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后蜀灭亡
蜀主孟昶是两川节度使孟知祥的儿子,后唐封他为蜀主,历史上叫作后蜀。唐朝末年,孟知祥在蜀国称帝,不久病逝。他的儿子孟仁赞继位,后改名为孟昶。孟昶荒淫无度,滥用臣僚,他所宠信的王昭远、伊审征、韩保正、赵崇韬等都非常不称职。孟昶的母亲李氏曾经对他说:“唐庄宗和你父亲之所以能灭掉后梁,平定蜀国,是因为他们当时统兵的将帅都是按照功劳授予职位的,士兵们都很心悦诚服。现在王昭远无才无德,韩保正是个纨绔子弟,他们都不懂行军打仗,一旦边关有警报,怎么能够承担起重担呢?”孟昶的母亲还是很有见识的,可是孟昶却没有理会。
后来,大宋平定了荆南、湖南。蜀相李昊进谏孟昶:“臣观察宋朝不像周、汉,将来一定会统一四海。为了我国的未来考虑,不如派遣使臣向宋朝称臣进贡,或许还能免遭战祸。”孟昶觉得很有道理,就和王昭远商议。王昭远自信地说:“主上大可放心,蜀道艰险,有三峡这道天堑,宋军难道能飞进来不成?我们何必向他们称臣进贡,受宋廷管辖呢?”孟昶听后,便放弃了称臣进贡的念头,只是增兵防守要塞。
不久,王昭远又劝孟昶拉拢北汉,夹击汴梁。于是,孟昶派遣部校赵彦韬到太原给汉主送信。偏偏赵彦韬阳奉阴违,竟然跑到汴京,将书信交给了太祖。太祖看完后,不禁微笑着说:“朕正准备发兵西征,偏偏他先来挑衅,这下朕出师有名了。”于是太祖扔下书信,开始点将出征。太祖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都指挥使刘光义、崔彦进为副将,枢密副使王仁赡、枢密承旨曹彬为都监,率兵六万,分道进入蜀地。
王全斌等人入朝辞行的时候,太祖问他们:“你们认为西川能不能攻下?”王全斌回答:“臣等仰仗天威,谨遵天意,用不了多久就会凯旋归来的。”右厢都校史延德说道:“西川要是在天上,确实没办法得到,但只要它在地上,难道六万大军还不能平定一个西川吗?”太祖高兴地说道:“爱卿们都这么勇猛,朕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只要攻克城寨,所得的财物都可以分给将士们,朕只想要得到土地,其他的都无所谓了。”王全斌等人叩拜领命。太祖又说道:“朕已经为蜀主置办了府邸,一共五百多间,家具杂物一应俱全。要是蜀主投降,他的家属无论男女老少,一概不准侵犯,好好地送到京城来见朕,不得有误!”王全斌等人领旨后,分兵两路进兵西川。王全斌和崔彦进等人由凤州进入,刘光义和曹彬等人从归州挺进,浩浩荡荡,直奔西川。
蜀主孟昶接到警报,急忙任命王昭远为都统,赵崇韬为都监,韩保正为招讨使,李进为副使,率兵抵御。随后,蜀主又令李昊在郊外为他们饯行。酒喝到一半,王昭远醉醺醺地振臂大喊:“我这次前去,退敌当然不在话下,就是进取中原也是易如反掌!”李昊心中暗暗地嘲笑他,嘴上敷衍几句。王昭远率兵启程,手里拿着一把铁如意指挥兵马,把自己比作诸葛亮。
军队到了罗川,王昭远听说宋军主帅王全斌已经攻克了万仞、燕子两座要寨,正进军兴州,于是连忙派遣韩保正、李进率领五千兵马,前往抵拒敌军。韩保正、李进二人行军到三泉寨,正巧碰到宋军的先锋史延德带着前队纵马冲杀过来。李进手持长戟出迎,还没跟史延德交手几个回合,就被史延德用枪挑飞长戟,打翻到马下,活捉了过去。韩保正大怒,抡刀出战,史延德丝毫不惧怕,挺枪迎战,又打了十几个回合,杀得韩保正气喘吁吁,不久也被宋军活捉了。还真是个纨绔子弟,不堪一击。史延德又率兵乱杀一阵,可怜这些蜀军失去了主帅,大多做了无头鬼,还有三十万石粮草,全都被宋军抢走,一车不剩。
