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演义(现代白话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南下戡定荆湘

建隆二年的夏天,杜太后病重,太祖日夜侍奉,不离左右。无奈杜太后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不久,杜太后咳喘交加,生命垂危。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便召集赵氏子孙,包括枢密使赵普一起来到病榻前。她先对太祖说道:“你登基皇位已经有一年多了,你可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得到江山吗?”太祖答道:“托先祖和母后的洪福,我才有机会得到天下。”杜太后说道:“你想错了!是周世宗将皇位传给了年幼的儿子,这才让你有机可乘,得到了江山!所以为了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你百年之后,帝位应该传给光义。光义逝世后,再将帝位传给光美。光美逝世后,再将帝位传给德昭。一个国家有个年长的君主,是江山社稷的福分,你要牢记在心!”太祖哭着说道:“谨遵母后教诲!”

太后又转过头叮嘱赵普:“你跟随你的主子多年,为人忠诚,我早就把你当成一家人了。我刚才的遗言,麻烦你也记在心上,不得有违!”赵普领命,在床榻前记下太后遗嘱,并写上“臣赵普谨记”五个字,然后把遗书收藏在柜子里,让可靠的宫人保管。

杜太后生了五个儿子,大儿子匡济、二儿子匡胤、三儿子匡义、四儿子匡美、小儿子匡赞,其中匡济和匡赞幼年夭折。太祖即位后,由于避讳的缘故,将所有兄弟名字中的“匡”字都改为“光”字。太后遗嘱中提到的昭德,是太祖和原配贺夫人所生。

两天后,太后病逝于滋德殿,享年六十岁,谥号明宪。乾德二年,又改谥号为昭宪。

太祖听从赵普的计策,将藩镇的兵权全部收回,接着又选择将帅,分别防守边关,而他们的家人全部留在京师,由朝廷供养,待遇非常优厚。边防所有的军务,将领们都可以自行做主。将领们每次进朝,太祖都会赐宴赏金,所以诸将都愿意拼死效力,西北的边关也得以安定。羁留诸将的家属并优待他们,无非是太祖防止诸将叛乱的手段,此法非常奏效。

一天,关南(周世宗显德三年,从契丹手中收复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瀛洲和莫州,北宋称这三关以南的地区为“关南”)有个百姓来到京城告御状,说守将李汉超强占他的女儿,而且还借钱不还。

太祖召见那个百姓问道:“你的女儿有没有嫁人?”这人答道:“嫁给了一个农夫。”太祖又问:“李汉超没去关南之前,辽人有没有侵犯过?”这人回答:“年年都来,我们苦不堪言。”太祖又接着问:“那现在怎么样?”这人听后便默不作声了。太祖生气地说:“李汉超是朕的功臣,你的女儿能够侍奉他,应该比嫁给一个农夫光荣得多。要是关南没有李汉超镇守,你的子女和家产能保得住吗?你为了区区小事,大老远跑来京城告状。你下次再敢来,朕绝对宽恕不了你!”说完,便命令左右将他赶了出去。

事后,太祖派遣密使传谕给李汉超:“你赶快将民女送回去,并且把借贷偿还清。朕暂且宽恕你这一回,下次再敢犯,我饶不了你!如果你真的缺钱用的话,尽量跟朕说,何必向老百姓借钱呢?”李汉超听后,感激涕零,将人和财物悉数奉还,还上表谢罪。

环洲守将董遵诲是高怀德的外甥,他的父亲名叫董宗本,曾经在后汉担任随州刺史。太祖还没有成就大业之前,曾经去过董宗本的府上。董宗本见太祖一表人才,武艺非凡,所以非常器重他,还留他在府上住了好几天。但是,董遵诲却很看不起太祖,经常对他傲慢无礼。

