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知“心”人:心脏科医生的倾情告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午夜凶铃之会诊记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日子,包饺子、放烟花、贴对联,好不热闹。我也一样,特别喜欢在严寒的冬日里和爸妈围坐在饭桌前,吃着热腾腾的饭菜,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感觉那才是一年中最温暖的日子。

可对医生来说,团聚的春节却成了一种奢求。记得从上班开始,从未休过一次完整的春节,2015年羊年春节亦不例外。

农历腊月二十九,偶尔的鞭炮声提醒我,除夕将至。夜班,依然忙碌。大家都知道,中国人不愿意在过年期间看病,尤其是春节,因为“不吉利”。所以,来看病的、住院的,一般是较危重的患者。

晚上一接班,查房、下医嘱、大小会诊数次,忙得不可开交。晚上11点多,吃完一碗康师傅泡面,泡上钟情的正山小种茶,斜靠在椅背上,刚要喘口气,就接到急诊医生的电话。午夜的电话铃声,总会让人感到不安,特别是在昏昏欲睡的时刻,我们戏称之为“午夜凶铃”。

“惠大夫,过来帮忙看一个病号,根据心电图的特点,高度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指标也高了,”急诊的雄哥在电话中向我简单讲述了患者的病史,最后又补充了一句,“一定要快,这个患者才21岁。”

我在心内科工作十余年时间,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以千计——年龄上至百岁高龄,下至三十来岁。总体来说,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有关研究证明,男性>45岁、女性>55岁,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但现如今,冠心病已非老年人的“专利”了,我国的冠心病人群正朝着年轻化的态势发展。在这位患者之前,我接诊过两例30岁刚出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这位21岁的年轻人,难道真的会是心肌梗死吗?难道要刷新我的接诊纪录?

不管怎样,快去会诊,一探究竟。噌噌噌,一路小跑就赶到了急诊科。急诊科人潮涌动,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患者痛苦的呻吟声、监护仪“滴滴”的提示声,让急诊科的气氛显得格外紧张。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找到接诊的雄哥。

“你这也太快了。”雄哥说。

“必需的嘛,‘午夜凶铃’一响,咱必须得提起百分的精气神儿啊。”说话间,雄哥已把我带到了患者身边。

小伙子平卧在急救床上,体形壮硕,身高约1.8米,体重百余公斤(1公斤=1千克),头发凌乱,发髻间隐约可见流过的汗渍,可见经历了持续性胸痛的折磨,他明显已经疲惫不堪。

“小伙子,我是心脏科的惠大夫。你别紧张,也别着急,我问你什么,你回答什么就可以了。”我握着他的手,问道,“你多大年龄了?”

“21岁了。”小伙子声音很小、底气不足,声音中透露出焦虑。

接着,我继续问他的病情。原来小伙子在此前3天就已发生过胸痛,因为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较短,并未太在意,当晚胸痛症状再次加重,实在无法耐受,才让父母陪同来就诊。

我打开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下壁导联ST段明显抬高,侧壁导联ST段对应性压低。”在前面的故事中,我已提到过心电图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仅凭一张心电图来诊断心绞痛往往不那么可靠,但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却是利器,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在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上对应的导联会出现ST段抬高、Q波形成等特殊的变化,提示心肌有缺血性损伤,有经验的心脏科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病情,再结合心电图特点,就能确诊绝大多数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

可是,小伙子太年轻了。是急性心肌梗死吗?是否会是其他疾病呢?无数个疑问在我心中盘旋。

患者有时很难理解,医生为什么啰啰唆唆地问病史、做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其实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鉴别诊断。比如说,单单胸痛的症状,就至少有10种以上的病因,如心脏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胃病甚至肿瘤等。医生要从千种万种的可能性中,揪出致病的“真凶”。

患者年龄小,在向本人解释病情的时候,我更多的是针对患者家长。我告诉孩子家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急性心肌梗死,另外需要与心肌炎、心包炎等这些容易引起年轻人发生胸痛的疾病相鉴别。无论如何,要明确诊断,最好的办法就是冠脉造影检查。

家长的表情凝重,带着几分狐疑:“我儿子以前身体很健康,怎么会突然得心肌梗死呢?”

