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观的哲学省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2 文化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从研究领域和学科划分的角度来看,文化价值观问题研究涉及的是文化哲学与价值论的交叉课题。在哲学层面,研究文化价值观问题,既涉及文化哲学视域中的“文化”,也涉及价值论视域中的“价值”,同时也与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争论和中国文化转型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紧密相关。从文化价值观的概念本身来看,“文化”是“价值”的运思对象,“价值”是理解和把握“文化”的视角和维度。从文化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来看,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文化转型过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思潮和论争。目前,学界在文化价值观、文化哲学、价值论和文化现代性等相关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学术积淀,为深入研究文化价值观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0.2.1 文化价值观方面

目前,国内学界对“文化价值观”这一概念使用很多,但系统论述文化价值观的文章和专著还不多见。人们习惯于在“文化比较”和“价值观”等宽泛意义上来使用“文化价值观”,往往将“文化价值观”等同于“价值观”。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这种“等同”的局限性,注意到了“文化价值观”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重要意义。

周文彰教授在《论文化价值观》(上、下)一文中,将文化价值观定义为“人们关于文化的利害、善恶、美丑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反映文化对人的意义”。并进一步指出,如果“文化价值观”等同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将失去“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存在的意义”。周文彰:《论文化价值观》(上),《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第10期,第14页。进一步研究文化价值观,是进一步推动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对“文化价值观”的概念界定,区分了文化价值观的宏观视角和微观任务。宏观上,要从总体上认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微观上,要对各种文化现象做出具体的评价。

孙伟平教授在《论多元文化价值观存在的根据及意义》孙伟平:《论多元文化价值观存在的根据及意义》,《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4页。一文中,对文化价值观的个体性和多样性进行了阐释,并指出文化的个体性和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文化价值观创新、进步的源泉。在全球化时代,应在多元民族文化与文化价值观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在丰富发达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寻求最低限度的文化价值观。在《价值差异与社会和谐——全球化与东亚价值观》中,孙伟平教授指出:“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共同体乃至一个人的灵魂,是其精神家园的 ‘根’。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价值观日益成为世界区域整合的依据、动力和趋向。”孙伟平:《价值差异与社会和谐——全球化与东亚价值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4页。

司马云杰先生在《文化价值哲学》三卷(《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关于文化价值悖论的认识论研究》《文化主体论——一种价值实现的精神科学》)中,系统建构了关于文化价值的理论体系。在《文化价值论》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一书中,作者提出了文化构建意识的学说,论述了文化构建人的价值意识的基本原理。在《文化悖论——关于文化价值悖论的认识论研究》司马云杰:《文化悖论——关于文化价值悖论的认识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一书中,作者研究了文化价值、功能的悖谬怎么样使人的价值认识思维、判断发生错误,以及怎样使人生走向价值悖谬,试图归复人在文化直接中的价值及其主体性,寻求自我解放和社会完善之道。在《文化主体论——一种价值实现的精神科学》司马云杰:《文化主体论——一种价值实现的精神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一书中,作者主要研究的是人在文化世界中的价值及其主体性问题。

有学者自觉意识到“文化的价值研究”的重要意义,将“文化何为”问题分为“文化的价值认识”和“文化的实践活动”两个方面,并进一步将“真、善、美”作为“文化的主要价值体系”。朱希祥:《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5~16页。

从本人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虽然国内学界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积淀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但是,文化价值观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其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深入,甚至其概念本身仍有争议,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价值观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随着当前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必将突显出重要的理论价值。

0.2.2 文化哲学方面

本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是哲学的,如何在哲学层面理解“文化”,是对文化价值观进行哲学反思的前提。国内学界在文化哲学领域的研究,为从哲学层面理解和把握“文化”积淀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在文化概念的哲学阐释方面,众多学者在哲学层面从各自角度对“文化”的定义和特性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学界普遍强调文化的历史性和属人性,将文化与人的历史实践活动关联在一起来考察。

