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相关研究综述

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学界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发现直接相关的研究著作,相关学术论文也较少。根据前文关于把握研究对象的“三个结合”的原则来看,虽然学术界关于此命题的直接研究资料比较欠缺,但与此问题相关的间接资料很丰富。本书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对列宁、列宁主义以及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从我们搜集的资料来看,关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尚未发现国外直接相关的著作和论文。本书主要对国外关于列宁和列宁主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国外学术界关于列宁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零星见诸大部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式的作品中;第二,见诸为数众多的列宁主义研究的专著中;第三,体现在一系列的书评和学术论文中。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两个。

1.研究趋势:从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学理性的探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列宁研究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列宁及列宁主义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有的学者的研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猛烈批判列宁和列宁主义,为列宁主义的终结欢呼。比如: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梅耶尔(Alfred G. Meyer)撰写的《共产主义的灭亡?》、美国学者弗拉基米尔·莱蒙鲁(Vladimir Riamneanu)和帕特里克·克劳森(Patrick Clawson)撰写的《铲除列宁主义》、法国学者马宗达(Majumdar)和玛格利特(Margaret A. )撰写的《列宁主义的终结》、美国学者罗伯特·梅耶尔(Robert C. Mayer)撰写的《列宁主义和权力的消失》、俄国学者萨瓦(Savva)撰写的《作为救世主的列宁》等。虽然此时期大部分学者对列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但仍然有部分学者对列宁持肯定态度,强调要高举列宁主义旗帜。比如:俄国学者弗拉基米尔·萨普雷金(Vladimir Saprykin)撰写的《列宁主义:经受无知》、美国学者图马金(N. Tumarkin)撰写的《列宁活着!》等。

进入21世纪,国外学术界开始强调列宁主义研究的学理性和研究态度的客观性。英国著名列宁主义研究专家哈丁就是主张淡化意识形态的学者之一。哈丁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列宁学”关于列宁主义的一些观点失之偏颇,应当对列宁主义进行重新研究。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外学者对列宁主义只是力求从学理上进行梳理,对不同流派的认识和态度进行简要陈述。比如,美国学者丹尼尔·希罗(Daniel Chirot)主编的《列宁主义的危机和左派的衰退——1989年革命》。该书将一些关于列宁主义观点相左的论文放到了一起,在读者面前呈现出形形色色的列宁主义观。而美国学者麦克德莫特(K. McDermott)和阿格纽(J. Agnew)撰写的《共产国际:从列宁到斯大林的国际共运史》、美国学者菲列普·庞珀(Philip Pomper)主编的《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知识分子和权力》,则试图从比较客观的角度,探讨“列宁主义还有没有生命力”“列宁主义为什么会失败”等问题。

2.主要研究重点:对苏联剧变进行深度解析

力图从深层次上解读列宁主义的演变过程及其与苏联剧变之间的关系,是国外列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学者探寻了列宁主义的内涵。如:美国学者乔治·布林克利(George Brinkley)撰写的《列宁主义: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还有的学者将列宁与相关历史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如:美国学者菲列普·庞珀主编的《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知识分子和权力》一书,描述了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三人30年间思想发展变化历程,阐述了托洛茨基、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认识和态度,并对托洛茨基、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认识和态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我们研究苏俄人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素材。更多的学者分析了列宁主义与苏联解体的内在关系。如:美国学者丹尼尔·希罗主编的《列宁主义的危机和左派的衰退——1989年革命》、美国学者普法夫·史蒂文(Pfaff Steven)主编的《列宁主义的危机和1989年革命》、美国学者莫德斯利(E. Mawdsley)和怀特(S. White)撰写的《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的苏联精英》、荷兰学者马塞尔·范·林登(Marcel van der Linden)撰写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评理论和争论概览》、美国学者保罗·霍兰德(Paul Hollander)主编的《衰退和不满:共产主义和西方今天》、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埃文斯(Alfred B. Evans)撰写的《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衰退》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率先以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为题展开了相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树发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山东大学教授周向军及其团队对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

国内涉及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著作甚多,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许征帆撰写的《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梁树发撰写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方章东撰写的《第二国际理论家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董德刚撰写的《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显现。现将近30年来国内学界就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综述。

1.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总体性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展开。

(1)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

有学者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了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意义,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目的在于:“认识和总结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经验和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失误的教训,分析其失误的认识论的和社会的根源,发现其规律,从而能够避免马克思主义观上的失误。”梁树发:《谈谈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6期。

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意义。在周向军教授看来,“从国际上看,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都与是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看,什么时候确立并坚持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取得成功;什么时候我们偏离、放弃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就受挫折”。周向军:《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因此,进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至关重要。

