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二册):中唐至元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一、中唐诗坛才子多

中唐风景:野渡无人舟自横

盛唐接下来是中唐,随着安史之乱结束,诗坛也恢复了平静。不过中唐前期有几位诗人值得一提。像刘长卿和韦应物,都擅长写山水诗。刘长卿(约709—约786)以五言诗见长,自诩是“五言长城”,听听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风雪之夜,到贫寒人家投宿。那几声狗叫,似乎已经让人联想到炉火的温暖,倍感亲切。

韦应物(约737—792)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他的诗风高雅闲淡,有时又充满野趣。像《滁州西涧》这一首: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怜:爱。◎野渡:荒野中的渡口。


这首诗简直像画儿一样,后来不少画家便以此为题作画。韦应物还是位有责任感的官员,他在给朋友的诗中说:“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诗人萌生退意的原因是体弱多病,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辖区内百姓流离失所,自己愧领国家的俸禄。

还有一位诗人张继(约715—约779),他留下的诗不多,不过有一首《枫桥夜泊》分外有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即今苏州。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人夜泊寒山寺的见闻感触,至今还深深打动着读者;苏州寒山寺也因这首小诗而远近闻名。

元结(约719—约772)与这几位大致同时。他在道州当刺史的时候,宁愿被贬官,也不肯勒索百姓。他在《舂陵行》中为民请命,说是战乱之后,百姓逃亡殆尽,活着的“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诗人警告当权者:如果官府依旧这样不计后果地追逼赋税,恐怕离州县“乱亡”、百姓造反的日子不会太远了!顾况(约725—约814)也同样关心民间疾苦,他的《囝(jiǎn)》反映福建盛行的买卖阉奴的野蛮风俗,诗中充满对弱者的同情。

大历十才子,诗多边塞声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还有十位诗人最为突出,人称“大历十才子”,他们是卢纶、吉中孚、韩翃(hóng)、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wéi)、夏侯审、李端。其中以钱起、卢纶成就最高。

钱起(约722—780)也以五言诗见长。他跟王维是朋友,两人的诗风也有点相像。他的《省试湘灵鼓瑟》诗,末尾两句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以景物写心情,为人称道。

卢纶(739—799)则以边塞诗见长,举两首《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前一首写李广射虎的故事,妙在歌颂李广,却全用叙事手法,不加一句赞辞。后一首写边将雪夜追击敌人,好在环境的渲染。

还有一位李益(约750—约830),有人把他也算在“大历十才子”中。他以边塞诗著称,如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在今宁夏灵武附近。◎受降城:唐代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等处筑城堡,抵御突厥侵扰,名受降城。


“沙似雪”“月如霜”,让人感到寒气逼人。再加上哀怨的笛声,士兵们怎能不思念家乡呢!

李益还有一首《喜见外弟又言别》,也写得好: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大乱之后,又见到久别的远亲,恍如隔世。“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两句描画重逢者记忆渐渐复苏的神态,真是生动如画!他乡遇故知,有说不完的话。可是才见面,又要分手,温暖的亲情与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块儿,让人回味无穷。

“元白”倡导新乐府

前头说过,汉代的乐府诗是要配乐歌唱的。后来依然有人用乐府旧题写诗,如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等。至中唐元和年间,有一班诗人仍喜欢写乐府诗,却是另立新题,专写时事,而且不必入乐歌唱,称为“新题乐府”或“新乐府”。白居易、元稹(zhĕn)便是积极提倡者,张籍、王建、李绅等也都有参与。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是北魏拓跋氏后裔。他自幼丧父,靠苦读成才,后来官至宰相。

元稹同白居易一道倡导“新乐府”,他自己有《新题乐府》二十首,其中《织妇词》《田家词》都很有名。不过人们更喜欢他的悼亡诗歌《遣悲怀》,那是为亡妻而作,共三首。听听这一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谢公”句:以东晋宰相谢安偏疼侄女的典故,喻岳父韦霞卿疼爱女儿韦丛。偏怜女,最偏疼的女儿。◎黔娄:古代贫士,此处用以自比。乖:不顺遂。◎顾我:看到我。荩(jìn)箧(qiè):草编的箱子。泥(nì):软求。◎膳:饭食。甘:以……为甜美。藿:豆叶。仰:仰仗。◎俸钱:做官的薪金。营:办理。奠:祭品。斋:指请僧人超度。


诗人的妻子生前跟着他过尽苦日子,如今诗人做了高官,“俸钱过十万”,妻子却再也不能一同享受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愧疚是可想而知的。——对了,元稹还写过一篇著名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后面还要介绍。

张籍(约766—约830)的乐府诗受到白居易的推重,诗中同样充满对劳苦百姓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像《筑城词》,就是替筑城民夫们说话的。还有一首《牧童词》,写小牧童向牛吆喝:“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牛啊,好生吃草、不要乱顶,否则官家要把你的角截掉!在牧童心中,“官家”是个多么可怕的字眼儿!

王建(约767—约831)的诗跟张籍的诗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对特权者的揭露更大胆。譬如《羽林行》斥责侍卫皇帝的羽林军,说他们本是“长安恶少”,“楼下劫商楼上醉”,“百回杀人身合死”;可是皇帝一道赦书就赦免了他们,改名换姓,仍回羽林军中,“立在殿前射飞禽”,依旧那么逍遥自在。

李绅(772—846)则是最早使用“新题乐府”这个名称的诗人,可惜他的《新题乐府》二十首没能传下来。不过他的《悯农二首》人们并不陌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尤其是后一首,连三四岁的孩子都会背诵。

“郊寒岛瘦”苦推敲

中唐还有两位诗人,诗风有些特别。一位是孟郊(751—814),他的诗瘦硬奇警,跟新乐府的平易通俗截然不同。散文家兼诗人韩愈评价他的诗是“横空盘硬语”“天葩吐奇芬”。这风格跟韩愈的相近,世称“韩孟”。

孟郊还是位苦吟诗人,没有警句就不肯下笔。有时为了作诗,连公务都忘记了,还因此被罚过薪俸呢!由于他吟诗太苦,后人称他为“诗囚”。

不过孟郊也有很平易的诗,像《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晖:阳光。比喻母爱的温暖。


这首情真意切的诗,传达了发自内心的母子之情,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绝。

孟郊《孟东野集》书影

另一位诗人贾岛(779—843),也是苦吟类型,诗风跟孟郊相近,人称“郊寒岛瘦”。他早年出家为僧,还俗后屡试不第。晚年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

贾岛有一联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据他自己说,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三年才吟妥两句,这功夫下得够苦的!

据说有一回贾岛骑在驴背上得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可是用“推”好呢,还是用“敲”好呢?他就这么低着头,做着推和敲的手势,闯进一位官员的仪仗队里。

这位官员就是韩愈。他挺喜欢这位认真的诗人,便给他出主意说:还是“敲”好。——“推敲”这个词儿,就是这么诞生的。

贾岛的诗倒并不枯涩。像这首《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简直就是白话。还有一首《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看来,贾岛并不是只会低头吟诗的老夫子,从这首诗里,你可以觉察到诗人内心的磊落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