也有学者强调文化的人类性,将文化理解为人类把握世界、自身,以及自身存在、实践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意义,将“文化”的定义和意义概括为六个基本命题,分别是:“文化——人类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文化——人类社会存在的符合条件”“文化——人类自我相关的中介系统”“文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文化——人类生活实践的总体性尺度”和“文化——一个日新月异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李燕:《文化释义》,人民出版社,1996,第2~3页。

李鹏程先生强调文化与人类“生活”的内在关联。在《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一文中,他指出,文化不同于那些简单个别的事物,那些简单的、个别的事物只是文化现象。文化在个体层面,是“某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人类的生活样式系统”;在整体层面,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生活样式系统”。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文化的根本特质是 ‘生活’,即有生命的人类共同体(集体)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李鹏程:《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求实学刊》2002年第5期,第39~44页。郭湛教授强调文化的人为性和为人性。在《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一文中,他认为,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根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方式,具体包括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方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总是内含着人的价值追求”。在本质的意义上,文化是“相对稳定的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统一”。郭湛:《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24~31页。霍桂恒教授强调文化的社会实践内涵和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哲学研究初探》(上)一文中,他指出,文化的创造者是“人类群体”,这里的“人类群体”是具体的、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之中的。文化是“人类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生产实践,“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于自由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和享受”。“这样的追求和享受通过直接间接地塑造和影响他们的社会实践,对他们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各种影响”。霍桂恒:《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哲学研究初探》(上),《哲学研究》2002年第4期,第25页。何中华教授在《文化研究三题》一文中,对文化的定义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并系统论述了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问题以及文化融合如何可能的问题。在他看来,“‘文化’是一个总体性概念”, “在本体论的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形而下的意义上,‘文化’是可以被界说的”。从总体上看,在不同的关系中,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都分别体现着一元与多元、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在经验层面,文化融合作为事实,“以及超越了 ‘同’与 ‘异’的截然二分的抽象规定,体现着它们二者的统一”。何中华:《文化研究三题》,《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第46~51页。

对文化哲学的定位直接关涉到哲学层面对文化的理解,关涉到本书的研究视角和论域。因此,文化哲学的定位问题也是本书关注的问题。在此方面,许多学者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李鹏程先生在《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一文中指出,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 “对中国当代人文学术界思想的成熟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哲学的研究者在新的世纪应该有更新的思考和学术作为”。“文化哲学是哲学而不是文化学”, “文化哲学研究是哲学的事业”, “文化哲学是探求哲学的根源性和奠基的事业”, “文化哲学是研究文化理念的生成、建构和发展的哲学事业”。李鹏程:《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载《求实学刊》2002年第5期,第39~44页。

邹广文教授在《“文化哲学”的哲学定位》一文中,深刻分析了当代文化哲学发展的贡献与不足,论述了“哲学”与“文化”的内在关联,进而提出了文化哲学的定位:“面对21世纪人类的现实发展,文化哲学应该体现文化创造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质言之,文化哲学的理论建构不应是悬浮于社会实践之上的抽象理性运作,它应以关注现实人类生存和发展为自己的第一要义。”邹广文:《“文化哲学”的哲学定位》,《学术交流》1994年第5期,第71~76页。

此外,参考的相关论著还有:伊格尔顿的《文化的观念》,恩斯特·卡尔西的《人论》,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李凯尔特的《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霍桂桓的《文化哲学论稿》,周宪主编的《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精粹读本》,李小娟、付洪泉主编的《批判与反思——文化哲学研究十年》等。