有学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当代价值,指出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党的理论和实践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本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田心铭:《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谈谈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

(2)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有学者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就是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侯树栋、辛国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观及其理论品质的对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5期。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发展、本质、特点、结构、体系、功能和命运等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宣传、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和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周向军:《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应包含三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观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它不仅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且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状态和发展前景即马克思主义怎么样的问题提出看法。”梁树发:《谈谈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6期。

我们赞成最后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状态和发展前景的认识,最终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因此,马克思主义观应包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三位一体的内容。

(3)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人、阶级属性、研究对象等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界定。许征帆:《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史学”。吴江:《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大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段若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代思潮》2004年第3期。有学者为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新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高放:《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呼唤》,《宁夏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深刻而多方面的学说,既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又是关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的科学。梅荣政:《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五个马克思主义文本有关论述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格。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几大基本特征:“它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侯树栋、辛国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观及其理论品质的对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5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开放性”董德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等理论品格。有学者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吴东华、梅荣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5期。有学者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质。邢贲思:《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求是》2009年第5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整体性特征;它反映了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张雷声:《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8期。有学者从理论特征、社会理想、理论品格和政治立场四个方面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了精辟诠释。逄锦聚、李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解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期。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学者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体系的角度,阐述了整体性问题。他指出:一是要从整体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从对应于“非基本原理”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是从具体内容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张雷声:《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17期。有学者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高放认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内容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本问题、人的解放问题等。高放:《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呼唤》,《宁夏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有学者从学科建设的高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2期。

虽然学者们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层次性问题上,学界众说纷纭。有学者指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是要注意区分层次;二是要注意区分基本原理与具体运用的关系,不能将两者混同。梅荣政:《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五个马克思主义文本有关论述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有学者指出:“弄清楚不同层次的原理的时空界限,是理解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前提。”段若非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可区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最普遍的原理;二是普遍原理;三是局部原理;四是个别原理。段若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代思潮》2004年第3期。有学者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结论的精髓和灵魂,从“核心—外围”的角度,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层次:外围层次——具体结论以及个别论断;中间层次——基本原理;核心层次——世界观和方法论。董德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有学者从“一般—个别”的角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个层次是经典作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重要结论;第三个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刘林元:《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种认识》,《学习论坛》2009年第7期。

(4)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批判。有学者驳斥了当前否定劳动价值论的错误思潮,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总原则应该是,在坚持中求发展。不仅要努力克服教条主义的弊端,而且要重视“抛弃论、包袱论和重建论”所诱发的推翻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颜鹏飞:《关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劳动价值论大论争的反思》,《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有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社会思潮进行了批判,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是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根本利益服务的。它对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梅荣政:《新自由主义的谱系、流变及影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1期。有学者指出,必须警惕有人用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观取代马克思主义改革观,把改革的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行为。周新城:《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大问题——科学地研究苏联演变问题的重大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有学者分析了教条主义及其三种表现形式:“古教条”“西教条”“马教条”。袁银传:《破除教条主义思维方式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3期。有学者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了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一种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典型的实用主义,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真实图景。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与之相反,有学者指出,任意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有坠入另一个极端的危险。梁柱:《风物长宜放眼量——读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新视野》2005年第11期。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有学者指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的理论品格,二是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方法和价值取向,三是明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和途径。董德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有学者指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做到“三个弄清”:一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二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是科学,三是弄清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石仲泉:《近九十个春秋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有学者认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要向“老祖宗”请教,二是向实践学习,三是在破中立,四是力求持续优化,五是加强学理上的探讨。周向军:《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有学者指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要从本来面目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二是要从时代特征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三是要从根基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四是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五是要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六是要从发展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七是要从结合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刘建军:《着力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许征帆新著〈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评述》,《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2期。

(5)关于马克思主义观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

有学者指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实质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核心和灵魂就在于理论创新。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让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敬再平:《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4期。

有学者突出强调了时代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重在发现时代的根本问题,提出时代的本质原则,把握改革的时代逻辑。离开时代问题、时代原则和时代逻辑来谈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就有可能偏离其逻辑正轨,滑入形式化和庸俗化的深渊。左亚文:《时代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探索》2010年第4期。有学者强调要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转换及其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顾海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有学者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问题。有学者对现行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提出了质疑。左亚文:《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和体系的构想》,《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6期。有学者从时代的高度阐述了坚持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的时代价值,指出要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丰富基本原理的新内涵,从新的实际出发破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条式理解,要澄清附加给马克思主义的偏颇理解和错误观点。顾海良:《坚持与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3期。有学者指出,当前很多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主要是根据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而写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原来被我们忽视的思想恰恰是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部分,而原来被我们强调的思想恰恰又不是马克思原始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应重视对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思想的研究。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与视界——顾海良教授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2期。

