人才的,永远是圆梦创业的机遇。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土”“洋”激荡、“才源”滚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风光无限、活力无穷。

历史和国际经验都已经昭示,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能成功。正如习总书记指出:“如果人思想禁锢、心胸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引他国之人为我所用,是国际上的通用之举,是加快发展经济、科技的捷径。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中国能否造就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三大标准之一。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出“不拒众流”的动员令,一个四海贤聚、八方来风,“揽得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的喜人局面正在到来。

“良禽择木而栖”,圆梦的中国吸引着更多海外人才,开放的中国欢迎全球的英才。让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和气度,营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绝的强大智力支撑。

(原载《瞭望》2014年第22期)

奋力创新,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中国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堪称是给全党全国上了一堂深刻、系统的自主创新“公开课”。习总书记纵论古今中外历史,前瞻人类发展大势,深刻阐述了科技实力如何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系统指明了我国如何紧紧抓住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力争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的着力点和路线图。

习总书记就推进科技创新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新思想、新论断、新任务、新要求,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必将激发全党全国更加坚定有为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以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托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习总书记对我国科技工作的明确指示,是立足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所作出的前瞻和预警,也一语道破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作为世界第二经济总量的大国,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如今“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制造业大国”桂冠令世界惊羡。然而,大和快的另一面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可持续。例如,中国是手机制造大国,全球77%的手机是中国造,可只有不到3%的手机用的是“中国芯”。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每年进口需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已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中国芯”的市场份额只占10%。

这种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困局,几乎渗透在中国制造的各个领域。记者曾经到世界最大的某圆珠笔生产基地采访,这里每年生产加工圆珠笔62亿支,相当于全球人均近1支。然而,每支圆珠笔只有两三分钱的微利。一了解才知道,圆珠笔笔尖那一颗小小的珠芯居然要进口。“空芯”的结果,加上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利润也就只有几分钱了。历史地看,这种“以量取胜”,赚廉价“加工费”的制造业模式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也为我国的高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人口红利”、资源消耗都亮起红灯,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扩张越来越迫在眉睫。不仅如此,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往往将附加值最小的装配、粗加工等低端技术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而将核心技术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跨国公司通过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把大部分的利润拿走了,留给我们的只有在装配和资源消耗中实现的可怜的一点增值利润。靠这点增值利润,经济规模再大,也难以摆脱“打工”的尴尬。

班固在《汉书》中说:“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如果不扼住人家的喉咙而按他的背,就不能获得全胜。科技领域就是一个无形的竞技场,拥有核心技术就等于身怀绝技。任何一个产业如果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里,就会有不测之危。如果在重点领域和重要产业中不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体系,不掌握核心技术,哪怕我们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产业规模,经济发展也仍然没有主动权,就会受制于人。掌握核心技术,成为科技竞争新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赛场的重要主导者,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推进科技创新,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必须向改革要动力。习总书记指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比如长期以来,作为创新密集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总是和市场之间隔着一堵无形的墙。要破除这堵“墙”,必须坚持开放创新,让市场需求与研究人员对接,让社会资源集聚到科研机构的研发中去。当然,科学和技术既密切关联又有“体用”之别。技术成果是“用”,技术发明可以立竿见影、效益立现;而科学研究是“体”,需要“板凳干坐十年冷”的坚韧。对待科技工作者,要因任务而异、因领域而异,切忌急功近利、揠苗助长,不尊重科学规律。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伟大的攀登、一场激烈的竞技。核心技术就是我们攀登的阶梯、竞技的本领。让我们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将我国的“人力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创新、创新、再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无尽的创新动力。

(原载《瞭望》2014年第25期)

以“四有”为标准,当好“梦之队”筑梦人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习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是支撑;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好老师的标准,深情表达出对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殷殷厚望。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南,堪称一部当代《师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总书记充满深情地概述人民期盼时,第一个期盼就是有更好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和人才对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意义。2013年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正在国外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勉励广大教师“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13年9月,习总书记应邀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时表示,中国将“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2014年5月30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时强调,教师要“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

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动力。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和教师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言之殷殷,情之切切,深邃练达,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如何进一步办好教育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各级领导干部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深思明察、修习躬行。

