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象形字——古人的简笔画(二)
古人创造汉字的过程有点像孩子们喜欢玩的拼字游戏。他们用现成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独体字就拼出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所有汉字。所以无论多复杂的汉字,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拆解成非常简单的“汉字零件”,这些“汉字零件”是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据统计这些基本的“汉字零件”大约有190个。它们从大自然的“山石草木”到人体器官的“手足眼耳”,再从人们常用的工具、器物到居住的房舍、饲养的动物等。这些汉字组件多为象形字,它们是构成汉字复杂结构的基石。
很多汉字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字形发生了变化,像日、月、草、木、竹、石等,这些是我们熟知的象形字,从现在的楷书写法我们很难看出其象形特征,然而这些字同样是由古人的简笔画演变而来的,它们象形特征消失的主要原因与书写有关。例如:“日”和“月”两个字(如图4.1-1和4.1-2所示)。太阳和月亮是古人每天都会见到的天体,也是古代岩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题材。“日”“月”两个字的甲骨文还依稀可见太阳与月亮的形态,那么为什么后来会把它们的写法由圆笔改成了方笔呢?其实道理十分简单,就是方笔比圆笔更有利于书写,更容易形成规范写法。在古代因为没有良好的书写工具,要想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形不如画一个方框来得容易,于是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的许多圆笔和弯笔到了隶书和楷书阶段都被改成了方笔和直笔。这种看似简单的变化,却是汉字由象形图案变成抽象符号的巨大跨越,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变革。
图4.1-1 “日”
图4.1-2 “月”
有一些象形字的写法与它们的古字形截然不同是另有原因的。图4.1-3和4.1-4是“草”和“竹”两个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的“草”和“竹”两个字非常相似,“草”字的甲骨文为两棵向上生长的小草模样,而“竹”字的甲骨文为两片向下生长的竹叶模样。古人通过观察发现:草叶多为向上生长,而竹叶大多下垂,因此在创造“草”和“竹”这两个字时采用了一个朝上、一个朝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小篆的“竹”字仍然保留着甲骨文和金文的样子,而小篆的“草”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在于古人在创造“草”字时采用了一种新的造字方法——“假借法”。“假借法”是指借用已有的读音相近或相同的字来代表所想表达的字或一个新的含义。小篆的“草”字就是一个假借字,它原是“皂”的本字,“草”最初指栎(lì)树的果实(可以用来制作黑色染料),也被称作“草斗”。于是古人就把“草”字拿来取代了原来的“艸”字,而“艸”则变成了现在我们常用的部首——“艹”。
图4.1-3 “草”
图4.1-4 “竹”
假借的字还有很多,比如:“用”原是“桶”字的古字,后来借指“使用”的“用”(图4.1-5所示)。“午”字原是“杵”的古字,指舂(chōng)米的木杵,后假借为“中午”的“午”(图4.1-6所示)。假借方法考虑最多的是读音,要求假借来的字与要表达的字在读音上必须相同或相近,其次要考虑书写是否简便,而字义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所以遇到假借字,我们就很难把它们还原成图形文字,因为这些字所表示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图4.1-5 “用”
图4.1-6 “午”
有些象形字的笔画不只是简单画出物体的轮廓,还表示一定的含义,起到对字义的解释说明作用。图4.1-7和4.1-8是“木”和“禾”两个字的演变过程。从“木”字的甲骨文可以看出,上面是两根向上生长的枝杈,下面是深深地扎进土里的树根,中间的竖画无疑就是树木的主干。古人用区区数笔就勾画出了树木的根、枝和树干的形态,真是一幅精练的简笔画。而“禾”就是在“木”上面添了一笔,因为“禾”的本义是泛指一切谷类植物,形体与“木”相似,于是古人就在“木”字上加了一个弯笔,表示弯向一侧的“谷穗”,古人在“木”字的基础上只用了一笔就创造了“禾”字,而这画龙点睛的一笔恰好指出了“木”与“禾”的区别,可以说是既简单又形象。
图4.1-7 “木”
图4.1-8 “禾”
“石”字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象形字,它实际是由两个字合并而成的,演变过程如图4.1-9所示。从“石”字的甲骨文和小篆写法都能清晰地分辨出它是由“厂”和“口”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左上方的“厂”字表示陡峭的崖壁,右下方的“口”字原指动物的嘴或器物的开口处,这里表示地上的石头。因为石头的形状不容易用简笔画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古人在“厂”字下面加一个“口”字创造出了“石”字,以这种组合的方式明确地告诉我们:崖壁下面方形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石头。
图4.1-9 “石”
透过这些意趣盎然、生动形象的汉字符号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造字就像画画一样一丝不苟。而且古人为了使汉字更简洁、更易识别和书写,可以说是想尽了各种办法,真是煞费苦心。现在当我们再来回顾这些富有生命力的象形字时,你是否感受到了古人那充满智慧的创造力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