有学者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者与教条主义者的根本分歧,不是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不断解放思想,避免僵死化、凝固化。刘相、朱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是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理论学刊》2009年第12期。

(6)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的认识

有学者在回顾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后指出,虽然垄断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但并没有消除这一基本矛盾,相反在新的形式上加剧了这一基本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并存、竞争和斗争,会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下去。但是,从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趋势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命运的学说,至今仍然是科学的。顾海良:《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问题》,《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顾海良指出,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密切结合上,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事关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有学者在分析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上,阐述了对资本主义前途命运的认识。张雷声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其在经济全球化中激化的新的表现形式导致了这场危机。面对这场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救市”措施,实际上就是通过适时调整的方式来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而改变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实现“两个必然”的重要途径。张雷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有学者在深入分析了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后指出,导致苏东剧变的原因有很多,政治信仰危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广大群众的信仰危机为苏联解体提供了社会基础和必要条件,苏共领导人和党政集团的政治信仰危机是苏联解体的直接的关键性因素。周宁:《论政治信仰危机对苏联剧变的影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有学者指出,理论的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针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总体态势,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关于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杂音,梁柱援引列宁的相关论述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理性和创造性;它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它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内部危机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对理论的背离或僵化理解。要克服这种危机,决不是要抛弃马克思主义,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梁柱:《风物长宜放眼量——读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新视野》2005年第11期。

2.对马克思主义观的个案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从总体性一般研究转向对具体历史人物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下面主要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马克思主义观、苏俄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三个方面,对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思想进行评述。

(1)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较为深入。不仅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整体研究,而且对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其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个案研究。

其一,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整体研究。

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机理。有学者从现代性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苏星鸿:《现代性诉求与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有学者从民族意识和世界胸怀的视角阐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思想境界,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性。曹富雄、郭淑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意识和世界胸怀——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

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流变。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大致表现出“一个铺垫”“两次飞跃”的“三部曲”历史演变轨迹。曹富雄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阶段、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阶段。郭淑兰、曹富雄:《发生学·本质说·价值论: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逻辑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求索》2010年第2期。

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本质、特点、结构、功能、命运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从学习、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周向军:《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5期。有学者从理论创新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指出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形成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的根本前提;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李楠:《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60年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之路》,《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2期。

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存在着两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态度: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党内两种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所体现。文山、梁由之:《中国共产党的两种马克思主义观——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的决定〉》,《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1期。有学者在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后指出,关键是要把握好“三个弄清”: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是科学,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开放(即发展的理论)。石仲泉:《近九十个春秋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置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问题之首。这个新概括,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前提——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党的文献》2009年第3期。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认为科学普及马克思主义,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的理论要求,也是正视马克思主义生存状况的现实需要。曹富雄:《论科学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其二,关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关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一是毛泽东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有学者从发生论、本质论、结构论、特征论、价值论等方面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二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有学者指出,毛泽东重点从学习研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等方面强调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周向军:《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1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强调要分清创造式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王顺生:《试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12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问题。陈锋:《解答时代重大问题是毛泽东实践与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关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特征。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曲延春:《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历史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特征表现为五个方面: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动态性、科学性。郭淑兰、曹富雄:《发生学·本质说·价值论: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逻辑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求索》2010年第2期。有学者从学习观的视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郭淑兰、曹富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基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关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内容。有学者指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内容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结合”原则融汇在毛泽东思想的整体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回答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都贯穿着这一思想原则和方法论原则,都是“结合”的深刻体现。田心铭:《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关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有学者阐述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联系,指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张冬冬、张耀:《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其三,关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关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机理。有学者依据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认识、理解、坚持和发展过程,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朱传、张理海:《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有学者探讨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发生发展的机制,认为业已存在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发生发展的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发生发展的实践基础;与各种错误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发生发展的重要动力;邓小平自身多方面的优良素质是其马克思主义观得以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周向军、李慧芬:《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8期。