一天傍晚,董遵诲对太祖说:“我曾经看到城上紫云缭绕,看到一条几百尺的黑蛇忽然飞腾到天空,化作巨龙而去,你说这暗示着什么?”太祖听后只是微笑,并没有作答。

过了几天,董遵诲又和太祖谈论军事,董遵诲理屈词穷,反而恼羞成怒,竟然要跟太祖动手。太祖惹不起,躲得起,连忙向他父亲董宗本辞别。周末宋初,董遵诲担任骁武指挥使,太祖在后殿召见他,笑着对他说:“爱卿还记得从前黑蛇化作巨龙的事情吗?”董遵诲吓得连忙跪拜:“臣当时愚昧,不认识真命天子,要是陛下不计前嫌,我定当以死谢恩!”太祖大笑。

没过多久,有军士击鼓鸣冤,列举了董遵诲数十件违法的事迹。董遵诲更加害怕,惶恐不安地等待发落。太祖又召见他说:“朕既然打算原谅爱卿,怎么会忍心追究爱卿以前的罪状呢?爱卿不要担心,只要爱卿从此以后改过自新,朕还是会破格重用爱卿的。”董遵诲听后,连忙叩头谢恩。

董遵诲的父亲董宗本是范阳人,曾经是辽国降将赵延寿的部下,赵延寿被抓后,董宗本带着儿子往南逃亡,而他的妻妾却陷在幽州。太祖派人买通当地人,将董遵诲的生母赎回来,送给了董遵诲。太祖几次以德报怨,董遵诲无比感激,发誓要万死相报。太祖特封他为通远军使,镇守环夏。董遵诲上任后,召集各族的酋长,宣布朝廷的威德,大家都心悦诚服。不久,边关传来急报,董遵诲带兵深入,斩获无数,边关于是平定。豺狼并不是不可以任用,重要的是任用的方法。

太祖还嫌对藩镇的裁制不够,于是派文官到各州担任通判,并设下诸路转运使,选择各路的兵马补充禁卫军。这些举措无非是为了节制藩镇,巩固皇权。从此,五代以来君弱臣强的弊端一扫而空。真是煞费苦心呐!

建隆四年,太祖改元乾德,接受百官朝贺。武平节度使周保权派遣使者向京城告急。周保权是周行逢的儿子,周行逢在周世宗在位时,因为平定湖南有功,被封为朗州大都督,兼武平军节度使,管辖湖南全境。宋朝初年,周行逢的任职没有变动,太祖还加授他为中书令。周行逢在地方上励精图治,一切还是按照藩镇的做法,行动非常自由。太祖刚刚平定中原,没有精力过问湘南,所以周行逢能在湖南坐镇七年,安享荣华富贵。

后来,周行逢将要病逝,召集部下道:“我的儿子周保权才十一岁,什么都不懂。我逝世后,犬子还得仰仗诸位的辅佐和保护。湖南境内大部分的官属还算恭顺,没有什么野心。只是衡州刺史张文表生性凶悍,蓄谋已久。我死之后,他一定会举兵作乱,希望诸位能尽心辅助我儿,不要丢失了疆土。万不得已的话,你们宁可投靠宋廷,也不要让疆土陷入张文表的虎口。”

周行逢死后,周保权继位。果然没过多久,衡州张文表听说周行逢病逝,生气地说道:“我和周行逢从小都身份微贱。我们两人白手起家,曾经一同建功立名。如今他已经病逝,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他不把藩镇交给我,反而还劝我臣服那叛贼赵匡胤,真是欺人太甚!”不久,张文表便率军偷袭潭州,杀死了守将廖简,还扬言要进取朗州,杀光周室一族。朗州大震,周保权急忙派遣杨师璠前往讨伐,并且派遣使者向宋廷求援。

同时,荆南节度使高继冲也上书,乞求宋廷派兵援助。高继冲是高保勋的侄儿,高保勋的祖父高季兴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经历后梁和后唐,被后晋封为南平王。高季兴死后,他的儿子高从海承袭爵位。高从海又将爵位传给儿子高保融,高保融又将爵位传给高保勋。后来,高保勋又把爵位传给了侄子高继冲,高氏一族世代镇守江陵。荆南和湖南毗邻,高继冲害怕张文表侵犯,所以也派人驰报宋廷。

