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2014~2015年度中国媒体发展盘点
摘要:2014~2015年度,传媒业发展保持增长态势,增长点主要在新媒体这一块,电视行业和报纸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新媒体在不断的调整中崛起,传统媒体被倒逼转型以期自我超越,二者在竞争中合作趋向融合发展。政府宏观的规制加强对各行业的监管,推动新旧媒体发展。未来的中国媒体发展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关键词:调整 崛起 倒逼 超越 融合 规制
2015年,国际环境极为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面对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增长率为6.9%,增速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行各业发展趋于收紧,传媒产业却依然保持谨慎增长,新媒体的贡献不容忽视。根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统计测算,2014年中国传媒产业总值达11361.8亿元,首次超过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同比增长15.8%。2015年,中国传媒产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模达到12750.3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2.3%,增幅较2014年略有放缓。总的来说,新媒体在不断的调整中崛起,传统媒体被倒逼转型实现自我超越,新旧媒体则在竞争中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一 媒体发展扫描
(一)报刊业继续衰退,出现关停潮和倒融合
虽说整个传媒业依然是朝阳产业,传媒业的发展保持增长态势,但主要增长点在新媒体这一块,电视和报纸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报纸出现断崖式下滑,已然处于其市场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传统报刊读者数量和广告收入的双下滑使得近年来报刊经营举步维艰,与之相应的停刊和休刊在传统报刊行业已屡见不鲜。
1.报纸广告市场连年萎缩
报纸广告在2014~2015年度发展艰难,特别是2015年可以说是惨淡收场。整个报纸广告不景气,传统媒体传统行业广告市场萎缩,而新兴的电商广告逆流而上。
据CTR媒介智讯广告监测数据库的数据,报纸广告收入自2011年达到487.3亿高峰值后连年下降,降幅越来越大。2012年下降7.5%, 2013年下降8.1%, 2014年的下降幅度更是达到15%,而到了2015年,整个传统媒体广告市场惨淡,整体下降7.2%,报纸降幅最大,居然达到35.4%。
2014~2015年,所有行业都下调了报纸广告经费。报纸广告费用较高行业都下调了报纸广告经费,房地产/建筑工程业下降44.7%,商业零售业下降37.3%,娱乐及休闲业下降16.5%,交通(汽车)下降46.0%,药品削减了48.9%的报纸广告,却大幅增加其他传统媒体上的广告。
2014~2015年度报纸广告品牌变化最大的要算电商,近两年电商集体爆发,线上线下两重天。苏宁实体店广告投放量虽有所下降,但苏宁易购却增长了13倍。淘宝虽下调了广告费用,但天猫广告花费不降反升。电商线上广告一路飙升而线下广告一再下调,可以看出新的商业模式推动经济发展,改变了纸媒广告的构成。
2.报刊发展持续下跌,频现停刊潮
报刊不断下跌主要表现之一,报纸整体发行量持续减少。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各家报社对于发行量数据都讳莫如深,我们无法得到确切的数据。但是,有一些与报纸发行相关的数据能看出报纸发行端倪。如报纸的种类、印刷量、新闻纸的用量。2014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12种,较2013年降低0.2%; 2014年报纸印刷总量为1360亿对开印张,2015年为1145亿,比上一年度减少215亿对开印张,下降幅度为15.81%;同时,2014年全国报业用纸量为276万吨,比2013年减少了31万吨,2015年耗用新闻纸的数量为257万吨,比2014年降低19万吨。
报刊下跌表现之二,各大报纸相继停刊。2014年中国停刊或休刊的知名报纸数量约为10种,而2015年有30种。2014年,《新闻晚报》悄然停刊。2015年云南昆明的《生活新报》、湖南长沙的《长株潭报》、浙江杭州的《今日早报》和《都市周报》、江西九江的《九江晨报》以及上海的《上海商报》《上海壹周》等报纸关闭。
报刊下跌表现之三,都市类报纸经营收缩。受新媒体的影响又缺少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都市类报纸难以消解市场和新媒体双向的压力,发行量不断下降,报亭的衰落就与都市报有着很大的关系。
报刊下跌表现之四,大量报业人才流失。其中《南方都市报》总经理陈朝华、《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京华时报》总编辑李洪洋以及《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副主任张寒等人离职更是加深了报业发展的寒意。
报纸经营举步维艰,报业集团一方面采取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提价和多元化经营试图摆脱困境。
2014年1月1日起,深圳报业集团四大报纸《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均提价至2元。《羊城晚报》也从2015年1月1日开始部分调整报纸价格。这种做法能部分降低报纸成本压力。
2015年报纸减少无效发行和版面。在都市报辉煌时期,版面越多代表影响力越大,报业广告收入越高,所以报纸动辄几十个版甚至上百版都不稀奇,但是现在报纸市场不景气,纸张和印刷量都会无形中增加成本。广告的减少让报纸也不得不减少版面数,以保持40%左右的合理的广告占版率。
3.借壳上市,去报业化,开辟多元化经营
受到新媒体和市场的强烈冲击,传统报业深陷困局,学界和业界“唱衰”报业,近年来不断有报业上市的消息,报业利用上市资本来实现逆袭。
浙报集团自上市以来力主扩大经营范围。2014年3月15日浙报集团旗下的边锋网络与华数签署互联网电视项目的合作协议,联手打造“边锋盒子”,进军电视一体机和机顶盒的硬件终端市场;同时浙报传媒业务还涉及浙江省医疗信息库“网络医院”项目的管理及运营;运营无线新媒体事业,开展手机阅读、手机游戏、手机购彩和移动广告等业务;投资影视行业,投资天津唐人影视有限公司。
2015年报业集团继续进行上市尝试。1月19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华媒控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实现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此为第三家党报集团上市,实现了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7月20日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所属的“大江传媒”正式登陆新三板。报业集团上市后,实行资本运作,对资本布局进行大调整,涉足多种经营。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例,进军视频业务,发展互联网广告业务,投资新媒体业务。
报业集团已经不再局限于“报纸”的采编与发行,通过借壳上市“去报业化”,实现多元化经营,做了自我拯救的有益尝试。
4.整合和“倒整合”冰火两重天
2014年8月《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为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带来利好政策,一些报业集团积极运用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业态,试图主动引领媒体融合。
客户端成为各大媒体竞争的重点。主要有两种方式:主动整合,自建客户端;入驻今日头条、腾讯等聚合类客户端。
2014年上海报业集团一马当先,开设新锐网站。东方早报的“澎湃The Paper”正式上线。这是中国第一个针对都市中高端人群的政经类新闻问答的产品,配有网页、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
