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丝诊脉与现代诊断技术
原文赏析
《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中写道:朱紫国国王患病,孙悟空为其诊脉,通过“悬丝诊脉”,诊断国王为惊恐忧思,双鸟失群之症。
中医观点
在我国古代,太医为皇帝的妃子们看病,常常悬丝诊脉。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时,只能在房外悬丝诊脉。太监有意测试药王的诊技,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药王一一识破,最后太监才把丝线拴在娘娘腕上。孙思邈通过悬丝诊脉,诊得娘娘是滞产,开了一剂活血理气药,娘娘服后顺利分娩,唐王赐给药王“冲天冠”1顶、“赫黄袍”1件、金牌1面、良马1匹和千两黄金、绸缎百尺。并大摆宴席,一来欢送孙思邈,二来庆贺皇后病愈生下皇子。事后同行们问其窍门,药王笑而不答。
传说中的另一位御医就更为惊险了。一次皇帝传他进宫看病时,他想不知是哪位后妃,先讨个吉利再说。于是,在悬丝上诊一会“脉”后,说:“启禀万岁,是喜脉。”此时皇帝命太监带御医去看,悬丝的另一头只系在一只凳脚上,原来皇帝是想试御医的本领。御医看后大吃一惊,险些晕倒。但他不愧是个老御医,定了一下神,搬起凳子细细查看一遍后说,如能劈开凳脚便知。皇上命太监用利斧劈开凳脚,只见蛀洞内有小虫在蠕动。御医忙跪奏说:“万岁请看,此乃木之孕也,所以见喜脉。”皇上认可。额头直冒冷汗的御医总算应付过去了。
在古典小说《封神榜》中,商纣王的宠妃妲己化成美女,淫乱朝纲,祸国殃民。有3只眼睛的闻太师识破了妲己的真面目,再三向纣王进谏,纣王不信。闻太师只好说,她是人是妖,我只要一切脉便知分晓。纣王说,我的爱妃怎能让你这臣子诊脉?闻太师说,可以悬丝诊脉。他将三个指头接到线带上,诊出妲己果真是妖精。
施今默是旧时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曾为清朝皇室内眷看过病。施老先生说,“悬丝诊脉”亦“真”亦“假”。“真”是说真有这回事;“假”是说这纯属一种形式。旧时,娘娘、公主们生病,总有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御医也总是详细地向太监询问各种情况,诸如舌苔、大小便、饮食、病症状况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御医们常常给太监送礼,得到这些贴身情报后,御医也就胸有成竹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对皇室的尊敬;二是利用此时字斟句酌,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说错话或用药不慎而惹祸。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内,至今仍保存着一张陈御医为慈禧太后牵线诊脉的照片。据说,那次慈禧患病,陈御医在既看不到她的神色,又不敢询问的情况下,隔着帷帐在红纱丝线上切了脉,并小心翼翼地开了三帖消食健脾药方。慈禧服后果然奏效,并赐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块。过了许多年,陈御医隐居后才透露了当时的真情。当他得到要为慈禧看病的消息后,便用重金贿赂了内侍和宫女,获知慈禧的病是食螺肉引起消化不良,由此拟出药方。可见,“悬丝诊脉”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也是医者受缚于封建礼教不得已而施展的一种骗技。
养生提示
“悬丝诊脉”,显示了孙悟空高超的诊疗技术。医学发展到了今天,一些先进的诊疗仪器相继应世,通过这些诊断仪器,能准确判断出病人的病变所在,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1.心电图(ECG)
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称之为心电图。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心电图常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病症检查。
2.脑电图
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它对被检查者没有任何创伤。脑电图对脑部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故多数情况下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而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其他实验检查或辅助检查来综合分析。脑电图主要用于颅内器质性病变如癫痫、脑炎、脑血管疾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的检查。脑电图极易受各种因素干扰,应注意识别和排除。
3.肌电图(EMG)
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及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方法,称之为肌电图。通过此检查可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通过测定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波幅,安静情况下有无自发的电活动,以及肌肉大力收缩的波形及波幅,可区别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诊断脊髓前角急、慢性损害(如脊髓前灰质炎、运动神经元疾病),神经根及周围神经病变(例如肌电图检查可以协助确定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和预后)。另外对神经嵌压性病变、神经炎、遗传代谢障碍神经病、各种肌肉病也有诊断价值。此外,肌电图还用于在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追踪疾病的恢复过程及疗效。
4.X射线检查
用X射线诊断疾病的方法,称之为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分普通检查、特殊检查和造影检查。透视是一种简便而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从不同角度观察脏器的形态及功能改变。为了弥补普通X射线检查器官之间缺乏天然对比,用人工的方法将造影剂引入需要检查的器官内或其周围组织内,以增强其对比而使器官清晰显影以利观察,这种方法为造影检查。口服造影剂多用硫酸钡制剂,注射用造影剂为有机碘的水溶液(三碘苯甲酸衍生物),非离子型造影剂由于其亲水性好,毒性低,反应小,适合用于心肾功能不全、年老体弱病者。注射用造影剂多用于心、脑血管、泌尿系造影等。碘的制剂还有油剂,可作支气管、子宫输卵管、瘘道造影。常用于神经系统的X射线检查有头颅平片、脑血管造影、脊髓造影等;常用于循环系统的X射线检查有心脏透视、心脏远距摄影、心血管造影;常用于消化系统的X射线检查有消化道造影,胆道系统的X射线照片和造影;常用于泌尿系统的X射线检查有X射线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肾血管造影;常用于运动系统的X射线检查有X射线透视、X射线平片、断层摄影、血管造影、关节造影、椎管造影;常用于妇产科的X射线检查有腹部平片、子宫输卵管造影、盆腔充气造影等。