太祖接到周保权和高继冲的求援信后,先下诏到荆南,让他们派遣水军讨伐潭州。然后又派慕容延钊为都部署,李处耘为都监,率兵南下。临行时,太祖叮嘱他们:“江陵南边是长沙,东边是建康,西边是巴蜀,北边是大梁,是天下的心腹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今荆南四分五裂,是收复的大好时机。爱卿假装说向他们借道,然后伺机入城,占据荆南,岂不是一举两得吗?”两位将军领命前往。

慕容延钊和李处耘到了襄州后,立即派遣阖军使丁德裕率军先赶到江陵,要求高继冲借道。高继冲正派遣水师三千令亲校李景威统率,兵发潭州。丁德裕率军来到江陵后,向高继冲说明来意。高继冲急忙召集部下商讨对策,部将孙光宪说道:“中原自从周世宗以来,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如今的宋主比周世宗还要雄武,江陵地小民贫,肯定不能和宋主抗衡,不如尽早归附疆土,还可免遭兵祸。如果归附宋廷,明公的富贵同样可以保全!”高继冲犹豫不决。他又召见叔父高保寅密商,高保寅说道:“我们暂且备好牛肉和酒席,借着犒师的名义,看看他们兵力如何,再做计较。”高继冲说道:“那就麻烦叔父前往了。”

高保寅挑选数十头肥牛和几百坛美酒,前往荆门犒劳宋军。到了荆门后,由李处耘出面接待高保寅。李处耘对他很是殷勤,高保寅非常高兴。第二天,慕容延钊召见高保寅,置办酒宴,相谈甚欢。高保寅派人飞速禀报高继冲,让他不要担心,宋军非常友好。谁知道李处耘已经带领精兵星夜前进,抵达江陵,和丁德裕会师一处。高继冲正等待高保寅回来,忽然听说大军兵临城下,急得束手无策,只好出城相迎。高继冲向北出迎十余里,刚好碰到李处耘。李处耘一边将高继冲带入寨中,让人好生招待;一边亲自率军进入江陵城。等到高继冲回去的时候,宋军已经占据了各个要塞,高继冲越发惶恐不安,只好交出荆南版图,将全境的三州十六县全部献给宋廷,并上书表示愿意归附。

太祖听说荆南已经平定,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于是派遣王仁赡为荆南都巡检使,赏赐高继冲锦衣玉带、金银珠宝,并授他为兵马都指挥使,仍旧担任荆南节度使。孙光宪因为劝谏有功,被任命为黄州刺史。荆南自从高季兴据守以来,传袭了三代五主,共四十余年。荆南被纳入宋朝后,高继冲后来又被改任武宁节度使,开宝六年病逝于汴京,总算是富贵终身,了却一世了。

慕容延钊和李处耘夺取了江陵后,便率军进取潭州。当时湖南将校杨师璠已经在平津亭大破敌军,活捉了张文表,并将他活剥熟吃,手段非常残忍。慕容延钊趁着张文表和杨师璠酣战之际,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克了空虚的潭州。随后,他又率军进逼朗州。周保权只有十一二岁,毫无主见,部将张从富说道:“眼前我军刚刚得胜,气势正盛,不妨和宋军决一胜负。况且朗州城固如金汤,就算不能战胜,我们还可以据城坚守,等到他们粮草耗尽,自然会退去,少主不必过虑!”拿宋军和张文表相比,真是无知!诸将多半赞同,于是湘兵整缮兵甲,决心和宋军一较高下。

