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想的土地
一
无论谁翻开广西历史的册页,雷鸣电闪与慷慨悲歌无疑是两道动人的风景。这两道风景,有意无意间会映亮了一个地名,它就是东兰。东兰的意义在于它孕育了具有变革思想的人物和成就了一个人类为理想而战的个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兰历史是广西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其中包含了广西底层人民不满于被压抑和禁锢,追求人的解放、社会的平等、公民秩序的形成等文明社会应具备的条件所做的努力,以及所经历的一切挫折和挣扎。
在东兰,我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先辈谋大同碧血题青史,后昆建小康丹心绘蓝图”。内心隐隐为之而动,因此记忆深刻。这副对联对东兰的历史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也表明了东兰当下的志向。
有理想的土地从来都是源远流长。
一切还得从历史追溯。
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个伟大人物,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像孙悟空一样,“呯”的一声就出来了。出人物是需要传统基因的累积和传承,需要文化土壤的酝酿,需要时代的激励和历史的选择。
古人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所以,出人才,也是天意。
明正德四年(1509年),倭寇侵扰剽掠广东惠州、潮汕等府,东兰知州韦正宝奉调征剿,“身先士卒,勇于就义,劲气忠肝,秋霜烈日争严,矢石亲冒”。次年在九连山受箭伤,“薨于惠州行营”。之所以用“薨”字,是因为韦正宝获封“平北伯”。是时,其子韦虎臣年仅十五岁,率领在营的“狼兵”,头扎白巾,三人为伍,三伍为什,用大刀、梭镖、竹尖对付倭寇锋利的钢刀,奋勇突阵,力斩敌酋,大破九连山,全歼敌寇。自此,少官韦虎臣一举成名。明武宗赐匾“哀孝忠勇”,声震朝野。
正德十一年(1516年),韦虎臣率土兵5000之众,击溃倭寇于雷州,聚歼于海南。从海南得胜收兵回归时,韦虎臣在广东被奸臣冒功设宴毒死。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三月初,韦虎臣之子韦起云奉命与田州瓦氏夫人带领狼兵抵达抗倭前线,在浙江嘉兴、石塘湾、王江泾与倭寇鏖战,歼灭倭寇三千余人,后又在陆泾坝战役中斩获倭首三百余级,烧毁倭船三百余艘。
隆庆三年(1569年),韦起云的儿子韦应龙率部出征广东南海卫(今东莞、大鹏一带),陷入倭寇重围,率部浴血奋战,突出重围。东兰狼兵杀敌情状让当时的目击者无法忘怀,“嘉其忠勇,具奏嘉奖”。至今,留在大鹏的抗倭遗址还映现着那时的刀光剑影。
四代土司,正气凛然,战功显赫。在抵御外侮的征战中,建立功勋,扬我民族雄风。韦虎臣被奸臣毒害后,直到嘉靖年间,王阳明复出后呈报实情,朝廷追封其为“武夷侯”,陵墓得以重修。自此,天地间一股正气和威严就静静地偃卧在三石镇纳腊山下。由于时代变迁,风雨飘摇,早在民国年间,坟墓就开始萧条,新中国建立之后更是受损严重,几乎被夷为平地。我第一次走近纳腊山下这片草地时,它还是一所乡村小学的草坪。旁边有两棵大树,树下有雕花残碑,显然是古墓遗物。草坪前方的桑林里偃卧着一些碑刻(字迹多数漫漶不清),其中一块曾被当地居民用作门槛,至今留有门槛凿痕。刻有花纹和八卦图案的条石零星丢在荒草丛中,最吸引人注目的是各种石雕的动物,诸如马、猪、麒麟、象、狮等,少数还完整,大部分已经残缺,当地老百姓介绍说,这些都是韦虎臣坟墓的东西。原墓地立有明代皇帝旌表碑铭两座,有石门,门前有一对石雕武士持刀守护。韦虎臣陵墓用数百块精雕细刻的条石砌成,墓道两旁立有石狮、石牛、石鸟、石人等数十具石雕,形象栩栩如生。在附近的一座小岭上可以找到韦正宝的坟墓,墓很低矮,前面立有一块碑,碑上有一个碑盖,整个坟墓的形状像是一只昂首的龟。不知道坟墓原来的规模如何,反正而今就余下这么一丘土了。墓碑倒是旧物,不像是后来重做的。看来封建等级秩序的确森严,作为父亲,韦正宝的坟墓与儿子的坟墓规格上简直是天壤之别,韦正宝没有获得封侯和赐葬,所以尽管他是韦虎臣的父亲,也只好委屈了。韦虎臣的坟墓规格较高,显示出一个王侯的霸气。但终究也经受不了岁月的颠簸,富丽堂皇的王侯坟墓夷为萋萋芳草地。那些曾经守护陵墓的石人石兽,像雀鸟一样星散而去。我们这些后来者,也只能望石而叹。在纳腊,谁人在寂寞诉说往事?谁人打马路过时悄然下马,抚石马而沉吟?物质意义的辉煌,看来都是暂时的。