由于具有资讯优势,报纸对自建客户端的积极性很高。不少传媒集团在自有客户端上积极发力,推出原创新闻客户端:2015年3月5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并读”新闻客户端;9月16日,财讯集团的“无界”新闻客户端;9月23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九派新闻”客户端;10月23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南方+客户端”; 10月28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封面传媒”; 11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上游新闻”,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猛犸新闻”。看起来两种客户端似乎都有优势,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自有客户端下载量有限,传播力和影响力没有突出表现。人民网《2015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七成报纸、杂志客户端的下载量不足10万,近四成网站客户端的下载量不足1万。
国内BAT等互联网巨头对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了倒整合,收购《商业评论》、《南华早报》、文化中国等,以及与第一财经、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等合作互联网新媒体。倒整合的优势明显:首先,三大巨头已经有成熟庞大的用户群体,报纸入驻这类现成的客户端平台,可以借助其巨大的用户基础进行快速有效的传播;其次,三大巨头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注入稀缺资金,打造传媒帝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最后,三大巨头有着过硬的技术支持,能帮助报业等传统媒体的用户解决技术难题。以《华西都市报》为例,其自有客户端在安卓市场的下载量仅有几万次,但是它2015年在今日头条客户端所发文章的总阅读量超过了30亿次。
(二)广电:整合、创新与服务
1.电视广告马太效应
电视媒体依然是最权威的媒体,但地位并不是不可动摇的。2014年电视广告增长趋于平缓,到2015年首次出现下滑趋势,电视广告刊例收入下降4.6%,广告时长减少10%。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其便携性和易得性使受众的触屏习惯发生了改变。受众花费在新媒体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从2015年开始超过传统媒体。据eMarketer报告显示,2015年用户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总时长为6小时8分,其中,数字媒体为3小时5分,电视为2小时40分,收音机为11分钟,印刷媒体为11分钟。新媒体迅速填充了受众的碎片时间,电视广告时长下降10%很正常。
一直以来电视广告都是由重金打造的,这种高花费、高到达率的电视广告令广告主欲罢不能,想撤不敢撤,因为他们不知道被浪费的广告费到底是哪一半。媒体的多元化为广告主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电视广告这种硬性广告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广告主更倾向于软性合作。所以2015年电视广告出现整体下跌4.6%也在情理之中。
面对困境,电视广告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特点。表现一:省级卫视越来越强。虽说电视广告刊例整体下降4.6%,但省级卫视广告刊例2014年上升2.0%, 2015年上升7.1%,逐年增长,增幅不断扩大。不仅如此,省级卫视广告时长减幅也是最低的,2014年减少14.4%, 2015年减少3.5%。中央级别的电视台和省会电视台受到不小的威胁。表现二:省级电视台内部差距加大,一线省级卫视表现尤为抢眼,节目数量剧增。根据CTR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省级卫视中有137档综艺新节目,96档的首月收视率高于当月频道收视率,55档在湖南、浙江、江苏、东方、安徽、北京、山东和天津八大卫视。一线卫视的收入因此大增,以湖南卫视为例,2015年创收101.8亿元,同比增长35.7%, 2015年底签约项目达到130亿元。
电视广告的广告主也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传统行业如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在电视上的广告投入减少,电商等新兴行业的电视广告幅度上浮。
2.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的新型主流媒体。广电要抓住机遇,整合新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2014年12月18日,“央视新闻”新媒体总用户数突破1亿,在主流媒体的新媒体融合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用户总数名列前茅,其影响力远超其他主流媒体。2014年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合作建设4G视频业务,还将进一步开展动漫、手机阅读、手机音乐等的深度合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微博、微信和APP等多渠道推出独家的时政报道,2014年末习近平主席出席G20会议和李克强总理出席东盟系列峰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尝试在微博、微信和APP上推送专为网络传播而撰写的报道花絮《习行漫记》和《总理去哪儿了》。
省级卫视中东方卫视和湖南卫视动作最为迅速。湖南卫视从2014年开始实施独播战略,将优质资源注入芒果TV,不仅生产硬件,还联动商业资源,打造T2O。2015年芒果TV整体估值超过70亿元。东方卫视也在近两年完成了大小文广合并、百视通和东方明珠合并,创新了微鲸电视,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网台融合,原有的产业隔阂被打破,优势资源共享,线上线下互动开发,强强联手,影响力倍速增长。
电视本身具备“内容+受众+平台”的强势基础。逐步互联网化也成为电视媒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和方法。电视媒体正在优化产业链,创新行业发展新模式。在内容、营销、渠道和终端方面进行互联网化的转变。以互联网化的路径和思维进行电视媒体重塑,以谋求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
3.IP节目成为新的着力点
文化产业中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可译为“知识产权”,意思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与游戏的素材版权。譬如“三国故事” “爸爸去哪儿”“喜羊羊”等,这些原始内容素材可以作为“IP”被授权给影视公司、游戏公司等开发商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娱乐需求。IP赋予了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和经营管理全新的内涵,省级卫视的IP经营主要是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两大板块。
IP真正进入大众视野,主要还是在2014年。2014年初,依托“爸爸去哪儿”效应,其大电影大获成功,这部几乎零成本的剪辑电影史无前例地收获7个多亿票房,给媒体业带来了无比信心。而IP营收工具论的定位,也在这样的市场狂欢中逐渐在中国落地。紧接着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一线主流电视台,也对IP的这种作业方式跟进和对接——基于内容的系统化商业开发——形成了某种市场扩散效应,使这种产业策略被整个市场所逐渐认可。2015年湖南卫视播出的《花千骨》《琅琊榜》等IP改编的电视剧,播出效果异常火爆,成为现象级的电视剧,从而引发了电视剧的IP热,后面的IP剧未播先红。
综艺节目的节目版块设置、明星资源就已经IP化,只是在2015年表现得更为突出。将电视IP的影响力进行延伸是2015年电视发展的着力点。《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由电视屏幕转而进军电影荧屏和手游市场,扩大了产业链的下游。
(三)电影业发展稳中向好
1.院线发展市场集中度高、发展速度快,由单一终端走向多元
近两年来,中国电影院线保持高水平发展速度,院线的数量增长极为迅速,全国院线票房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快的。
