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同归于尘
天龙屯堡的清晨,新鲜如梦,朱瞻基尚在沉睡中,孙倾城却早早的起来了,她眉眼俊逸,嘴角微微勾起,如春风缱绻,衣着素雅不失贵重,绝代风华惊为天人。轻手轻脚地走出去透过居高临下的大窗户向四周张望,只见一条巨龙般的石头围墙将这个屯子围绕起来,郁郁葱葱的棕榈翠柏之中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两旁参差错落的建有许多样式别致古朴的石头房屋。一条清澈的小河贯穿整个屯子,水边的石板上长满了生机勃勃的青苔。倾城微微一笑,她心里想起陆放翁陆游的两句诗“花能解语添烦恼,石不能言最可人”,沉默是金。
不由得想起自己心里的那个默默地“她”,倾城不知道是否是因为不久前生女难产昏迷时神不守舍,偶然与这个来自未来的精灵相遇,致使自己的意识和记忆与她发生了奇妙的融合。还是由于本能的追求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超时代模范丈夫朱瞻基的强势守护,使得她无法得以侵入自己的心身,只得把她的记忆和意识透过时空无偿地留给了自己,融入了自己的意识和记忆里,使得自己成为了一个能预知未来的人。这种事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难道这就是玄学上的“否极泰来”之说?
异于常人,近乎玄幻,世上人虽相信有神仙存在,可也与邪魔鬼魅真假难辨。子不语怪力乱神,倾城对此觉得说不清楚,只能无可奈何的默守心中。但苍天如此厚爱,有如重生,怎能辜负?只能好好的活出一个不一样的孙倾城。想到此,倾城眼光明媚,嘴角笑意四溢。
望着那些光亮亮的青石路面,仿佛看到了时空之门,听到了历史的车轮正在疯狂的运转,犹如用一双传说中的火星人和天顶星人的眼睛俯视人间,记起了有些陌生的江南水乡---。那里正春风杨柳,婀娜万千,青砖黛瓦,斜阳西下,春燕呢喃,碧草连天,烟雨蒙蒙。石板路上,人间俊俏少年郎,恣意潇洒,浊世翩翩佳公子,俊美风流,身穿玉色长衫,倨傲无比的手拿一把洒金折扇,刷的一声打开,又一拍折起,旁若无人地昂首施施而过。一溜朝南的十二扇门厅上,人物造型典雅,雕工精细入微,镂空雕刻着“春夏秋冬”,“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室内的红木屏风上,雕刻着龙凤呈祥,妆台上,一面闪亮的镀了金的青铜镜---。
倾城明白这显然是来自于熟知之后五百年的“她”留给自己的记忆,她一定是位江南大户人家的名门闺秀,出身世代书香门第、知书达礼的才女。
凭窗而望,还看得见远处的小桥流水,水上有几艘乌篷船,有些身穿长褂短衫的男男女女,他们正在劳作。这些人就是聚居在此的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龙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各民族截然不同。
几天来,他们一行人不顾疲惫极俱亢奋频频地外出观光,游过优美宏伟惊天动地的黄果树大瀑布、螺丝滩瀑布,精巧的水帘洞,天星桥,瑰丽多姿,天然形成的水上石林。也去了碧波荡漾的红枫湖,遍览了湖心岛上的那些风格不同,住着热情好客的人们的苗寨、侗寨、布依寨。看到了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代在此辛苦劳作,得以繁衍生息丰衣足食的高原梯田迤逦风光。
生活在云南这样山水广袤,物种多样,风景秀美的人间仙境里,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流涟忘返。但也还是不免使人不能不想到,这云南美则美哉,可历朝历代都是因为这儿山多林密,交通闭塞而天高皇帝远,一直把这里作为朝廷发配流放犯官和囚犯戍边的化外烟瘴之地。因为路途遥远,气候多变,水土不服,加上疾病和生活艰苦,受到非人的虐待,这些朝廷钦犯被发配到这里基本上都是凶多吉少九死一生,能生存下来,活着回去的希望非常渺小。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倾城就想起了一百年后的大明嘉靖年间,那位因为“大礼议”的“左顺门哭殿事件”,犯颜直谏,得罪了十八岁的小皇帝世宗朱厚熜,被打了三十廷杖,险些丧命。发配流放云南戍边的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正德六年四川新都状元,翰林院六品修撰,四朝元老、内阁首辅、东阁大学士、一品大臣杨廷和之子杨慎,号升庵,他就是一株偶尔难得出现的奇葩。
