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书法讲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讲 汉字溯源

一、原始人的醒觉

从数百万年前,人类的远祖——古猿从树上跳下来,在地上直立行走之时起,人类就以其特有的发育与行动之特征,与其周围的邻居(其他动物)相区别。达尔文说:“尽管人具有种种高尚品质,对最下贱者能给以同情,不仅对别的人们而且对最卑微的生物能广泛地表示仁慈,具有深入研究太阳系的运转与组成的神奇智力。尽管具有这一切高尚的能力,人在自己的肉体上仍然保留着出身低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人类的由来·第二章》)“不可磨灭的印记”,乃指人类与生俱来的、与一般动物相同的本能,即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两大本能。人类在生命进化与完善之过程中,作为地球上最高的智能者,便形成了一些与生命家族中其他成员截然不同的特征。长期的生存搏斗,及“适者生存”的规律,使这些特征逐渐积淀成为遗传的基因,而传达下去,成为一种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新信息。表现为三种新的本能,即:

1.知道制造工具和使用这些工具;

2.能利用火来防御野兽和熟食;

3.体验到群居之重要。

群体的生活即社会生活,人生而为社会动物,它无法脱离这个群体。这种需要,最初出现于洪荒时代,人与自然灾害(水、旱及地壳运动等)和与猛兽搏斗等之需要,是一种自我个体保护手段而扩展为群体共护方式,又逐渐聚集成为人的一种心理本能之需求。人若离开了群体(社会),不仅失去社会化生产可能带给他们的东西,造成心理失衡,并导致“类”特征的退化。印度曾出现的“狼孩”(某家小孩为狼负走,便习惯于狼的生活,后被发现取回,他已不习于人的生活,不久也死去)即是明证。

从群居生活(即社会活动),又产生了:

1.语言交流的需要,便出现了有音节的语言;

2.情感的体验和需求,如亲子的慈爱、男女之恋慕和朋友之间友谊等;

3.审美的需求。

审美是人类从艺术中重温情感历程的需求。人类在与自然作斗争和其各族群、各成员间的共处中,经历了种种痛苦。悲伤、喜悦、惊恐及欢乐等等剧烈之情感变化,在闲暇之时便会宣泄这种种情感之感受,以重温各种情思之起因与消失,来寄托怀想与追恋,等等。于是产生了“艺术”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首先是歌、舞、诗,三者是同时产生的,先民们在集体努力下战胜了自然灾害,赶走了猛兽或捕获了猎物后,填饱了肚子,大家便会牵起手来,脚踏着大地手拍着身体而尽情欢唱,其内容大都是畏天、崇祖、慈爱、胜利、角逐之戏或男女相恋等,所以歌、舞、诗三者,实同时诞生的三姝也!

上述的场面是十分激动和感人的,但不能持久,更不能留给后来人,也不能传给远方的人。这种时空的阻隔,深深地困扰着当时的朴质先民。这种随着时间而流逝的歌、舞、诗,其缺点要如何才能得到弥补?先民们不知耗去多少时间和心血。他们尝试过多少方法,如结绳、刻木条以及划道、用粮食种子来计数,再就是口耳相传,等等。这些方法,虽然有的到现在仍流行于一些地区和少数民族之中。但其缺点是不易保存,而且它所表示的意思是模糊、不明确、不具体的。故在这些方法试行的同时,有些人想到了“依样图形”的方式,把一定情景刻画下来,甚至还加上不同的颜色,觉得明确巩固多了。这就是迄今为止在我国新疆、宁夏、陕西及广西之地见到的部分岩画或者陶器上的画纹了。这些大致是旧石器时期末与新石器时期初的情况(距今约2万年),在非洲(布须曼人洞画)、美洲(印第安人的岩画)和欧洲都发现了相类似的遗迹,是了解史前的极好资料。

英国人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爱好者不妨展读一下,该书发现了原始的艺术天才,难以想象在两万年前的朴质先民,竟然表现出惊人的艺术才能,即今天称之为大师者,也将相形见绌啊!其中有一幅画的是鹿子掉进陷阱的情景,栩栩如生,立即使我想起了甲骨文中的那个“陷”字,其情景简直是一模一样。只是那洞画是大三米,还涂有明快的颜色。而甲骨文则只有1.5厘米,可概括的十分生动,这两件作品的时间,可能相差有万年之久或更长,洞画是旧石器时代,而我国的甲骨文是新石器时代末或青铜器时代了。两地相隔大概也是上万公里,而所表达的内容,却如此的近似,可见早期原始人有近似的生活和想法,绝不是偶然的了。

