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美学论集1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审美意象的本体、生命与境界

王怀义


意象,尤其是审美意象应该是这样一种生命形式:它总处在一种彼此牵引、相互引发的人生情境当中,并在其中向我们打开一个有生命意蕴的生存空间,它既显示着自己,又与世界密不可分,充满了普遍有效的人生关爱。很多时候,我们有意无意地把审美意象与某种含义之间的关系约定俗成化,从而使我们只专注于这个意义,但是,一些象征和隐喻也在时时剥夺着审美意象本身的价值,一种企图限制或控制审美意象的目的隐含在这一意义背后。所以帕斯卡尔在论述艺术与象征的时候说道:“要向过分象征性的东西论战。”〔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5,第301页。因此,我们要打破这一对审美意象的控制性的潜意识牢笼,让审美意象复归自身,从而彰显审美意象在本体论和存在论维度的意义和价值。是为审美意象本体论。

一 审美意象的本体与逻辑

审美意象作为本体的独特性问题是意象本体论研究的关键。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本体论的界定问题。随着晚清开始的西学东渐,西方学术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此后中国学术的话语情境和逻辑言路,“本体论”(ontology)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中国现代学术中的本体论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辞海》在解释“本体论”一词的时候,说本体论是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源或本性的部分”,《哲学大辞典》也延续了这一思路。实际上,这就把本体论与本源论或本性论相混淆了。因此,这一观念不是我们进行意象本体论研究所要遵循的思路。

出于这个原因,必须对审美意象的逻辑(逻各斯)进行重新定义或限制。就像海德格尔在探讨存在之前也要追寻逻各斯的本原意义一样,我们也要先把审美意象与逻各斯之间或明或暗的关系梳理一下。在我们的研究视域里,逻各斯(逻辑)不是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志,不是思想的本性,也不是抽象的、理性的逻辑,因为这些定性已经失去了对思想本原进行思考的形式,从而使生命之思退化为技术和概念系统,在这种研究视野之下,审美意象的本质特性必然会被剥夺殆尽。从这一角度来看,海德格尔所做的工作具有启发意义。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和逻各斯具有同一性。逻各斯的本意就是“收拢”或“收集”(Sammlung),是指将不同的东西置于一处,但又不取消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一意义与存在的意义具有某种本质关联:“原在(physis)与逻各斯(logos)是相同的。逻各斯在一种新的但又古老的意义上刻化着存在:那存在着的在自身中直立着和显明着,在其自身中和凭借其自身被收拢起来,并且在此收拢中保持住自身。”〔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引论》,转引自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第56页。可见,存在与逻各斯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已经在更原本的视野中相互融通。正是在“逻各斯即存在”的本原识度的视域之下,生命的存在与死亡似相反而实相成,一切传统的、辩证的、抽象的、思辨的概念也就让位给眼前的直观存在了。按照这一思路,我们认为,意象和逻辑也可以在本原的意义上达到一致和同一,逻辑(逻各斯)在本质上就是对意象存在的知性和直观之综合的把握,逻辑也可以在生命意义上成就意象。这一点在我们的研究中尤其重要。

但是,长期以来的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没有追究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而是在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中表达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这种统一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武断的成分。因此,在这一思维模式指导下的意象研究结果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表面的意与象合让位给本质上的意与象离。这种视野中出现的意象就不再是活生生的意象本身,而只是干瘪的、枯燥的、毫无生命情感的意象,意象的本质也在这种失去内在生命依据的揭示中被覆盖,从而使意象创造变成一种模仿和复制。因为,在认识论的思维之下,主体的意与客体的象是分离的,它们之间产生关联的思维基础是认识和反映,而认识本身是不穷尽的,反映也是受到限制的,这样意与象就只能是有限度的统一,而不能在本原意义上实现融通与交合。事实上,这样一种研究只是在一个游离于意象的,已经被事先规定好了的时空中所进行的意象研究,意象的本体意义在研究中被遮蔽了。