我第二次走近这片草地,小学已变成幼儿园。那些石人石兽已被收集到幼儿园的一间教室里,零乱地堆放着,像一大堆谁也说不清楚的往事。教室旁边多了两块碑,一块是《重修韦侯墓记》,另外一块是《明故东兰州牧韦伯正宝墓志铭》。字迹有点茫昧,不认真辨认还真的辨认不出来。
在东兰韦氏土司抗倭壮举中,毗邻的那地罗姓土司、南丹莫氏土司都派劲旅参与。他们被称为“狼兵”,在抗倭战场上骁勇异常。好战尚武的精神加上连年的征战磨炼了他们的战斗力,使他们在抵抗外侮的时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力量和昂扬士气。他们不应被历史遗忘。尽管皇帝征召他们可能另有原因,我们难以猜测,但土司兵的骁勇善战却是有口皆碑的。边缘的力量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当时江苏、浙江、山东的官军屡战屡败,只有企望“狼兵”的到来才有获胜的把握。南方的精神总是在幽暗的地方发出灿烂的光芒,显示出独特的价值。王阳明晚年抱病到广西挂印平定卢苏、王受之乱,首先想到的就是东兰“狼兵”,人未到邕垣,先行檄韦虎臣的弟弟韦虎麟,命精选东兰“狼兵”三千赴军门听用。国力衰竭,还有哪些可用的力量,这位深谙心学的主帅是相当清楚的。对土司部队来说,历史也给他们机会。他们不断走出大山,视野开阔,眼睛明亮,渐渐也走出一种精神来。他们在抵御外侮时体现出来的同仇敌忾和爱国精神是不可遏制的。爱国守土,丹心昭日月。
明代东兰的抗倭业绩对那片土地是有激励作用的。一个穷山沟,同样有气魄担起抵御外侮的责任,也同样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物。尚武、忠君、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这些优良的品质早就传承在东兰人的血脉中,涌动为一脉像红水河一样强悍而坚韧的激流。韦虎臣的抗倭故事,深深感染了后来的韦拔群。银海洲,韦虎臣当年的跑马场和演武厅,后来韦拔群的革命同盟会也在这里举行,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这是一种革命精神的延续。深山里的剑铎夜鸣,金戈铁马的英雄豪气,从来没有消失过。远远望去,银海洲现在只剩下一片荒莽的草地,但是,它是永不沉落的银海州,是南方的精神高度。银海洲是一把历史深处的火,它照亮了东兰农军,照亮了右江革命,照亮了韦拔群不满禁锢的抗争、铲除一切不平的理想。同时,它也是一把点燃了中国农民运动的具有先驱意义的星火。苏醒的人民的力量,仍然在银海洲狂吼。谁要是禁锢了人性,造成社会的不平,这里就会激发出火焰。韦拔群革命的出发点不是一般的革命者可以比拟的。他不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寻求大多数人获得自由和解放的途径。他散尽家财,为革命倾尽所有,甚至献出整个家庭,整个生命。他的口号是“快乐事业,莫如革命”。
有政治痼疾的地方就有变革的要求,有摧残人性的地方就有解放的动力。韦拔群正是为这样的要求和动力而来。他属于他的时代,也属于任何一个时代。红水河岂能呜咽?木棉花岂能失去光彩?铜鼓岂能藏在黑暗的山洞里?他的吼声,是中国大多数人的吼声。因此,他才会让那些总是想确保既得利益的贪婪者深深恐惧。
二
数年前,我曾与宜州西竺寺住持来光法师交谈过,我问他:“你认为河池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令我非常惊讶的是,这位来自湖南株洲的年轻僧人居然说出了三个字:“韦拔群。”看来,改变旧秩序的革命思想影响深远。
我在东兰武篆列宁岩的宣传窗里读到韦拔群写给他的朋友覃瑞五的一封信,信是1924年4月5日他去广州农讲所学习前写的。信里流露了他的志向,“人民虽受重大损失,然其心不死,革命时日不断,强权虽猛,公理尤刚”。这是他的民本思想:主张人人平等。对封建世袭思想深恶痛绝。他还说:“去之目的必在求学,学到用时方能少恨。不然人生世间等于与鸡犬争食耳。”如果没有理想追求,活在这个世界上,纵然你餐餐燕窝鲍鱼,也无非是在跟鸡狗争抢东西吃而已,高贵不到哪里去。韦拔群搞革命不为衣食,他家境殷实,若是需要物质享受的话,根本不用走上这么一条道路!他非常清楚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他是个勇士,更是一个思想者,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无私无畏,方向明确。
