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社会主义新实践
第一章
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一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这个词在世界上出现以来,就有很多不同的概念定义和要走的道路,这谁也无权限制。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一种,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经实践证明,它是真正科学的,是真理。这不是说科学社会主义已经凝固了,不用也不能再前进了,而是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实行,是要发展、丰富的。但发展必须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去进行,而不能抛弃、修正和歪曲它的原理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遵循这些原则在解决中国的社会发展建设问题的实践中创立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两大基石,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说,这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发现。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成科学。正是在这两块科学的理论基石上,马克思、恩格斯才建筑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厦。有人要反对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一般都是从这两块基石下手。抽掉了这两块基石,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就不成立了,就解体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两个必然”。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与这“两个必然”相联系的还有“两个彻底决裂”。马克思、恩格斯也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两个必然”让我们坚定对未来的信心;“两个彻底决裂”带给我们前进的勇气。学习、信仰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彻底决裂”都必须讲,必须坚持。
科学社会主义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什么是阶级分析的方法呢?我认为就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阶级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1852年3月5日《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说:“﹙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 ﹚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所以,不讲阶级、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讲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也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建议大家认真读读《共产党宣言》,读读《资本论》,要学、知、思、谨、信、行、坚持,才可以逐步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统一。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很多著作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这些书都要读,这些书更容易理解些。
二 为什么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顺应世界大势的选择。2013年1月5日,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六个时间段很清楚地说明我们的理论从哪里来,我们要坚持什么。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世界大势。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为批驳美国资产阶级发言人艾奇逊而写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曾经明确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这就是说,中国人民认识和掌握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个世界大势,才胜利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段历史十分沉痛。中国人没有地位,中华民族没有地位。很多先进的中国人都在努力救亡图存,都在斗争。但是,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失败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了,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失败了,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一大成绩,但最后也失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党宣言》里面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人民为什么不选择资本主义道路。就像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里面讲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本主义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东西。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后来又提出了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依靠和组织广大劳动人民进行艰辛的革命,中国才有了希望。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熟悉这段历史。我们要多看看近代历史,多讲讲近代历史,使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是怎样探索、总结和走出来的。知道这些我们才能知道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我们才能衷心地热爱我们的国家,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 靠什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要靠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都要讲理想信念。习近平主席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 ‘软骨病’。”这个比喻很好。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必胜的信心,才能艰苦奋战,不计个人得失存亡,带领群众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梦。
共产主义离我们又远又近。说远,是指建成没有战争、剥削和阶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说近,是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工作方法都是共产主义的,我们已走在共产主义的大道上,我们每天干的就是共产主义事业。只是有些人近视不自觉。一个人没有理想信念,就不会找准发展方向,甚至会与社会国家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就不会有光明前途。
第二,要靠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都需要有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国,人口这么多,底子也不厚实,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行的。谁也代替不了它。我们有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当然,几十年来,我们也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这些错误都是在我们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犯下的,也正是因为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才能纠正的。有人把新中国的前30年和后30年割裂开了,这是错误的。今后也还会有曲折,正确的就坚持,错误的就纠正,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三,要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我们真正的老师,是革命的生力军。我们干一切工作都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得到实惠。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最终依靠的还是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党的文件也说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四 如何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首先,不要忘记我们的老祖宗,多读读老祖宗的书。毛主席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讲:“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老祖宗不能丢,要在老祖宗的基础上创新。那么,公有制是不是老祖宗?共同富裕是不是老祖宗?为人民服务是不是老祖宗?是的话,就必须坚持,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
其次,要善于总结新经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然也要不断发展。怎么发展?就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和光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后,要加强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的研究。2013年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了学习习近平同志2013年1月5日重要讲话的研讨会,王伟光同志有个发言,里面讲,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起到了认祖归宗、正本清源、把关定向、明辨是非、统一思想的重大作用”。这个话说得很好,很到位。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离不开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辛勤研究。要研究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的思想、苏联的经验教训、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要注意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教训,这方面的任务有很多。其中,有些我们过去有积累,有的已经断开了,我们要接上,要坚持做下去。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帝国主义新特点和社会主义新实践”,这个研讨主题很有现实意义,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主要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谈一些个人的感想和认识。立足时代的风云变幻,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予以深刻认识,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是制定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必要客观依据。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命力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它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来自它的实践性,也就是说它的一切理论观点都是以事实为依据,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从而能够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因此,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大优势,就是每到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总能判明形势,拨开迷雾,举起旗帜,指明方向,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我们党一贯重视旗帜问题。党成立9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什么方向前进的问题,最终决定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我们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理论成果。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十八大召开之时,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同时,在国内,也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一些错误思潮和观点在干扰,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总之,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要求我们党继续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深刻认识世界,科学判断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出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大势、反映时代进步要求、引领时代前进、实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主张。
在十八大上,我们党全面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十八大后,围绕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作出了科学准确的划定。如对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认识,党中央明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又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针对社会上一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党中央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此外,十八大后,针对一些错误思潮和观点,如“西方宪政理论” “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中央又专门发文予以旗帜鲜明地反对和纠正。这就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统一了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全面和明确,使我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坚定,发展方向进一步清晰,思想豁然开朗,信心信念倍增。
正如十八大报告上所讲,经过90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十分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二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把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