5.CT检查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检查技术分平扫、造影增强扫描和造影扫描。CT检查适用于下列检查:
头部:脑出血,脑梗死,动脉瘤,血管畸形,各种肿瘤,外伤,出血,骨折,先天畸形等;
胸部:肺、胸膜及纵隔各种肿瘤,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囊肿,肺不张,气胸,骨折等;
腹、盆腔:各种实质器官的肿瘤、外伤、出血,肝硬化,胆结石,泌尿系结石、积水,膀胱、前列腺病变,某些炎症、畸形等;
脊柱、四肢:骨折,外伤,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椎管狭窄,肿瘤,结核等;
骨骼、血管三维重建成像:各部位的MPR、MIP成像等;
CTA(CT血管成像):大动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症,主动脉瘤及夹层等;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癌等;
其他:眼科及眼眶肿瘤,外伤;副鼻窦炎、鼻息肉、肿瘤、囊肿、外伤等。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又叫数字式X射线摄影术,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DSA的成像基本原理是将受检部位没有注入造影剂和注入造影剂后的血管造影X线荧光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再用高分辨率的电视摄像管扫描,将图像分割成许多的小方格,做成矩阵化,形成由小方格中的像素所组成的视频图像,经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为不同数值的数字,形成数字图像并分别存储起来,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并将两幅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再经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成普通的模拟信号,获得了去除骨骼、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只留下单纯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通过DSA处理的图像,使血管的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
7.磁共振检查(MRI)
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磁共振也称核磁共振成像,之所以后来不称为核磁共振而改称磁共振,是因为日本科学家提出其国家备受核武器伤害,为表示尊重,就把核字去掉了。MRI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磁共振检查对于病变的准确定位方面,远远超过了X射线和CT等各种检查技术。
8.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是利用超声产生的波在人体内传播时,通过示波屏显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对超声的反射和减弱规律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当在人体内传播过程中,遇到密度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即有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产生。根据示波屏上显示的回波的距离、弱强和多少,以及衰减是否明显,可以显示体内某些脏器的活动功能,并能确切地鉴别出组织器官是否含有液体或气体,或为实质性组织。超声波检查有A超、B超二种,目前超声波检查应用最广泛的是B超。
9.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是随X射线断层成像(X-CT)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之后,将断层技术应用于核医学领域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这种技术根据正电子同位素衰变产生的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产生湮灭效应这一现象,通过向人体内注射带有正电子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采用符合探测的方法,探测湮灭效应所产生的γ光子,得到人体内同位素的分布信息,由计算机进行重建组合运算,得到人体内标记化合物分布的三维断层图像。由于人体内各组织对标记化合物的亲和能力不同,根据其中标记化合物的分布就可以对人体进行生理、生化、病理及解剖学方面的研究和诊断。与传统的透射型断层成像(TCT)如X射线断层成像(X-CT)单光子相机(SPECT)相比,它测量的是人体内脏器官和组织的放射性浓度,而不是影响射线透射的密度,得到的是人体的功能图而不仅仅是形态图,所以PET不仅可以诊断人体的器质性病变,而且可以诊断功能性病变。
10.彩色多普勒诊断(CDFI)
彩色多普勒又称二维多普勒,它把所得的血流信息经相位检测、自相关处理、彩色灰阶编码,把平均血流速度资料以彩色显示,并将其组合,叠加显示在B型灰阶图像上。它较直观地显示血流,对血流的性质和流速在心脏、血管内的分布较脉冲多普勒更快、更直观地显示。对左向右分流血流以及瓣口返流血流的显示有独到的优越性,这是X线、核医学、CT、MRI以及PET所做不到的。临床上可广泛地应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电生理等方面的检查。
11.医用电子内窥镜
医用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通过它能直接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内窥镜的历史经历了从硬性光学内窥镜到光导纤维内窥镜再到电子内窥镜的过程,电子内窥镜的发明并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内窥镜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电子内窥镜不是通过光学镜头或光导纤维传导图像,而是通过装在内窥镜先端被称为“微型摄像机”的光电耦合元件CCD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经过图像处理器“重建”高清晰度的、色彩逼真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
内窥镜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如胃镜检查胃癌,支气管镜检查肺癌、气管癌,食管镜检查食管癌,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癌、乙状结肠癌,膀胱镜检查膀胱癌,喉镜检查喉癌,鼻咽镜检查鼻咽癌,阴道镜检查宫颈癌、阴道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