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丛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基础常识

一、武术一词漫话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健身手段。武术一词溯本求源,也有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

《韩非子·五蠹》记载:“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这就是传说中舜以“干戚舞”慑服苗氏的故事。干是盾牌,戚是斧头。这显然是一次军事演习,相当于现代的武术表演。此记载是战国人对舜之德治的赞颂,并非真实,但从侧面反映了萌芽状态的武术最早叫做“舞”。郭沫若在考证《卜辞通纂》第63片时把“戒”说成是“祴之省”(祴是古代一种祭祀乐舞的名称); 《文献通考》中记述:“古之人,寓习兵于乐舞之间,至于干(盾)、戈、戚(斧)、杨(钺、斧)、弓、矢之类,靡所不执。”这里所提的“兵”,就是武器,“舞”就是格斗的技术。看来,西周以前,萌芽状态的武术统称为“舞”。

周代《雅乐》分“文舞”和“武舞”两大类:六舞中的“大濩”是“武舞”,舞时手持朱干(盾)、玉戚(斧)等兵器,进行搏斗技击的单纯操练;周武王时的“大武舞”重于表现武王伐纣的功绩,是文舞的范畴。夏商时代,“舞”见之于“伐”。“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伐”(《山海经·海外西经》), “一击一刺为一伐”(《礼记·乐记》郑玄注),实质上是简单的对练套路。周朝有“象舞”, “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武王制焉。”(《诗经·维清》郑玄注),四川东南部的巴族有“巴游舞”。文舞是歌颂文治的舞蹈,武舞是歌颂武功的舞蹈,但多是以“武事”和“武练”为基本素材的。后来的历代王朝也因袭用“文舞”和“武舞”来宣扬武德,或者作为郊庙祭祀之用,从功能倾向性来看,“文舞”、“武舞”就是原始的武术套路运动。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时代,武术则称为“技击”、“觔”,讲“拳勇股肱”, “执技论力”等词。《管子·小匡》记载:“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礼记·王制》中曰:“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说明当时已有比赛形式。并通过“执技论力”来分胜负。《汉书·刑法志》谓“齐愍以技击强”, 《荀子·议兵》中有依据斩首级数字给予奖金的叙述,称这种搏击敌人的技术谓“技击”。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这里所指的“角力”, “射御”二者被列为军事项目。

自秦汉至三国(前221—280年)已使用“武艺”的名称,《三国志·刘封传》有武艺气力过人的记载,自汉以后,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也还有“角抵、手搏”、“舞练”等称。

据考证,秦汉以来,武术发展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格斗练习,称谓“角抵”,实质是武术中摔跤的前身。“秦并天下,罢讲武礼,为角抵”。(《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仪礼篇·军礼部》)“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汉书·武帝纪》);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一座秦墓中出土的一件木篦,其背面有彩绘的“手搏”的场面,从图中形象分析,“手搏”并非“角抵”,而是武术中的类似角抵的技术。另一类是以攻防格斗的动作为素材提炼加工而成的“舞”(就是现今的套路运动),特别被“百戏”吸收,艺术性就更强了,叫“舞练”,此种“舞练”有“剑舞”、“刀舞”、“戟舞”、“对练”、“集体剑舞”、“集体矛舞”、“醉舞”、“狗斗舞”等。魏、晋南北朝时期(280-589年),有称武术谓“弁”、“卞”、“手臂”等。隋、唐五·2·代期间,武术鼎盛繁荣,唐实行武举制,对击技技术超众者授予“猛殿之士”、“矫捷之士”、“疾足之士”、“伎士之士”等称号,武术的内容就更丰富了。到了宋代又有“打拳”(《射柳垂丸记》)、“使拳”(《都城记胜》)、“使棒”(《武林旧事》)、“白打”等名称;对练叫做“打套子”;明代“武艺”之词盛行;“夫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杀贼立功本身上贴骨的勾当。”(《练兵实纪》)。戚继光认为“武艺”就是“御敌本事”,“真可搏击者”,即实战中有效的内容。

清代民间又有叫“把式”、“走花”等,武术一词也在此时产生,最早见于《清稗类钞》之中,其中在谈到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在圆明园附近的谢庄,有一位民族英雄冯婉贞为抵抗外辱、保家卫国,出于民族的气节,奋起率领本村的父老兄弟,以刀枪战胜了当时持洋枪洋炮的侵略者,其记述为“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武术一词最早产生于清朝末年或者稍早一点。

有专家认为“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其史料为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有《皇太子释奠合作》诗一首,诗中曰:“国尚师立,家崇儒门,尊道毓德,讲艺立言……偃闭武术,阐扬文令”,这里是偃武修文之意,“武术”二字是泛指军事,其内涵不是现今的武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