总体来看,在文化哲学领域,学界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模式、文化冲突和文化危机问题、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中国文化转型问题、大众文化及其批判问题、文化产业问题、网络文化等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研究文化价值观问题积淀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0.2.3 价值论方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实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展开和深入,国内学界对价值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相当的理论资源。从本书的研究主题来看,价值论研究为文化价值观问题研究提供了价值视角和维度。本书将重点关注价值论的哲学范式、价值评价、价值观念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简单来说,文化价值观指的是主体对文化的价值观念,这里的“价值”是“观”“文化”的角度和维度,也即是一种“价值”的思维范式。在这个意义上,“价值论”作为一种思维范式何以可能的问题就成了重要的理论前提。李德顺先生在《价值论》李德顺:《价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一书中,对价值论的相关论域和理论结构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论述和阐释。值得一提的是,李德顺先生将价值论看作是与存在论、意识论相并列的三个重要哲学分支。对于研究文化价值观问题来说,上述划分所体现的哲学范式上的意义更为重要。在哲学范式的意义上,“价值论”不仅仅是以“价值”为研究主体的学问,更重要的,“价值”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理论视角和运思维度。

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成于人们的文化价值评价活动。价值评价问题是价值论的核心问题。马俊峰教授的《评价活动论》马俊峰:《评价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是国内学界最早研究价值评价问题的哲学力作。作者从评价活动的发生、评价的本质和特点、评价活动的类型、评价活动的结构、评价活动的过程、制约评价活动的若干因素和评价的科学化问题几个方面,在哲学层面系统论述了价值评价活动的发生机制、本质特点、类型结构和制约要素等。冯平教授的《评价论》冯平:《评价论》,东方出版社,1995。,也是国内较早研究评价论的哲学著作。作者指出了人类活动中评价的四个功能:判读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导向功能,并在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视域下,系统分析了评价主体的心理背景系统、评价心理运作的过程、评价的心理运作机制、评价的社会运作和评价的合理性。陈新汉教授的《评价论导论》陈新汉:《评价论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从认识活动是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相统一的新视角出发,从认识论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评价活动的相关问题。何萍教授的《生存与评价》何萍:《生存与评价》,东方出版社,1998。,从人的生存切入,探讨了实践的本体意义和实践思维传统,揭示了评价认识发生的生理的、生物的和文化的思维机制,以及评价认识的活动方式和进化的内在机制。

从文化价值观的理论定位来看,文化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界在价值观问题上的理论探索和积淀,为研究文化价值观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袁贵仁先生在《价值学引论》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中,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对“价值的创造”“价值的认识”和“价值的实现”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勾勒出了一个较为严整的价值学体系。袁贵仁先生指出,价值学的进一步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价值学的目的,就是要对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思潮及其背后蕴藏的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并将理论成果理论化、系统化,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导向更为科学、合理,以克服文化价值冲突和危机。兰久富教授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中,着重论述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的相关问题,探讨了与社会转型、社会变迁相伴随的价值观念更迭的必然性,并对中国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念做出了概括和总结。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多样化》兰久富:《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多样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一书中,兰久富教授指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多样化现象,分析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对立,以及价值体系的危机与变迁,并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建构问题。吴向东教授在《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中,以现代性为理论切入点,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演变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资本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市场经济价值观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对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和具体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晏辉教授在《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晏辉:《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中,阐述了价值观的原始发生与本质规定,从真、善、利、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价值与价值观的实践维度,并系统论述了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观,以及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价值与价值观建设。此外,文兵主编的《价值多元与和谐世界》、潘维和玛雅主编的《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价值观的理论问题和现实意义。

0.2.4 文化现代性方面

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方面,李庆霞教授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一文中指出:“全球化是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一种新的实践活动方式。”作为一种新模式、新方式,全球化与传统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全人类相互依存、共担风险的一种文化”。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向全球化文化模式”的转型过程,发生了“较为尖锐的冲突和对抗”,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冲突”“技术理性与全球主义的冲突”“民族国家与全球社会的冲突”“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冲突”,这些冲突的解决,“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和将来社会的发展”。李庆霞:《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第17~23页。阎孟伟教授从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角度,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深层根源。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深层根源》一文中,他指出,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渐发展和完善,逐渐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经济向全球不断蔓延。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在经济层面上发生的,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必然是“全球文化的生成”。这一过程也可以被称为“经济全球化的文化构造”。从“科学技术文化”“市场体系的规则文化”“商业文化”和“人文文化”四个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确潜在地包含着一种 ‘文化同化’的倾向”。阎孟伟:《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深层根源》,《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7~10页。这一倾向直接导致了经济蔓延背后的文化冲突,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直接表现为强势文化的霸权和扩张,以及弱势文化的衰微和抗拒。

