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中文版)

城市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这一陈述至少对1987年出版的《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一书而言是适用的。时光如梭,距本书采用数据(每十年开展一次的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收集工作结束已30年之久。城市景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美国的城市中,更是遍及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由于此序言是为《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的中文版而撰写,因而我们必须放眼未来,并将当前观察到的城市现象置于数十年间城市演变的背景中去解释。我们可以提几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城市模式和发展进程中的哪些内容即使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变化后仍然成立与适用?21世纪面临的城市生活新问题有哪些?学者“在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较新的数据形式”的基础上,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城市社会图景中将发挥何种作用?

当年,《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一书出版时,美国的绝大多数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在多数工业化国家(即很多北半球国家),情况亦是如此。而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要低得多。在随后的几年里,世界本身已经演变为一个城市,即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口现在主要居住在城市。事实上,在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中国是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迅速提升。当然,基于城市所起的引领作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放眼世界,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通常伴随着城市内部(社区间的人口分类)居住的进一步分异。

的确,当代都市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以前大致相同。《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一书描述的许多现象和盛行于城市社会科学文献中的诸多主题仍然存在于当今的城市中,其中主要包括按社会特征确定的人口分类标准,如年龄和家庭结构、收入和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族群-世系-语言背景。城市的发展、移民导致的人口增长,以及当地不断加剧的地理分化,促使一些城市中的社区数量增加,而另外一些城市则经历着社区数量减少的命运。国家政策仍然影响着城市模式,国家(或地方)在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方面的选址可以帮助形塑城市。住房政策在市中心和郊区社区人口的分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一个国家的族群构成(对新移民的接纳或抵制能力)在城市社区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可以肯定的是,使用本书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去探究当代世界的各大城市,很可能会揭示出一些与1980年发现于美国城市中的社会空间模式极其相似的模式。

现在,让我们展望一下未来,我们还需要知道些什么?拥有高收入经济体的城市将继续发展至成熟,且其在21世纪中的模式将在科技(生产和消费)发展及人口扩张趋动下被塑造。拥有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城市则可能更多地呈现与之前相同的城市生活面貌,但也有可能出现一些显著的差异。城市社会模式存在于以大量城市群为特征的世界,人口也往往聚集在规模较大的城市,此外,也涌现出一些特大城市。有关城市规划的决策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这一影响尤其体现在沿海城市中。国家内部及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将告诉我们更多有关21世纪什么人居住在何种社区中的信息。世界上的大城市正在不断地通过数字通信、贸易和人口流动进行交流。

将以上现象联系在一起,人们可能会问:21世纪城市研究的主要议题有哪些?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城市演变轨迹也许会引起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新”的及正在不断扩张(最近主要发生在南半球)的城市将在何种程度上显示出与适用于北半球城市的相同的社会空间模式?他们会遵循相同的社会经济分类和年龄-家庭分异轨迹吗?下一代城市研究者将被期待去探索有关城市模式和发展一致性的问题,以探讨21世纪的新城市是否会复制过去的模式,或与过去有所分歧。

美国城市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对种族和族群的理解。种族-族群隔离是1980年城市社区分化的一个推动力量(在本书中)。尽管这种隔离的程度在许多美国城市中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美国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特征。自1980年以来,北半球的城市发生了诸多变化。新国际移民的浪潮塑造了更加多元的社会生活。族群隔离的模式(通过扩展、空间同化和整合)同样适用于这些新群体吗?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针对移民、住房和社会经济容量的政策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个问题不仅发生在作为接收传统移民的大型城市地区,也发生在正在经历移民数量增长或承载来自其他地区人口压力的大量高收入城市。即使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我们也能发现他们正在处理源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城市移民问题。这些移民的产生主要缘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而有时则缘于附近不幸的政治冲突,这些原因均使得国际迁移变得尤为可能。

人们生于何处主要归结为命运,但世界各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将会最终导致一些城市群产生,追踪已经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地区中发生的人口转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最终处于低水平的演变进程)极为重要。这一现象尤其体现在那些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高度重视的国家,其中主要是中国和东亚的一些其他国家。就这些社会中的不同年龄群体居住于不同社区(尽管其中一些社区曾经沿着“家庭主义”的维度发生分异)而言,政策担忧也随之出现。

社会经济分类无疑仍是城市图景的一个主要特征,但它将如何体现?不同的国家中同样的问题会呈现新的、不同的意义。在美国这样的地区,收入不平等问题加剧导致社会经济居住隔离程度加深(目前已经在一些研究中提及)。其他社会中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许会促使原先较为均匀(通常在农村)的人口分布转变为分异程度更高的城市住房市场,从而产生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从贫民窟到封闭的精英社区。因此,空间分层可能仍然是城市图景的一个核心特征。与此同时,有关该分异方面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分异结果的担忧——缘于在城市社会科学研究基础上建立的知识库——可能会促使政策制定者试图调整或重新定位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作用。对分异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进行区分仍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充满挑战的任务。

有关社区的学术研究自1987年以来并未驻足不前,完全相反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可以说,大量的数据和方法的创新使人口地理学与城市社会科学获益匪浅。数据现在被用于很多地方,以帮助理解某一特定城市的景观,研究者通常可以确定单个家户的x-y坐标。在符合保密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家户特征以描述性或推理性的方式与城市图景的其他特征相关联。这些其他特征主要包括:社区的社会经济特征、学校等机构、城市服务和环境条件。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令人激动,城市研究方面的洞见也许将远远超过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者们仍需继承与发扬《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研究中所蕴含的研究精神。

 

迈克尔·J.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