在我们看来,审美意象不是能用抽象概念来把握的普遍对象,或者某种特定的寄托和含义,而是与人类整体和生命个体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形式,它是生命的活泼展现和开放,是创造个体和欣赏主体带着自己的生命感悟理解和创造的,一种如同古希腊人的“乐于去看”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因此,意象内含于主体,生命充溢于意象。在这个意义上,意象就是个体生存的最终实在,但不是本根,不是终极价值,也不是生命的起源和本质,而是主体生命对有限生存的情感性内化,是生命之所以成为生命的内在规定。因此,意象的终极实在和生存真理绝不能被任何具有实在本体意义的知觉和名相概念所把握。康德说,审美意象能“引起很多的思考,却没有任何一个确定的观念,也就是概念能够适合于它,因而没有任何言说能够完全达到它并使它完全得到理解”〔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第158页。。因此,意象的品质不会现成地成为主体的对象,而只有在主体情感的当下体验中显现,这样才能创造性地体验到意象美学的终极价值的本原。在这个意义上,意象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把审美意象提到本体的高度来理解,其意义在于通过意象与个体生命的内在关联来探讨生命个体的主动创造对群体的既成事实和心理积淀的挑战、变革和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对现实生存的偶然性命运的情感探寻。生命的意义是运动而变化、具体而多元的,意象本体论所追求的境界是一种审美境界,它可以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的肯定性感受和体验、回味、省视,也可以表现为一己身心与自然、宇宙相沟通、交流、融解而合一的神秘体验。这种快乐是一种持续的情感和心境,宁静淡远,是人生命运的归宿,在这种境界之下生存,时空被意象的永恒魅力超越,人际关怀、人间情爱超脱了可计量的时空,本体就融化在这种情感之中。这种意象化生存体验超越了时空,泯灭了情感,消化了限制。此外,现实生活的流动和变化为审美意象的灵动和多元提供了生机。因此,审美意象本体论就不应该是一种静态的审视和寂寞的观照,而是一种在不断变动的日常体验的建构中超越自身,不断更新和创造。所以,审美意象本体论关注的是个体生存的生命归依和创造生存的问题,就像李泽厚在《历史本体论》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人只有在不断创造和超越中才能前行不辍,停顿就是静寂和死亡。”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14页。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诗论》中着重强调了审美意象瞬间生成而至终古的本质,这就把意象生成的逻辑思维与主体的生命本体在意象之中合一了:“它们都是从浑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领神会。”朱光潜:《诗论》,见《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第50页。

审美意象在它的生成过程中,偶然性的思维居于主导地位,一些先在的、固定的、永恒的道德律令和实用原则只是潜在地发挥作用。这一点,刘禹锡的《闺怨》一诗是很好的例子。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从诗中可知,这位年轻妇人新婚不久,她的夫君就为建立功名离她而去,使她独守空房。春色寂寂,杨柳依依,少妇在登楼的一刹那顿生无限怅惘,“忽见”二字正是审美直觉的写照。在这里,置于全诗之前的是少妇与她丈夫之间的婚姻关系,如果抛却这层关系,少妇的这一次审美体验可能就不会完成。此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夫贵妻荣、建功立业的社会道德伦理的要求又置于这对夫妇的婚姻关系之前,没有这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两人可能正处在蜜月时期,而不是相隔两地。因此,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夫妻关系受到限制或影响,少妇瞬间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际遇都与这些关系联系了起来。同时,少妇思念的缠绵不尽、婉转多情与杨柳婀娜曼妙的姿态相吻合,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得以建立起来。在这里,树与人、主观与客观,在主人公瞬间的审美直觉中完美合一了。

可见,审美直觉和逻辑思维都可以是审美意象生成的思维基础,直觉思维本身就是逻辑的一种。在人生迁流不息的流转过程中,人生世相的种种都可以在思维运转中凝结成意象;审美意象的产生是个体生命体验与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媾和,逻辑思维是它们媾和的媒介。而意象思维的本质就是要说明流动的客观事象与变动不居的审美心灵构造的关系,这就把意象的逻辑思维与纯粹逻辑学的思维区别开来了。这是在审美意象本体论意义上的逻辑。

