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形势研究25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记录改革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发展:1992~2016年——基于《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的词频分析

范雷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在总结以往十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正式开启了中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经济和社会活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稳步提高。而在这一历史性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中,始自1992年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蓝皮书以广阔的视角、敏锐的洞察、深入的分析、科学的预测,忠实地记录了这一变迁过程,不仅为研判当年社会发展状况及走向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也为跟踪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留下了珍贵资料。

历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在全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是对当年分报告要点的简单综合,而是基于分报告的研究结果所进行的全局性、总括性、趋势性分析。它不仅为分报告的分析、解读提供了坚实的背景资料,同时也对今后的社会发展进程做出了科学的预判。因此,本文拟对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进行词频分析,以便更好地梳理其基本的分析框架和要点,展现蓝皮书25年来所记录的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探讨其未来可能的重点关注领域。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者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字或者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学方法。与以文献题录为基本单位进行词频分析不同,本文以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为基础统计词频,以段落为基本单位进行关键词共现矩阵分析。本文使用NVIVO软件进行分词及词频统计,使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保存成专门文件,再使用Net Draw导入生成共现矩阵知识图谱,并根据以上结果进行分析。为准确描述和分析词频,分析过程中对分词后的数据进行了清理,删除如“中国”“我国”“问题”等一般性限定的高频词汇,同时合并如“农民工”“民工”“务工人员”等多词一义词汇,从而获得最终的分析数据。

一 历年社会蓝皮书的总体框架及路径分析

1992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开篇即将“社会形势”界定为“社会形势是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社会系统运行状况的综合性表现”,同时也点明了蓝皮书对“改革”这一时代背景的社会形势分析,即“中国社会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基础上,现在又进入了一个更加迅速而深刻的变革时期”1992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从而确定了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总体分析框架。具体来看,表现为以下特点。

第一,分析和预测现阶段改革背景下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状况及趋势成为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核心内容。

无论是从单词的词频统计看还是从词间的共现关系看,“社会”“增长”“经济”“发展”“改革”均表现出出现频率高、关系强度高的特点。其中,就词频而言,“社会”一词在历年总报告中的出现频率占所有词汇的3%,“增长”占1.77%,“经济”占1.6%,“发展”占1.44%,“改革”占1.1%;就共现关系看,“社会”“经济”“发展”三者表现出较强的共现关系,而“经济”与“增长”之间、“社会”与“改革”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共现关系(参见图1)。据此可以认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是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分析核心,“改革”则作为社会发展的分析背景及关键举措而与“社会”紧密联系。

图1 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关键字共现矩阵的知识图谱

就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间关系的分析看,社会蓝皮书总报告重点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采购经理指数(PMI)、财政收支情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等经济指标为基础,分析和预测当年经济形势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预测来年经济发展趋势及社会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描述和分析了自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由注重增长数量向注重增长质量转变的发展历程;较好地揭示了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及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消费状况、劳动就业等方面的直接影响;展现出经济增长对于我国社会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就改革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看,改革背景下的居民收入分配及收入差距状况,劳动力规模、城镇就业状况、劳动关系等方面变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变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以养老、医疗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社会事业发展,以及与社会治理相关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化解等成为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关注的重点。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描述和分析了自1992年以来我国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的社会结构变化状况及趋势,突出了与改革深化同步的社会民生领域的发展,关注改革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化解及社会热点问题剖析。

第二,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城乡发展、社会保障等成为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重点分析领域。

从共现关系看,居“社会”“增长”“经济”“发展”“改革”这五个词汇之后的是“收入”“劳动”“就业”“城镇”“农村”“城乡”“农民”“保障”等词汇,表明与此相关的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城乡发展、社会保障等成为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关注的重点领域。

在收入分配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机制逐渐多样化,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状态被打破,市场化分配机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改革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而在某些领域市场化与非市场化分配机制作用交织,也使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受到挑战。在城乡居民收入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加大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蓝皮书总报告自2000年代初期就建议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强化社会收入初次分配机制;通过打击偷税、漏税,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并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在收入分配调解中的作用等,建立完备的社会收入再分配机制。而在2006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又建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激励各种社会捐助、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的制度与机制,以完善社会收入的第三次分配机制。