关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有学者提出“二因素说”常青、赵尚杰:《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有学者提出“三因素说”肖东波:《一定不要忘记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宁夏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有学者提出“四因素说”刘建军:《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而作》,《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第8期。,有学者提出“五因素说”杜向奎、祁冰:《试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特点》,《辽宁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有学者提出“六因素说”赛晓序:《析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东岳论丛》1999年第2期。。还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个体系,应包括六个分论。我们比较赞同山东大学教授周向军的观点。他认为,应该从精神实质、理论形态、基本特征、功能四个方面系统把握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周向军、李慧芬:《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8期。邓小平是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有学者指出,认真学习研究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首要方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理论联系实际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既坚持又发展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向。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有学者从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高度,阐述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地位;朱传、张理海:《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阐述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现实意义;周向军、李慧芬:《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8期。有学者从培育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角度,阐述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10王成光、王立平:《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0

(2)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梁树发教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梁树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此外,国内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的马克思主义观也进行了个案研究。

关于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认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观,指出柯尔施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观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具体性品质,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提供了正确的视角。但是,柯尔施后来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马克思主义者转为反对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再到一个实际的反马克思主义者,其教训是深刻的。梁树发:《柯尔施的革命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

关于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认为,实践哲学是葛兰西在20世纪30年代特殊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认识。田时纲:《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观》,《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有学者认为,应从总体上理解和认识实践哲学在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中的基础性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刻内涵。梁树发:《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体系——一种关于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新的观察视角》,《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关于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指出,弗洛姆的思想主要建立在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之上。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既不是阶级斗争,也不是暴力革命,而是人道主义。季乃礼:《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关于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指出,詹姆逊运用“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诗学马克思主义”等概念,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认识。尤其值得赞赏的是,在马克思主义遭遇挫折时,詹姆逊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追求。刘梅:《术语与真精神——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观》,《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

詹·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指出,在奥康纳看来,只有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观从第一重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进到第二重矛盾,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解读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奥康纳的这种资本批判理论,具有放弃矛盾观的方法论倾向。唐正东:《生产条件的批判之维与当代资本主义的超越之路——詹·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观及其评价》,《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3)关于苏俄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第一,关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在众多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论文中,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相对薄弱。可喜的是,近年来关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同仁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以来,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现将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

一是关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有学者认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实践马克思主义和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曲延春:《列宁是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现实意义》,《探索》2006年第6期。

有学者认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列宁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的科学回答。其一,列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阶级属性、理论精髓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其二,树立了学习与运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其三,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的发展规律,科学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的问题。孙来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论坛》2009年第2期。

有学者认为,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承认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二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功能;三要抓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四要善于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五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态度。辛志英:《论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有学者总结了列宁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其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解决新的实践问题;其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把理论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问题纳入一定的历史范围;其三,根据实践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其四,套用实际的理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其五,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万能的东西,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荒谬的东西;其六,从一般真理的单纯逻辑发展中寻找具体问题的答案,只能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其七,沿着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前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客观真理。倪德刚:《列宁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探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二是关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

有学者对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范式提出了质疑,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有两种目标诉求:“革命”目标诉求和“规律性”目标诉求。从不同的目标诉求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模式必然不同。然而,以上两种诉求内含着应然和必然的矛盾,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两种不同逻辑线索。俄国共产党人着重挖掘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革命的思想,而对他们晚年思想上的变化则不予重视。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革命,因此,革命消灭了资本主义,却没有导向社会主义。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李述森:《马克思主义的双重涵义与俄国共产党人的选择》,《东岳论丛》2006年第10期。

更多的学者则是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彰显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有学者针对当前国际上出现的“复兴”伯恩施坦的思潮以及诋毁“十月革命”和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思潮,强调应该立足现时代加强对列宁主义的研究。余源培指出特别要注重解决四个主要问题:正确看待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关系,科学评价列宁反对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斗争,积极认识列宁开创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意义,努力超越斯大林的列宁主义定义的历史局限性。余源培:《立足现时代加强对列宁主义的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8期。

有学者指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看待,二是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三是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曲延春:《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时代价值》,《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9期。此外,龚云龚云:《列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顾玉兰顾玉兰:《辩证法:列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金民卿金民卿:《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启示》,《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2期。等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二,关于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有学者指出,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经历了初步形成期、逐渐成熟期、发展摇摆期和发展僵化期四个阶段。秦正为认为,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但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存在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秦正为:《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探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5期。

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有学者指出,在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斯大林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定义、灵魂、特征、历史命运;在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斯大林强调,要注重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具体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周向军、刘吉余:《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回答》,《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总体说来,马克思主义观作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术界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等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总体性研究,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同时,在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个案研究方面,成果也很丰硕。既有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整体研究,又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如: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入研究,还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和评价。相比较而言,学界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较薄弱。鲜有学者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视野中,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逻辑框架、历史命运进行系统的梳理。显然,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中显现出来的此种现象,与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本书力争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奉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