朱光潜认为,在意象的生成中,“在用思考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和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朱光潜:《诗论》,见《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第52页。。这是因为,心无二用,直觉的特点在于凝神注视,忘怀一切。朱光潜对克罗齐直觉美学的偏爱导致了他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截然分开,仅关注意象生成的瞬间特性。在意象生成的瞬间,直觉的孤立绝缘性质是可以成立的,但意象的生成和后来的鉴赏却绝不能孤立绝缘地进行,其中都蕴含着生活本身所有的实在性的情趣。比如杜甫《水槛遣心》的第三联“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鱼儿在细雨中游戏,燕子在微风中起舞,这是作者“遣心”的结晶,但若仅如此体察还不能见到意象与情趣契合的妙处,“出”“斜”二字正使之在情在理,若合符契。这显然是直觉中的思虑所得。叶梦得《石林诗话》有过准确的分析:“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可以说,意象的生成正是“缘情体物”的结果。“缘情”是直觉产生的情感基础,“体物”是意象生成的逻辑条件。

此外,形象的逻辑和抽象的逻辑在诗歌意象的形成过程中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主客生命融通的途径或形式。因此,它们的交相缠绕不仅不会形成障碍,反而会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李贺对白居易诗歌的改造就是一个例子。白居易在《暮江吟》中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李贺就把这两句“陈言套语”加以改造,写道:“歌如珠,露如珠,所以歌如露。”(钱锺书《通感》)这一推移确有“起死回生”之效。在这里,“歌如露”一语道出多少圆润,多少晶莹与清澈。而且,形象的逻辑不离抽象的逻辑,抽象的逻辑也辅助形象的逻辑,若将两者截然两分,则意象希移,诗意消亡矣。所以与李渔同时期的方中通在给友人的一封信里说,诗词意象“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续陪》卷四《与张维四》)?王维“雪里芭蕉”的意象营构也并不惹人讥笑,汤显祖“蒙蒙月色,微微细雨”(《牡丹亭·离魂》)的组合也给人情趣在在、意象融融之感。这实际上就是思的极致反而成就了感悟,意象成就之后不会让人感觉到思索过程的艰苦,反而让人感觉佳句纵横,宛若神助。就像皎然所说:“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诗式·取境》)这种境界实际上就是形象与抽象的逻辑在意象本体的意义上实现了合一,意象的本体和逻辑在生命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具有了同一的本原视野。

二 审美意象生成的生命基础

晋简文帝司马昱《春江曲》写道:“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司马昱截取了人生世相的一部分,在刹那中实现永恒,人生的悲痛与无奈含蕴其中,人生存在的终极意义在这种瞬间感性的体验中上升到了本质地位。这对处于世俗名利场域中的个体来说,是一个警醒,也是一个揭示。这片段的永恒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的实际意义只有在对当下在场的人生世相之中进行真正切己的交流才能完成其建构,而这一意义的诞生是我们在与意象的双向交流中获得的,意象由此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和价值。意象也正是以这种发人深省的意味启发着我们,引导我们去思索人生,理解世界,走向自由。人类生存实现诗意栖居,意象也就成为生存本体的承载。所以王夫之评论说:“偶尔得此,亏他好手写出。情真事真,斯可博譬广引。古今名利场中一往迷情,俱以此当清夜钟声也。”(《古诗评选》卷三)

审美意象的本体与主体生命之间的关系是两者生命本质的融洽。实际上,审美主体的以生命为基础的生理因素和主体良好的身心条件是审美意象得以创造和赏鉴的基础。主体生理的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五官感受是意象得以形成的第一道关卡,主体生理感受向心理情感转化的成功是审美意象得以生成的决定性因素,其为审美意象的生成奠定了生命基础。就像实在论者所认为的那样,外部世界以其真实存在与我们的感知相呼应;在主体的生命感觉对外在世界做出回应之前,并不存在先在观念和先验原则,人类的一切体验和知识积累,包括审美情趣和意象生成,都要通过感官活动而进入经验的心灵,并成为心灵的经验,在心灵中接受主体生命的检验和筛选,并做出合理、有序的安排。这些感觉积累可以潜伏在心灵深处,在适合的场景之中会被瞬间唤醒,产生回忆和留念,并与眼前的生活感受相呼应,生成审美意象,同时表达对未来生命的憧憬和希望。这时,审美意象就不仅是意象本身,它还是对世界绝对真实的同态对应的结果。这一切首先归因于主体生命的生理感知和情感体验。

