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儿科医疗机构设置及护理管理

目前我国儿科医疗机构有三类,专门的医院,结构最为全面,包括儿科门诊、儿科急诊、儿科病房;综合医院及妇幼保健院,设有儿科门诊和儿科病房。

一、儿科门诊

(一)儿科门诊设置

儿科门诊和一般门诊设置类似,设置有预诊室、挂号处、测体温处、候诊室、诊查室、化验室、治疗室,还有其他如配液中心、输液室、采血中心、饮水处、卫生间等,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儿科门诊的设置可缩减合并,但儿科由于就诊对象的特殊性,部分场所的设置具有儿科的独特性。

1.预诊室

预诊室设于医院内距大门或儿科门诊最近处,有两个出口,一个通向门诊候诊室,另一个通向传染病隔离室。隔离室备有紫外线灯、洗手设备、隔离衣等消毒、隔离设施。

(1)预诊的目的 由于病情变化快,年龄跨度大,预诊可帮助识别急重症患,尽快安排急诊就诊,赢得抢救危重患儿的时机;尽早发现传染病患儿,尽早采取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2)预诊的方法 预诊采取“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简单扼要问诊、望诊以及体检,在较短时间内根据关键的病史、症状及体征,迅速做出初步判断,以免患儿逗留过久发生交叉感染。遇到危重患儿急需抢救时,立即护送至抢救室。预诊护士要求经验丰富、要求责任心强、动作迅速、决断能力强。

★考点提示:预诊的目的

2.挂号处

患儿经过预诊后,方可挂号就诊。

3.测体温处

发热患儿就诊前应测量体温,如体温高达39℃以上者,应酌情先给予退热处理,以防高热惊厥。

4.候诊室

儿科门诊由于陪伴就诊人员多,人员流动量大,候诊室应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备有足够的候诊椅,有1~2张小床,为患儿换尿布、包裹之用。室内应设有墙报、黑板、电视等进行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

5.诊查室

为了减少就诊患儿互相干扰,应设多个诊查室。室内设有诊查床、桌、椅、诊查用具及洗手设备等,应光线明亮。

6.化验室

化验室应设在诊查室附近,便于对患儿实验室检查。

7.治疗室

治疗室应备有各种治疗所需设备、器械、药品。根据医院的规模、人员配备及患者的多少,必要时可以设专门儿科配液、输液中心、采血中心,以方便门诊临时治疗、观察的患儿。

8.其他

如配液中心、输液室、采血中心、饮水处、卫生间等。

(二)儿科门诊护理管理

1.组织管理

儿科门诊的特点是人员流动量较大,陪伴患儿就诊的家属多。护理人员要做好就诊前的准备、诊查中的协助及诊后向家属的解释工作,保证就诊秩序有条不紊。

2.病情观察

小儿病情变化快,在候诊过程中,护士要经常巡视,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神态等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预防院内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发现传染病的可疑征象,并予以处理,消除可能使患儿院内感染的各种机会。

4.杜绝事故差错

儿科门诊由于时间和季节的特点,就诊患儿往往比较集中,应根据患儿就诊量合理安排人力,缩短候诊时间。护士的班次应合理安排,同时严格执行核对制度,防止因忙乱而发生差错。

5.卫生宣教

根据季节、疾病特点及儿科护理重点问题等,候诊时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科普宣教。

二、儿科急诊

(一)儿科急诊的特点

①发病急、来势凶、病情变化快,突发情况多,应及时发现,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②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语言表达不完善,医护人员应耐心询问,细致观察,尽快明确诊断,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置。

③疾病的种类和特点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性,如冬季的呼吸道感染、夏季的腹泻等,应根据规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④常见急诊症状有高热、惊厥、呼吸困难、循环衰竭、休克、急性中毒、支气管异物、外伤等。

(二)儿科急诊设置

急诊是抢救患儿生命的第一线,因此急诊部的各室应必备齐全的抢救器械、急救药品等,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1.抢救室

抢救室是抢救患儿生命的第一线,常备抢救设备(如供氧设备、呼吸机、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心电除颤机、雾化吸入器、洗胃机等);各种急救药品;各种穿刺、切开包、导尿包等。