根据艺恩日票房智库显示,2014年中国电影院数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院线范围内新建影院1230家,总影院数达5813家。新增银幕数为5919块,平均每日新增16.2块银幕,总银幕数达到24317块。影院增长率较2013年增长2.3%,为26.8%;银幕数增长率为32.2%,同比下降8.1%。
2014年城市院线总票房为47亿美元,2015年为68亿美元,保持稳定的高速增长,是全球票房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2014年全国观影人次为8.32亿,同比增长34.85%,到2015年观影人数达到12.6亿,直追北美观影人数,根据这个数据的增长趋势,艺恩日票房智库预测在2016年中国观影人次将超过北美。国内47条城市院线中过亿院线达33条,同比增长4条,增速下降1.7%;占总体城市院线数的70%,份额增加7%。
中国影业的发展集中于排名前10的院线,它们为中国电影业的总业绩做了很大的贡献。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在2014年企业的市场份额与2013年齐平,一直是首席位置,与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一起两家国有企业占据了中国国产影业公司的半壁江山。光线、博纳和万达跻身前五。而2015年排名前10的院线占据了中国整体票房的66.8%。2015年万达影视、光线影业、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年均产出10部以上影片,但万达凭借67.5亿元的总票房居于首位。
2015年中国院线发展趋势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电影行业传统布局就是制作—发行—终端—用户,呈线性发展。2011年之前都是以召开发布会等方式来吸引用户。2011年之后随着新的媒体渠道的使用,开始尝试打开信息传播的边界,以受众为中心进行互动,不再被动等待受众的关注。从2014年开始,正式转型为“用户中心”的产业链:电影制作回归影片本身的发光点,拍好一部电影;受众,运用跨界合作院线的社交属性吸引其参与其中;院线,从传统的票房收入向多元盈利模式转变,以用户为中心发掘电竞、游戏、IP开发、票房电商、整合营销、衍生品等。
2.国产影片质与量并重
国内电影生产告别量的竞争上升到质的比拼,国产电影上映率迅速提升。2012年是个重要的节点,在这一年电影总部数为745部,达到最高峰。此后,从2013年的638部到2014年的618部逐年递减,2015年小幅回升达到686部。
还有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从2010年开始中国电影在院线的上映率逐年上升,一改2010年之前一路下跌之势。上映率从17%的低谷一路攀升到2015年的65%,完成了一个漂亮的飞跃。院线上映是由市场的需求所决定的,这个数据充分证明了公众对国产电影的认可。
高品质的电影作品是在票房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由此看出电影市场已经走出以前的粗放型数量增长,开始向质量与数量并重型转变。
3.电影的发行介质丰富,民营发行市场集中度提高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终端的普及让消费者进入多屏时代,这意味着消费者观看电影的介质更多样化。与此同时,电影的发行技术不断发展,由以前的拷贝技术升级换代进入数字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卫星进行信息的处理。由此,电影有了更多的放映终端,有更多的厂商可以从事电影的发行了。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也可以在家通过电视看电影,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电脑和手机上看电影。
电影发行方的增多,加剧了市场竞争。2015年民营发行公司票房份额前10位占据了中国影业总票房的八成以上。
4.互联网重塑影视产业链,跨界效应凸显
2014年,华谊兄弟与腾讯牵手,借着社交资源开发游戏、动漫、手游、发行等业务;光线传媒与360合资,投资手游业务。2015年万达影视、光线影业、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年均产出10部以上影片。腾讯视频与合一影业表现不俗,两者参与制作的影片总票房分别高达62.3亿元和54.7亿元。
互联网公司加速进入影视产业,以先进的技术、超高的平台、全新的用户思维注入影视产业,颠覆旧产业格局,重塑新影视产业链。产业链中的内容制作、终端和衍生品成为新的利益增长点。BAT影视平台和渠道端定位,逐步向上游内容环节和终端用户延展,分别通过宣发、IP孵化、众筹投资和大数据分析、在线票务、在线点播等手段,介入内容制作和观众营销,影视产业链节点更趋多元,利益市场化带来新模式和新商业机会,影视内容、互联网模式与城镇经济、居民娱乐消费的勾连更加紧密。
5.电影行业资本运作升级,喜忧参半
2014年资本对电影产业的渗透呈金字塔波段形状,年初持续2013年的资本热度和景气;年中并购数量、参与主体、资金规模、估值水平集体爆发,以影视基金、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并购、集团整体上市为主要形式;年末审核结果、业绩对赌、战略调整、资本回归等内外原因叠加,导致并购失败、对赌未达预期、中止审核等结果,以致资本暂时冷却。
上市影视公司寻求多元化发展的方式多是以拓宽产业链为目标。如华谊兄弟在多元化道路上动作连连。2014年6月16日午间,华谊兄弟发布的公告中宣布斥资2.66亿元收购卖座网51%的股份获得控股权。同年11月18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宣布与腾讯、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将定向增发144985904股。华谊和腾讯合作的业务延伸到游戏业务、电影项目合作,华谊和阿里则共同开发娱乐宝、电影项目。华谊对媒体宣称,与阿里的强强联合,依托华谊影视作品、艺人等优势与阿里数字娱乐产业、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打造传统媒体、互联网、金融等相结合的全新互动体系,共建娱乐化运营平台。
华策影视2014年8月27日宣布与爱奇艺联合,共同出资成立华策爱奇艺影视公司,除了提供高品质的剧集、综艺等内容外,还围绕IP进行游戏、电商等衍生品开发。
资本运作手段风险大,给少数公司带来一定好处,对电影行业本身并无十足益处,喜忧参半。正面的案例有如《港囧》,上映前近半票房收益被卖给上市公司21控股,推动其股价飙升20%。反面教材有如《叶问3》,快鹿投资在其上映前将票房收益的55%卖给十方控股,将该保底基金卖给神开股份,开始两公司因此股票大涨,不过形势随着电影局对《叶问3》立案调查而逆转,两公司股价又暴跌。
(四)新闻出版业融合创新发展
1.新闻出版业高速可持续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实现中高速增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2015年新闻出版业在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突破。新闻出版产业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2375.2亿元一路增长到2014年的19967.1亿元,保持着9%以上的增长率。而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营业收入为21655.9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8.5%。新闻出版业近些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可持续增长的态势。
图书结构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14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4.8万种,其中初版25.5万种,重版、重印19.2万种,与2013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0.90%,初版下降0.04%,重版、重印增长2.17%。2015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7.6万种,比2014年增长6.1%。其中,重印图书21.5万种,增长11.9%;新版图书26万种,增长1.8%。重印图书与新版图书品种之比由2014年的1∶1.3提高为1∶1.2。重印和重版率的提高表明了图书质量正在不断提高,初版率的不断下降也更加说明我国的图书出版更加注重市场的认可,不再盲目地追求数量。
2.数字出版纵深发展,带动传统出版转型