近一段时期以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们有很多议论以及这样那样的看法和疑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同志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也指出:“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人们的疑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崇高事业,共产党人光明磊落,从不惮于亮出自己的旗帜,不讳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历经风风雨雨、起起伏伏,我们也有许许多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更加成熟、自信。特别是在十八大上,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可以说把握得更好,我们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更有信心。不仅如此,放眼国际,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日、欧等资本主义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衰退。近年来,尽管来自国际国内、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界的各种挑战接连不断,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受住了考验,我国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承受住了考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因此,我们要有这样的理想信念自信,要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当前在实践工作中,一些群众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疑问,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出了问题,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方面有欠缺,存在着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没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出了偏差,心中没了主心骨,人没了精气神,就会正气不存、邪气入侵。一个政党、团体,一个个体,如果没了理想信念就会成为一群乌合之众,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就会一触即溃、一推即倒。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那些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地下工作者,不仅随时面临着死亡的考验,而且时时刻刻面临着灯红酒绿的考验,他们没有腐化堕落,就是因为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认为我们要经常讲一讲、经常提一提,尤其是在党员干部之中。讲一讲、提一提,再经常敲敲警钟,保持党的纯洁性,广大人民群众才能从我们党的良好形象上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当前我们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正是朝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共产主义,有了远大理想为牵引,我们才能坚持正确的改革开放方向,我们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今天讲远大理想,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让党员干部多比照一下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检点自己的言行,才能让人民群众信任和放心,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需要经过不同阶段的长期奋斗,要经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充分发展,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逐步创造条件。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我们只有脚踏实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多做贡献,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走上光明的道路。
三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要求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十八大党章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确立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将“纯洁性”列为党建的主线之一,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纯洁性建设是我们党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对党建提出的新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党下一步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纯洁性首先是指党的肌体的整体纯洁,主要体现在党的性质、宗旨、思想纲领、政治、组织、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的纯洁是党的纯洁性的集中表现。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在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保持党不变质、不变色,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以争取、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同时,党整体的纯洁是靠每位党员个体的纯洁构成和体现的,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组织只有越纯洁,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越强,才能更好地发挥核心领导作用。革命战争年代,大浪淘沙,艰苦、严酷的斗争环境使那些意志不坚定分子、投机分子望而却步,会自动淘汰不合格分子。在和平执政环境下,我们党要建立和完善保持自身肌体健康的机制,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以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了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毛泽东同志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区别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群众路线解决了我们党为什么人的问题、立场问题。过去,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始终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成果的社会主义。今天,要实现中国梦,迎来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十八大对新形势下走群众路线提出了根本要求,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要求我们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当前,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依靠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成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全面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基本策略。在新时期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我认为要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构建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切实解决群众面对的现实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构建和完善意见表达机制,充分听取各阶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向中央和各级政府反映情况,群策群力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总之,要通过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进而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实现全社会各阶层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开创
一 道路问题是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头等重大问题
道路的科学内涵,就是在一个历史时期里为达到既定目标而选择的实现途径。道路的重要性正如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所指出的:“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又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说,道路问题是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有一个反复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对中国革命的规律知之甚少,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1921年召开的党的一大,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党的奋斗目标,但对党在当时阶段的任务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1922年召开的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目标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就比党的一大前进了一大步。但对于实现民主革命的途径则没有说明。在1924~1926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和北伐战争期间,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没有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不了解独立掌握武装的重要性,对国民党盲目相信和一味妥协,致使蒋介石在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我党无力抵抗,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惨遭杀害。1927年在汉口召开的“八七紧急会议”上,面对国民党的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是,由于当时党的一些领导人的严重教条主义,不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从本本出发,照搬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经验,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在1927年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但最终都失败了。就在党和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着斗争的发展,党创建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等根据地。我们党坚持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经过28年坚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上述事实充分说明了道路问题在革命斗争中的极端重要性。
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以后,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索过程。波兰革命家卢森堡把社会主义视为一块有待人们奋力开拓和辛勤耕耘的“处女地”。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比作攀登一座崎岖险阻、未经勘察、人迹罕至的高山。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这种探索过程这样说道:“我们初次从事新的事业,聪明才智从哪里来呢?我们这样试试,那样试试。我们曾随波逐流,因为那时区分不出正确的东西和不正确的东西,要做到能够区分是需要时间的。”又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准备作几千次尝试,而且,我们在作了一千次尝试以后,准备去作一千零一次尝试。”1949年春,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既然是一个长期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就会既有成功和成就,又会有失误和失败,而且这两方面往往是相互伴随、相互交织的。对探索提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成绩、发生的挫折以及成功开创正确道路上,说明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探索一条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不容易,甚至更为艰难。
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党通过开辟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胜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如何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突出地摆在全党面前。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毛泽东一贯主张独立探索,反对照抄照搬外国经验。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缺乏建设经验的情况下,他还是主张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验。因此,我国的制度、体制和政策,都有不少苏联模式的烙印。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自己揭开了盖子,我们在实践中也感到苏联的某些经验并不好。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经过慎重思考,提出要“以苏为诫”,独立探索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被称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篇之作的《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于1956年2~4月在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汇报基础上形成的,十大关系就是和苏联模式的十个不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把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探理论化了,并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即矛盾论的高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两次讲话,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但比较系统的思路。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指出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明确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毛泽东的两个讲话和八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进行了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在探索中,既取得巨大成就,又发生许多失误甚至是全局性的重大失误。可以说,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的,发生的错误和招致的挫折也是相当严重的。这种错综复杂、艰难曲折的探索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都留下了探索的足迹和深刻的历史经验。在20年的艰辛探索中对当时特别是以后具有历史意义的有如下三项内容。
1.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主要表现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低标准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能够自行生产汽车、飞机、轮船等重型装备;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如大庆油田、攀枝花钢铁公司;兴建了大量的基础设备,包括交通、能源和农田水利设施等,修建成渝、宝成、成昆、湘黔铁路干线,建设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很大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各方面专业人才;科学技术有重大突破,开发了大型电子计算机,自力更生地成功发射了“两弹一星”。这些成绩的取得,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