先民们已经在走向文字的路上,跨出了第一步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应该是把要记的情景,能尽量详细些,而结构应尽量简练些,于是出现了图画文字。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着这类文字,如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所用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表意文字之前身,等等,都属于图画文字。更有被誉为活化石的东巴象形文字,已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明珠。从画自然物到图画文字,则专业性加强了,技巧性的难度也提高了,较之过去什么打疙瘩,刻个迹印或齿形精细多了。所谓专业的文化工作就从此开始而有分化。我们看看中国汉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情况是很清楚的,摹画自然物是较为容易的,如:日、月、山、水、人、手、牛、羊等。要表动态,则稍难点,如走()上半是勾画一个大踏步向前走的人形,其左右手上下交替地挥动着,下肢则向前跨,下半“止”表示走路是要脚走的,很形象;又如吴字(),下半是勾画一个人的头颈及躯干都在扭动,而口则张开在大声唱呢,所以表吴(娱)乐;笑字相同,竹头实非竹,而是表眼睛之改形,人笑时正是如此;又如逐(),左上是勾画的一只被追赶的野猪,左下方是止,表示人在跟着追赶,右手还拿着棍子,当然是追赶野物了。动态固不易,而表心态就更难,如文()表人有文采,就先画个正面站立的人,在胸部画个心形,人之所宜,是心(实为大脑)灵巧会思考的缘故。古人认为心是思想所在之处,《孟子·告子》说:“心之官则思。”后来写的多了,往往简化或省略,便有()()等形构;又如疑()或(),画一个人大张嘴向左或向右张望,表示有所怀疑,也有在右侧加牛(),丢失了牛,当然是大事,所以惊疑、推测,到小篆则将牛改为子,丢了小孩就更重要了。

象形文字字例

历史上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都出现过图画文字,都出现过象形文字或楔形文字,图画和图画文字之不同,在于图画文字在构图上较为简明,有一定含义,与图画之构思大不一样,这点必须明确。上面所举汉字可说是图画文字,现再举两三例于下:

1.北美的达科塔族(Dakotas)人,至今还在使用原始的绘图形象即图画文字表达所要说的意思。

2.北美印第安族酋长文格孟德(Wingemund)的《传记》,就是一幅图画,画在一棵糖枫树上。左上角龟是酋长的族徽,上正中为其图腾,右上为太阳,右边有10条横条画是他出征的次数,下边23道斜画是所领导的人数,左边人形是他出征时所掳获人数,无头者是死的,中间两条曲线是河流,其他两处是他进攻之地。这还是绘画,离象形文字还有较大的距离,离拼音文字就更远了。

文格孟德(Wingemund)的《传记》

3.中国云南丽江地区的东巴象形文字,有人类文字“活化石”之称,国际学者称为是人类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因为它至今仍存活于纳西族中,还在局部应用于东巴,而研究文字的学者及艺术家们现在还在使用它。现介绍常见的东巴文于下,仅供参考。

纳西象形文字是古纳西人的伟大创造,共有1400个字左右,因它多为纳西族祭司、经师东巴所用,又主要用于撰写东巴经书,故称之为“东巴誉恩”,意即“东巴文”。而取“象形”之意,纳西语又称“斯完鲁究”。“鲁”为石,“究”为痕迹、记号。下面东巴象形文乃是依托自然物而生发,而传承下来的。用它撰写的各种东巴经,已多至1400多卷了,分布于国内和欧美诸国。所以东巴文和东巴经不仅是纳西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份历史宝藏,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辉煌珍品。如图似画的东巴象形文字,是探求人类文字起源、衍化和发展轨迹的活化石。

东巴文字

先民们从直接摹写自然物体,逐渐有了选择,又再发展为有目的、有企图的组合,以表达他所想宣示于他人的某种意图,而见者便能领略其意,达到了思想信息交流的目的。这具备了文字的基本功能。当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不少的问题得解决。