我到过列宁岩好几次了,深感这个岩洞蕴藏的力量。如果洞里藏有一坛酒,那一定是芳香千载的、红红的革命酒。列宁岩原名北帝岩,韦拔群的革命活动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个山洞,记录着一幕幕的历史往事。原来洞中供奉的北帝就是真武大帝,这位神灵,应该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民国十一年(1922年)3月30日,农历三月初三,武篆的热血青年韦拔群、黄大权、陈伯民等11人在北帝岩召开革命同盟会,讨论通过了《敬告同胞书》,并以“中国国民党广西特别党部”名义印发广西各地。这篇檄文语言生动,把中国积贫积弱的缘由分析得十分透彻,是经过几年游历全国所看到的和想到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很接地气,并不是闭门造车。《敬告同胞书》向工人、农民、学生、商人、士兵、绿林豪杰发出了呼声,号召他们觉悟起来,加入时代的变革。非常难得的是,通篇檄文语言不呆板,文风灵活,还运用了口语,可以看到强烈的情感流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革命先贤从事革命的“率真”。革命的源头是清澈活泼的泉流,而不是老气横秋、城府极深的深渊!革命不是患得患失的种种权衡,革命是自然天性的一声呼喊。他们为心目中的理想而奋斗,因此,经历任何艰险都无怨无悔。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
东兰出了很多将才,但至今人们最为怀念的还是韦拔群。就是因为他是有思想的,他的事业具有强大的原创性和开创性。用现在的话来说,辩识度高,不可复制。这是他会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一道闪光弧线的原因。历史总是会记住与众不同的人。韦拔群做的事业,超越了一己之私,完完全全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他憎恨社会不平等的秩序,有决心荡涤旧时代的封建恶习,他渴望开创一个新的世界。事实上,他做到了。韦拔群开创的东兰农会,“各男女会员,日间去耕作,夜间到补习学校,毫无倦态”, “现在有组织之农民领域内烟赌已绝迹。路途行走皆坦然无事,组织比较严密之武篆、兰泗丙区,直可以夜不闭户”——这是当时的文献资料描述的。这不就是一个新世界吗?他的开创精神,就是红水河的精神,他的精神诉求,就是红水河的诉求。河池市烈士纪念碑前的那个手按驳壳枪的英雄雕像,显然不能全部涵盖韦拔群的精神气质。他四处求学,出入军旅,上下求索,视野开阔,思想敏锐,有勇有谋。在那个时候,他是农民运动的先驱,与他齐名的有陕北的刘志丹、广东沿海的彭湃。连毛泽东都说过他搞农民运动是受到了韦拔群的启发。
木刻:韦拔哥
大名鼎鼎的韦拔群,名秉乾,字萃,拔群是他的号,东兰县武篆区中和乡东里村人。东里是个独特的地方,有三眼潭水从地底涌出,号东里三潭。潭里出泉,源源不息。这似乎暗示着革命者韦拔群的思想和革命精神将源远流长。潭也有幽深之处,所以,思想的深邃也可想而知。拔哥生长在富裕人家,从小就乐于助人,常常以衣物粮食接济贫困的小伙伴,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他优良的品行在幼小的时候已经显示出来。
早年考入庆远府中学堂读书,因拒绝给举人出身的校长祝寿而被开除。不久,他又考入桂林法政学堂,因不满学校迂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愤而退学。在教育司司长到学校视察时,他率性地以摔帽子进行抗议。离开法政学堂后,韦拔群回乡变卖部分家产,筹资游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先后到过武汉、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拓宽了视野,也认识了中国的现状。主动接受外界风气的影响和熏陶,无疑显示了他的过人气概,也培养了他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形势掌控能力。当时在地方上恐怕很难会有人理解他这样的举动。就像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早年也是变卖家产,外出考察山水,当地人视之为败家子,哪里知道他会写出惊动世界的地理学名著《徐霞客游记》?看来,伟大的人物必有过人之处,不甘心庸庸碌碌待在一个地方吃喝直到老死。人只有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胸襟广阔,才有可能产生博大的思想。拔哥正是这样的人。