慕容延钊先礼后兵,命令丁德裕前往朗州,劝抚他们献土投诚。丁德裕率领数百骑兵,直抵朗州城下,让守将开门。张从富在城上回应道:“来将是谁?”丁德裕说:“我是使臣丁德裕,特地来传达朝廷圣旨!”张从富冷笑道:“你有什么圣旨?无非是想窃据我朗州。你回去告诉宋主,我这里的疆土本来就是世袭,张文表已经被我们荡平了,就不用劳烦你们帮忙了。我们彼此守住边境,不要伤了和气!”丁德裕生气地说:“你敢违抗王师吗?”张从富自信满满地说:“朗州不比江陵,不要小看了我们!你们要是来硬的,我们也不怕,看箭!”说完向丁德裕射了一箭。丁德裕见张从富态度如此坚决,只得先行离开,返回禀报慕容延钊。

慕容延钊上书奏明太祖,太祖随后派遣使者前往朗州,谕令:

汝本请师救援,所以出发大军,来拯汝厄。今妖孽既平,汝等反以怨报德,抗拒王师,究是何意?

张从富不愿听使臣饶舌。为了阻止宋军压境,他派人摧毁城外的所有桥梁,并把船毁掉沉入水中,堵住河道。同时命人将树木砍倒来阻挡道路,一心为难宋军!

慕容延钊和李处耘陆续进兵。李处耘先到澧江,远远望见对岸敌军的阵营,旌旗飘扬,非常严整。李处耘明地里说要渡江,暗地里却分兵绕到上游,偷偷潜往南面的渡口。朗州的守将张从富只知道提防着李处耘,却不料从侧面杀出了一支宋军,冲到阵营里。张从富慌忙带兵阻击,还没有打几个回合,对岸的宋军又渡江杀了过来,搞得张从富手忙脚乱,只好逃回了朗州。

宋军俘获许多敌兵,李处耘检阅俘虏。为了震慑敌军,他看到肥壮的士兵,就下令将他们的肉割下,做成粥分给左右品尝。他又挑选了几名年轻的俘虏,在他们的脸上刻上字,放他们回到朗州。

脸上被刺字的士兵逃回朗州后,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城里的人,说宋军喜欢吃人肉!顿时一传十,十传百,全城上下人心惶惶,纷纷逃走。朗州军也曾经吃过张文表的肉,怎么听说宋军吃人肉吓成这样?等到李处耘兵临城下,城中更是慌乱,张从富看军心已散,知道不是宋军的对手,便携带家眷逃往西山去了。

朗州的偏将汪端护住周保权和周氏家属,躲避在长江南岸的一个寺庙中。李处耘一鼓作气,攻破城门。慕容延钊大军进城后,全城上下搜抓逃虏。士兵搜到西山脚下的时候,正好撞见张从富出来,想要向别的地方逃窜,真是冤家路窄啊。张从富见宋军人多势众,只好束手就擒,他因为极力抗拒王师,后被慕容延钊斩首。慕容延钊又探访寺庙,将周保权一族抓获。汪端率军逃跑,被宋军追上后剿灭,汪端死于乱箭之中。湖南全境自此平定。

周保权被押解进京,等候发落。太祖命令他入朝觐见。这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突然见到雄威的赵匡胤,吓得瑟瑟发抖,哆哆嗦嗦地连“万岁”都喊不出来。太祖不禁心生怜悯,不忍心治他的罪。不但这样,太祖还优旨特赦,授他为右千牛卫上将军,留在京城和家属同居。周保权长大后,被提拔为右羽林统军,并担任并州知府。周保权后来也和高继冲一样,寿终正寝。这也全仰仗太祖的宽厚仁善。

荆、襄已经平定,太祖的统一大业又前进了一步。太祖打算再次进兵南北,又担心战事太过频繁,士兵疲惫,于是暂时下令养精蓄锐,休整各军。就在这时,军校史珪、石汉卿进谏太祖,说殿前都虞侯张琼拥兵自盗,作威作福。太祖召见张琼,当面讯问他是否属实。张琼不肯认罪,反而还顶撞了几句,惹得太祖火冒三丈,喝令石汉卿掌他的嘴,并把张琼交给他们处置。石汉卿等人平时和张琼有些过节,这次张琼落难,他们恨不得整死他。他们用铁棍狠狠地击打张琼的头部,张琼顿时血流如注,晕厥过去。