2.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重要理论成果
这主要体现在探索初期毛泽东的两次重要讲话和“大跃进”招致挫折后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反思以及七千人大会的讲话中。主要成果有以下几点。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这是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支撑,是他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最大理论创造。毛泽东批判了受斯大林影响在苏联学术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无冲突论”的形而上学观点,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都存在矛盾,矛盾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他着重论述了如下两种矛盾。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认为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它与旧社会所不同的是,两者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这就不同于斯大林的“完全适应”。这个论述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二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方法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在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结束后,大量的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关于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发展的阶段性。毛泽东通过总结我国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社会看得很短暂,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经验教训,提出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论断,之后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划分为不发达和发达两个阶段,后一阶段更长,这个认识比较符合实际。
(3)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的目标与步骤。毛泽东提出要走出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一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和以工业为主导;二要坚持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共同发展;三要坚持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实现工业化,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只是第一步,更高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为实现“四化”,实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1980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2000年,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4)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针。经济方面,毛泽东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过早取消商品生产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有商品生产,主张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政治方面,毛泽东强调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防止领导机关特殊化、官僚化和形成特权阶层,坚持民主集中制,“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文化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反对用行政方法管理学术,给不同学派贴政治标签。
(5)关于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毛泽东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尽可能多地争取一些外援。
(6)关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周恩来为我国制定了不受资本主义也不受某个社会主义大国左右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周恩来依据列宁有关两个体系和平共处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相互关系的准则,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7)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强调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党和非党(民主党派)、国家、集体和个人、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国和外国五个关系问题。处理好这五个关系的意义,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8)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毛泽东指出,党面临执政的严峻考验,必须从思想理论、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腐败和防止和平演变等各个方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上述八条,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理论创造,也是他所构想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框架。就后者来说,它虽然有别于苏联模式,但并没有突破苏联模式,而是在苏联模式框架内做了一些重大修补,同时由于受到来自“左”的方面的干扰和冲击,许多方面并没有成为现实。但是它为后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3.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探索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正面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反面的历史经验。在探索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都是党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是反“左”的,在社会主义时期他的晚年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也是“左”的,其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的是来自指导思想的“左”,有的是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问题的误判,有的是对现阶段基本国情缺乏深刻了解,有的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有的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有的是几种原因兼而有之。“万事开头难。”探索中发生“左”的失误可分两类。一类是经济建设的急于求成。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急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是好的,但用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实现赶超英国的高指标,严重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结果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导致三年困难。另一类是在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对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看得越来越重,不断地开展各种政治运动。对阶级斗争的认识和提法不断升格,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到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再到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实践上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到1959年的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再到1963~1965年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最后发展到1966~1976年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可以说,“大跃进”干扰和冲击了探索,“文化大革命”走偏了方向,几乎中断了探索。反面经验的重要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邓小平说,“我们根本否定 ‘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 ‘文化大革命’也有一 ‘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总括上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20年中,既取得巨大成绩,又发生重大失误,尽管不够成功,但他从物质基础、理论准备、宝贵经验等方面为后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提供了重要条件,架起了一座桥梁。应该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这20年的探索和他的一生?胡绳同志1993年12月为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所写的《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一文很有启发。他说,1956年,在中国面前可以说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照搬苏联模式,亦步亦趋地跟着苏联走,这意味着中国会成为在苏联指挥棒下的一个大“卫星国”,从后来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以及产生的连锁反应看,这是一条很危险的路。另一条就是毛泽东提出的要“以苏为诫”,独立探索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又发生了重大失误,最后通过总结经验,终于走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这条康庄大道。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他还说,毛泽东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邓小平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第二件大事是在以带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使在探索中发生重大失误,仍不失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我们要珍惜历史,尊重前辈。对领袖人物,我们没有必要去神化,但也不能听任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去妖化。我们必须同自己给自己历史抹黑的历史虚无主义划清界限,决不能让西方敌对势力“欲灭其国,必先乱其史”的图谋得逞。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创和不断拓展
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过程。既然过去的探索不够成功,就要继续探索。继续探索不是零起点和另起炉灶,而是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开创一条成功的新道路。探索新道路的起点是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6年,在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从粉碎“四人帮”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徘徊前进的两年中,在中国今后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存在继续走老路、改走资本主义的路和探索新道路三种不同主张,说明当时中国正处在十字路口。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引导下,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变关头,顺乎历史潮流,代表人民意愿所作出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探索新道路的航船扬帆启程了。经过几年探索,邓小平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开幕词里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探索新道路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新道路中,坚持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并有许多创造,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邓小平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指出:“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通过新探索,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与此同时,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标志,一是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范围内和框架中进行,从而保证了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邓小平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构成这条道路的三项基本内容在党的十三大以基本路线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方针,以保证始终不渝地坚持走这条道路。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了如下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据这个表述,我们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分解为四个层面。一是党的领导。现代社会普遍实行政党政治,国家建设由执政党来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奋力开辟的,党的领导是走这条道路的根本政治保证,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走的将不会是这条道路。二是核心内容。就是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了,才有条件发展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其次是坚持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依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三是发展内涵。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在这个总体布局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了。四是目标指引。就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个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