1915年12月,袁世凯公然称帝,云南率先成立讨袁护国军,韦拔群变卖家产,筹资招募家乡100多个志士前往投军,当时那地(今南丹吾隘)有个军人叫熊克丞,在护国军中任职,韦拔群就投在熊部。1917年,入贵州讲武堂学军事,毕业后在驻重庆的黔军任参谋。这个时候,他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革命书籍,并以“愤不平”为名广泛张贴传单,还在进步书刊盖上“愤不平”印记,寄赠东兰好友,以示他要铲除人间不平的志向。后引起军部查究,韦拔群毅然弃职出走,再次外出游历。“愤不平”三个字,是韦拔群革命的出发点。我们不能否定,这三个字映现着一抹古代侠义精神色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跟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跟东兰的历史气场有关。
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我们党从1921年成立直至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的五六年内,是认识不足的。那时不懂得武装斗争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不去认真地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不去注重军事的战略和战术的研究。”而韦拔群在1921年秋已建立国民自卫军,接着组建农民自卫军。在这一点上,韦拔群开了中国现代早期农民运动走上武装斗争的先河,充分表明了韦拔群早期农运思想的前卫性。这些资料和观点,已经出现在历史学家黄现璠先生的皇皇巨著《韦拔群评传》之中,权威性自不必说。历史学家还分析说,这无疑是韦拔群早年吸收马列主义学说主张的“社会革命”思想成果,是他喜读《新青年》与直视东兰农民现实的双重心得。
1925年9月,韦拔群在北帝岩创办广西第一个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276人,分别来自东兰、凤山、凌云、百色、河池、都安、果德、奉议、恩隆、思林、南丹等县。那时候东兰的农民运动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所以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相当高。有米的背米来,有钱的拿钱来,有柴火的扛柴火来,全靠自力更生。韦拔群更是把私人田产变卖殆尽,以事供给。他跟学员们同吃同住,下河打鱼,捞虾,上山砍柴,就是为了补充给养,维持讲习班的教学任务。他从家里带来一床毡子,冬天的夜晚让给学员们轮流盖,有时他自己就蜷缩在火堆旁边。天寒地冻的深夜,他就是这样守护着革命的火种。火焰的影子,在北帝岩的洞壁上摇曳。
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这对当时的广西来说,的确是个壮举。他认识到革命需要人才的储备。韦拔群先后举办了三届农讲所,亲自担任教员,共培养了近600名农民运动骨干。这些学员,把北帝岩的火种带到了右江各地,农民运动的火焰开始噼里啪啦地燃烧。
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右江革命的火种,是百色起义红七军的主要力量源泉。参加过百色起义的右江独立师政委陈洪涛,师政治部主任陆浩仁,师参谋长黄大权,中央红军副师长黄昉日、黄治峰,右江革委主席黄举平、覃道平,右江上游革委主席黄世新,以及后来的韦杰中将、覃健中将、覃国翰少将、省民委副主任黄唤民,军区防空卫生部政委黄雨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荣等,都曾是农讲所的教员或者学员。
1926年2月,土豪劣绅与反动军阀制造了震惊省内外的东兰农民惨案,700多个农民惨遭屠杀。韦拔群利用当时国共合作的时机,调动多方积极因素,以一篇充满力量的《快邮代电》向外界揭露惨案的真相,在舆论上获得广泛支持。在这篇短文中,韦拔群表达了对东兰农民惨遭军阀官僚劣绅土豪杀戮的悲痛之情,提出了严正的惩办要求,同时也明确自己救人民于水火的初衷。“忖思拔群等本爱国爱民之热忱,努力农民革命工作,不惜以个人私财,创办农所,何等光大,何等热烈,口碑所传,童叟咸欣”。他所从事的事业,是光明的事业,是“光大”、“热烈”的事业。迫于压力,广西省政府被迫两度派出调查组前往东兰调查,澄清事实,最后,屠杀农民的刽子手受到惩罚,东兰农民运动的合法地位也得到承认。整个过程,体现了韦拔群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非凡的应变能力。他的确是一个有勇有谋的革命者,一个充满智慧的农民领袖。1926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根据中央农委书记毛泽东提供的农运情况,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其中就提到“东兰惨案”之后,经韦拔群的努力,又将东兰农民组织好。“韦同志在东兰已成了海陆丰之彭湃,极得农民信仰。”这样的评价,足以看到韦拔群在当时中国农民运动革命中的前沿意义。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河池弟子特别要铭记的,也是特别要发扬的。
