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结构论:关系主义何以可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认识世界的四肢结构(一)

广松涉对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新推进,除了前面提到的《物象化论的构图》、《事的世界观的前哨》之外,最突出反映在其原创性著作《存在与意义》两卷本当中。《存在与意义》是广松独创的哲学体系,其写作计划最初形成于1971年8月,此后的1974年和1978年广松又先后对写作计划进行了两次修订。全书分为三卷:第1卷“认识世界的存在结构”、第2卷“实践世界的存在结构”、第3卷“文化世界的存在结构”(因病逝而未写成)。其内容不仅论及本体论、认识论,还广泛涉及实践哲学、价值哲学、社会哲学、历史哲学和文化哲学,并延伸到从人性论、制度论、权力论和范式论,乃至学问论、艺术论和宗教论等领域。

《存在与意义》第1卷“认识世界的存在结构”出版于1982年。全书分为三篇,其理论框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大致固定了,其内容在《世界共同主观的存在结构》、《事的世界观前哨》、《物·事·语》等文集中也不同程度地有所表露,但绝不是陈旧观点的简单集大成,而是作者多年的学术积淀的“系统的”“新展开”。本书的主题是抨击传统的“物的世界观”(实体主义),倡导“事的世界观”(关系主义)。揭示认知性展开的世界现象的存在结构,铲除成为传统“认识论构图的大前提”的“主观—客观”图式在广松哲学中,所谓“主观—客观”图式,主要指以胡塞尔现象学为代表的“意识对象—意识内容—意识作用”的三项图式。(广松指出,这是实体主义的世界像由以产生,致使迄今认识论陷入理路闭塞的“元凶”),阐明认识世界的四肢存在结构,通过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新范式打开“认识论的理路闭塞”,赋予认识的所谓交互主体性 (共同主观的有效性) 以权利,“事的世界观”的基本构图奠定认识论基础。以认识论、物像化论和意识形态论揭露物的世界观的错误根源,根据与“事的世界观”相应的新范式,展现已被传统的“物的世界观”的范式“说明”了的事情或事态。自古以来,人类文明就不断进行着世界观层次上的范式转变,17世纪是向近代世界观的转换期,接着是向新的现代世界观的转换期。当今哲学的一大课题,就是尽可能将已成雏形的新的世界观的范式自我归属化和定型化,按广松的理解,这一课题就是他所谓“事的世界观”。广松希望读者不要将其与下一卷实践世界的存在结构割裂开来,因为就事物的真实状态而言,认识世界不过是实践世界的一个结构性契机或一个映衬层面。不仅如此,重新研究认知世界的现象,将有利于检验实践世界。

关于该书的结构,为了避免使该书内容过于庞大,广松放弃了他在其另一著作《辩证法的逻辑》参见[日]廣松渉《廣松渉著作集》(第2巻),岩波書店1996年版。中提出的“辩证法的体系构成法”,而是采用了卷、篇、章、节 (各节的开头,配有梗概式的文字作为“扩大的标题”,便于读者把握各节的要点) 的论述方式,但大致的构想仍着眼于辩证法的展开,某一层面的结论为后续的层面所“扬弃”。并且为避免逐一烦琐地说明某一认识是“反思意识”(für uns),还是“直接意识”(für es),读者只能按照本书的文脉来加以识别。因此,本书没有形成严密的辩证法体系。实际上,尽管在某处似乎是不必要的论述,对于后续的地方却构成伏笔或前提,或对后续的地方构成补充。因而广松担心会给读者造成涉及同一主题的论述,分散在若干地方的印象,并希望读者不要仅仅根据某个特定的地方而误解自己关于某个主题的见解。在第1卷中,无论符号论、意义论,还是概念论、判断论,无论自他论、心身论,还是时间论、层次论等等,都“分散”在数个地方。但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个方面,实难求全,乍一看,“分散”、“重复”、“补充修正”的论述方法,实际上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而采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本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