总括上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毛泽东开始探索的,邓小平奋力开创的,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不断拓宽的道路。这是一条能够使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康庄大道,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以后,从政治局做起,大刀阔斧地狠抓党的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风、政风、民风明显好转,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有望解决,这是群众期盼已久的,深得党心民心。在党中央领导下,八千万党员和十三亿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到建党一百周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周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时,我们的祖国必将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必将成真。我们对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充满信心。
满怀信心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会,黄皮书和小丛书很有创意。既是理论升华又是实践结晶,洋溢着时代气息和思想启迪,很受大家欢迎,是集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好看耐读的教科书。
学术研讨会的题目很好,讨论帝国主义新特点和社会主义新实践。这正是大家关心、世界瞩目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社会主义新实践的最大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立并始终不渝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三位一体构成的。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一理论体系是来之不易的,它们是在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百余年的艰辛探索,包括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得来的,是在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经验教训中不断完善发展的,也是在吸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惨痛教训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中发展壮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体现着我们党的探索和奋斗,体现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意愿和期盼,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我们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大大提高,我们已经由一个被人家看不起的民族变成受人尊重的民族。因此,我们才有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体系的自信。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实践是初级阶段基点上的实践,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实践。我们强调中国特色,是要使我们走的道路、创造的制度和坚持的理论更加符合中国客观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的诉求,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的最大国情,目的是要使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实际。我们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时空观,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强调中国国情就是意味着中国不适宜搞社会主义了。恰恰相反,中国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这一点我们越来越清醒,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自信。
当然,社会主义新实践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网络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走什么道路,建什么制度,坚持什么理论指导是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我们不去指责干涉别人,但并不等于别人就不指责和干涉我们。合作当中有竞争,交流当中有渗透,这是客观实际,回避不了,绕也绕不开。因此,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勇于和善于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需要把握的关键点很多,最重要的还是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从实践角度来讲,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着重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消极腐败和民生三大问题。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解决社会的问题,社会是人的社会,因而归根到底就是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问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这三个问题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以实践效果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改革开放的优越性。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 中国道路的艰难探索
近代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从鸦片战争开始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不断地在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
1.中华民族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但是,由于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本身阶级局限性,不可能解决中国的民族独立问题,反而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试图实现救亡图存。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外受西方强势资本的渗透,内受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在双重压力下,改革派与地方实力派结合,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企图通过学习西方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但由于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洋务运动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救亡图存,但“百日维新”仅仅是昙花一现,这也证明了改良道路在中国不可行。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当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行不通时,自下而上的革命就成为必然了。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两千多年“王朝循环”的结束,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然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社会主义找出路。在对各种主义和道路的甄别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带领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实现了国家高度的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各种阶级和政治力量都试图为中国寻找出路,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开始在真正意义上自觉探索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又历经艰难。直到1978年,中国才终于抓住了历史在20世纪给予自己的最后一次机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新世界”开始于1978年,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还得益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2.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自绝于人类文明之外的,其离不开对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但是,又没有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可以照搬照抄的固定的道路和模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性,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仿效苏联模式,走“苏化”道路。“波匈事件”的发生,显现了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照搬苏联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以苏为戒,走自己的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中国从此开始了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但后来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使这条现代化之路遭到了重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行了一次独特的体制内的模式转换,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实行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指出,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各国的国情不同,实现发展的道路也必然不同,不可能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各国应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二 中国道路的“特色”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既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迥然相异,也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有诸多不同。这条道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又被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1.从经济制度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同于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缩小贫富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保证。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 “我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坚决反对主张私有化的思潮,不搞私有制;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搞单一公有制。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决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划清界限。
2.从政治制度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搞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民主的本意是“人民的统治”。世界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民主标准。民主必须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相适应。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长期探索,带领人民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
现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经过数百年的演练,已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较为通行的模式。但是,这个模式不适合中国。苏联实行民主化改革,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搞多党制,最终导致了苏共的倒台和苏联的解体。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照搬照抄西方的民主模式,结果是党派纷争、社会混乱。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政治,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今天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些都是中国民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的最好的明证。
3.从文化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划清界限
思想文化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的,又通过指导实践对经济、政治发挥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基础之上,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系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思想观念体系。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这些理论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破与立两个方面,在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时,要对其糟粕进行清算和批判。封建社会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主义遗毒影响还十分深远,如宗法观念、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封建迷信,等等。我们要坚决抵制这些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具有世界眼光。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但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黄色文化、暴力文化,等等。
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但坚决荡涤封建的没落文化、抵制西方的腐朽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划清界限。
三 中国道路的国际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系列国家的政治民主化,以及从东亚到欧美的两次金融危机,其他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爆发了发展危机,而改革开放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GDP规模超过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从国际社会流行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再到今天的“中国崛起论”,凸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对国际社会的重要影响。
