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协调发展问题相关研究述评
一 区域协调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冲突的加剧与合作的蓬勃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区域冲突与协调的某些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Integration)的出现以及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如何实现区域经济联动与资源整合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首先有学者对区域经济联动与经济力量整合进行界定,认为两者均指过程内涵与作用的不同。前者指地域相连的各行政区政府、企业、社会中介和居民之间,依据相互需求、互惠互利原则和协议,主动把各种经济要素与对方的相关经济要素配合,实现资源互通、信息共享、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共用的行为,即区域之间彼此协调、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而区域经济力量整合则指在特定范围内,各区域经济主体之间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有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增强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效应的行为。还有学者认为,区域整合是指区域间的协调机制,即相互毗邻、彼此联系(尤其是经济联系)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加强区域协调合作,发挥区域最佳效率的重要机制。另有部分学者对特定区域的联动进行了研究,如竺彩华等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例,对多片区联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现实考察,提出了实施方案和政策设计。
国外从区域经济联系的视角来看待区域协调,认为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区域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这种相互依赖的表现既具有全面性,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又具有双向性,区域间的联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利性的。
二 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任务的迫切需要。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长期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在不断拉大城乡差距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日趋严重,其影响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从省域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由此引发的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的讨论越来越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瞩目的焦点问题。国外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中很早就提出了城乡协调的理论思想,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增多。
很多研究者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城乡资源配置和持续的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城乡功能,改进城乡结构。事实上,重新进行城乡之间的利益分配,从而使得城乡生产要素的分配更为合理,进而实现城乡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努力方向。由此在政策体系的完善与创新过程中,必须突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十分多样,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发展的限制条件不同,发展模式也千差万别。有笼统的针对全国提出的通用型发展模式,如田明等归纳总结了四种模式,一是规模较大的城市的对外扩张,二是外资引导的外向发展,三是农村地域的集聚效应,四是西部自成一体的发展模式。也有一些模式是基于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归纳而出的,如广东的“农业发展型”和“非农业起步型”两个典型模式;上海的郊区发展已形成一般模式、小城镇模式和近郊扩展模式的三种城乡协调发展模式。还有学者着眼于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提出城乡先分割后协调、先城市后农村的发展观念。而薛德升、曾献君则另辟蹊径,从人口城镇化质量的角度出发提供发展的新思路,并根据研究认为,伴随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步伐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户籍制度、公共财政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联动改革,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全方位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的权利和义务与城镇居民有序并轨。此外,十八届五中全会还指出,要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农村和接纳农业人口较多的城镇的社会事业建设,乡村建设要特别注重美丽宜居。这些周密部署,既指明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向,也明确了当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点。
总之,城乡协调涉及自然、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以上的理论研究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展开,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将两者融入统一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以充分体现区域的整体性,这将为城市和乡村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但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进一步共同挖掘。
三 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产业协调是河南经济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十三五”期间,促进产业体系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才能不断增强发展的高效性、整体性和持续性。为此,我们梳理了“产业协调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脉络,发现有许多经济学流派进行着大量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关于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刘忠远认为,产业协调体现了产业之间、产业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各要素之间、功能之间实现的和谐、协调和优化关系。王伟等认为产业协调度能够衡量各产业、各子系统、各要素、各功能之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和谐程度,测度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的整体协调效应,评价产业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能力。
针对产业协调状态的判定标准,沈玉芳认为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从产业间横向关联上看,产业发展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高速增长部门、低速增长部门和潜在增长部门之间的增速差距比较合理,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均衡,产业间有较强的相互转换能力和互补关系;从产业的纵向发展上看,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既要具有完整的垂直供需链条,即产业的上、中、下游,也要具有横向的协作关系,即相关产业的配套;从产业素质层面上看,产业要具备良好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从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看,产业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从产业发展的可实现性上看,要实现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良性互动;从产业的国际化角度上看,产业开放度要不断提高,能够通过国际投资与贸易往来、技术引进等方式,实现产业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
就产业协调度的评价而言,当前有大量文献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评价中国产业的协调发展程度。如,陈健、史修松,陈凯、刘煜寒使用该方法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刘瑞翔、姜彩楼,刘佳、朱桂龙通过计算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确定了应该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余典范等,王晓红、王传荣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间关联关系的演化。赵明亮基于产业关联视角为产业的协调发展规划了基本路径。
四 区域一体化研究
国内学者从一国的某些区域、某些国家之间、世界范围三个不同层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地域上较接近或地理特征较相似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或城市之间,为谋求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与共同经济调节,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的动态过程,它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内各地区合理分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繁荣。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作为空间状态是生产要素流动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核心和经济扩散点。
而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于1962年提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既被看作是一个过程,又被看作是一种存在状态。就过程而言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丁伯根(Tinbergen)从政府当局促进经济一体化的措施方面把经济一体化区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前者指“取消各种规章制度”,即消除对有关各国的物质、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障碍;后者系指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去纠正自由市场的错误信号,去强化自由市场正确信号的效果,从而加强自由市场的一体化力量。上述各种观点对于科学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颇有借鉴和启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的发展可以归结为: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理论纳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探讨内生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外部问题。
区域一体化是生产力社会化和区域分工协作发展的必然结果,保持其正常运行,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做保证。关于区域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有学者提出应从四方面建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即构建统一协调大市场竞争规则、成立跨行政区的制度性组织协调机构、强化区域基础设施的统筹与管理、构建区域经济特色。还有学者从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体系。而省际经济合作是我国建立统一市场、平衡地区利益的政策方向,也是省际政府化管理的制度创新。一些学者探讨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这一“三区联动”的模式机制与整体系统,并以上海推进“三区联动”的案例提出了应遵循的相关原则和对策要点。
五 相关研究述评
国内外关于严格意义上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并不多,但与区域联动紧密相关的研究有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和众多的研究成果,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区域合作、区域经济整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铺垫和营养。
上述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区域协调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大多存在有些问题尚研究不够,有些重要的问题则被忽视的缺陷。首先,对区域协调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行政区划框架内,对经济区域框架内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不多见;其次,大量采用规范研究模式,而对这种对策的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方式以及内在机制缺乏深入探讨;再次,对转轨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协调发展的相关机制缺乏深入研究;最后,经济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很少被用来分析中国的协调发展问题,如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对研究协调发展十分有价值,但运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