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030年中美基准情景比较
中美经贸关系将永远是保障全球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基石。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经济规模最大国家,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不但关系两个国家自身发展,而且深刻关系其他国家发展。如果中美两国经贸发生大的摩擦,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将熄火,世界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大衰退中。中美两国要妥善处理两国经贸关系,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使两国经济发展相互支撑,产生协同效应,继续为全球发展提供充沛动力。设定一种“一切照旧”的基准情景,来演绎到2030年中美两国在一些关键经济变量上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出判断。
一 经济规模
世界银行预计中国GDP增长率将从2015~2020年平均将近9%的水平,逐步下降到2020~2030年5% ~6%的水平。IMF认为,中国经济到2030年将维持年均6%左右的增长,继续支撑全球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实验室预测,2015~2020年GDP潜在增长率为5.7% ~6.6%, 2020~2030年为5.4% ~6.3%。
总体来看,2015~2020年,中国GDP将会保持6.5% ~7%的增长率,2020~2030年为5.6% ~6.3%。而在综合考虑美国财政余额和债务持续累积,资本积累增速的缓慢和劳动力市场的疲软,预计,2030年前美国实际GDP增速将保持2.5%左右,并有逐渐衰退趋势。OECD等国际机构和其他政府部门的预测大多也不看好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OECD预测,未来15年美国GDP增速将维持在2.5%甚至更低(见表1)。但是即使按照以上较低增速估计,美国实际GDP总量仍可以达到24.8万亿美元,而届时中国经济总量将以24.1万亿美元稍稍落后于美国(见图1)。
表1 2015~2030年中美经济增速预测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及作者预测。
图1 基准情景下中美经济总量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及作者预测。
二 贸易规模
中美两国间密切的贸易往来是两国贸易总和占世界贸易总额比例迅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根据《金融家报》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首次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对华贸易额超5981亿美元,占美国外贸总额的16%。而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下滑,2015年降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额仅为2754亿美元,占美国外贸总额下降到15.4%。这是自1985年有记录以来,中国首次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同时还是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我们预测,到2030年,两国经贸关系相互依赖程度将继续加深,中国将长期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对华贸易额将超过美国外贸总额的1/5。中国占全球贸易份额将逐步提升,2030年将超15%,美国则保持在10% ~12%区间,两国贸易总份额将突破世界贸易总额的1/4(见图2)。
图2 中美两国贸易份额占世界贸易的比例
资料来源:大西洋理事会报告及作者预测。
中国贸易结构的改变是促使中国贸易能够走在世界前列的最重要原因。随着中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有所提高,制造业出口在产业链的位置逐渐上升。中国正在完成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变。2015年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718亿美元,同比下降2.7%,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为20.8%。我们预测,到2030年我国制造业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率将会进一步下降,所占份额仅在5%左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为我国外贸提供新的增长点。
三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中等收入群体的迅速壮大一方面会加剧资源的稀缺性,全球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粮食、能源等资源短缺挑战。另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也会为全球经济带来新鲜“血液”,尤其是对以信息技术、娱乐、教育领域见长的美国经济带来新的机遇。以中国为例,到2030年,潜在的消费者将从1.21亿个家庭上升到3.2亿个家庭,中国家庭重新开始消费并对未来抱有信心。在教育和娱乐方面,由于学生家长将普遍增加对下一代教育资金的投入以及娱乐方面的开支,2030年中国家庭用于教育和休闲娱乐的支出将增加3.7倍以上,达到2.5万亿美元,一半以上中国留学生将选择在美国深造。因此,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不仅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使美国在本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获得巨大的潜在经济利益。预计2016~2030年,中国将新出现中等收入群体3.26亿,届时,中等收入群体将达到8.54亿,美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则相对稳定。
图3 中美两国及其他国家中等收入群体人数
资料来源:大西洋理事会报告及作者预测。
四 城镇化规模
城镇化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的提升意味着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的重要转变,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普遍在80%以上。根据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城镇化率在30% ~70%是加速城镇化的时期。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生态、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城镇的生态化、住区的宜居化、建筑的绿色化和智能化。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投资带来诸多契机。一是新型城镇化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所以居住需求的规模和品质都会有所提升,这既带来商品市场的需求增加,也使改善型的服务需求增加。二是新型城镇化将带来各类配套设施的增加,尤其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使生活居住的便利性增加,这会刺激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资金的涌入。到2030年,全球将有15亿以上的城市人口,而仅中国就将新增3亿城市人口,届时将有9亿人生活在城市,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而美国已在20世纪基本完成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稳定在80%以上(见图4)。
图4 中美城镇人口及城镇化率
资料来源:根据Wind数据库、公开资料整理及作者预测。
五 国际货币体系
从世界货币发展史看,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是国际经济格局变迁的必然结果。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由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发达经济体货币组成的储备货币“精英俱乐部”的一员。这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将发生重要变革。到2030年人民币将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贸易结算货币。同时,人民币也或将成为与欧元相当的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见图5)。欧元虽然依然是欧洲的主要货币,但它的日均外汇交易额占比会继续下降,甚至将被人民币所超越。2030年,最有可能的便是“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元维持其最核心的地位,欧元在欧洲地区扮演主要货币的角色,而人民币则至少在东亚地区成为主要的贸易结算货币。
图5 美元、人民币、欧元占全球外汇储备份额
资料来源:根据Wind数据库、公开资料整理及作者预测。
六 人才规模
美国凭借其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优越的科研条件,使移民成为美国科研不可或缺的力量。到2030年,美国的科研队伍中有一半的移民科学家。在教育领域,国际学生增强了美国大学实施科研并从毕业生中获得顶尖师资的能力。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预测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5%左右。而中国正在通过有规划地制定中长期的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科学和技术长期规划等壮大本国的人才队伍。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才资源总量将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2.2亿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将提高到30%,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0%,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65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0%,人才贡献率达到40%(见表2)。
表2 中国科研力量指标
资料来源:《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及作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