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一册):先秦至盛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老子与《道德经》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诸侯各自为政,周王朝趋于瓦解。政治上的松弛带来思想文化的“井喷”,许多见解独到的聪明人站出来,你讲你的主张,他说他的道理,都想来收拾这纷乱局面。三百年间,你争我吵,有建树也有批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当时有“诸子百家”之称。

“百家”是个虚数,但就大的流派说,十几家总是有的。汉代人总结为“九流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以及小说家。

其中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三位:孔子、孟子和荀子。道家代表人物也有三位:老子、庄子和列子。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邹衍,法家是韩非,名家为惠施和公孙龙,墨家是墨翟。纵横家有苏秦、张仪。杂家是吕不韦与刘安,农家有许行。

至于小说家,指的可不是罗贯中、曹雪芹那样的后世小说家。先秦时的“小说”近乎里巷传闻、“小道消息”,因而这一家在十家中不大受重视。汉代学者说十家中“可观者九家”,那无足观的一家,便是“小说家”了。——所谓“九流十家”,讲的便是这个。

《老子》又称《道德经》

道家的人生态度跟儒家大不相同。孔子奔忙一世,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再从头来。人们把这种态度称作“入世”。

老子

汉代帛书《道德经》(局部)

道家的态度正相反,他们是些聪明人,有一肚子学问,满脑瓜儿哲理,可是看到世道太乱,认为靠着个人的力量,恐怕很难挽救。于是他们抱定消极态度,对世事一概不闻不问,关起门来躲清静,修身养性,独善其身。人们把这种态度称为“出世”。

为道家学说打基础的,便是老子——可不是“老子天下第一”的那个“老子”。他姓李,名耳,字聃(dān),人们又称他“老聃”。

老子(约前571—?)比孔子还早生二十来年,他本是周王室的“柱下史”,相当于皇家图书档案馆的头头。据说孔子到周朝访问时,还亲自向老子请教过礼的学问哪。

后来老子看出周朝要完,就辞职走掉了。传说他出函谷关的时候,守关的人请他留下一点儿文字,他就写了《老子》。全书八十一章,只有五千字,因分《道经》《德经》两篇,合称《道德经》。——不过也有人说《德经》应在《道经》之前的。

《老子》讲些什么

《老子》是一部哲理书,主要阐述“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认为,统治者越是劳神费力地治理国家,情况就越糟。假如他们采取宽容的态度,一切顺其自然,那么民风自然淳厚,天下也就安定了。

他还认为,国家越小越好,百姓越少越妙。邻国之间尽管鸡鸣狗叫都听得清清楚楚,百姓却“老死不相往来”,这才是理想境界。——显然,这是拉着历史车轮倒退呢。大家都像蜗牛一样缩进自己的壳子里,社会还能发展与进步吗?

不过老子的哲学中,也包含着不少辩证的因素。他强调一个“反”字,认为事物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繁盛到极点就会衰败,坏到极点又有转机。这里“否”(pǐ)指坏运道,“泰”指顺境、好运]。他还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话,意思是说:祸患中隐含着幸运的因素;幸运之中,又埋藏着祸患的苗头。

老子还指出,任何大的变化都是由小的变动发展而来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说:一人合抱的大树是由细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小土块堆积成的,千里的长途是从抬脚走第一步时开始的。——这些比方,既简练又形象,道理也挺深刻。

宋人赵孟书《道德经》(局部)

《老子》中还有不少警句,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是对统治者说的,意思是:老百姓不怕死,你拿死来吓唬他们又有什么用!又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大自然的规律像一张大网,虽然网眼儿稀疏,但什么也漏不掉。这些句子都成了后人经常引用的成语、警句。

《老子》中充满着玄妙的哲理,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读了《老子》的译文,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跟老子同为道家代表人物的是庄子,不过庄子跟孟子同时,比老子晚生了两百年。我们放到后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