1.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示范性影响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又普遍弱势,在这种“资”强“社”弱的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们看到“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人们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挽救了“要失事的社会主义大船”“扭转了上个世纪后期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威望”,坚定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产生涟漪效益。
2.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作用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的辩证统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各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发展中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发展时,必须遵循本国国情,通过创新和实验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而不能盲从西方模式。
3.丰富了当今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资借鉴的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表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走向现代化时,由于处于不同的时空和地域,现代化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和动力机制等都是不相同的,因此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必然是多样的。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论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
一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句话,出自十月革命后两年即1919年10月底列宁写的,但没有写完就很快公开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这篇文章里,列宁两次提出和阐述了这样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为了消灭阶级,首先就要推翻地主和资本家。这一部分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但这只是任务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困难的部分。为了消灭阶级,其次就要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使所有的人都成为工作者。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办到的。这是一个无比困难的任务,而且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篇1919年11月7日在俄国《真理报》上发表的列宁的文章,是那时新成立的俄国苏维埃共和国在纪念十月革命两周年时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是经过列宁深思熟虑而写成的。文章中提出的俄国已经面临着这样“一个无比困难的任务,而且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表明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列宁阐述的这一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并不是列宁独有的创新,而是来自马克思,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即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和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的年代,马克思就反复地、一再地阐述社会主义运动即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就是消灭阶级。1847年底,马克思为刚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和制定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第一章第一条规定:“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1864年,马克思为刚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起草和制定的《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总纲里规定国际工人协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一切阶级统治”。欧美国家工人团体申请加入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总是严格地审查它们的纲领。1869年,马克思代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致信成立时间不长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中央局,指出他们纲领中的错误:“‘各阶级的平等’,照字面上理解,不过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所鼓吹的 ‘资本和劳动的协调’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国际工人协会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不是违背常理的 ‘各阶级的平等’,而是历史地必然出现的 ‘消灭阶级’。”
只有消灭了剥削、消灭了阶级,无产阶级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社会主义运动才算完成了历史任务。用“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一方面表明笔者是以马克思、列宁的这个已经公开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真正秘密”这一基本思想来认识、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即本质问题的,一方面表明笔者以马克思、列宁的这一基本思想为立场而加入到社会主义运动中。
当代中国思想界、理论界比较熟悉1992年邓小平在南行讲话里的这样一段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那么邓小平提出的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观,是否与上述马克思、列宁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相矛盾呢?不矛盾。
我们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那么这个“一脉”是什么?又在哪里呢?就在马克思、列宁说的“消灭阶级”和邓小平说的“消灭剥削”上面,二者是一致的。
在市面上流行的解说邓小平理论的大多数读本里,人们不难发现,我国思想界、理论界解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往往只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这三句话,认为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最主要的东西,而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两句话往往不作解释,甚至避而不谈。这种解说是极其错误、极其有害的。有这种认识的人,非常有必要像当年恩格斯批评俄国民粹派所指出的那样,“需要学一学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
我国理论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这种错误的解读,割裂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泯灭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鲜明的党性原则即阶级性和革命性,掩盖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社会指向和革命锋芒,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变成了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可以接受和玩弄的庸俗社会学。为什么呢?道理并不复杂,难道资产阶级就没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吗?任何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如果不把“消灭剥削”看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东西,并把它作为重点或要点加以翔实地解说,其错误的性质,正如前美国驻苏大使马特洛克在《苏联解体亲历记》里一针见血地剖析苏共修正主义纲领所说的:“苏联领导人愿意抛弃这个观念(即阶级斗争的理论——笔者注),那么他们是否继续称他们的指导思想为 ‘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一个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 ‘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能认可的社会。”显然,任何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阐述,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消灭剥削”这一思想内核,就是抹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都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亵渎。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与实现手段,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所有制基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发展和公有制发展共同的目标和结果。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更深邃的内容在于,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那么前提自然是在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还存在私有制引发的剥削。由此,对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社会主义运动的考察,必然产生出一系列十分重大的问题及其思想逻辑,如:什么是剥削,是谁在剥削谁,怎么才能“消灭剥削”,靠谁、靠什么来“消灭剥削”,等等。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所谓剥削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它发生在阶级之间,因而剥削关系也是阶级关系问题。
当代世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不是别的什么,而是私有资本剥削劳动,就是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是怎么实现的?主要是通过商品交换,即通过商品经济实现的。就是说,存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就存在剥削,因为私有的剩余价值就包含在商品之中,并通过商品经济,通过商品交换得以实现。而“两极分化”是剥削的必然结果,“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其表现和结果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博弈,就是阶级斗争。消灭剥削和消灭阶级是实质相通的一回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邓小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告诉人们,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依然存在剥削阶级即资产阶级,就更不要说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及其差别了,否则无产阶级专政就作用不大了,没有必要了。毫无疑问,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的社会主义运动,苏共亡党亡国和我国的现实生活,都一览无余地展现了、证实了在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依然存在剥削,存在资产阶级,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正是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运动,导致了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资本主义复辟。列宁在指明“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一基本问题时,进一步指出“要一下子消灭阶级是办不到的”。因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因而消灭剥削即消灭阶级是发生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一个历史阶段,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而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任务,要“消灭剥削”即消灭资本主义,就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实行一套科学而持久的政策和策略。
邓小平为什么说“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最终”是个什么意思呢?“最终”是个时空概念,所表达的内容是告诉人们,“达到共同富裕”是要经过一个历史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
剥削是一个阶级的行为和活动,是一个阶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消灭剥削就是消灭这个阶级,所以“消灭剥削”和“消灭阶级”是一回事。消灭剥削,就必须消灭一切可以产生剥削的条件和手段,也就消灭了阶级及其差别得以发生和存在的条件,这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目的,这个任务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在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初阶段就已经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揭示出来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真正秘密”,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它的高级阶段——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就越发清楚地显现出来了。
二 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表现具有历史阶段性特征
认真学习过《共产党宣言》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宣言》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6年后,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英国伦敦成立,马克思又亲自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该宣言的最后一句话,仍然是《共产党宣言》里第一次发出的那个战斗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自那以后,从马克思、恩格斯始,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所有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出版自己的著作时,都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口号,庄严地印在自己著作的第一页上。这个相沿成习的举动,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一个传统,一个公开申明自己身份和信念的标记。这个口号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一,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毫不妥协的革命品格,拉开了架势,与剥削他们、压迫他们的资产阶级斗争到底,不达目的,绝不收兵!无产阶级要彻底改变自身被资本剥削、压迫和奴役的社会地位,在强大的资产阶级面前,除了自身联合起来、团结起来,共同与之战斗,没有别的可以选择。无产阶级认识到这一点,完全归功于马克思、恩格斯,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从此才走上了奔向胜利的正轨。