当时就有民歌将拔哥传唱——
天上有颗北斗星,东兰有个韦拔群。
北斗星星照大地,拔群哥哥为人民。
启明星子带福兆,革命带来好福音。
天上有颗北斗星,东兰有个韦拔群。
北帝岩里办农所,魅星楼下立农军。
北斗星星照大地,拔群哥哥为人民。
1929年12月,韦拔群组织东兰、凤山两县的农民自卫军参加了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三纵队,韦拔群任纵队司令员。韦拔群成为百色起义的领导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指挥员之一。
1930年11月,红七军奉命离开右江,集中河池县城整编,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和全国红军统一番号,将红七军和龙州起义建立的第八军余部改编为红七军第十九师、二十师和二十一师。第十九师和二十师北上攻打大城市,二十一师留守右江革命根据地,韦拔群任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愉快地接受了军前委的决定,把自己从东兰、凤山带来的第三纵队2000多人马、武器,几乎全部交给第十九师和二十师,自己只带着印有二十一师番号的一面旗帜和七八十名病弱指战员回东兰。即将北上的东兰、凤山子弟哪里舍得离开追随多年的拔哥,他们纷纷拉住拔哥的手,拔哥专门作了动员报告,劝他们顾全大局,随军北上。他动情地说:“革命者处处是故乡。”这是何等超迈的气度!何等坦荡的胸襟!在分别那天晚上,月色很好,张云逸军长亲自为韦拔群送行,他们在月光中携手,叙说着革命战友的深情和对未来的向往,走了很远很远。韦拔群最后又回送一程。河池的山川和晴朗的夜空应该会为那一夜动容。在往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韦拔群以非凡的组织能力组建二十一师。组建第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团三个团和一个独立团,共3000多人。
红七军二十一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以后,独立三师以难以想象的勇气和智慧反击桂系军阀前后三次血腥的“围剿”。桂系为什么会声嘶力竭,动用庞大兵力和现代化武器,一心一意扑灭红军,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种蓬勃生长的力量太让人恐惧了。拔哥给他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坚持,以勉励军民坚持斗争,战斗到底。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和山川阻隔,韦拔群没有到会,但是,韦拔群依然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委员会主席是毛泽东。可见韦拔群领导的革命斗争,已成为不可忽略的存在。
1932年10月19日凌晨,身患疟疾的韦拔群在东里屯对面山上的香刷洞被叛徒韦昂杀害,年仅38岁。山上的夜晚极其寒冷和深邃。有人说过,所谓智者都恐惧三样东西:风暴中的大海、没有月亮的夜晚,还有性格温和之人的愤怒。韦拔群是个智者,他当然也有这三样恐惧。风暴中的大海他是经历过的,什么大风大浪他都挺过来了。性格温和之人之愤怒不知道他遇到过没有,但是,没有月亮的夜晚他遇上了。韦昂是他的侄儿,在严酷的斗争中把持不住,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在那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就连枭鸟也停止聒噪的夜晚,韦昂杀害了自己的族叔韦拔群。革命,也是一场人性的考验,其结果是忠奸呈现。桂系军阀将韦拔群的头颅用药水浸泡,送到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等地示众。为了革命,他真正做到了“抛头颅,洒热血”。
家乡东里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到香刷洞将韦拔群的遗骸背回,安葬在东里的特牙山上,为了掩敌耳目,在坟上盖一座小庙,叫特牙庙,当地人知道这座庙的都称其为“红神庙”,至今,庙依然在,绿树如荫。庙中有一抔土,上面栽几条纸幡。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遗骨已迁葬东兰烈士陵园,但人们仍然保留这座庙,保留那一抔隆起的土,每到清明,都来祭扫。