数字出版继续保持蓬勃活力,发展速度极为迅速。2014年,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3387.7亿元,较2013年增长33.4%;利润总额265.7亿元,增长33.3%。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再创新高,达到4403.9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30%。数字出版增长速度在新闻出版各产业类别中继续名列前茅,远高于新闻出版业总体水平。
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被业界解读为扶持“互联网+出版”的具体政策。数字出版在政策的倾斜下走向纵深化,带动传统出版的转型升级,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进一步融合发展。
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融合。实体书店进军网络渠道,网络书店做实体销售,实质上都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早在几年前,面对网上书店的冲击和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实体书店纷纷积极应对、顺势而为,努力抓住机遇利用网络销售平台,建立网上书店,如浙江新华的博库书城、新华文轩的文轩网等。实体书店办网络书店早已蔚然成风,网络书店线上销售火爆当然也不会放弃线下销售渠道。2015年11月20日,当当网宣布推行实体书店计划,第一家梅溪书院于2016年9月3日在长沙步步高·梅溪新天地开业,线上线下同价,开业2小时销售额突破2万元。这也说明了国家政策的刺激使得书店线上线下联动,复苏了实体书店。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移动出版2014年的收入为784.9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5.66%,说明移动出版在数字出版产业中占据了相当比重。在数字阅读的发展热潮中,手机阅读、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视频发展迅猛,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出版业关注的焦点和重点,成为媒介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2014年是IP元年,IP热一路飙升是不争的事实,数字阅读也呈现新形态。
2013年以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以下简称BAT)就已经在文化产业投资、并购方面明争暗斗,2014~2015年这一趋势愈发明显,相继加大对网络文学的投资力度。
BAT在文化产业圈地的行为引发高度关注。2014年腾讯一举吞下盛大文学;阿里收购UC从而间接将书旗小说纳入麾下,布局移动阅读市场,同时动用新浪微博、阿里影业等资源帮助这些内容IP实现商业化。2015年1月,百度文学与苏宁阅读达成战略合作;3月,腾讯文学与盛大文学联合重组成立阅文集团;4月,阿里巴巴进入网络文学领域,成立阿里文学。BAT近两年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数字阅读产业领域,不仅可以扩大流量,同时还可以将影视、游戏、动漫的竞争上移到上游IP争夺,加强控制优质IP。
IP,也就是知识产权,时下许多红遍大江南北的影视、游戏、动漫内容,都是由图书内容改编而来。“互联网+出版”时代,俨然已经形成一个全新的文化传媒业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出版,而是以优质内容为基础,进军影视、游戏、动漫等产品。由图书延伸出来的优秀影视作品大放异彩,且从未间断过,只是近两年才被大家重新认识。传统出版IP积极掘金,《西游记》被改编了若干版本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观众仍然百看不厌。2014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近10亿元票房谢幕更加证明了IP的价值。网络文学IP更是最具活力、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有着可观的市场前景及盈利空间。2015年的《花千骨》《琅琊榜》等红极一时的影视剧都改编自网络文学。网络巨头高度重视版权运营,加大影视作品投资,红利向影视媒体延伸。文化出版产业与互联网契合度较高,数字娱乐逐步渗透到消费者生活中。
3.出版业资本运营渐入佳境,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
近两年,出版业上市公司(如中文在线、读者传媒等)先后上市,且大多数实现营业收入的增长,并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出版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从11家增加到了14家。它们通过自身内建、外延并购、资本运作等方式日益完善出版公司的产业链,实体经营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
实体收购主要是着力于扩展和完善企业的产业链,将产业链向出版的上下游进行延伸,收购新兴产业,快速推进产品形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2014年9月,中文传媒旗下的北京东方全景文化传媒公司跨界进入影视行业成功出品《红色》,并在北京、湖北、重庆、山东四大卫视播出。12月1日,中文传媒旗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实体少儿出版集团诞生。中文传媒在省级规模以上学校推出一个叫“新华壹品”的校园超市,既能卖图书和文化用品,还有快递、移动通信、缴费、自动售货机、在线辅导等业务。2015年中文传媒完成对北京智明星通科技公司股权的收购,跨入互联网国际化平台业务领域。由此可见,出版业所青睐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数字出版、影视、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这与国家的政策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内市场毕竟有限,当市场被瓜分得差不多的时候,出版业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出版市场。凤凰传媒以旗下教育出版社为主体,收购美国PIL公司童书业务资产及其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墨西哥5个子公司,为凤凰传媒全产业链海外拓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现代企业要继续发展,资本运作由财务投资升级为战略投资。2014年,新华文轩、中南传媒、新华传媒等纷纷成立了独立的投资公司或财务公司,深入投资领域业务,进行有规划的长期投资。2014年,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开“产融结合”先河,创立全国文化行业的首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15年湖南出版财务公司发布公告,称其获准扩大资金运用范围,可投资有价证券、金融机构股权,提升总体收益水平同时通过提供买方信贷业务,更有效发挥产融结合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推广在线教育产品和湘版纸质教育产品方面,向学校等产品购买方提供买方信贷,加快产品推广速度,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由此,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向投资运营公司更进一步,及时满足了投资资金需求,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朝着战略投资者方向发展。近年来出版业的资本运作趋势是向纵深化方向发展,资本的运营也趋向成熟化。企业不再是单纯追求资本的原始积累,而是在借助资本之力谋求全局的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现代企业不仅是财务投资,还要努力升级投资方式,转型为战略型投资。
4.出版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对出版体制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出了具体部署。根据部署各出版单位作出了有益探索。