进入20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垄断资本主义,公开诉诸武力,争霸世界。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考察因垄断资本主义争霸而被极大分裂的世界和各个民族,由此发现了导致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现状和发展的绝对规律,确认世界进入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他冲破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设置在马克思主义上的重重藩篱,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论断。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运动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台阶,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向广度和深度进展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时代,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的直接的目标和任务,即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上升到消灭剥削、消灭阶级的时代,表明社会主义运动本质的更深的一个层次显露出来了,表现出来了。
1875年,恩格斯批评俄国民粹派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但是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达到了这样的发展程度。”“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现在看来,事情已经不完全是那个样子。因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取得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没有发生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比它们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俄国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和革命进展程度,都远没有达到可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但是后来,资本主义在一大批落后、弱小的国家迅速发展,扩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广度和深度,世界的形势变了,一系列曾在19世纪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在20世纪成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国际的领导层和一批知识分子面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这一新的历史现象大惑不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俄国以及后来的中国等一批国家和民族的革命,走在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前面。历史表明,经济上发达不等于政治就一定先进,反之亦然。不能理解这种发展变化的人,表明他们不懂历史的辩证法,这已经成为历史和生活的常识。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但是要一下子消灭阶级是办不到的。列宁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这一揭示,开阔了人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运动本质视野。列宁的这个基本思想是告诉人们,阶级不是一下子被全部消灭的,而是被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掉,直至全部消灭完,改造完,因而消灭阶级是个历史的过程。
社会主义运动是一种实践的历史运动,必然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不同的阶段是同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阶级的任务和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是这样,是因为社会主义运动所经历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和政治的情况及其历史条件发生了改变,因而每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也就不同,即每个历史阶段所完成的任务只是社会主义运动总任务的一部分。由此,社会主义运动所经历的每一历史阶段也只是部分地反映出、暴露出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或者说,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是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入开展而逐步地、一层一层地暴露出来的。虽然社会主义运动还在进行中,离它最终目标的实现和全部任务的完成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分析,获得对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1883年6月,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把马克思生前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所提炼出来的这样一个基本观点概括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马克思的这个思想,是对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本质问题的阐述和概括。无疑,在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导下,人们完全可以像马克思那样在理论上清晰而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但是,要完成、实现社会主义运动的任务和目标,在现实中、在行动上必须一步一步地去做,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就中国来说,它的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中的初级阶段。
从1847年欧洲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无产阶级独立的社会主义运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一百多年曲折的道路,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各民族。正如当年恩格斯指明的那样,“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共产主义者不是把某种哲学作为前提,而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作为前提。共产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大工业以及由大工业带来的后果……是由于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共产主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种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后来人和继承者,就是应该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显微镜和望远镜,更深入地观察和认识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揭示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及其所实现的程度,从而更科学地制定后来的行动策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与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邓小平一生历经国际斗争风云,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运中的杰出活动家,也是很多重大国际共运事件的“当事人”。他曾说道:在那些国际共运风云变幻的事件中,他是“当事人之一,扮演了不是无足轻重的角色”。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他高度注意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对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同时,邓小平理论的创建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 “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时很多资本主义学者曾预言“到下一个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消亡”。但邓小平始终保持着马克思主义信念,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始终认为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邓小平坚定地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指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他还说:“现在中国提出 ‘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当然,“有理想”是指有共产主义的理想,而不是什么其他的理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我们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有人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认为共产主义是遥远的目标,与我们党现实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没有关系,由此动摇了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邓小平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及时提出中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解决了长远目标与现实目标的关系问题。在共运史上,因为不能处理好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和现实目标的关系问题曾有过深刻的教训。
19世纪末,第二国际的各国社会民主党,在党的纲领中基本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如将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成长远目标等。但他们在现实战略上,实行的是边干边看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做法就是注重选举,争取不断增加社会民主党在议会中的席位,通过议会制定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法律法令。有控制地开展罢工斗争,不断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工作条件。应当说,这一战略在相对和平的时期,极大地将德国工人组织起来,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但是,现在我们认识到,当时恩格斯是将这一战略当成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来看的,只有在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在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出现革命形势与资产阶级进行最后决战并能取得胜利的时候才是可取的,并不是将这一战略当成终极目标。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与恩格斯的想法在后来出现分裂,以至于出现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伯恩斯坦理论的关键一点就是认为所谓的长远目标遥不可及,社会民主党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眼前的现实的目标上,如争取选举,改善工人经济生活等。伯恩斯坦实际上看到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即革命的理论与改良主义实践之间的矛盾。普通党员从自身的经验中看不到他们在现实中所从事的事业与党纲中所设定的长远目标的联系。但社会民主党没能在理论上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最终滑向了改良主义,放弃了社会主义长远目标的追求,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结果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出现革命形势的时候,多数欧洲国家的社会民主党成为战争的支持者,与资产阶级政府站在了一起,完全背离了社会民主党的宗旨。
同样,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进行“政治改革”的方针,由于改革的方向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致使苏共领导作用下降,思想界混乱局面加剧,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趋于恶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对此,邓小平1990年3月3日在回答怎样看待苏联国内问题时指出,对戈尔巴乔夫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我们是有不同看法的,但我们没有必要进行过分的批评。我们理解,这时的邓小平实际上是反对戈尔巴乔夫搞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改革”的,对“老大哥”“丢掉老祖宗”的做法是有“不同看法”的。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说明了正确处理共产主义长远目标与现实任务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在理论上解决这一难题,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一环。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看成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将现实的中国社会看成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意味着,我们党在现实中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和制定的各项政策,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又都具有过渡性质,它迟早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高级形态,即共产主义。这样就解决了眼前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问题。
二 “真正的解放思想,也就是实事求是”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思考,如何在毛泽东之后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向前进,是当时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过杰出贡献,但在晚年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在“文革”中,许多老同志受到迫害,邓小平本人也受到不应有的对待。在这种情况之下,邓小平提出准确和完整地对待毛泽东思想,这不仅显示了邓小平极大的理论勇气,而且也显示了邓小平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个人荣辱之上的博大胸怀。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和中共中央,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他认为完整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将毛泽东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当成绝对真理。
邓小平多次强调“两个凡是”和“全盘否定”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毛泽东的某些观点和做法如果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就应当及时淘汰和更新,而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则应当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邓小平提出准确和完全地看待毛泽东思想,本意就在于此。他告诉全党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搞形而上学,不能搞教条主义,不能走极端。