历史学家黄现璠对韦拔群的评价颇具代表性。他在学术专著《韦拔群评传》中说:“韦拔群不仅是一位农民运动领袖,还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既是时代的产物,社会的产物,革命的产物,更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那方水土和那方文化的产物。”黄先生对“那方水土”也有精彩的说法:“……流经韦拔群家乡的红水河……素有壮族母亲河之称……她那红绿交替的色彩重墨着壮族厚重的历史的文化积淀……”
也因为如此,韦拔群的精神是红水河畔的一盏明灯,永远不会熄灭。无论时代如何更改,为人民谋求自由的献身精神和牺牲精神是无上高贵的。百折不挠,在逆境中绝不低头的英雄主义是值得人讴歌的,是足以载入史册的。而打破禁锢人心的旧秩序,追求人生的平等,建立美好的家园则是任何时候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基本诉求。因此,东兰这块土地能够诞生韦拔群这样的人物,的确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从东兰走出来的老将军们,比如共和国上将韦国清,中将韦杰、覃健,少将韦祖珍、覃士冕等回到东兰,第一件事肯定是到韦拔群墓前鞠个躬。这不是形势的需要,这是精神的认同。将军们辉煌的业绩已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这一举动,更显示了他们的英雄本色。
如今,到东兰参观的人都会去看岩洞,去列宁岩缅怀那一段艰辛、热烈、光大而神圣的历史,去体味拔哥“快乐事业”的真正含义。在最艰难的时期,革命同志躲在岩洞里,保存革命火种。韦拔群的一生都离不开山洞,他在自创山歌中说:“志在高山火样热,身居黑洞学马列”。韦拔群那些脍炙人口的山歌都是在岩洞中创作的,他最后牺牲的地方也是山洞。从列宁岩折射出来的光芒照耀了寰宇,香刷洞透出的沉痛也震撼世人的心灵。岩洞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它含藏的光明和精神境界却是无限的。同时岩洞中的险恶也是不可低估的,一不小心,那就成为人性沉沦的深渊!
由是观之,岩洞里的东兰,是能量和高度的积累,是不平则鸣,是雷鸣电闪,是不懈探索,是艰苦奋斗,是洞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三
石头记录了东兰的历史,石头上浮动着那个遥远的东兰的传奇。石头上的东兰不乏温文尔雅和智慧灵动,不乏奇气横溢,以及激荡九州之风雷。
在东兰县城近旁的山上有个著名的石云洞和仙女岩。光绪十六年(1890年)东兰州牧卜永春在洞里分别题诗。其《咏石云洞》云:
山径曲通佛寺边,穿开石壁画楼前。
洞深自古多云气,消夏寒生别有天。
《咏仙女岩》云:
传闻弦管偶喧哗,仙女逢时貌似花。
岩壑当年留胜迹,至今唯有古烟霞。
我想,读过这两首诗,对于东兰山洞里氤氲的云气、岩壑上灿烂的古烟霞一定难以忘怀。山川毓秀,云蒸霞蔚。处于红水河中游的东兰,自然是奇景天成,美不胜收。
在东兰武篆魁星楼,有一块著名的石碑。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创建魁星楼记》。这块石碑开头就说:“世界之奉神明者有二端:有奉其体魄者,有奉其精神者。野蛮之国奉其体魄,文明之国奉其精神。何也?野蛮国所奉神明者,塑其遗像,日夜焚香以祝曰:庇荫我,保佑我,使我家产富有,寿考日宁。文明国之奉神明则不然。所奉乎神明者,怀其德,畏其威,虽塑其遗像,不过立其仪容为后世之目的,使后之人观此仪容则曰:此神而明之人,吾当效之崇之拜之。故文明国奉其精神,野蛮国奉其体魄,信而有征也。”地方人士为了文化的兴旺发达,倡议兴建魁星楼。
在楼上供奉魁星神像,意在吸纳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之灵气,营造崇尚文化的氛围,以激励青年才俊的养成。楼中层供奉造字始祖仓颉塑像,楼下设广西乡贤陈弘谋牌位及东兰乡贤潘乙震、覃文表两公牌位。从上面引用的碑文看,我们不难明白这座魁星楼供奉的是精神。虽然精神也有其作为载体的塑像,但是,其旨在于“怀其德,畏其威”,然后“效之崇之”。后来从魁星楼下出发走向广阔天地的武篆才子的确不少,韦拔群、陈洪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让魁星楼名闻遐迩的是,邓小平与韦拔群在这里第一次握手,标志着东凤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始。邓小平进驻魁星楼,右江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挂牌办公,使魁星楼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张云逸、李明瑞、陈豪人、雷经天等出入魁星楼中。一时风云际会,群英荟萃,创造了魁星楼神话。慢慢地,在广西人民的心目中,东兰魁星楼就是革命精神的象征。魁星楼的灯光是革命不灭的星火。