王昭远接到战败的消息,在罗川摆下兵阵,准备拒敌。史延德也不敢贸然挺进,在途中暂时休整,等待后军到来。不久,崔彦进率兵一万和史延德会师,两军一同前行。史延德远远看见蜀军沿着长江排兵布营,江上的桥梁还没有被斩断。崔彦进的部下张万友大喊:“不乘机抢渡浮桥,更待何时?”话音未落,他已经纵马突出,跑到了浮桥上。蜀军连忙前来阻拦,却挡不住张万友的大刀。只见张万友左一枪,右一刀,将蜀兵杀落到江中。宋军蜂拥跟上,顷刻间杀到了对岸,王昭远见宋军竟然这么骁勇,不禁大惊失色,急忙率军撤走,退守漫天寨,然后调集各处的精锐一起防守。
崔彦进分兵三路,同时发动进攻。自己和史延德为中路,先抵达漫天寨下。漫天寨在山上,地势非常高峻,崔彦进清楚仰攻难度很大,所以只命令士兵在山下辱骂王昭远,引诱他出战。王昭远仗着自己兵多,倾巢出动。崔彦进率军迎敌,刚一交锋,就假装败退。王昭远麾军穷追不舍,追赶了十余里,觉得离寨太远了,正准备鸣金收兵,可是已经迟了。就在这时,从左右两边杀出两路宋军,左路是宋将康延泽,右路是张万友。这个时候崔彦进、史延德又调转马头,领军杀了回来,三路夹击蜀军,王昭远无奈,只好纵马往回撤军,蜀军随即溃败。
宋军乘胜追击,追到寨下,凭借着这股锐气,踊跃登山。王昭远料想难以守住,于是放弃漫天寨,向西逃窜去了。宋军杀到寨中,抢走无数的兵器、盔甲、粮草。王全斌赶到后,派崔彦进再次进兵,王昭远收集逃兵,前来迎战,三战三败,只好西渡桔柏江,烧毁桥梁,退守剑门去了。
王全斌因剑门险峻,担心难以攻克,决定先探听刘光义那边的消息,再做决定。不久,刘光义送来捷报,说已经攻克夔州,正进兵峡中。夔州是西蜀江防的第一重门户。刘光义、曹彬从归州出发,攻打夔州。蜀将高彦俦和武守谦率兵死守,在夔州城外的锁江上筑起浮桥,上面设置三重栅栏,同时沿江布设大炮,专门提防宋军军舰。
刘光义等人从汴京出发前,太祖叮嘱他们水陆夹击,才可以取胜。于是,刘光义逆江进入蜀地,在距离锁江三十里的地方舍舟步行,乘夜偷袭。蜀兵只顾江防,疏忽了陆防,忽然被宋军从陆上攻入,立即溃散。刘光义夺下浮桥,进军城下。武守谦正准备开城迎战,高彦俦阻止道:“宋军长途跋涉,意在速战速决,不如坚守不出,等到他们士兵倦怠、粮草耗尽、斗志全无的时候,我们再率军迎战,到那时便可以一鼓作气打退敌军了。”这是个以逸待劳的好办法,可是武守谦没有同意,独自领着几千骑兵,大开城门,跃马出战。
刘光义的骑将张廷翰挺枪过来,双方交战了一两个小时,张廷翰的枪法越逼越紧,武守谦抵挡不住,虚晃一枪,驰马向城中逃去。说时迟,那时快,张廷翰步步紧追,也跟着进城,守城的士兵想要将城门关闭,被张廷翰一枪戳死了。宋军蜂拥进入,曹彬、刘光义先后驰入,高彦俦急忙前来阻拦,可是已经招架不住了。高彦俦身中数十处创伤,奔回府中,整理衣冠,朝着西边拜了又拜,然后自焚而亡。也算是后蜀的忠臣了。
刘光义攻克夔州后,进城安抚百姓。他厚葬高彦俦的遗骸后,再向北进兵,所到之处,望风披靡!万州、开州、施州、忠州等四州相继归降,峡中郡县全部平定,刘光义于是飞书告诉王全斌。王全斌听说东路大捷,也准备进军益光,途中抓获一名蜀军的侦察兵,王全斌厚赐美酒和粮食,劝他归降,并询问进入蜀地的路径。这名侦察兵答道:“益光的东面,越过几座大山之后,有一条狭窄的小道。从这条道路经过,就可以绕出剑门南面,和官道会合,前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王全斌大喜,于是按照他说的办,从小道径直赶往青疆,同时分兵给史延德,偷袭剑门。