在劳动就业方面,社会蓝皮书总报告重点关注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劳动者权益保障以及失业问题。就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看,自199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经历了总量供大于求的无限供给阶段和2010年代初期开始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下降、无限供给局面终结的阶段。而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社会就业中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表现为农民工“用工荒”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存,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为此,自200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蓝皮书总报告高度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并建议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重要目标,对高中和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从劳动者权益保障看,随着劳动力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成为社会聚焦的重要方面。为此,社会蓝皮书总报告重点关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民工、非正规就业人员、外资企业雇佣员工等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并从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劳动合同签约率、妥善解决劳动争议、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率、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加快工会转型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以避免“劳资矛盾”转向“劳政冲突”。从失业问题看,蓝皮书总报告记录了19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工下岗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较为严重的失业状况,并建议通过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加强再就业培训等举措解决失业问题。而在失业统计方面,社会蓝皮书总报告除采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登记失业率数据外,还较早采用调查失业率数据,为推进我国调查失业率统计、发布制度的完善发挥了作用。

在城乡关系方面,社会蓝皮书总报告自1990年代初从关注农业收入过低、农民担负过重、农村社会问题过多入手,长期跟踪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演变,并聚焦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描述和分析了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全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随着我国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覆盖率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户籍等政策、制度限制不断减弱;农村居民税费不断减少、负担逐步减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至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全国承包耕地流转率超过1/3。近年来,蓝皮书总报告又将视线转向农村非农产业缺失,年轻劳动力缺乏造成的空心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城市化”所产生的矛盾纠纷,对农民权益的侵害,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扶贫,以及推进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问题上。

在社会保障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不仅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要求,同时也为其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客观描述了1990年代中期社会对于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强烈呼声,也记录了自19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法律框架形成、组织机构设立到制度设计完善、逐步推进实施的全过程,并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了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待遇支付水平、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及全国统筹、促进社会保障获得的公平性等建议,以使社会保障体系真正成为保基本、兜底线的社会安全网。

第三,关注社会热点,把握社会脉动。作为年度性社会形势分析,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及时捕捉社会热点,在注重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反映了历年社会形势的特殊性。从词频统计看,在一些年份具有代表性事件的词汇进入当年词频前列。

如1994~1996年“物价”一词在当年词频统计中均进入前15位(参见表1)。随着1992年新一轮改革的启动,此后几年出现了经济过热状况,物价上涨严重,1994年1~9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9%。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分析了当年物价快速上涨的原因及相关举措,准确预测1995年物价涨幅将逐渐回落。

表1 历年社会蓝皮书高频词排名

续表

1997年、2001~2002年“失业”一词以及1998年的“下岗”一词在当年的词频统计中均进入前15位,其中1997年达到第7位。随着国企改革力度加大,下岗人员急剧增加,1996年6月底全国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达到525万人,比1995年同期增长9.4%,而1997年全国城市失业人员又有所增加,199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96年6月的2.9%上升到3.2%。据此,社会蓝皮书总报告预测,现有的失业问题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和传统产业调整带来的职工下岗问题,在今后也将会更加严峻。事实证明,到2001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618.7万,登记失业率上升为3.3%,并突破2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

2008~2009年“事件”一词在当年词频统计中均列前10位。社会事件是社会运行过程中局部矛盾长期积累转而爆发的表现,在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中,“事件”一词均有所显现。但在2008年,一方面,成功举办奥运会和“神舟七号”成为我国改革获得丰硕成果的标志性事件,另一方面,汶川地震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等事件也表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面临各种天灾人祸的风险。此外,当年3月的“藏独”打砸抢烧恶性事件、6月的贵州瓮安事件、7月的云南孟连事件、10月的三聚氰胺事件等也表明各类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积聚和爆发。而2009年各类群体性事件依然处于多发、高发阶段。对此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建议,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注意倾听人民群众的诉求,及时解决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彻底扭转社会矛盾增多的态势。2008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

