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 许田打围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与刘备共同征讨吕布,曹操对栖身于己处的刘备十分优待,但并不信任他。有一次,曹操故意轻松地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被试探的刘备惊得把筷子掉在了地上。故事至此,是《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裴注中引用的《华阳国志》则记载,当时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打雷掩盖了自己内心的动摇。这种紧张关系源于以董承为核心的反对曹操专权的朝臣集团与刘备的接近。

《演义》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以献帝下达讨伐曹操的密诏为契机,创作了“许田打围”这一虚构的故事:


献帝设朝,操表奏玄德军功,引玄德见帝……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设宴款待毕,玄德谢恩出朝。自此人皆称为“刘皇叔”。

……曹操骑爪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曹操硬要对献帝表现无礼,是为了引出反对自己专权的反对派。关羽对曹操的意图完全不知,对曹操夺过天子弓箭射鹿并接受大臣们呼喊万岁的无礼之举十分愤怒:


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兄如此,便不敢动。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操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回马向天子称贺,竟不献还宝雕弓,就自悬带。围场已罢,宴于许田。宴毕,驾回许都。众人各自归歇。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云长曰:“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玄德曰:“且宜秘之,不可轻言。”(《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关羽斩杀曹操的举动被刘备制止了。毛宗岗本在第二十回的总评中称赞关羽的行动是身为人臣的大义,但同时也指出刘备的判断才是正确的:


云长之欲杀操,为人臣明大义也。玄德之不欲杀,为君父谋万全也。君侧之恶,除之最难。前后左右,皆其腹心爪牙,杀之而祸及我身,犹可耳;杀之而祸及君父,则不为功之首,而反为罪之魁矣,可不慎哉!


得出如此评价的依据,是刘备阻止关羽时所说的“投鼠忌器”。这个词出自《汉书·贾谊传》,正如刘备所说,在除去天子身边的奸臣时,混乱中有可能伤及天子。的确,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词将刘备和关羽两人的行为都正当化了。

“义”与“忠”

但《演义》在此之后又虚构了关羽没有杀掉身处穷途末路的曹操的故事。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从赤壁败走的曹操,是其最有名的故事——“义释曹操”。关羽在许田曾表示“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但在华容道却故意放走了“此贼”。毛宗岗本将关羽在许田欲杀曹操称为人臣之“大义”,同时又将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称为“义”。将关羽对曹操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均称为“义”,这就陷入了矛盾。

毛宗岗也意识到了这种矛盾,并在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总评中借“某人”的疑问指出了这种矛盾:


或疑关公之于操,何以欲杀之于许田,而不杀之于华容?曰:吾为朝廷斩贼,忠也;华容之不杀,义也。顺逆不分,不可以为忠;恩怨不明,不可以为义。如关公者,忠可干霄,义亦贯日,真千古一人。


如上所述,毛宗岗本将关羽在许田的行为称为“忠”,将他在华容道的行为称为“义”。不使献帝陷入危险境地的“忠”优先于杀死曹操的“义”。

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弃“义”而以“忠”为先。毛宗岗本的《读三国志法》中指出,《三国》(指《演义》)尊重“春秋之义”,采取了动机主义。现在的刑法中依然会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即有杀人动机但没有杀人和无杀人动机但杀了人,哪一个罪更重?《春秋》认为前者的罪更重,这就是动机主义。

按照这一说法,关羽在许田有杀掉曹操的动机,就已经是“义”了。在此基础上,不使献帝陷入危险境地的“忠”优先于“义”。也就是说,关羽既忠且义。毛宗岗本通过主张关羽兼备忠义,消除了两个虚构故事中关羽想要杀曹操而又没有杀的矛盾。

在许田打围之后,《演义》展开了《三国志》中也有记载的“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献帝回宫,与伏皇后之父伏完相谈,赐密诏于董承。董承以密诏示刘备,刘备愿与之共同奉诏讨贼。)(刘备)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遣人请刘备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翌日,玄德以讨伐袁术为名辞别曹操,袁术死后,玄德仍留在徐州。刘备唯恐曹操报复,乃求救于袁绍,袁绍举兵讨伐曹操。)(《演义》第二十回至二十三回)


刘备在被曹操试探后,于建安四年(199年)离开许都并攻占徐州,这是史实。之后,刘备在曹操与袁绍划分天下的官渡之战中打头阵,占领了徐州并以之作为根据地。但曹操不会允许事态继续如此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