王昭远听到警报,命令偏将在剑门据守,自己率军去汉源坡阻击王全斌。谁料还没有遇到王全斌,剑门失守的消息就传来了,吓得王昭远魂不附体。不久,鼓角声连天,王全斌、崔彦进从青疆杀到,王昭远吓得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还是都监赵崇韬有些胆色,布阵出战。这个时候的蜀军人人胆战心寒,哪里还敢跟宋军较量?果然,蜀军一跟宋军交手,看到几个人受伤后,就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赵崇韬本来还想坚持下去,偏偏坐骑也像被吓破了胆,只知道向后退,害得赵崇韬没有坐稳,从马上翻落下来,平白无故地被宋军活捉去了。
王全斌喜好杀人,命令士兵一路砍杀,好像刀劈西瓜一样,滚滚落地,砍下有一万多颗头颅。有几个败兵侥幸逃脱,跑回寨中,急忙将王昭远推上马,快马加鞭,逃到了东川,然后藏到了仓舍里面。一会儿,追兵杀到,他们进到仓舍里搜寻,看到王昭远缩成一团,也不管你是什么都统不都统的,把铁锁往他身上一套,王昭远就像猴子一样被宋军牵走了。
蜀主孟昶正和爱妃花蕊夫人饮酒取乐,突然接到败报,孟昶的醉态立即吓醒了一半。他连忙下旨招兵买马,令太子孟玄喆为统帅,李廷珪、张惠安为副将,率兵赶赴剑门,支援前军。孟玄喆从小不习武功,只喜欢音乐,当天从成都出发,还带着好几个美女,几十个伶人,笙箫管乐,沿途吹唱,并不像是去行军打仗,倒像是出门迎亲去了。李廷珪、张惠安又都是无用的书生,走到绵州,得知剑门已经失守,竟然逃跑去了东川。
孟昶惊惶失措,急忙向左右问计,老将石斌献计说道:“宋师远道而来,肯定不能久持。只要我们据守深沟高垒,死守要塞,宋军自然会退兵。”蜀主叹息道:“我父子二人省吃俭用,养兵四十多年,如今大敌当前,试问谁还敢为我效命,领兵迎敌?”说完泪如雨下。忽然,丞相李昊报道:“不好了!宋军主帅王全斌已经攻下魏城,不久就要到成都了。”孟昶失声说道:“这该如何是好啊?”李昊说:“宋军进入蜀地,无人可挡,估计成都也难保守,不如见机归降,还可以保全自己。”孟昶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罢了!罢了!我也顾不上什么了,爱卿为我拟写降表吧!”李昊于是立刻修缮降表,孟昶派遣使者送与宋军。
王全斌接受蜀主的归降,令马军都监康延泽领着几百骑兵,随使者进入成都,宣谕皇恩和威信。康延泽进城后,将府库查封,然后返回了宋军大营。第二天,王全斌率领大军入城,刘光义等人也领兵前来,孟昶出城迎接。王全斌下马抚慰蜀主,待遇非常优厚。孟昶令李昊将降表献给宋太祖,表示归降。
李昊本来是前蜀的旧臣,前蜀亡国时,降表也是出自李昊之手。蜀人总是拿“世修降表李家”六个字来嘲讽李昊,也算是一段趣闻。后蜀从孟知祥到孟昶,一共两代,三十二年。太祖接受降表后,任命吕余庆为成都知府,并命令蜀主孟昶即刻率领家眷来京供职。孟昶不敢怠慢,带着孟氏一族赶往汴京。太祖在崇元殿接见孟昶,孟昶叩拜完毕后,太祖赐座宴席,面封孟昶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授爵秦国公,孟氏一族子弟都封有职位,就连王昭远那帮俘虏也都被释放了。