出版单位试行现代企业制度初显成效,实行首席执行官或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度,薪酬也进行市场化改革。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4家发行单位试行企业首席执行官制,重庆出版集团公司、青岛出版集团试点采用了职业经理人制度,中南传媒则建立了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
实现出版企业跨要素和地域合并,有助于降低恶性竞争和内耗。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就发布《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出版传媒集团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鼓励兼并重组。2015年1月7日上午,湖北教育出版社采取并购的方式,在北京成立北京时代华畅文化有限公司,这是跨区域、跨所有制的一次大胆尝试,标志着组建教育出版集团的目标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跨所有制、跨地域有利于出版资源要素流动,更具灵活高效优势。
出版业内部通过创新和资本运作等方式,延伸产业链。合并后北京时代华畅文化有限公司将中小学生教育类读物的出版发行作为核心业务,并充分挖掘产业链价值,拓展教育咨询和教育培训业务,力争三年左右利润过千万元。还有长江少儿出版集团、安徽时代少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相继进行内部资源调整,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延伸少儿资源相关产业链。
二 政府规制建设
(一)宏观层面的政策规制
1.中央治理网络环境,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目前,相关部门正按照《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以政策为引导,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全局化视角,进一步完善产业管理机制,优化新媒体格局下的产业发展空间,营造良性市场竞争环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将“互联网+”概念首次引入《政府工作报告》,网络新技术助推传统产业转型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工信部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许多传统产业已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结合。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对于没有保障能力、运转不佳的政府网站,陆续进行“关停并转”。政府网站的初衷就是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公众提出的问题应该做到有问必答,但是目前很多政府网站对公众的问题答复“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如同僵尸一般存在,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在第291条中增加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开放性,虚假信息的传播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了公众的社会生活,甚至导致人心不稳。《刑法修正案(九)》的正式施行,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对于故意散播虚假信息的,根据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体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严肃性。
2.政府联合打击新闻敲诈
面对“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这种沉疴痼疾,近年来,管理部门多次下发通知,组织行动打击新闻敲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是屡打不绝、屡禁不止。这使得管理部门决心出重拳予以严厉打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2014年3月27日,中宣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以“零容忍”的态度专项整治新闻敲诈。
其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对违法违规的媒体机构,无论谁有问题都要严查。2014年要限期挂牌督办一批重点案件,关停一批违规新闻单位,撤销一批违规记者站,吊销一批违规记者的新闻记者证。为此,总局实施了“双罚”“双送”“双报”等力度空前的措施。一是“双罚”,对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案件依法依规实施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处罚。二是“双送”,对违反党纪政纪人员和单位责任人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对涉嫌违法犯罪人员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综合运用司法法律和党纪政纪这两大利器。三是“双报”,对重要案件通报媒体主管单位领导,并将案情通报全社会,通过媒体予以曝光。
除了传统媒体机构,网络媒体也在被整治之列。2015年新年伊始,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其中重点提到对网络管理部门要严查内鬼,对利用所谓“监督报道”进行要挟讹诈的网站要严查。种种行动剑指网络敲诈、有偿删帖。4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社会通报了对21世纪网、《理财周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敲诈案件的行政处理情况,其中21世纪网被责令停办,《理财周报》被吊销出版许可证,《21世纪经济报道》被责令整顿。21世纪网、《理财周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先后有多人被上海市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其中有21人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3.严格规范管理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
2014年10月30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清理整顿中央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的通知》,组织开展对中央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格规范管理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本次清理整顿所指的新闻单位,包括中央及中央各部门各单位主管主办的报纸出版单位、期刊出版单位、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6类新闻单位;所指的地方机构,包括中央新闻单位在各省区市设立的分社、记者站、新闻中心、办事处、通联站、工作站、发行站、运营中心、调查中心、网站地方频道等10类分支机构或派出机构,包括采编的驻地方机构和非采编的驻地方机构,实现了全口径和全覆盖。
12月3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深入开展中央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清理整顿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对各级各类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设立、人员使用、业务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清理,不符合要求的驻地机构一律撤销合并,违规聘用人员一律辞退。此外,把网站地方频道纳入清理整顿范围,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开设地方频道必须经事前审批,其他各类网站不得开办地方频道和驻地方机构从事新闻采编业务,已开办的一律撤销。中央要通过清理整顿,关闭一批非法的驻地方机构,停办一批违规的驻地方机构,合并一批重复的驻地方机构,清退一批违规聘用的驻地方机构人员,实现规范管理、有序发展。