高尔基有句名言:“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老师的好坏,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的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可以让学生一整天都陶醉在明媚的春天里;学生有幸遇到一个善于发现优点、发掘潜力的好老师,往往能激发起无穷的向上动力。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相反,如果老师缺乏爱心,对学生的不足和缺点一味指责、冷嘲热讽,学生刚刚萌动的向上向善的小火苗就可能被浇灭,甚至逐渐改变对学习、对人生、对世界的态度。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怎样才是一个好老师?这是家长、教师和社会最为关心的。习总书记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四有”涵盖了价值观标准、道德标准、专业标准、情感标准等方面,互为关联、形成整体,道出了教育工作的真谛。“四有”标准,是做一名好老师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也是所有人才应该具备的标准。学生素质的高下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让老师成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之光,成为“梦之队”的优秀筑梦人,必须坚持“四有”标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优秀的老师,不能只“授业”“解惑”而不“传道”,而要按照习总书记指出的,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要心中有国家和民族,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身上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老师的道德修养如何,往往折射在学生身上。古人说:“德领才、德蕴才、德润才。”不养德修身,难堪大任。把握这一规律,好老师就要把厚德作为人才培养之首要,不仅要教学生以文化知识,更要立德树人,以良好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学生年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之路的关键阶段。在这个“三观”即将定型的时期,好老师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学问是心灵的慧眼。”在当今信息爆炸、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老师,要按照习总书记所要求的“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好老师只有在学习中增强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才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一潭清泉。要本着“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的求实态度,把不懂的尽量弄懂,持续“充电”、打实知识根基。如果“明知半桶水偏要淌得很”,不懂装懂,不仅误人子弟,也有违师德教风。

亲其师,方可信其道。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的教育无从谈起。好老师要像习总书记强调的,“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要以于漪、孟二冬、谭千秋、张丽莉等优秀教师为标杆,用爱打开学生的知识之门,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其个性、包容其不足,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学子将历史性地成为主力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四有”为标准,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当好民族复兴“梦之队”的筑梦人。

(原载《瞭望》2014年第38期)

脚踩坚实的大地,放飞想象的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习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72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中心问题“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72年后的今天,习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且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总书记的讲话,是新时期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重大使命,科学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大大提升了我们对文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指导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向文艺界发出的新号令。

蚕不吃桑叶难吐丝,蜂不采百花不酿蜜,文艺家离不开自己成长的肥沃土壤——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习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历史经验表明,古今中外但凡真正优秀的、富有永恒价值的文艺精品,从来都是艺术家们自己在生活一线的摸打滚爬中孕育出来的。恩格斯论述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时说:“他们几乎全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站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两者并用。因此就有了使他们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文艺实践也表明,凡是自觉与人民打成一片,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跟上生活新节奏,把握人民新需求的作家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往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有的甚至成为名篇巨制。那些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人民,无病呻吟、哗众取宠的所谓作品,不仅人民群众不会给予掌声和鲜花,有的连昙花一现的价值都没有。

“文学即人学。”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为了人民。文艺工作者应该拿什么样的艺术满足人民的需要呢?清代画家石涛有句名言:“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洞悉时代,方可描绘时代。习总书记希望我国作家艺术家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如何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首先就要洞悉这个伟大时代,“脚踩坚实的大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最真实、最动人的画卷。躬逢这个伟大的时代,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幸运。正如《文心雕龙》所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艺工作者应当蘸满激情记录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诗情和画意观照现实生活、书写时代风貌,“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把人民的喜怒哀乐融于笔端;把握时代进步要求,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从而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力实现中国梦的优秀作品。

毕加索说:“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象。”文学艺术的创作有其自身规律。尊重文学艺术规律,尤其要求我们切忌拔苗助长、催肥催生,更不能简单地将物质生产的方法和市场经济的手段生搬硬套到精神产品的创作和推广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正如习总书记所尖锐指出的,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如有的文化企业和作者将文艺创作当作了赚钱的工具,将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的,一切以“博眼球”和尽快变现为最高标准,以媚俗为荣,作风浮躁、粗制滥造、故弄玄虚、庸俗不堪,满身铜臭,斯文碎了一地,没有半点人文气息。“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是对所有文艺工作者及时而深刻的提醒。

鲁迅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巴金也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家的光荣和崇高的职责,是要创作好作品,帮助人,鼓舞人前进,激发人们身上美好的东西。”让文学成为我们“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成为“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就必须拒绝闭门造车和游戏人生,拒绝沉溺于个人低唱浅吟、恣意发泄,拒绝放纵本能的“玩”文学“玩”电影。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生产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没有物质生产中那种标准化的工艺规范,但是,文艺家必须坚守艺术理想。习总书记的故友、河北作家贾大山说过,自己写小说是要为“这个浮躁的社会,增添一点清凉”。每一个文艺工作者要认真严肃地思考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人心祛浮躁,为社会添清凉。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以德润心,以文化人”“文以载道,汇则兴邦”。当代作家艺术家要牢记社会责任,用自己燃烧的心灵去点燃人们心中的美好与希望。但丁在《神曲·地狱篇》结尾写下这样的诗句:“引导人和我走上隐秘的路……直走到我从一个圆洞口望见了天上美丽的东西,我就从那里出去,再看见那灿烂的群星。”伟大的作家艺术家,就是引导人民望见灿烂星空、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温暖人心的“灵魂工程师”。当代作家艺术家们,请铭记习总书记的厚望:“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原载《瞭望》2014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