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恐惧的形成机制
关于特殊恐惧的形成原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先天性的,另一种则认为是后天习得的,两种说法各有千秋,所以在理解儿童的特殊恐惧时应该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特殊恐惧,有些孩子深有体会,但是要说出恐惧的原因,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给出答案。这种未知感,会在无形中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让孩子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关于特殊恐惧的起源问题,有两种主要的观点:第一,特殊恐惧是先天性的,有些人从出生开始就对某些特定对象感觉恐惧;第二,特殊恐惧是后天形成的,是从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中产生的。这两种观点各有千秋,而且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孩子在出生之后会有害怕某些事物或情况的倾向,某种刺激在后天的经历中对儿童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的时候,害怕的倾向就会转变成对这种刺激的特殊恐惧。
在这两个观点之中,第二种观点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因为很多事实已经证明,在某些情况下,恐惧是后天产生的。比如,被狗咬过的人,看到多小的狗都会觉得恐惧;曾经落水的人,只是站在岸边都会觉得心惊肉跳等等。儿童初次见到特殊恐惧的对象时,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他们内心的恐惧感被激发出来,在这之后,只要遇到与恐惧对象相关的事物,特殊恐惧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小敏对黏滑的动物十分反感,一看到黏糊糊的动物,小敏就觉得浑身难受。这其实没什么,毕竟很多人对青蛙、泥鳅、鲶鱼之类的动物都会心生厌恶。
可是,小敏对青蛙的恐惧有些超乎想象。只要是青蛙可能出没的地方,无论是池塘,还是树林,小敏绝对不会涉足。更糟糕的情况是,她只要听到“青蛙”这两个字,就会变得焦虑,整个脸都会扭曲起来。万一哪天她不小心与一只青蛙“邂逅”,她必然会发出惊天动地、撕心裂肺的尖叫声,令同行的人以为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
对于小敏来说,这种恐惧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不仅让她自己痛苦异常,也让身边的人饱受惊吓之苦。
小敏也不知道自己对青蛙的恐惧源于何处,倒是母亲的一番话给出了答案:“小敏两岁多的时候,我们有一次带她去游玩,正在野餐的时候,一只青蛙突然跳到了她的身上,从那之后,她就对青蛙产生了极端的恐惧。”
小敏的经历带有普遍性,很多儿童都是因为受到特殊恐惧对象的刺激才会对其产生极度恐惧,并长期遭受其折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意外、一个突发的状况,都可能引发儿童强烈的、非理性的恐惧,而引发这种恐惧的意外、状况,往往会成为儿童长期恐惧的对象。
后天产生特殊恐惧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恐惧只能用先天而来的观点进行解释。比如,有些儿童怕蛇,即便没有接触过,对蛇也有一种特殊的恐惧心理;有些儿童恐高,虽然家长并没有带他们去过高处等等。
可见,对于儿童的每一种特殊恐惧,都不能简单地从某种单一的机制去理解和研究,只有将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才能更加准确地找到儿童特殊恐惧的诱因,为帮助儿童战胜这种恐惧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灵寄语
世间之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罗丹
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参观过痛苦的展览所,那么他只看见过半个宇宙。
——爱默生
你若想尝试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个真正的勇者一样,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动,这时你的恐惧心理将会为勇猛果敢所取代。
——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