4.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实施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于2014年1月3日发布《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根据援助对象的不同情况,援助金额分为三个等级:因公殉职30万元;严重伤残5万元;一般伤害5000~10000元。《办法》规定了援助对象和条件。持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新闻记者证》或与新闻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的新闻工作者为本项目的援助对象。新闻工作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获得本项目援助:因公殉职;因履行新闻职责身体伤残;经审核认定的其他情况。
(二)传媒各行业的政策规制
1.报刊业: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规范报刊发行秩序
2014年3月底,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记协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随后,查办并公开通报《经济日报》社驻河南记者站等4批、27家报刊单位违法违规典型案件,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吊销《中国特产报》《商务时报》出版许可证,对《西部时报》《电子世界》杂志等9种报刊予以停业整顿,缓验195种报刊、210家记者站。2014年10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坚决制止报刊违规发行的通知》,对报刊发行工作进行规范。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严禁突破征订范围和公费限额;坚决制止各类违规发行行为;依法加大对违规发行的整治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2.出版业:深化体制改革,推动融合转型
(1)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外公布了2014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八项工作要点。这八项要点分别为:着力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稳步推进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新闻出版企业兼并重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新闻出版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加快推进新闻出版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出版经营活动、构建和完善新闻出版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新闻出版开放水平。2014年,《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对出版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指导。《方案》要求,深化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改革。在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可将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中经营性部分转制为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运作。继续推进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推动已转制的新华书店、图书出版社、电子音像出版社、非时政类报刊社等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所有出版单位必须设立总编辑岗位,上市出版企业要探索建立编辑委员会制度。经批准允许有条件的国有控股上市出版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开展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以有资质的国有出版单位拥有特殊管理股为前提,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网络原创出版业务,给予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对外专项出版权,可见在网络原创出版业务与对外专项出版业务领域实行特殊管理已经为期不远。
(2)推动出版业融合转型
2014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出台《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传统出版传媒与新兴出版传媒融合发展。通过开展传统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示范,引导图书、报刊、电子音像等传统出版形态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支持传统新闻出版单位与新媒体企业、渠道运营企业、适用技术企业开展合作。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融合的实质是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构建“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传播”的复合模式,其关键环节为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的融合正在显现成效,具体表现为利用新媒体开展出版业务出现新亮点、投资建立新媒体平台取得新进展、并购新媒体公司实现优势互补、与新媒体公司战略合作迈出新步伐四个方面。
2014年,出版企业由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提供商转型成为潮流。大众出版商正在进入大众服务产业,专业出版商正在进入专业服务产业,教育出版商正在进入教育服务产业。2014年出版业的跨界合作持续深入。如3月底,中信出版社与万科签订合作协议,万科的商业项目中全部引进中信书店及书店衍生服务,将读书生活融入万科商业文化和社区文化。
2014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制定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出版行业以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促进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两个市场的融合。
(3)出台出版业标准化管理新办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签署第1号总局令,发布《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新闻出版领域开展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应依法执行强制性标准,积极采用推荐性标准和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任何单位开展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执行相应的企业标准或项目标准、工程标准。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新闻出版领域各类产品未达到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不得进入流通领域;凡未通过标准检验和标准符合性测试认证的产品不得参评相关奖励。新闻出版领域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实行年度立项制度。
(4)严厉打击盗版