只不过,在考虑意象生成的过程中,人们大都注重视觉因素而忽视了听觉、触觉和味觉等生命感官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创作和赏鉴意象的时候,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视觉上能直接看到的物象,历来的审美意象也以视觉所见的物象为多数,“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杜甫《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等等,都是以视觉所见的物象传递审美感受。我们品味意象,想象它的形象是最便捷的路径。历来理论家都要我们“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金陵野录》),赏鉴专家也教导我们要“设身而处当时之境会……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叶燮《原诗·内编》)。所以历来的文艺实践、创作经验和理论总结给了我们太多的对于视觉意象关注的支持。所以朱光潜说:“所谓意象,原不必全由视觉产生,各种感觉器官都可以产生意象。不过多数人形成意象,以来自视觉者为最丰富,在欣赏诗或创造诗时,视觉意象也最为重要。”朱光潜:《诗论》,见《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第58页。钱锺书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钱锺书:《通感》,见《七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64页。

就像朱光潜先生说的那样,“各种感觉器官都可以产生意象”,听觉和触觉是除视觉之外最容易生成意象的两个生理感官。《礼记·乐记》也说:“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这就是听觉和视觉之间的“挪移”。当意象由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生成时,意象生成在修辞格上就成了通感。《老残游记》第二回写王小玉说书就是典型的由听觉生意象的例子。在作者的感觉之中,王小玉说书的声音清高如钢丝入天,回环曲折如入泰山,陡然跌落又如银蛇舞于山腰,其幽细处如来自九幽冥府,其扬起时又如弹子上天,纵横散乱。这一系列由听觉生成的意象把王小玉的声音描摹得出神入化。但是,其优越处也正是其短处,因为,意象作为审美主体在凝神静思时自我生命得以皈依的寄托所在,它不允许主体的思想如弹子上天那样,“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这凌乱的意象群体必然会影响主体心灵的静寂和澄明,从而使主体精神逃离意象的境界。特里·伊格尔顿说:“艺术同语言一样,不能看作是表现某个个人主体。主体只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性表达自己的场所或环境,而且正是这种真实性,诗的读者必须聚精会神地‘聆听’。”〔英〕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第63页。因此,意象还是要通过形象来加以表达,不然,意象就不再是意象,其情趣也就让位给想象和思索,从而使审美直觉和体验都丧失了其本质。在这一意义上,研究通感在意象生成中的作用是一个专门的问题。而意象的生成毕竟不同于修辞问题,这就带来了研究难度。

钱锺书在讨论通感时,首先举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例子,又把许多有关诗句列于其后。从这些诗句中,我们能发现意象境界和通感之间的隔阂。


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烟处晓寒轻。

——(宋)宋祁《玉楼春》

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研。

——(宋)黄庭坚《次韵公秉、子由十六夜忆清虚》

轻风忽近杨花闹,清露初晞药草看。

——(宋)陆游《初夏闲君即事》

日边消息花急闹,露下光阴柳变疏。

——(宋)陈耆卿《与二三友游天庆观》


其他诗句还有很多,我们留心了一下钱锺书的例子,大多取于两宋;这类雕琢的用法也必是宋型诗人的“伎俩”。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来看,它们的意象和境界还不是诗歌的妙境,因为我们在品味其意象时,这种化静为动的技法让我们首先注意到字句用法和诗意之间的关联,这必然会妨碍我们往诗意的深层中沉浸。因为字句的用法和诗意之间的联系需要细密的分析,而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却需要在直觉之中实现物我融合,在刹那之间感悟,是不可分析的浑融之境,也就是严羽所说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的境界。这两者是矛盾的。所以,我们想象各种生理感官都可以生成意象,但效果最好的意象还必须在由视觉到想象的路途中于瞬间成就,不能加入太多的杂吵,不然,与意象的至美境界就是隔离的。