第三步工作,是当人们已经把想传达的交流信息,形成了图画文字,算是又向前跨了一大步。这时人类的思想交流信息载体,便分向两大方向迈进:

表意文字,中国的汉字是最好的范例,上面举了些例子。至于表音文字,则印欧语系的文字是最好范例。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已知任何文字的演化都是经过了三个大的阶段,即绘图、图画文字和通用文字。欧洲文字的表音字母,其起源是从腓尼基人简化若干苏美尔人所用的楔形文字,原本是22个音标(字母),都是辅音,腓尼基人善于经商,当时主要是沿地中海沿岸,往来于各国之间,也就将其22个字母,传布于地中海沿岸各国。希腊人即采用了这22个音符作为希腊语的表音方法,可是开始时,各城邦并不一致,都掺入一些当地的音符,所以很不一致,有些杂乱。至公元前4世纪才统一成24个希腊音标(字母),从此这24个希腊字母便成了欧洲各国文字表音之源。而且很快为隔海相望的亚平宁半岛上居住于拉茨(丁)区(Latium)的拉丁族人所接受,便成了拉丁语的表音方式而成拉丁语文字。

从上面所谈的我国汉字和印欧语系的文字之起源与演变,其大框架,可说中西两方面的情况是相差不远的,都走了三个大阶段,即绘图→图画文字→文字化。另外还有一个相同点,是文字化的基础方式,都是采用线条来组成形符或音符,没有用块面或其他形式,其原因较简单,因为线条最简便又最清楚,即使在早期也曾出现过块面的形态,如填实的足即止、“”是龟等。在西方也曾有过填实的“I”和勾描的水“≈”等,这些都是费力而麻烦,也就逐渐被筛选而去掉了,最后采取了简便的线条,我想这是历史的现实,而不是什么神秘或其他因素。

回头再来看一下,我们祖先,在走过了旧石器和新石器及青铜器时期,他们正摸索着如何处理记事的交流工具——文字,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里程碑。他们正在要跨过这道野蛮与文明的分界门槛,这真是一次划时代的非凡行动啊。19世纪法国雕塑家罗丹曾以《青铜时代》为标题造了一座雕像,正是表达了这一非凡的时刻。塑像为男性裸体,具有原始人的粗犷体格,身躯并未完全直立,右臂高举过头,左臂抬起过肩,目光仰望远方,全身结实的肌肉和健壮的骨骼,以及稍稍踮起的右脚,可以看出,他是刚刚从沉睡中醒来,充满了希望和力量,正准备举步向前,它表现的是人类的醒觉,从原始蒙昧的社会状态中醒觉过来,健步走向文明。

人类历史上旧石器末期到新石器初期,标志着人类觉醒的时代,人已与一般动物有了明确的分别,人类从动物的境界中觉醒过来,认定了自己一旦成人,与周围的动物分开,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在此以前的原始社会先是一个漫长的蒙昧时代,约两百万年,从类人古猿过渡到原始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其时间跨度竟长达一百万年。其间人类虽然也在不断发展着,可与其“邻居”(各种动物)生活在一起,不见有什么分别。人类的进步实在太缓慢了,此时的人类像是沉睡着一般,与之伴行的原始文化也好像是沉睡中的梦。实际上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在这漫长的三百万年中,先度过了两百万年的蒙昧时期,经过原始公社的生活,其情景十分艰苦,大部分是靠采拾自然食物方式来维持生命的。往往是食不果腹,在洞穴或树林里栖息着,有时靠大家一起抓得一只野物,便茹毛饮血地享受一顿,但有时却被猛兽吃掉。

人类知道用火了,生活上有了帮手,已到了石器时代,对生命也有一层保障。又知道群居共息的好处,形成血缘关系,石块或木棒既是工具也是武器,后来抓得了动物,除饮其血,食其肉而外,还能剥其皮以护身。好不容易地走过旧石器时代,而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清晰的音节语言,掌握了火的使用,知道了熟食,大脑的发育更为完善了。人们在战胜了困难,又填饱了肚子之后,大家便会牵起手来在草地上,脚踏着大地而欢歌舞蹈了,有的人还手拍着大腿或胸脯,以应节拍,有的人则用生产工具而又是武器的石块、石片或棍棒等来击出有韵律的节奏,于是诗、舞、歌三者就同时产生了。生产工具既是武器同时也就是伴奏乐器。《尚书·舜典》“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也是敲打着生产工具磬等,作为乐器,居然能使兽类的跳跃合上节拍呢!这记录应该是反映了那时实况的。