我通过最简洁易懂的语言,跟他们讲解了心脏和冠状动脉的解剖知识,提到了血管被堵的缘由——粥样硬化性斑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斑块从最初的肉眼都难以察觉的“脂质点”,发展到能引发心肌缺血的粥样硬化性斑块需要数年的时间。斑块一旦形成,其体积会在血管内不断膨胀、扩大。当斑块阻塞50%~75%以上血管面积时,人体就可能发生心绞痛的症状。然而,有些斑块是不稳定的,如同薄皮大馅的饺子,煮的时间太长,饺子馅就会破皮而出,而如果斑块破损后,会立即在管腔内形成血栓,将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细胞供血中断,最终引发心肌梗死的相关症状。

“如果冠脉造影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的推断,应立即打通闭塞的血管。否则,在持续中断血流1~2小时后,绝大多数心肌会发生永久的、不可逆性的坏死,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造影后的支架治疗……”

没等说完,家长半笑不笑地说:“支架?这么年轻能做支架吗?我儿子的病没那么重,我们不做支架……”

看着家属无动于衷的表情,雄哥也急了:“这位家长,您好好考虑一下,孩子太年轻了,如果耽误了,您可能后悔一辈子。”

到后来,倔强的家长不同意任何治疗措施,离院了……

事后的一个月后,从朋友口中得知,那个孩子由于胸痛再次发作,大年初二那天到医大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不出所料:心脏的右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最终,还是植入了心脏支架。

幸运的是,他活下来了。不幸的是,我不敢想象这个孩子以后的生活质量会怎么样,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势必会影响心脏功能,结局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可对于21岁的心肌梗死,想想都可怕:20岁的年龄,80岁的心脏。

几十年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恐惧天花、结核,鲜有人罹患冠心病、糖尿病;现如今,人们吃饱了、穿暖了,生活条件优越了,“富贵病”却也越来越多了。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中,患者总数已达约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总数约为2.7亿。时隔一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指出,我国18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已达25.2%,换言之,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高血压患者。目前,我国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占城乡居民总死亡人数的首位,农村因心血管病死亡的占比为44.60%,城市为42.51%,高于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

更为可怕的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在逐渐下降。记得有一段时间,住院病房在一周内连续收治4名23~3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三十而立,正是充满冀望的大好年华,实在难以让人将其与冠心病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什么因素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呢?

首先应以“肥胖”莫属。多年前,您若有个“啤酒肚”,别人会投来羡慕的目光,那叫富态,是有钱的象征。现如今,肥胖者处处可见,年纪轻轻,大腹便便,肥胖再也不是炫耀的资本。《柳叶刀》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到,如果一个人的体重超过健康标准100磅,那么他的寿命会比预期减少10年,极度肥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与终身吸烟相似。

是否真的会减少10年的预期寿命,我个人无法准确判断,然而,肥胖对健康的恶性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

(周雨童作画,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1985—2010年,我国共进行了五次青少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在2010年的肥胖率是1985年的38.1倍。高级研究员彼特·麦卡洛(Peter A. McCullough)医生在路透社专栏中称,肥胖已经超过吸烟,成为心脏病过早发作的主要原因;我们预料,女性在40~50岁的时候,心脏病发作的机会会暴增。现在看来,彼特医生的想法未免过于乐观了,因为30~40岁的青年人也已经成为心脏病的目标人群了。

对肥胖“兴师问罪”后,再谈谈香烟。据我国一项长达10年之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显示,吸烟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9.9%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11%的急性脑卒中(包括急性脑梗死)归因于吸烟,而且吸烟对健康的损害不分种族、年龄和性别。在2014年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项目中,中国共入选了31个省155117名13~15岁的学生,总体的吸烟率为6.9%;总体的尝试吸烟率为18.8%,男生的尝试吸烟率为28.9%;超过半数的学生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中。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年轻患者几乎个个都是烟民。吸烟俨然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早发的最主要致病原因之一。

再者,青年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英国诗人拜伦说,青年人满身都是精力,正如春天的河水那样丰富。男儿三十而立,正值当年,是社会的主力军,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正因如此,青年人更容易产生诸多不良情绪: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研究表明,长期的负面情绪可能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导致心脏病发作。美国杜克大学的苏亚雷斯医生曾提出,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不亚于吸烟、肥胖和高血压等高危致病因素带来的影响。因此,积极乐观的心态、劳逸结合的工作,是拥有一颗健康心脏的基本保证。

放眼世界百年,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却也给人类留下了诸多副产物——雾霾、汽车尾气、环境污染,让地球不堪重负;服用抗生素的鱼虾、化学加工的食品,让饮食不再那么安全。遗憾的是,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人为改变……而如今的青年一代,五谷杂粮吃得越来越少,快餐汉堡吃得越来越多;体能素质越来越差,体重指数越来越高……以往被认为是“老年病”“富贵病”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开始“肆虐”他们健康的身躯。

只有认真对待那些我们可以控制的致病因素,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心态平和、合理膳食,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才能将心血管疾病遏制在“摇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