杨慎被发配云南,途经赤壁,带着刑枷书写的那首哀怨悲愤的怀古诗,《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传遍天下,名动四方。几百年后仍然是脍炙人口,气势磅礴,无以伦比。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自此,大明文臣清流士子视挨皇帝的廷杖为荣,以下皇帝的诏狱为资历。犯颜直谏,彰显风骨,更能名扬天下,声动朝野。
三百多年后,有一位后辈诗人刘大绅为杨慎题写了一首诗,《瞻杨升庵先生遗像后》:
“议礼何人集上台,东华哭罢极南来。
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
生得中谿堪作主,死求太白可同埋。
先生自爱名山老,不是君王不放回。”
诗中赞美了杨慎在“大礼议”中的铮铮铁骨,以及一代宰相之才遭流放云南,并终生不得返回的不幸遭遇。但最后两句却有些为杨慎以及为皇帝朱厚熜圆美之意,其实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个刚愎自用、心胸狭窄,狠毒凉薄之人,对忠于先帝的朝臣,和作为文臣清流士子领袖人物的杨廷和、杨慎父子恨之入骨。
杨慎被押往云南途中千万里之遥,又是受伤的病体,行动艰难,一路上曾遭到五次暗杀,但都没有成功。可见虽然小皇帝的权势大,而沿途暗中保护杨慎的力量更强。杨慎之父杨廷和的两朝首辅大臣也不是白当的,他在正德朝是总揽朝政第一人,杨家一门七进士,自是有一股势力在手,甚至在嘉靖朝各级官员中私下里仍有一部分人是心向杨家的。这使得一直觉得自己的皇位来得不正,坐的不稳的嘉靖皇帝奈何不得。最后在他的心腹,锦衣卫都督,他的奶兄弟陆炳的劝说下,只能妥协放弃了要杀杨慎的念头。
但此后数十年,不管朝内朝外,要求赦免杨慎的呼声有多高,嘉靖皇帝却始终不肯赦免让流放云南的杨慎回朝。还经常问及左右和朝臣,杨慎现在过得怎么样?当听到别人回答,杨慎过得非常不好时,朱厚熜就会很开心。
但如果他要是知道,事实上杨慎在云南其实活的相当风光时,恐怕这位自幼体弱多病的捡洋落皇帝会气得又晕倒吐血了。
当年,杨慎在发配云南途中一路有人暗中护送保卫,有人送医送药,送衣送饭,赠车送马。后来伤病痊愈之后,在云南戍所一名驿丞手下做事,写写画画,行走随便。尽管许多人都知道大明驿丞其实都有一个锦衣卫暗探的身份,但他们却相处甚好,所以过得很是逍遥。特别是当人们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慎杨状元后,顿时名气爆棚,这真是天上掉下个文曲星,人们对杨慎顶礼膜拜,许多人慕名前来拜访宴请,求诗求字。更有来自昆明的名妓花魁娘子携带金银宝物前来投靠,甘愿为奴为婢。
所以,那刘大绅诗中说杨慎“簪花拥妓”“纵酒狂歌”,并非虚言,也许这正是杨慎故意做给朱厚熜看吧。还有人闻弦歌而知雅意,收罗杨慎在云南的诗词文章替他出版了一本书《杨升庵文集》,为他传名。按说流放官员没有朝廷的赦免旨意,不得随意离开流放地,但杨慎却曾七次离开云南去四川新都看望老父亲杨廷和,由此可以看出云南和四川的官员对杨家是态度优容,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自十五岁登基做了皇帝的朱厚熜,却是高处不胜寒,活得并不舒坦。在宫里连太监宫女都信不过,不敢吃他们送来的食物,不敢喝他们上的茶水。随着新立不久的太子和先后三位皇子的夭亡,宫中有了“二龙不相见”的说法,剩下的两位皇子便不得父皇的欢心,难见天颜。朱厚熜整日价阴沉着个脸,闷闷不乐,刻薄寡恩。
