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食用菌必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8.培养料堆制过程中容易产生哪些问题?如何防止?

培养料堆制发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栽培的成功与失败,蘑菇产量的高与低、质量的好与坏。它是蘑菇栽培的关键环节。在生产中常出现如下问题:

(1)培养料黏臭。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培养料偏湿,特别是粪肥太湿,造成料堆通气不良,微生物嫌气发酵、堆温上升缓慢、长期低于60℃,料堆没有“白化”现象。以致培养料发黏、有酸臭味、牛粪呈蓝黑色、稻草呈浅黄色。出现上述情况如未能及时解决而继续发酵,将会导致播种后不萌发定植而造成绝收。

防治措施:建堆时控制草料与粪肥含水量,草料的含水量应低于70%,即抓一把草双手一拧紧,有水滴下但不成线;粪肥的含水量应低于68%,用手抓一把粪肥握紧时有2~3滴水滴下。建堆后应覆盖草帘,防止雨淋。如果培养料已出现黏臭,要立即将培养料摊晒,降低含水量,再重新堆制。若堆料已变黑、变黏和发臭,在翻堆时应在堆中留有通风洞,使空气能进入到料的内部,促进好气菌发酵,同时增加石膏粉的用量,并在发黑发臭的部位喷一些福尔马林溶液。

(2)“烧堆”。在培养料堆制发酵过程中,在料堆中层(好氧发酵区)可见到成片雪白色斑点,也就是所谓的“白化”现象。这是堆温较高的象征,是好现象。但是,如果“白化”现象比例太大,几乎遍布整堆,培养料变得干燥、细碎,这就是“烧堆”。出现烧堆的培养料会导致减产。

防治措施:防止“烧堆”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好培养基的含水量,使之达到65%~70%。如果已出现“烧堆”,在翻堆时必须适量加水调湿。如果是发酵后期出现“烧堆”,在进房前也应加水(最好是冷开水)调湿,再播种,才能使菌种萌发定植。

(3)堆温上升缓慢。造成堆温上升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与培养料配方有关。如粪少草多,堆料松散,水分蒸发快,造成培养料过干,使微生物活动困难,堆温不高。其次,与原料的质量有关。例如,草料是霉变或被雨淋发霉后再晒干的,粪肥是经堆沤发酵后再晒干的,使用这些材料建堆后堆温很难上升。第三,与培养料的含水量有关,过干过湿都不利于升温。第四,建堆太迟、气温较低、选场不好、风力太大等都会导致堆温不易上升。其补救办法是增加覆盖物,将料边压实并设立挡风屏障。

(4)堆料生蛆和长出杂菇。堆料底部往往含水量较大,温度低,易生蛆虫。这些蛆虫或卵多为粪肥带进,因此,在堆料前须先将粪肥预混、捣碎。堆料生了蛆虫,可在翻堆时用敌敌畏100倍液喷洒,并将带有蛆虫的料堆到料堆中部。翻堆后用薄膜覆盖熏闷2天,即可杀死蛆虫及其卵。

有时料堆周围会长出一些小杂菇,多为鬼伞。发现有小杂菇,应立即连根拔掉,集中处理。如不及时除掉,混在培养料中进了菇房,以后就会与蘑菇菌丝争夺养分。外层长过杂菇的培养料,在翻堆时取出另放,经调好水分后,在重新建堆时堆到中部,利用堆温杀灭。

(5)堆制发酵过度。培养料堆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培养料的腐熟程度。如果堆制过早,一时不能安排播种,可将培养料摊开晒干,中止发酵,待使用时重新建堆,继续发酵至适度。如果过分发酵,培养料中的养分会大量被消耗掉,而且其物理性状差、无弹性、透气不良,后发酵升温低,会造成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