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运行的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什么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化?

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论述再次把“现代化”——这个已经远离中国人的主流话语,尤其被学术界进行了颠覆性批判的概念,重新带回到了公共言论之中。尽管我们可以说,后工业化时代已经来临,后现代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但是我们的现代化道路依然还很漫长。

2012年我在江苏某地出差时,与当地官员谈起了关于现代化的话题。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年最熟悉的概念是“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因此也花了大量的精力来设计指标体系,力图对中央提出的这些目标进行量化,以找到本地相较于其他地方存在的差距。然而,这些有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概念,带有明显的农业社会背景和儒家道德情结,所以尽管能够量化,但是具体的数字又无法说服公众。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无论是“小康”,还是“和谐”,是一种心理感受,而非简单的物质享受。所以才会闹出“小康社会”就是不用吃糠的社会,和谐就是难得糊涂的笑话。对于每个公众来说,心理感受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并且会随着环境变化和事件的发生而发生巨大的波动。

我们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以交往扩大为核心内容的信息化、全球化都属于现代化这个历史进程的组成部分。虽然我们可以批判西方主导的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剥夺和伤害,可以揭示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的恶化、收入差距的拉大等所谓的现代化“陷阱”,可以用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来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用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来证明后现代已经来临,但是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来说,现代化依然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阶段,城市化、工业化依然是实现整个国家繁荣和公民自由的物质条件。

但是,经过了现代化的历程,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早已经摆脱了“奇技淫巧”“道器二分”,也不再是曾经的“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以及“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制度、观念、文化乃至道德的再造。对于广大公众来说,后面这些因素似乎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现代化对个人和社会组织带来的好处,因为这些因素是人作为社会人获得尊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再和曾经的赶超对象——西方社会比较的时候,会发现他们能够享受的物质生活,我们也基本拥有了,甚至我们的某些硬件已经超过了他们。但是如果问每个有过出国经历的人,哪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更高。回答肯定是,我们在软件方面同西方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可以和西方国家媲美的高楼大厦、工厂车间,但是我们缺乏劳动者表达要求的通畅渠道;虽然我们在经济数据上正在赶超对手,但是我们还没有让每个劳动者普遍享受到发展的成就。我们的人民大部分的角色还是实现现代化赶超的劳动者,不是现代化成就的平等享受者。现代化还没有从物质技术层面充分拓展到社会生活、制度机制以及文化生活等更多样的层面,不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差距在拉大,而且社会政治生活、精神文化需求也难以和物质技术的发展相匹配。因此,我们的现代化还是单面的现代化、有残疾的现代化。

温家宝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100多年前,马克思发现了西方社会现代化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用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来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实现的动力,建立新的制度和道德的支撑。中国正是按照这个方向成功地开启了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多元,我们再次感觉到社会公平和道德力量的匮乏。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脱离技术主义和经济主义,回到现代化的制度主题和道德主题,从物质技术层面深入制度、精神、生活方式层面。公平正义之所以比太阳还有光辉,是因为个体的存在离不开社会的维系,社会的存在必须依靠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