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相关的论著主要有: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陈序经的《文化学概要》,何兆武的《文化漫谈》,赵吉惠的《中国文化导论》,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方面,陈先达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方面,能够起到与西方相互交流、对话的作用;在儒家文化圈的大背景中,能够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概而言之,“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第31~41页。丰子义教授在《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文化全球化具有以下特点:“文化与经济日益 ‘一体化’”“文化交流日益蜕变为文化输出”, “文化的功能日益膨胀,对社会生活形成全面冲击”。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化的维系”“文化的传承”“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设”成为全球化条件下必须重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 ‘文化自觉’”“调整文化心态”“加强文化的调适与转化”和“推进文化整合”。丰子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哲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11~19页。

在中西文化比较方面,相关的论著主要有:梁漱溟的《中国文化的命运》,陈序经的《东西文化观》,成中英的《从中西互释中挺立》,甘阳的《古今中西之争》《通三统》,张旭东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等。

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方面,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切入,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

郝立新教授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发展的关联》一文中指出,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来看,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刻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反过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逐层深入,同样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文化多元多样化态势,成为马克思主义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背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地位、作用等关键性问题是随着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展开而逐渐突显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在更深的层面,“它在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融合共生中已经成为或将进一步成为大众文化、民族文化”。郝立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发展的关联》,《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23~26页。王南湜教授在《文化契合、文化融合与文化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王南湜:《文化契合、文化融合与文化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理论视野》2009年第1期,第9~11页。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中西文化融合、中国文化的复兴或重建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阐释。

此外,相关的论著主要有:韦政通先生的《传统与现代之间》,资中筠先生的《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李泽厚先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林毓生先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宋惠昌先生的《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近代中国价值观的嬗变》,冯天瑜教授的《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管窥》,秦晓先生的《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金观涛教授的《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李宗桂教授的《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张曙光教授的《现代性论域及其中国话语》,南山的《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罗志田教授的《变动时代的文化履迹》,荆学民的《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郑大华、彭平一的《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等。

在梳理中国近代以来的几次文化思潮方面,依据的主要文献有:陈崧编的《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龚鹏程主编《读经有什么用:现代七十二位名家论学生读经之是与非》,唐晋主编的《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 国学热与文化传承》等。

在本人目前所掌握的文献中,相关主题的博士论文主要有5篇,分别是:吴秀生博士的《文化转型与社会转型》(1997),姜治莹博士的《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文化价值研究》(2002),张友谊博士的《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2002),程光泉博士的《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重建》(2003),李志勇博士的《市场经济视野中的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研究》(2005)。

本人囿于学术视野和理论功力,只能结合本书的选题和论域,从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挂一漏万地介绍和梳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著作。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文化价值观”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理论视角、研究路径和解释框架。如文化哲学的研究路径,价值论的研究视角,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域和解释框架,为研究“文化价值观”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积淀和理论资源。但是,聚焦到“文化价值观”这一具体问题上,仍存在着一些含混不清、尚存争议、亟须给予澄清和解决的理论问题。在笔者看来,在“文化价值观”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展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目前虽有大量涉及“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成果面世,但真正聚焦到“文化价值观”问题,系统性、专门性的理论探讨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文化价值观”这一概念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第二,目前在“文化价值观”方面的研究,大都从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出发,比较而言,从文化哲学和价值哲学的高度审视和反省“文化价值观”的论文和专著相对较少;第三,在问题论域、研究主题、解释话语和研究方法上,基本上还是延续近代以来文化争论中的传统,仍有进一步延展和发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