等到张琼苏醒,已经被囚禁在大牢里了。他伤痕累累,疼痛难耐,于是哭着说:“我在寿春的时候,身中数箭,那天死了反倒更好,还可以保住名节。如今却要死得不明不白,真是可恨!”说完,他解下腰带,拜托狱卒寄送给母亲,自己咬牙撞向了墙壁,当场殒命。太祖听说张琼的遗言,又查明张琼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非常后悔。于是下令厚葬张琼,优厚抚慰张琼的家属,并严加苛责石汉卿等人太过鲁莽,便匆匆结案了。

乾德二年,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宰相一起被太祖罢免,只留下赵普担任同平章事。宋朝初年,官员制度和唐朝一样,同平章事这个职位在唐朝就有了,就是宰相的代名词。太祖任命赵普为宰相,想要再设立一个副宰相的职位,又没有好的名称,于是询问翰林学士陶谷的意见。陶谷说唐朝有参知政事这个官职,比宰相稍低一级。于是太祖任命枢密直学士薛居正、兵部侍郎吕余庆一同为参知政事,月俸是宰相的一半。

赵普做了宰相之后,太祖更加信任他,凡事都要和他商量。有时候在朝堂上没有得到解决的事情,到了夜里,太祖还要亲自去赵普的府邸,商讨解决。赵普每次退朝,担心太祖会夜间拜访,所以不敢轻易换下官服。

一天大雪纷飞,狂风呼啸。赵普退朝后吃过晚饭,对门客说道:“皇上今天想必不会来了吧。”门客回答道:“今夜非常寒冷,就是寻常百姓都不愿意出门,何况高贵的天子呢?相爷尽可放心,早点歇息吧!”赵普于是换下官服,退到了寝室,刚准备上床睡觉,忽然听到有敲门声,连忙起身开门,只见门客跑进来禀报:“皇上来了!”赵普来不及穿上官服,匆匆赶出去迎接圣驾。赵普见太祖站立在风雪中,慌忙叩拜,并自责道:“臣接驾太迟,衣冠不整,还望陛下恕罪!”太祖笑着说:“今晚大雪,不怪爱卿没有准备,何罪之有?”太祖一边说着,一边扶起赵普,携手走进大堂。太祖说道:“我还约了光义一起来,他还没有到吗?”赵普正要回答,赵光义就到了。

于是,君臣手足齐聚一堂。太祖半开玩笑地问赵普:“羊肉美酒可以除寒,爱卿有没有准备啊?”赵普回道已经准备妥当,太祖大喜。赵普将妻子林氏叫出来,让她烧酒。林氏拜见太祖、光义后,太祖笑着说:“贤嫂!今天就麻烦你了。”

酒过三巡,太祖对赵普说:“朕因为外患还没有平定,寝食不安。其他的地方还可以缓缓,只是太原一路,经常前来骚扰,朕打算先将太原拿下,然后再削平其他的国家,爱卿觉得怎么样?”赵普回答:“太原阻挡西北两面,我军如果先攻下太原,便和契丹接壤了,这样一来边疆的压力就会很大。臣的意思不如先征讨其他的地方,等这些国家收复了之后,区区弹丸小国,自然会收入版图之内的。”不愧是经验老练的千古良相。太祖微笑道:“朕的意思也是这样,刚才只不过是在试探爱卿。但是如果要平定其他的国家,先从哪个下手呢?”赵普回答:“没有比蜀地更合适的了。”太祖点头,三人又商讨了一会儿讨伐蜀国的计策,夜色已深,太祖兄弟二人才起身离去,赵普恭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