二 展现社会变迁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

25年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变迁除具有连续性演化外,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因此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在部分词频上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阶段特点。从历年词频排序前15位的词汇来看,大致呈现出以2000年代初期为界所划分出的两个不同阶段,并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就改革的主要着力点看,2000年代初期以前侧重体制改革,2000年代初期则侧重制度完善,而2000年代初期以后更侧重政策调整,从而展现出自1992年以来改革的不断深化进程。从历年的词频看,1992~2005年,“体制”一词出现频率较高,与其相伴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词汇也进入当年前15位,而2006年以后,“体制”一词完全退出高频词行列;1997~2007年,“制度”一词出现频率较高,在当年总报告中与“制度”一词相联系的则是“人事”“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户籍”“现代企业”“财税”“劳动”“住房”“土地”“村民自治”“政务公开”“反腐败”以及“制度建设”“制度保证”“制度化”等领域的词汇;而2010年以来,“政策”一词经过与此前“体制”“制度”并立后,成为这三个词汇中唯一的高频词,与之相联系的是“货币”“生育”“就业”“倾斜”“调控”“社会”“惠民”以及“支持”“调整”“出台”等词汇。表明25年来我国改革进程经历了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到这一体制的不断完善及相关制度改革,再到以各项政策精准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过程。2000年代中期以后,有关惠民利民政策密集出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在此过程中,社会蓝皮书总报告也更加关注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政策出台及其实施效果评价,从而使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分析深度、精度不断提高。

第二,就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看,一方面,2002年以前“稳定”成为高频词,而2002年以后则相对淡化;另一方面,2006年以来“增长”始终位居历年高频词的前两位。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而在现实的改革进程中,“稳定”和“增长”则成为人们对于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

就“稳定”而言,在快速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保持改革进程平稳有序发展是第一要务。因此,从历年高频词方面我们可以看到,1993~2001年,“稳定”一词几乎成为每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高频词,而2002年以后,“稳定”作为高频词仅出现在2009年和2013年。1992年新一轮改革快速启动,经济过热导致一定程度的经济秩序混乱,体制转轨带来的利益结构调整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物价上涨和收入差距快速拉大导致社会公众不满情绪上升,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稳定就成为重要的现实诉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稳定”作为对改革进程的总体性、全局性诉求逐渐淡化,转而成为对局部性状态的描述,与之相关的是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以及群体性事件中对社会稳定的诉求等。

就“增长”而言,增长是体现和巩固改革成果的重要标志。自1992年以来,“增长”就进入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高频词行列。但在2005年以前,“增长”在历年总报告的词频统计中,多居于“社会”“经济”“改革”之后。表现出在经济体制转轨初期,抑制过快增长、保持改革稳步推进是重中之重。而在2006年以后,其一,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多项经济、社会指标出现增长,从而使“增长”一词成为高频词的前两位;其二,单纯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受到质疑,因此对增长方式的探讨也使“增长”一词位居前列;其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的广度、深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自2008年起,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将“保增长”“稳增长”作为下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针。这也使“增长”成为近年来总报告高频词的前列。而且,在2016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中,“增速”一词进入高频词,这也预示着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发展将步入长期的中高速发展“新常态”。

第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看,2004年以后“消费”成为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关注焦点之一。就经济增长而言,消费的增加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就社会发展而言,消费的增加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199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式告别长期以来的消费品短缺时代;200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住房及私家车消费逐渐成为消费热点。尽管此时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所加强,但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则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的特点非常明显,而居民消费额占GDP的比例下降到近20多年来的最低点2005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并建议要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此后,不同收入群体间存在的消费结构失衡、教育及住房等领域支出负担过重对居民消费率的抑制、积极推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大众消费能力、以食品药品为代表的消费品安全,以及互联网发展对于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带动等成为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分析的重点。

三 近年来社会蓝皮书的关注重点

为了解近年来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关注重点,本文选择历年总报告中前50个高频词,计算其近三年出现频率占其在历年总报告中出现频率的比例,从而选出下列占比最高的前10位(见表2)。结合其在当年总报告中的上下文含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表2 2014~2016年高频词占历年高频词比例最高的前10位

