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与水历史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积极推动当代的水文化建设

推动当代的水文化建设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由于水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地方性特征,因此水文化的建设也应该具有针对性才能达到实效,对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具体的贡献。那么如何推动当代的水文化建设呢?我认为应注重以下方面:

其一,在当代的水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水文化精髓,这样才能使中国的水文化建设植根于中国的社会中,成为我们中国人共同拥有、共同珍视的一种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已经形成了对水的深刻认识,包括中国老子、孔子等贤哲,也形成了中国人对水的认识和中国人对的水崇拜,尤其是以龙文化为代表的水崇拜。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中国自古形成了丰富的治水思想和治理水的实践经验、技术,管理水的规范和制度等。中国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各民族在生产实践中都形成了丰富的水文化,使得中国的水文化体系丰富多彩。中国传统的博大精深的水文化,是今天我们在治理水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财富,也是当代水文化建设重要的基础,如果离开了这些基础,那么水文化的建设将是不可能深入人心的。我们只有总结、继承中国博大精深的水文化财富,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状态、人和水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水文化的建设,才能建立起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充满时代精神的水文化体系。

其二,在当代的水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开放和包容,必须积极地借鉴全人类优秀的水文化成果,学习其他民族的水文化内涵和形式,以及建设水文化的有益经验,将这些经验应用到中国当代的水文化建设中去。事实上,世界上各民族都拥有丰富多彩的水文化,并且在今天水文化仍然在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中被保持、被珍重,在当代的水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作用。例如欧洲城市中,古老的城市水景观设施,尤其是随处可见的喷泉今天仍然焕发着异彩,不仅美化了城市,同时也成为市民亲近水的场所。在亚洲国家,例如泰国、越南等今天仍保持着祭祀水神的传统,通过对水的祭祀活动来强化人们的水观念,达到实现水的公众教育、保护水环境的目的。在日本,很多重要的水环境都是由宗教机构加以保护的,同时在社会生活中结合传统的公众水教育非常普遍,在水利工程中融入文化的元素、通过文化手段及保护水利工程和水环境也非常有成效。因此我们在建设水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有益的经验,这样必将大大提升中国的水文化建设水平。为此,应当积极加强水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

其三,有针对性地加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建设需要体现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针对发展的差距与现实,将水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今天中国的发展中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状态的现实是不同的,这需要我们在建设水文化的过程中针对问题加强建设。我认为加强以下方面的针对性:

1.在城市中,很多研究表明在当代的城市中由于供水机制和传统社会的极大差异,水越来越多地被看作一种消费品和商品,城市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水资源的状况、水和人类文明形成发展的关系、水的伦理价值越来越缺乏深刻的了解和关心。因此在城市水文化建设中,要重点加强公众的水教育,将水教育作为水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中培养市民的水观念,尤其是节水观念和行为,使市民具有应有的水观念和良好的节水习惯。同时在城市中加强城市水景观建设,改造城市的水环境,让水滋养城市、美化城市,更多地建设市民亲近水、享受水环境的场所。

2.在农村,近年来由于环境的破坏、经济作物种植、小企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和水设施的缺失等,农村普遍存在水环境污染、水环境破损、水资源短缺的困扰,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因此在农村水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加强人们关爱水环境的教育,提高人们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在农村建立起村民参与的保护水环境的制度和相关组织,通过农村社会资本的建设有效保护农村的水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种植业和农村小企业使用水、排放污水的管理等。在国家层面应该大力推行农村水环境的整治工作,从根本上遏制当前农村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恢复建设农村传统的水池、水井、水沟、坝塘等基本的水环境设施,让农村拥有良好的水环境、享受水环境。

3.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更多地体现文化,使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一个单一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也能体现治水的思想、艺术,体现这项工程和当地的社会和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体现一个地方长期的发展利益。在当代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体现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让一项水利工程有利于人类、生物和自然环境三个层面,在未来有价值去回顾这一个工程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水工程应该成为人类和水沟通的桥梁,每项水利工程都是为了解决人们对水的需求、改善人们生存的水环境,满足人们享受水的需求。只有使水利工程更多地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民众使用水、亲近水、享受水的需求相结合,拥有治理水、管理水的智慧,同时体现出人类会关爱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才能使其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才是上乘的水利工程。


本文为2013年5月水利部在淮安召开的水文化与生态文明高层论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