这些感受(五官感受)虽然是审美意象生成的生命基础,但在审美意象本体论的意义上,我们还需要深入一步。因为任何意象,从五官感受生成,同时也就受到感官所处的种种因缘条件的制约和束缚,从而使意象由自由无限的本性走向牵制有限的局域。生命感官在给予我们意象的时候又会用感官的法则从中作梗,这时我们也就有目不能视,有耳不能听,意象和主体的生命情趣都在这里被浑然忘却。方东美先生说:“感官之分殊功能,以及物色之差别相状,固悉摄于统觉,然于意义之重要边缘,仍大部忽略。纵使冲渊默识,统于真我,而卒以护持不坠,然其中仍有种种我执我慢,集处不去,在在为真理全幅呈现之障,有碍真理之圆满实现。”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第33~34页。因此,审美意象的生命显示(我们反对使用“揭示”一词,因为这会让我们陷入认识或反映的老路上去,把意象看作对立于我们的存在;同时,意象之生命本性无须外在揭示,其自身即可通过自己完美的形式显示出来)不是一劳永逸地在生命律动的基础上固定下来以与我们交流融合,而是要我们突破种种具有僵持可能性的因素,在不断地重复创造中以新鲜的姿态、盎然的情趣维持其本质及其与我们自身的关系。

三 审美意象的生死境界

生命有始终,审美意象也有生与死。审美意象中所蕴含的生命本质要求我们在进行意象研究的时候不能执着于体系,执着于方法,而要时刻以生命感悟意象,以感悟理解著作,以流动不居的生命情怀发掘古典著作中意象的生命价值;方法和体系本身也应是流动活跃的生命的载体,方法要内化为内容,形式要内化为生命,体系要内化为本质。

探讨意象的生与死要从五代荆浩和他的画论著作《笔法记》说起。《笔法记》也是历来意象研究者忽略的一种重要文献。在这里,荆浩探讨了意象的死活问题,说作画要“度物象而取其真”。


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凡气传于华,遗于象,死之象也。


这是笔者所见中国文献中最早论及意象有无死活的一篇。所谓“遗于象”,就是执着于物象而不能超越物象,不能把握物象背后之真实生命存在,那么这样画出来的“象”就是死的“象”,没有生命活力的“象”。“象有死活”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在审美意象的创造、欣赏过程中,如果创造不出具有活泼盎然的生命情趣的意象,那就是死象,如果不能欣赏意象的生命内涵和情趣,那所见的就是死的意象。

那么如何创造出富于活泼生命的意象呢?荆浩认为,在根本上要“明物象之原”,体悟到自然的原初生命意义,要把外界物象与自己的生命在意象之中合而为一,由此意象之真不在形态真实,而在精神妙用,就是自然生生不息的精神与人的心灵的真元气象创化契合。所以荆浩说:“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荆浩《笔法记》)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要“伐去杂欲”,“任运成象”,达到“忘笔墨而有真景”的境界。

但是很多人在意象的问题上往往执着于意象的意义和比兴,而把自由生命的体现成果变成呆板而死气沉沉的外在于生命的死象。黏滞于理性知识,斤斤于物欲横流,空灵澄澈的审美意境必然会从自在生命滑向功利场所,即使是一些技巧的推敲和琢磨也离意象的境界越来越远,活象变成死象。所以苏轼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苏轼《宝绘唐记》)寓意于物是以物显心,留意于物是心有所系,一是生命情感悠游不迫而自由自在的审美观照,一是主体在某种利益和欲望的驱动下的有心理限制的活动,二者截然不同。因此,意象的活泼生命不在执着留念,而在瞬间生成;不待妙想奇思,而由兴会神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