在《重修韦侯墓记》这块石碑,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邑人谣曰:文王有灵台灵沼,今韦侯有灵墓灵堂。”谣语里把韦虎臣与周文王相提并论,可见韦虎臣在东兰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民谣是民心自然流露,极有说服力。
《孟子·梁惠王》有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古代的德政,至此可称极致。
从东兰谣语分析,武夷侯的灵墓灵堂的建设一定也是“民欢乐之”,大家对他的拥待,就像是古人对周文王的拥戴一样。韦虎臣在任期间勤政爱民,人格魅力光芒四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国家建功立勋,种种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情形呼之欲出。
无独有偶,《庆远府志》有一段韦虎臣弟弟韦虎麟的记载。韦虎臣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韦起云尚幼,于是由他的弟弟韦虎麟承袭土司之位。“虎麟颇读书,知大义,继兄立,族目无闲言。慕汉人衣冠文物之盛而窍效之,椎结之习一变。嘉靖七年,奉总督王守仁檄,调随右参将沈希仪扑剿八寨下巴中寨瑶贼韦召蛮等。十年,虎麟病,仍以起云袭,说者谓有宋穆公之遗风。”
前面说到东兰人把韦虎臣与周文王相提并论,现在,人们又把他的弟弟韦虎麟与春秋战国时期另一位圣王宋穆公相提并论。如此说来,他兄弟二人大有古仁人之风,堪称那个时代道德的楷模。他们能够成就一番功业,是与这种道德底蕴有关。东兰人要寻找传统,需要在这些地方找。
没有英雄,这里的山川怎么会激荡着浩然正气?
有些石头用来刻文字,记录山川风景、历史故事,传播嘉言懿行、道德文章。有些石头用来雕刻动物和人物。同样可以流溢生动的气韵、精神的威严和凛冽。
我们都知道,雄伟壮观的韦虎臣墓早在民国年间就已经零落,成住坏空是事物发展的真谛,没有什么物体可以经得起时间的折腾和历史的跳荡。韦虎臣墓前那些石人、石马、石兽、石柱、华表已然星散,但是,当我离开韦虎臣的墓地,站在东兰县城韦拔群墓前时,我惊奇地发现一对栩栩如生的明代石狮子。经了解,这对石狮子原来就是韦虎臣墓前的石狮子,我不禁有点惊讶。是纯属偶然的巧合,还是人为的刻意安排?在我看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对石狮子已经来了。这一对辗转多时到达拔哥墓前的石狮子经历了怎样的黑风苦雨才抵达这里?它们在大山深处是否迷惑过?是否靠一泓清泉洗亮它们的眼睛?靠山中点点的萤火照亮它们的来路?它们一定看到了时代的变迁,看到了人间的颠簸、折腾,所幸的是,它们在苍茫的大山深处没有走失,它们没有可以伸展相握的手,但它们紧紧相依偎。它们一直在寻找光明,守护光明,寻找英雄,守护英雄。石狮子一定知道哪一把骨头是人间的忠骨,哪一块凝血是苌弘化碧。石狮子也知道守护人间的忠义和赤诚!人间正道是沧桑。天地无意,石狮含情。两位东兰的英雄堪称异代知己,在精神序列上遥相呼应,在民族基因谱系上一脉相承。两位杰出的壮民族英雄都死于“被谋害”,都是天年不永,但是,都创造了人间的奇迹。生命虽短暂,光华照大千。就像流星划过天宇,同样可以留下长久的光明。因为这样的光明,早已化为人们内心的光明。
没有英雄,这里的山川怎么会激荡着浩然正气
【作者简介】何述强,男,仫佬族,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现为广西作家协会秘书长。出版有《山梦为城》《凤兮仫佬》《隔岸灯火》等。在《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民族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散文作品及评论文章,并有文章入选《散文选刊》及国内多种出版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九届高级研讨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