2014年6月12日,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联合召开“全国版权执法监管工作座谈会”, “剑网2014”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此次专项行动将打击部分网站未经授权大量转载传统媒体作品,严重侵害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纳入重点任务之中,并通过规范网络转载行为、推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建立合作机制、引导权利人采取多种渠道进行维权等方式,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专项行动中,立案调查“今日头条”等网络侵权案件161件,关闭侵权盗版网站151家,网络侵权盗版高发势头得到遏制。
3.广电行业:强化对网络视听节目、电视剧和真人秀节目的监管
面对新业态、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针对部分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在题材选择、节目内容、制作资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014年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和《关于立即关闭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中违规视频软件下载通道的函》等通知,对视频网站引进境外影视剧进行限制和综合治理,为依法管理新时期电视产业提供了有效坚实的法治基础。
2015年1月,广电总局的“一剧两星”政策开始实施。同一部电视剧在晚间黄金时段联播的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间播出不得超过两集。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各大电视台的影响很明显。一线卫视凭借之前积累的人气和财力可以相对轻松获得较好的片单,其他卫视则承受巨大的压力,根本无法获得好的片源,如此恶性循环加重了马太效应。另外,从电视剧的制片方来说也在无形中增大压力,为了扩大片子的影响力,如果不能在一线卫视尽快播出的话,他们宁愿选择通过网络的视频网站来推出作品。因此,视频网站在2015年狠狠火了起来。
2015年7月《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出台,严厉地指出了当下真人秀中存在的讲排场、拼明星的错误做法,要求真人秀节目要有意思也要有意义。
4.网络与新媒体
(1)网络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在2014年2月27日成立,网络安全管理从庙堂走向实处。
2015年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注册信息中不得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同时强调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互联网是个虚拟世界,谁都不知道对面电脑坐着的是什么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拟身份犯罪。实名制后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减少网络乱象,以重构网络秩序。
2015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还出台系列举措加强新闻信息监管:4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 5月发布“可供网站转载新闻的新闻单位名单”。
2015年7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向社会公布《网络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从保障网络产品和服务、网络运行安全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网络产品主权、网络信息安全、网络数据安全、网络的监管和运行是该《草案》的主要内容。该《草案》对网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作了规定,实行重点保护,同时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来制约网络信息传播活动。这反映了网络对于整个社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也体现了国家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
2015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对即时通信工具加强管理。该规定被舆论界简称为“微信十条”,对包括超过580万微信公众账号在内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规范管理。11月,《刑法修正案(九)》开始施行,主要涉及制裁谣言和虚假信息,制裁恐怖主义言论,保障网络安全,保护网络个人信息等。
(2)对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
为加强新闻网站编辑记者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根据中央有关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2014年10月2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决定在已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并符合条件的新闻网站中按照“周密实施、分期分批、稳妥有序、可管可控”的原则核发新闻记者证。这些网站包括中央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全国性行业新闻网站等,数量逾200家。
5.电影行业:多元政策助推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
近两年来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整体趋好,电影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凸显了很高的价值,国家领导人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各部委联合通过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资金补给等方式促进电影产业的产业链完善和规模化发展。2014年5月《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提出“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采取重点影片个案报批方式,用于扶持5~10部有影响力的重点题材影片”,通过税收、资金、金融等方面从政策上对电影产业进行扶持。
2015年9月11日,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其电影票房收入的5%缴纳电影专项资金。这是国家通过政策的发布以专项资金的方式在税收和金融上对电影产业实行扶持措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6.广告业:史上最严广告法出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广告热点事件层出不穷,诚信问题突出,这些纠纷折射出我国当前广告法的严重滞后性,2014年8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 2014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此次草案把广告法中的“广告”定义为商业广告,并扩大调整范围,把自然人也纳入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中。修订草案有四大看点:①名人代言若害人也要担责任;②发垃圾广告今后将叫停;③发虚假广告将加重处罚;④烟草类广告将绝迹户外。