当时是血缘氏族群体生活,除了天灾、猛兽及疾病等的威胁之外,便是无忧无虑的,没有压迫,也没有剥削。一切都是平等的,因为生产力低,个人的积蓄,实在少得可怜,可说没有私人财富,这种原始公社是血缘关系的氏族制,一群同血缘的人聚居在一间长方形的空间里,生息共处。如果有另一个血缘群体想定居下来,则两者之间要留有一段足够的空地,既可分开两者的生活,又可守望相助。我国早期史上有所谓有巢氏、燧人氏以及葛天氏和无怀氏等,大概都是属于这种情况,每一氏大概可以代表约千年或更长的时间。

往后人口繁衍多起来了,事情也就多起来了,氏族公社便发展成部落,然后又再发展便促使各部落联合起来。

不久,部落联盟制解体了,私有制确立,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积蓄,国家的雏形开始形成。行政、军事和文教祭卜(史官与巫师)三个部门作为一国的主体,便应时而生了。原始人们在长期的沉睡中觉醒,告别了野蛮,也同与之相共息的邻居(动物群)分手,大踏步向着文明迈进了。

青铜时代,当部落联盟解体不久,形成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国家便应运而生了。我国夏、商、周三代正是在这期间,夏代是我国开始形成国家之初,传说的事不少。可是史实及文物,却很少发现或出土,这是使人难以理解的。历代出土的青铜器不少,可赫赫的九鼎却了无踪迹,然而史书的记载又是明确的。但愿有一天能见到就好了。夏代的存在又是无可怀疑的,孔子的实事求是态度和求真精神是清楚的。他应是见到一些夏代的史实记录的。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这些都可说明孔子是亲自见到过夏代的史乘的,可见夏代的文字系统已经形成。又《吕氏春秋·先识览》:“(桀将亡)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汤喜而告诸侯曰:‘夏王无道……守法之臣自归于商。’”这是夏人已经有图书档案的明确记载。夏末已经有了图书档案,说明至迟在夏代中期或更早些时候,汉字体系已经形成了。我国之有文字与埃及等国同样古老,《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可能也是不全面的说法。自从1895年在河南安阳小屯出土了殷代甲骨文字后,对商代的历史就了解得更清楚了。我想有一天要是能发现夏的文物就好了。

现代又有人推测,陶文大致可代表夏文化。当然不无道理,人们已在搜集陶文,已有一千个以上的符号了,不认识的还多,好像还不见有成文的文物出土,只有待于来日了。

至此我们不妨对汉字的起源,作一概略说明。前面已经指出,人类之创立文字,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个大轮廓全人类皆如此,我国汉字之产生,自莫能外。

周人又灭商而为周,它是鉴于夏商二代而有所损益,乃大封同姓诸侯,也封了一些异姓诸侯。史书上说周会诸侯于孟津有八百之多,可见分封之国的确不少。夏商二代,各就只有一个政治中心,与之相辅的有史和卜筮。政治、史事和卜问三者总是连在一起的,这个中心,即包有政治权力中心、史文中心和卜问中心。这三者的分工是:政治是处理行政权力机构,史事是记录政治机构的情况、起草文件等,卜问是行事之好坏以及人神之间的沟通,实际上这三个即权力与文化之中心。在夏商时就只这一个中心,因大封同姓及异姓,周则每一个国就有一个政治文化中心,过去只一个中心,现在则成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中心了。文化人就大大增多,相应的教育机构加多了,于是出现了“士”这一庞大队伍,这在夏商时是不存在的。这样一个庞大的“士”阶层,刚好又碰上春秋末期的黄金时代,学术思想活跃,于是百家争鸣。又刚好是国家已失去控制力,诸侯都去发展自己的势力,也都想国强,都高悬求贤大旗。这一下游说之士,便极力逞其才智了,纵横游说,招贤大旗自然普遍,真是中国的文化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