回顾一下共运史,由于不能科学对待前人的思想遗产所造成的教训是深刻的。共运史上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些人物本身是共运直接参与者,无论他们的对与错都对共运本身和他们之后共运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科学评价共运史人物,是促进共运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科学评价,就不会有继承,也不会有对前人失误的更正,更不会有共运的发展。1956年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全盘否定的做法给国际共运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就是一个例证。邓小平科学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和做法,对毛泽东之后的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至关重要的历史贡献。
走过30年的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如果没有当时邓小平提出准确完整地对待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那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可能会走出完全不同的轨迹。
三 “用新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用新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则就是不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而是当成行动指南,在与中国实际结合中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的许多思想突破了前人,做到用新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如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的观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提出市场就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为此邓小平提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他坚决否认那种一谈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说法,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谁都可以利用。
邓小平一系列新观点的提出,不是凭空从头脑中想出来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他说,“列宁干成了十月革命”,是因为他“根据俄国的特点来实行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根据当时俄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政策”, “如果列宁不按照俄国的实际情况,而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语言”,就不可能有十月革命的胜利。但后来的苏联领导人由于僵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正如邓小平尖锐指出的“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斯大林取消新经济政策,过早宣布取得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即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俄国一定会变成社会主义俄国”思想一定程度的僵化认识。长期以来苏联在所有制问题上,过分强调国有经济,排斥私有经济;在农、轻、重的关系上,固守生产资料优先发展原则;顽固排斥市场经济,拒绝利用价值规律;机械理解列宁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论述,不断推进所谓“世界革命”,而且动辄把对上述原则提出稍许不同意见者斥之为“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上的禁锢也使多年来苏联社会发展缺乏活力。
邓小平在汲取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之后,用一系列新观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 “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
共产主义的实现要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因此,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在苏联、中国等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中深刻领会了这一点。他说:“中国要对国际共运、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话,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把生产力搞上去,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当然,在较短的时间里不可能证明这一点,也难以证明这一点。我们中国要用本世纪末期的二十年,再加上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共七十年的时间,努力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
在这里,邓小平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国的威信逐渐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当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马克思曾明确告诉过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共产主义在吸收了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资本主义虽然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但它却魔法般地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为人类的物质解放提供了可能。共产主义如果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就只能是一种空想。把我们党的认识统一到这一点的人是邓小平。应当说,邓小平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并不是首创,但是在现实的社会主义政治战略中将生产力的发展看成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决定力量却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在共运史上,很多人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抗与对话关系,过分强调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上几个少数已经取得政权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由于生产力发展得不够快不够好,造成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给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不好的名声,甚至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无法进行下去,引起本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最后走向衰落。
邓小平同志以历史的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观察到这一问题,从他对苏联搞了多年社会主义建设“也吹不起这个牛”这个判断,表明他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1988年10月17日,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问题时说,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我们都在努力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基础,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主基调。
五 “独立自主才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及共运的经验教训时指出,要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应的战略和方式,不能因为别人改变了自己也改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
邓小平之所以强调这一独立自主原则,是因为我们党是“受害者”,对共运史中长期存在的“父子党关系”现象,“我们是深有感受的”, “真正的实质问题是不平等,中国人感到受屈辱”,谁也不喜欢“受人家控制”的感觉。受制于人的结果就是对本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损害。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一个前提就是在各国共产党中要讲平等。“国家无论大小,党无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对于这一点,“我们觉悟得比较晚”, “错误也不少”。如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我们党的一些做法,实际上伤害了我们党与一些共产党的关系。当时全世界89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中,就有78个先后与我们党中断了关系。
对于国际共运来说,教训更是深刻。共产国际于1943年解散,以后再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性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苏联是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但苏联党的一些人以“老子党”自居,企图控制和指挥各国共产党。南共被开除出情报局、波匈事件等,都表明独立自主发展社会主义的原则在当时还没有被充分认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赫鲁晓夫妄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党,使中苏两党的分歧不断加深和扩大,最后发展成中苏两党之间的一场大论战,造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分化。
邓小平总结说:“平等就是没有老子党。老子、儿子的关系实际上是否认了独立自主。……任何国家的共产党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自己的道路和走这条道路的方式,这就是独立自主。”
在共运中为什么要强调独立自主原则?因为“每个国家情况不同,甚至一个很小的国家,也有自己的特点”,各国的问题归根到底要由各国人民自己来解决。各国建设社会主义,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多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邓小平同志清醒认识道:“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最终成为导致苏东国家剧变的深层次因素。
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是共运史上争议最多的问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主义的实现道路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马克思给出了原则性的提示意见,那就是各国的共产党人根据各自国家的历史条件作出自己的选择。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工人阶级觉悟水平的高低,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也会不同,因此,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会相同。这一思想与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是一致的。这里需要说明一点,邓小平强调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制定本国的社会主义战略和策略,并没有否定国际主义。这表明邓小平科学的辩证思维的形成。在他的思想中,传统的国际主义做法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主义没有发展出新的表达形式,因此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输出革命”“中心论”“过分强调世界共产党的统一性”等做法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抛弃。但这并不等于说各国共产党之间不需要团结和合作,不需要新形式的国际主义。事实上,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强调了各国共产党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强调了中国要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更大贡献的思想。1989年9月3日,他在住地同身边人员谈国际问题时指出:“关键是自己要搞好,自己搞好了,本身就是对国际共运的贡献,是对马列主义的贡献。”邓小平并没有放弃国际主义,而是在新的维度上发展了国际主义。
六 “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
邓小平在谈到中国的前途时指出,“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他从苏联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中深刻领会到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他对苏共领导政治权力过分集中而造成的个人崇拜、官僚主义等情况持否定态度,曾尖锐批评苏共把领导人个人神化造成的严重后果,认为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是同共产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相违背的,是必然要犯错误的,必然造成官僚主义,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原则。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是“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为了防止个人专权的发生,就必须政治上发展民主,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不能过分把一切权力集中到个人,特别是党委第一书记手里,要坚持集体领导的列宁主义原则。
邓小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是在汲取了苏联经济管理体制僵化的教训基础上形成的。中外学者一致认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及时改革僵化了的旧体制。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意识到从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领导人拖延了早就应当实行的改革,阻碍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他坚定地指出:“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他提出,应当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和发展科学的方法。改革和对外开放是联系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不是一套简单的指标体系,而是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社会历史运动。一旦将社会主义作一种僵化地理解,就会葬送社会主义。这里,邓小平实际指出了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这一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我们党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开创了先河。