此积水月下之“影”在作者无意一瞥之间,即成意象。月之清寂,水之空明,心之闲适,就这样在瞬间之“影”中汇合。景是水流花开之景,意是空山无人之意,“没有人的意识的干扰,没有目的的控制,世界依照其本来的样子而运动,世界原来是这样的空灵活络,自由悠游”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61页。。北宋郭熙云:“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不执着于意象,则意象活矣。

其实,在荆浩之前,以“死”“活”论意象也是有的,韩非子是其中最早的。从中国传统审美意象产生的文化背景来看,对“象”的描述,最早应为史前神话中关于舜和象的斗争的描写。象在这个过程中即指自然中的大象,然而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人们却很难见到。韩非子云:“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韩非子·解老》)韩非子在生命意义上用死活论象,就已经蕴含了审美意象有无生命的含义了,荆浩把这一观念确定了下来,所以,审美意象研究的是活象,而不是死象;审美意象关注的是活泼泼的自在生命,而不是冷寂寂的外在石梁。由此,审美意象就成为生命意象,成为情感意象,意象理论也就成为中国美学理论的核心。

意象不仅有死活之别,还有内外之分。所谓意象之内就是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的高度融合,意象与情趣自然而然地在同一形象层次上联系在一起。意象之外的境界则要求深层的构思,欣赏者透过有限人生世相的凝缩画面去做更深远的体验、追索和玩味。我们可以用谢朓和李白同题的《玉阶怨》来说明这个问题。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谢朓《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两诗同题,主题相同,区别只在于艺术技巧和意象营构。谢诗向来被评为佳作,人物和意象是同一的,但是,“长夜”之“长”字、“思君”之“思”字,把情与景明白点出,使两者没有层次差别,在艺术技巧上要比李诗差一些。因为李诗以“罗袜”点人,以“生”字、“侵”字点“夜久”,以“望”字点思绪,自然就比谢诗含蓄一些,也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绪,并在思绪之中体味思妇的情感,这就从“白露”“秋月”等意象拓展到意象之外的世界去了。但是,从意象创构的角度来说,谢诗不事雕琢,全诗简单流畅,气氛和谐,脉络贯通,是自然而然从心底流出的,是一派天然之作。李诗由雕琢而至自然,技术境界高,情境也越发逼真,但毕竟还是有缺憾。因为,象外层次的创造会生成多层次的空间,情感、韵味和理趣也会在这一空间里生成,这给意象本身所蕴含的情感特质的传达增加了困难,因为读者需要对这些内涵进行辨析和接纳。这为审美意象由情感走向理趣和韵味埋下了伏笔。

意象的生命境界也有层次的划分,并不是每一个意象的营构都可以达到“竹密不妨流水过,青山不碍白云飞”的本原境界。荆浩《笔法记》里划分了意象的四个境界。意象有神、妙、奇、巧四者。


神者,亡有所为,任运成象。妙者,思经天地万类性情,文理合仪,品物流笔。奇者,荡迹不测,与真景或乖异,致其理偏,得此者,亦为有笔无思。巧者,雕缀小媚,假合大经,强写文章,增邈气筋,此谓实不足而华有余。


所谓神者,指心随笔运,心象不忒,这样的意象是最高境界的意象;妙者,指意象的外在形式经过思虑与主体内在精神达到内外相合,义理合一;奇者,指创造的意象出于规矩之外,追求奇特幽僻,从而滑入偏枯怪奇的地步;巧者,指无意为象而偏强力为之,从而远离了意象本身的品质,成为意象的反面。巧象是意象最低的境界,可称为死象。这段话虽是论画,但作为品评审美意象的标准也是适当的。所谓意象境界的“神”“妙”“奇”“巧”,本质上来说,就是看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强度和生命力度,以及这些情感和生命要素得来的自由度:不经思虑而情感自在其中者为“神”,以思虑为工具通达情感体验者为“妙”,情感怪异而理致偏重者为“奇”,无情而为文造情者为“巧”。