2.观察室

观察室设有病人观察床、监护仪及一般抢救设备。

3.治疗室

治疗室设有治疗用物品、暖箱或热辐射保暖台等。

4.小手术室

准备清创缝合小手术、骨折固定、烧伤的初步处理。

(三)儿科急诊护理管理

1.重视急诊抢救五要素,确保急诊抢救质量

急诊抢救的五个重要因素为人、医疗技术、药品、仪器设备及时间,其中人起最主要的作用。急诊应由责任心强、有工作丰富经验、动作快捷、技术熟练的护士担任。抢救技术精湛,药品种类齐全,仪器设备先进,时间上争分夺秒都是保证抢救成功缺一不可的重要环节。

2.执行急诊岗位责任制度

坚守岗位,护士要主动巡视患儿,随时处理各种情况。开通生命绿色通道,若病情危险,应立即送抢救,再补办各种手续,争取时间挽救生命。

3.建立各科常见急症抢救护理流程

常见急症的抢救护理流程张贴墙上,不断完善流程和常规。

4.加强急诊文件管理

加强法律意识,保证医疗文书的完整性、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完善交接班制度。

三、儿科病房

儿科病房可分为普通病室和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还可分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和普通病室设置的监护室。

(一)儿科病房设置

1.普通病室

普通病室设有大、小两种病室,大病室一般4~6张床,小病室1~2张床,每张床位占地2m2,床与床之间距离为1m,床与窗台之间距离为1m,窗外应设护栏。病室之间采用玻璃隔墙,以便医护人员观察患儿病情。提供具有儿科特色的游戏室或游戏区,有不同年龄患儿的玩具和设备。

2.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病情危重、需要观察及抢救者。监护室应与普通病室、产房和手术室邻近,方便转运和抢救,室内备有各种抢救设备和监护设备。监护室主要由监护病室、隔离病室和辅助用室(治疗室、护士站、医护办公室等)组成。监护病室的床位安排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是将床位集中在一个大房间内,中央设置护士站,便于观察抢救;分散式是将床位分散于小房间内,房间之间用透明玻璃隔开,方便观察和隔离感染,较安静。监护室为了满足患儿家长的探视需求,可在监护室内设置摄像器材,家长可通过监护室外的电视屏幕看到患儿的情况,以促进医患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3.治疗室

治疗室分内、外两小间,各种治疗的准备工作在外间进行,便于无菌操作,将换药、抽血、穿刺等操作安排在内间,减少其他患儿的恐惧心理。

4.护士站及医生办公室

护士站及医生办公室设在病房中间,靠近危重病房,以便于观察和抢救。

5.配膳(奶)

配膳(奶)室设在病房的入口处,室内应备有配乳用具、食品柜、消毒锅、冰箱、配膳桌及分发膳食用的餐车,如为营养部门集中配奶,另备有加热奶的用具。

6.游戏室

游戏室设在病房的一端,室内宽敞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布局应适合患儿特征,有小桌、小椅,适合不同年龄的玩具、画册及电视机等,供住院患儿游戏、活动时使用。

7.厕所、盥洗室和浴室

厕所、盥洗室和浴室的各种设施均应适合患儿年龄特点,浴室要宽敞,便于护士协助患儿沐浴,厕所不加锁,以防发生意外。

8.其他

如医护值班室、家属谈话室等。

(二)儿科病房护理管理

1.环境管理

病房环境要适合患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病房、走廊墙壁可以用图画、玩具画装饰。窗帘、寝具、衣物采用明快、鲜艳的颜色,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温度和湿度适宜(表4-1)。

表4-1 不同年龄患儿病房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考点提示:不同年龄患儿病房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生活管理

患儿的饮食不仅要符合疾病的要求,也要满足生长发育需要。餐具应消毒。根据患儿年龄及疾病特点,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时间。衣服样式简单、布料柔软、经常换洗、保持清洁。保持病房安静,工作人员说话、走路、操作都要轻柔。

3.安全管理

由于儿童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因此儿科病室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各种设施、设备要考虑患儿的安全。防止跌伤、烫伤,防止误饮、误服。照明设备应定人负责管理,安全出口保持畅通。

4.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地面、床面、走廊清洁整齐,物品摆放有序。不同病种患儿分室收治。工作人员操作前后应洗手。减少陪护,控制探视人员。

5.传染病管理

发现传染病患儿应及时隔离或转院。对曾经接触过传染病的易感患儿可酌情做被动免疫,并进行监护。普通儿科病房一般不收治传染病患儿。

6.家属管理

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尤其是陪护、探视、消毒、隔离制度及安全制度,取得家属配合,共同搞好病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