太祖为什么这么优待蜀主呢?因为他听说蜀主的妃子花蕊夫人倾国倾城,是个绝世佳人,非常想一睹真容,又不便特地召见她,只好将孟氏上下全都赏赐一遍,不怕见不到这花蕊夫人。孟昶的母亲李氏带着孟昶的妻妾,当然也包括花蕊夫人,入宫拜谢太祖。太祖一一传见,等到花蕊夫人拜见的时候,她刚一靠近,便觉得有一种花香扑面而来。太祖仔细端详这花蕊夫人,果然有倾国倾城、沉鱼落雁的美貌。等到她弯腰下拜,好似迎风的杨柳,婀娜轻盈。太祖听到她娇声说道:“臣妾徐氏,拜见陛下,愿皇上万寿无疆!”这两句话原本很平淡,但是出自花蕊夫人的口中,太祖偏偏觉得珠喉婉转,楚楚动人。太祖当面下旨,命孟昶的母亲李氏带着妻妾去参观后宫,花蕊夫人也一同前往。她们从后宫回来后,便向太祖谢恩告别。
太祖称呼孟昶的母亲为国母,并教她以后随时进宫,不要拘泥。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李氏应诺退下,太祖睁着一双大眼睛,入迷地看着花蕊夫人的脸,花蕊夫人好像察觉到太祖在看她,也回瞧了太祖一眼,便跟着李氏出去了。这秋波一转,害得这位英明仁武的宋太祖心猿意马,几乎废寝忘食。因为继后王氏于乾德元年崩逝,六宫里虽然有嫔妃,但都姿色一般。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这倾国倾城的美人,怎么肯轻易放过?只是这花蕊夫人已为人妇,不方便强取豪夺。太祖踌躇了好几天,最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一天晚上,太祖召孟昶入席。两人一直喝到半夜,孟昶才回去。过了一晚,孟昶竟然一病不起,胸里好像被什么食物给塞住了,不能下咽。经过医治,毫无效果。孟昶连续卧床几天后,竟然毙命,享年四十七岁。太祖连续五天没有上朝,身穿素服以示哀悼,另外还赠给他的家眷一千匹锦缎,丧葬费用全都由朝廷支付,并追封孟昶为楚王。孟昶的母亲李氏本来奉旨可以随意入宫,自从孟昶逝世后,她每次和太祖见面,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太祖就对她说:“国母应该自爱才对,不要总是这么忧伤。如果你嫌留在京城不方便的话,我这就送你回去。”李氏问道:“回到哪里?”太祖说回到蜀地。李氏说道:“老身是太原人,回到并州是我的夙愿,老身要是能老死在并州,自当感激不尽!”太祖说:“并州现在被北汉占据,等朕平定刘钧,一定让国母如愿以偿!”李氏便拜谢离开了。
孟昶死后,李氏并没有号啕痛哭,只是在拜祭的时候说:“你不能为了江山社稷战死沙场,却贪生怕死来到这里,可是最后还是难逃一死!我是为了你才苟且偷生到现在,如今你已经魂断黄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李氏绝食了几天,最后饿死在家中。后来,太祖命人将李氏与孟昶都葬在洛阳。丧事办理完毕后,孟昶的家属回到汴京,又免不了入宫谢恩。太祖见到花蕊夫人满身缟素,愈发显得丰神楚楚,玉骨姗姗。到了晚上,太祖竟然将她留在宫中,逼迫她侍寝。花蕊夫人身不由己,只好唯命是从了。太祖和她畅饮了几杯酒后,见她脸蛋红彤彤的,越发怜爱,索性将她抱入帐中,享受鱼水之欢去了。
第二天,太祖册立花蕊夫人为妃。这花蕊夫人是徐匡璋的女儿。她之所以绰号花蕊,是因为她体态娇柔,仿佛花蕊一样娇嫩清香。她本来和孟昶非常恩爱,这次被太祖逼迫,勉强侍寝,但她心里还是想着孟昶。在后宫里,她时常亲手绘画孟昶的画像,日夜供奉。每当别人问起,她只说自己画的是张仙,祈祷自己早生男丁。宫里的那帮嫔妃巴不得都生男孩儿,于是争相模仿她。大家说的张仙送子的故事,就是由花蕊夫人捏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