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便利化改革研究(2008~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

本书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创新。

第一,本书沿着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背景、动因、框架、内容、成效以及制约因素的分析主线推进,在改革基本框架下系统梳理了出口促进、贸易融资、出口通关、货运设施、信息设施以及制度环境六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已有文献主要仅着眼于其中某一个方面的改革,数据资料也较为陈旧。本书通过归纳整理2009~2016年美国官方资料,从研究内容上为借鉴美国贸易便利化改革经验提供更加丰富和翔实的依据。

第二,本书依据改革主要内容构建了综合指标评估体系,由出口促进、贸易融资、通关便利、货运效率、信息设施、制度环境六项二级便利化指标和多项三级指标共同构成。现有文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估通常仅包含其中四个方面评估内容,且在评估指标选取方面极少采用电子政务发展指数、电子政务参与度指数、企业技术可获性、贷款难易度等指标。本书以美国及其贸易伙伴为样本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方面的新尝试,在研究方法上为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估体系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第三,本书基于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六个方面便利化改革措施对总体货物出口规模、主要出口产品出口流量、不同规模企业出口绩效的出口增长效应,并在模型变量中引入了美国与贸易伙伴贸易便利化指标的交叉项修正估计结果。现有经验研究主要分析总体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总体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极少考虑不同措施影响的差异或者改革措施对不同产品、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且将交叉项引入模型的做法也不多见。相比以往文献,本书通过实证研究层次的深入和分析方法的改进,更加清晰地展现美国便利化改革措施的影响,从而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及便利化进程提供了更加客观和丰富的政策启示。

二 不足

本书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受到美国政府网站浏览权限以及可供下载资料的限制,本书未能囊括美国贸易便利化改革的全部政策措施,因而其改革内容还有待丰富。

第二,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部分便利化指标无法被纳入本书所构建的综合指标体系中,使得该指标体系对贸易便利化指数的测算在精确度方面有待改进。同时,本书采用传统引力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尚未考察贸易便利化与贸易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