第一,政府对社会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支出”在近三年的出现频率占其在历年总报告中出现频率的28.2%。而从历年总报告看,“支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二是政府财政支出。前者因其与城乡居民生活相关,所以是历年总报告关注的重点,其在历年总报告的出现频率上也较为稳定;而后者则与社会民生保障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从2016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看,在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中央财政在社会保障和救助、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医药卫生、脱贫攻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支出预算和当年1~10月实际支出仍呈现两位数的增长态势。而从近日财政部公布的2017年中央财政预算看,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领域支出增幅超过两位数。其中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预算数,比2016年执行数增长5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数,比2016年执行数增长11.4%;教育支出也保持增长,比2016年执行数增长5%。体现出政府关注和重视民生、加大投入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但另一方面,政府在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财政收入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以财政支出增长保障民生的持续性面临考验。为此,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参与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建设。因此,今后社会民生保障的进一步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社会资本的投入和社会活力的激发。

第二,劳动就业依然是目前最大的民生问题。在近三年增幅较大的高频词中,“需求”“劳动”“劳动力”在排名前10位词汇中占三席。从“需求”在总报告中的上下文含义看,“需求”主要指的是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自2011年以来,我国GDP增速逐年下行,2015年跌破7%,政府稳定就业的任务艰巨。2015年底,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三去一降一补”作为近期工作重点。而其中“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与分流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这也给稳定就业带来巨大压力。为此,国务院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并指导相关企业做好转岗培训,以实现下岗失业人员的平稳分流;鼓励自主创业,降低创业门槛,并给予创业资金及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创业大学生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以及跟踪扶持。上述举措取得积极成效,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就业领域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劳动者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下行背景下和谐劳动关系的巩固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近三年增幅较大的高频词中,“群体”一词名列第4位。与其密切相关的是“中等收入”,表明中等收入群体成为近年来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关注重点之一。近年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构建“橄榄形”社会结构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升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已成基本共识。经过近4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我国现代型社会阶层结构初步形成并逐渐趋向合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基础。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自身的稳定性仍有待加强,在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民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的任务艰巨。同时以知识、技术为核心,以专业化职业发展为基础,具有有序社会流动机制的中等收入群体发展路径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彻底改变长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在近三年增幅较大的高频词中,“城乡”一词名列第5位。从文中的关系看,“城乡”一词主要从收入、支出、社会保障等方面描述和分析城乡间存在的差距,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并提出建议。2016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7.35%,预计2020年将突破60%。但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比例依然较低,为41.2%。同时,城乡间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居民生活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因此,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就成为今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方向。这将对今后我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人民生活改善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政府已通过设立新区、打造都市群、撤县立市等举措,提升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这就为今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五,经济增长仍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这也成为社会蓝皮书始终关注的主题。而从社会蓝皮书总报告今后的发展看,经济增长仍将是关注的重点之一。在近三年增幅较大的10个高频词中,“产业”“结构”“投资”“增长”占4席。就文中的关系看,“投资”主要指固定资产投资,“产业”主要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结构”主要指包括产业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调整,而“增长”则是蓝皮书总报告不变的主题。综合上述与经济相关的高频词,我们可以认为,社会蓝皮书总报告近年来重点关注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目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就投资而言,过于集中在基建及房地产领域,实体经济流动性不足、虚拟经济流动性泛滥;就出口而言,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为主;就就业而言,低教育水平、技术型劳动力短缺与高教育水平劳动力就业难并存;就技术发展而言,技术资源投入与市场需求匹配不够;就产业而言,农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第二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且产能过剩,第三产业服务消费需求增长但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且新兴服务业增长有限;就企业而言,国企规模大,效率低,民营企业效率高但技术门槛低、利润空间不大;就消费而言,中低端产品过剩、高质量产品短缺,针对中等收入阶层需求的产品不足;就收入分配而言,初次分配环节劳动所得过低、再次分配环节社保、税收等收入再分配机制存在不合理之处。而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同时也影响社会发展。因此,近年的社会蓝皮书总报告重点关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尤其关注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以便更好地跟踪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