嘉靖皇帝朱厚熜还甚是迷信道士,乌烟瘴气的在宫中炼丹,强迫取宫女经血为引,还命宫女寒冷的夜间外出采集露水。使得许多宫女因此身体受到摧残,冻伤病死时有发生,宫女们生不如死,逼不得已铤而走险。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发生了“壬寅宫婢之变”---。
那夜,天空朦胧无星。醉醺醺的皇帝朱厚熜来到端妃曹氏宫中,在床上与宠妃一番黑天昏地后独自睡去。深夜,杨金英、姚叔皋、邢翠莲等十几个宫婢见朱厚熜沉睡,身边无人,便合谋要将暴虐无良的皇帝朱厚熜勒死。
杨金英悄悄拿来一根粗绳子,挽了一个扣套在皇帝的脖子上,众宫女一起扑上去,按住手脚。可是慌乱之中却不知杨金英挽得是一个死扣,怎么也勒不到底,急忙又挽了一个扣,还是死扣,解开重挽,来不及了!突然一个闪电照亮了寝殿,朱厚熜睁开了眼睛,挣扎起来,睡梦中的皇帝仍然有着不可目视的威严,宫女们吓坏了,好在朱厚熜挣扎了一下随即就昏死过去。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有人来了!是得到叛变的宫婢张金莲密报的方皇后带人来了,随后太监、锦衣卫和御医也来了。
涉案的十六名宫婢经审问,被凌迟处死,那名告密的宫婢张金莲也没有被放过。在方皇后的主持下,端妃曹氏和宁嫔王氏也受到牵连,同样被凌迟处死。
面对人事不省只剩一口气的皇帝,御医们缩手缩脚怕担责任,谁也不敢下药抢救。最后在方皇后的命令下,太医许绅配了一副“峻药”给垂死的皇帝慢慢灌下,第二天午时朱厚熜醒来,吐血数升,才缓过命来。
进了一次鬼门关的朱厚熜,精神恍惚,口不能言,将养了好久才勉强能上朝视事。但因这次昏迷又惊吓过度,从此丧失了生育功能。
朱厚熜有嫔妃六十多位,有过三位皇后,被他吓死一位,废掉并幽禁到死一位,第三位方皇后因为借“宫婢之变”,趁机自作主张的处死了朱厚熜最喜欢的端妃曹氏。这使得唯我独尊,睚眦必报的朱厚熜嫉恨在心。一想到那个明艳动人对自己百般柔顺承欢怀中的小美人曹氏,竟然遭千刀凌迟而死,朱厚熜就咬得牙齿咯咯响。
“贱人!竟敢算计到朕的头上了!还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五年后,宫中突然遭遇失火,方皇后被困寝宫大火之中,
“救火呀!---皇上!求求你,救救我!---”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断传出方皇后凄厉的呼救声。但站在火场外的皇帝朱厚熜却阴沉着脸,无动于衷,眼看着方皇后被大火吞没,不让人去救,任凭方皇后被活生生烧成一截人肉炭。
随后不久,其生母章献太后又薨,从此六宫无主。
也许是为了避免再想起宫中的那些,不堪回首却又难以忘怀的往事,朱厚熜搬出了大内皇宫,移驾西苑居住。脱下龙袍,穿上道袍,身边除了几个从安陆带来的太监心腹和阿谀之臣,觉得满朝文武都是与自己作对的人。自此二十几年都不上朝,只通过几个心腹以权术治朝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帝心难测,赏罚无常。使得群臣惊簌,犹疑惶惑,不敢越雷池一步。
嘉靖三十六年,流放云南三十三年的状元才子杨慎,七十二岁老死于云南戍所。身边始终有一位曾经的名妓花魁娘子陪伴着他,侍奉汤药,无微不至,为他送终,将他的遗骸归葬四川新都故土。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西苑修道炼丹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但也只活到六十岁而终,在位四十五年,后人对这位世宗皇帝毁誉参半。其实年少时的嘉靖皇帝除了为人狠辣凉薄一些,也还称得上聪明精干,实权在握,杀伐决断。他写得一手瘦金体字,文笔出色,嘉靖十八年安南反叛,明朝廷派大将毛伯温去平叛,皇帝朱厚熜作《送毛伯温》诗一首赠予他,以示勉励。其诗云: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鼇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时,朕与先生解战袍。”
可见他作为一代大明君王,也曾经有过勤政治国的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