2015年4月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9月1日,新的广告法开始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苛的广告法。该法明确虚假广告的定义和典型形态,新增广告代言人法律责任规定,新增关于互联网广告规定等。新广告法对虚假广告的界定使得对广告的监管更规范科学,以往广告打擦边球的现象将不复存在;新广告法对互联网广告的乱象进行整治,维护了新形势下广告市场秩序,对媒体经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新广告法更加强调消费者权益,也更人性化,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三 媒体发展前景展望
回望过去的2014年和2015年,媒体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报纸倒逼转型,广电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互联网开疆辟土,新媒体风生水起。即将到来的2016年甚至更远的未来发展态势该如何?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经济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中国媒体的发展也正在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一)传统报业转型寻求更理性的商业模式
1.继续推进多元化经营
在过去的两年里,报纸一直在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探索,积极推进创新和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在未来这一探索会继续。
报社还会继续建立横向的多元经营,如报商联盟,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做到取长补短,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均沾。当然报社在经营主业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同行联手,实现优势内容互补。二者之间互不干涉经营,但在客户拓展上可以实现整体做大做强,既保持了报媒的老本,同时又可以扩大品牌效应。
2.对传统主业进行“瘦身”
纸媒为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近两年报业“瘦身”的效果不错,未来这将是一种趋势。面对受众减少、经营状况不佳的现状,再像以前一样“拼版面”已经行不通了,减版将继续进行;另外,对报社人员进一步精简优化,裁撤无效岗位。
报业除了“瘦身”以缩减开支外,还有必要“强身”打造精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首先,纸媒会更加重视将原来已拥有的优势品牌项目——深度报道,不要盲目跟风。比如深挖焦点事件,做有质量的特别报道,将优势进行到底,让读者非读不可。其次,采编倾向原创型稿子,对同质化报道说不。
3.打造新业态
报业求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延伸到新的产业拓宽赢利渠道。要合理调整运用现有资源。如印务公司可以承接外部业务,发行部门可以进行报纸之外的配送业务等,还可以策划大型活动。
报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打造新业态,打造上下游产业链。2015年被称为“客户端元年”,报社投入人力、经费打造新闻APP, “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已经成“标配”。遗憾的是过去一年中,报纸新闻客户端上马的很多,但粗制滥造的更多,缺乏吸引力。在未来报业需要向着这种新业态真正的转型,而不是表面做样子。
新媒体转型将会更加理性,讲实效。很多报纸已意识到,一哄而上走同质化的道路会陷入困境。
(二)广电行业智能开启新时代
1.智能终端将成为广电行业发展新趋势
2015年12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正式发布了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2.0,在智能电视领域内为广电向智慧化发展助力。如TVOS2.0内置了智慧家庭服务、媒体网关、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采集等软件功能模块,并搭载了视频通信、电视游戏等多款增值业务,可以支撑机顶盒、一体机、媒体网关等各种智能电视终端形态。未来支付巨头会继续将支付功能覆盖到客厅,方便快捷的支付让付费电视的体验更加美妙,促进电视内容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智能生活即将开启,通信、游戏、教育等融为一体,多屏互动、互联互通。电视与电脑双屏切换更方便快捷,几乎被闲置的电视未来将重振雄风。
2.台网互动值得期待
网络文化积累的文化资源为影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和IP资源,2016年将延续这一局面,网文、游戏等热门IP依然是荧屏的主力军。连续几年的爆发,大环境利好,但是也要看到,好的IP也需要好的运营。
未来,台网互动会是常态。二者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相爱相杀。面对“一剧两星”的政策,很多电视剧依然会选择在网络上播放;在对IP资源的争夺中,网络自制剧的发展速度极快。因此,传统电视台的收视压力依然很大。但是网络自制剧质量的参差不齐也是硬伤,所以台网互动在2015年首开先河后,在未来会更值得期待。
(三)新媒体发展分享经济
移动互联网大发展,降低了上网的门槛,“发展分享经济”成为新潮流。分享经济是伴随开放源代码、云计算等互联网开放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的使用而非拥有为特征,通过以租代买等模式创新,实现互通有无,人人参与、协同消费,充分利用知识资产与闲置资源的新型经济形态。
1.新闻客户端百家争鸣
传统五大新闻门户网站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凤凰新闻、新浪新闻将会面临极大挑战。首先,个性化的新闻客户端发展势头良好。今日头条在2015年就已经在五大新闻客户端的围追堵截中脱颖而出。它是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托,经数据分析后将用户最喜欢的新闻推送至客户手中,避开了千人一面的窠臼,真正做到了量身订制。未来大数据发展更加成熟,不仅是今日头条,还会有更多的客户端推行个性化的发展。其次,地方媒体继续推广自己的客户端,依然是以地方民生资讯为亮点,与五大新闻客户端抢占地方市场。
面对挑战,五大客户端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者会并购或收编小媒体,扩大阵营,继续走巨头路线;或者会与传统媒体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
2.媒体人的新媒体创业
首先,传统媒体人的离职潮将会持续,根据自身的优势及对环境的多方面因素的考量,他们会转攻新媒体方向。其次,新媒体平台自身的人员流动很快,他们能更快适应新媒体的创业环境。最后,草根创作也是不容小觑的力量,papi酱就在2015年露出锋芒。
3.“互联网+”新业态进一步完善
在市场创新中,业态创新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将成为中国“互联网+”新业态的起步之年,“互联网+”=“基础平台+增值服务”。人工智能成为工业的主题。乐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关注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打扫卫生等基本人工智能早已实现;可穿戴设备层出不穷;智能家居不再是梦想……2016年这些“互联网+”的业态将进入加速普及阶段,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
4.微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在未来逐步实现。以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微健身、微旅游、微商等为代表的“微”经济,实行精准化推销,进行智慧化管理,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5.互联网安全法治提上日程
发展分享经济将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旋律,这意味着网络安全立法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将针对网络数据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对窃取或者篡改网络数据等方面明确处罚,这样才能还网络一片清朗,文明发展分享经济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