邓小平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中,包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反思中,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和思想。这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继承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主观条件;第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第四,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各国共产党人和人民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去探索;第五,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途径。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发展观作了进一步阐述,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新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实践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深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是全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这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全面阐述,定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进一步阐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和“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从提出到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领导人民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矛盾的过程中,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不断深入认识的结果,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进一步取得共识的结果。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体现了科学理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的强大力量和实践价值。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赢得全党认同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众望所归,深得党心民心。
二 要全面完整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全面完整地把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和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几句话”,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理论内涵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作为指导发展的具体要求;二是作为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具体要求,就是党的十七大阐述的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贯彻其具体要求,就是做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个必须更加自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层面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作为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系统论、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等重要观点。“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根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系统论等。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现实问题,把握发展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制定措施办法,解决发展难题。只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各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到科学的应对之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层面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不仅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还要指导党的建设,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领域;不仅指导党和国家的工作,还要指导党员、党组织的行为。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既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包含了科学发展观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外延涵盖了在实践中形成的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等,是哲学观点、基本要求、战略决策的统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胡锦涛同志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理论观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不能固守已有的具体结论,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更高要求。
总之,就理论内涵而言,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具体观点和关于发展的方法、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统一,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就其外延而言,科学发展观涵盖了当前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体现了社会实践的阶段性特点和要求。
三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加强党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用以指导党自身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从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层面的要求出发指导党的建设,既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加强党建,也要以其哲学观点和哲学方法为指导加强党建;既要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关于党的建设的正确观点,更要突出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针对性。重点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
1.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按照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点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学会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始终重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这个“硬道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围绕“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推动科学发展,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2.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关系到党的执政目标的实现,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内容。要深入研究发展问题,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加强对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依据科学规律谋划发展、指导工作,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研究和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绩观,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用科学发展的成果检验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效果,减少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和做法,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优秀人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作保证。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重视专业人才、高端人才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聚集和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把人才培养和各行各业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形成实践发展造就人才、人才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深化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培训、成长、使用、激励等系统科学的人才工作制度。
4.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纪检监察工作和作风建设,增强廉政保障能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了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的风险”和“消极腐败的风险”,把消极腐败问题提高到“亡党亡国”的高度,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拒腐防变的坚定决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妨害民生的腐败问题,减少阻碍科学发展的行为。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看待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力戒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5.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组织建设,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和工作要求中。要始终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把握党建工作自身的时代性、规律性,发挥好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党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各级党委科学决策的水平。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维护党员民主权利,坚持党务公开,保证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6.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必须把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党建工作制度,使之成为党的工作的硬性约束。要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各级党委服务基层、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制度,以及对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制度。把握党建工作的科学规律,把实践中形成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党建工作制度。
以史为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人们见证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许多国家相继变为现实。然而,仅仅时隔70余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剧变。面对如此惨重的局面,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者不由得对社会主义产生了疑虑和迷茫,社会主义是否会从此一蹶不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兴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重新树立起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人类社会主义实践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起步的。苏维埃俄国一方面自身经济相对落后,另一方面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严密封锁,甚至联合武装干涉之中。顺势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高度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为特征,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平与发展逐步变为时代的主题,苏联模式开始暴露出严重弊端,其能量亦消耗殆尽。低效率、低收益也成为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特点。尤其是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苏东国家领导人未能抓住机遇、励精图治,致使本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苏联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时,为时已晚,且未能根据本国的具体实际采取渐进、稳妥的改革方案,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混乱和剧烈的社会动荡,使社会主义事业蒙受了不应有的巨大损失。
然而,令人鼓舞的是,社会主义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于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遭受剧变之后,中国这个泱泱大国非但没有步这些国家的后尘,相反却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而昂首阔步迈入21世纪,其原因何在?毫无疑问,中国的可喜面貌来自成功的改革,而成功的改革又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从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风雨历程中逐渐探索出来的思想理论,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高屋建瓴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将发展生产力列入社会主义本质中,这反映了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胜利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更深刻认识。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光辉论断使人们领悟到,搞社会主义不能像从前那样忽视经济建设及市场经济的功用,从而走出了“穷社会主义”的误区。中国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逐渐抛弃僵化意识,努力开拓社会主义的新天地,以良好的形象展示社会主义国家的风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实践同样也不例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只是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大挫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它再一次告诫人们,中国肩负的历史使命异常艰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人类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道路曲折、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