这里需要辨明一下神韵和理趣与审美意象之间关系的问题。从历史上看,意象的生命情感本质在发展过程中时时会遇到或明或暗的阻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理趣和韵味(神韵),这两点都在唐代兴象说形成以后显明了。兴与象是审美意象内外两方面的规定性,象较为实质一些,偏重于意象的显在方面;兴比较空灵一些,注重意象内在的兴味神韵;兴象合为一体,就要求意象既要有外形的鲜明生动,又要有意象的潜在气质,要能透过意象导引出丰富的艺术境界。所以,有学者说:“兴象说的提出,表明人们对艺术形象的把握,已由注重外形的感知深入到内在精神的探求,或者说是由形象的‘形而下’的外壳上升到‘形而上’的内核。”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中心,2007,第20页。而正是在这时,人们对意象的要求已经由内而外,出现了分化。一方面,所谓的“象外”之境,不仅可以包含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包含神韵和理趣,而由于“兴”的委婉、含蓄的特征,一些人要求审美意象做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与极浦书》),强调“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另一方面,意象本与生活事理相关,意象本身所引起的“象外”境界更容易让人走向理趣,探讨形而上的问题。无论是神韵还是理趣,与意象的本质旨趣都是相背离的,因为意象讲求情趣和意象的同一,意与象合,始终不离生命情感体验,而神韵和理趣却是通过意象达到神韵和理趣的境界,一旦这一目的完成,意象便被遗弃,从而使意象失去它的生命,意象遂亡。所以,在意象观念的形成过程中,韵味和理趣时时都在剥夺着审美意象本质存在的权利,主体自身也会在自觉不自觉间实现这一过程。而这一观念不是兴象说之后才有的,庄子的“得鱼忘筌”、王弼的“得意忘言”都一直在发生着影响,在兴象说以后人们对意象和神韵、理趣的态度是这一影响延续的表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周易》开始的哲理意象观念对审美意象观念形成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把理趣和神韵排除在审美意象本体论的视野之外,在生命本质层面上复归意象的本体意义,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艺术家所渴望的。在中国艺术家的心目中,一切自然对象都是流动不居的生命形态,艺术家、作家在对自然万物和人生世相的审美过程中达到精神归依和生命价值提升的双重目的。所以有学者说道:“中国人常常把生活和审美结合在一起,艺术构思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宇宙精神的觅致和审美意象的获得是并行不悖的。他们力求在洒然自适的情境中契合欢畅之宇宙精神,大自然的一切……都可激越着活泼泼的主体性灵。……从而在鸢飞鱼跃的情境中迭入森罗万象之中,尽情地吮吸自然的真谛,领略无上的美感。”同时,这种生命皈依“就是在内心归复本明的状态下,建立一种适宜的物我之间的关系。光明澄澈的境界,是自我性灵的栖所,也为万物提供一个居所:在这境界中,提升了自己的性灵,也让万物浸被光辉,却除一切物我冲突之处,将物提升到和人相互照应、相互契合的境界,使物成为光明境界中的物”,“意象在光亮中化生”。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第358~359页。可以说,意象既面向生命又凝固生命,既表现生命又启发生命,最终导入生命。在审美意象的创构和欣赏过程中,主体与对象的生命本质和情感体验始终处于中心地位,片刻不能脱离。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探讨意象的生与死才具有意义,也只有在这个视野下来发掘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及其著作,意象理论在今天才具有更为广阔的意义和价值。

宇文所安说:“在概念和语言之间必须有‘象’作中介,这个观点对诗歌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了它,当诗人观察他周遭世界的形式,物理世界的无限特殊性就可以被减缩为范畴之‘象’,继而再减缩为范畴语言。诗人和读者可以假设那些‘象’是‘意’(关于这个世界为何如此这般)的自然表现。于是,诗之‘象’就可能是‘意’的体现;而且这种假设还携带着《易》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威性。”〔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34页。这是典型的对审美意象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心态,在广大研究者和读者中间具有普遍影响。这种观念不利于我们对审美意象进行本体意义的接近与交流。因此,在本体论的意义上研究审美意象的特性和价值,在当今文艺美学界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