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亚非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
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西亚北非地区最先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北非、西亚、东亚、南亚、南欧、中部美洲等地都产生了农业文明,亚、非、欧、美四大洲的古代奴隶社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当然,古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了文化和制度的多样性,也出现了社会形态演进的不平衡。到公元5世纪,东亚的中国已经在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走了数百年,亚非欧三大洲其他主要农业文明正经历着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而中美洲依然在奴隶社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在公元前后的几百年时间里,亚欧大陆农耕诸国与其北方的游牧诸族形成了相互对应的局面,互相之间不仅有友好往来,还有征服与掠夺。从公元前后直到公元5世纪,亚欧大陆游牧民族与农耕国家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受到农耕世界的压力和获取土地等需求的推动,游牧民族大批迁移,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大迁徙浪潮。中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中国史书上统称“五胡”)南迁(史书称“五胡乱华”)和月氏等民族的西迁最具代表性,游牧民族南迁导致中国为期四百年的分裂和动荡,月氏族的西迁引起了中亚民族大迁徙。欧洲以北欧的日耳曼民族南迁最具代表性,引起了整个西欧的大变动,尤其促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从长远来看,这股民族迁徙浪潮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也引起了亚欧大陆农耕国家的动荡,甚至推动了亚欧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封建制度指的是以封建主阶级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与奴隶社会相比,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农民或农奴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农民或农奴不是封建主的私有财产。封建社会的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也就是说,封建主依靠其掌控的土地对农民或农奴进行剥削,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把部分产品作为地租交给封建主。封建主与农民或农奴阶级便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主要对立阶级。
封建制度在世界各地的表现形式并不一致。在西欧,封建关系主要体现为封君封臣关系和领主与农奴关系。东欧的封建关系也表现出了与西欧封建关系的相似性。在封建时期,基督教在欧洲具有较大影响,教会构成封建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亚洲的封建关系以中国为代表,主要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地租剥削。在西亚的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埃及,封建关系整体上体现出了与亚洲中国封建关系的相似性,即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盘剥,但同时因为伊斯兰教占据统治地位,宗教势力构成这些地区封建关系中的重要力量,这又与欧洲的封建关系表现出某些相似之处。正是基于这种封建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也是因为世界各地封建关系发展的不均衡性,本书将亚非封建国家和欧洲封建国家分在两章里阐述。而在第五章,将经过发展之后的亚非欧封建社会放在一起阐述,以突出发展带来的相互交往。
1 隋、唐、宋中国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隋、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盛况。隋朝(581—618年)结束了汉末以来除西晋短期统一之外长达四百年之久的分裂局面,再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隋文帝杨坚吸取之前社会动乱的教训,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政策,使隋朝在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繁荣局面。杨坚统治后期,隋朝政治上出现了乱象,隋炀帝杨广更是骄奢淫逸、穷兵黩武、滥杀无辜,引起社会动乱,结果隋朝仅仅存在了30多年便被各地起义军推翻了。当然,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对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政府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还是有益的,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唐朝(618—907年)前几位君主充分吸取历史教训,完善制度,整顿吏治,重视民生,发展社会经济,协调民族关系,广纳外来文化,使唐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盛世。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尤其重视民意,充分意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使唐朝出现繁荣局面,历史上因其年号为贞观而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朝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朝经济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她的用人政策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对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唐朝历史上最强盛时期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尤其出现在他统治的前期,因当时李隆基的统治年号是开元(713—741年),因而史称“开元盛世”。李隆基在统治后期开始追求享乐,沉溺于杨贵妃的美色之中,荒废政事,宰相李林甫专权,导致政局开始动荡。李隆基统治后期在边境地区设置了十个节度使,大多委任胡人担任节度使职务。这些节度使逐渐发展为几个大的军阀势力,拥兵自重。在李隆基统治末期,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为期七年,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大浩劫使唐朝后期陷入了大约150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中央政权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与此同时,大臣之间结党营私、宦官专权等现象持续不断。多地农民揭竿而起,反对唐王朝末期的腐朽没落统治。唐朝最终在农民起义的大潮中灭亡。
尽管唐朝后期政局不稳、社会动乱,但从整体上来看,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都各具特色,对后世和中国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改进隋朝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即中央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和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中央各个部门。唐朝还完善了各种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唐朝改进和完善了隋朝开始的科举制,这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阶级的范围和基础。唐朝的律令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鼎盛时期,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唐朝统治,为中国后世各个王朝的统治奠定了法制基础,还对日本的律令制国家产生了极大影响。唐朝推行的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等土地和税收制度都取得了很大成效,对于唐朝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土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有很大裨益。唐朝文化更为显著,有大量杰出成就。中国文学中的诗歌体裁在唐朝达到极盛,很多诗歌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很多诗人是我们今日熟知的,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诗成为人类历史上难以逾越的文化瑰宝。唐朝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对文化传播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唐朝后期,中国社会陷入分裂割据状态,五代十国(907—960年)就是这种局面的延续。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960—1127年),史称“北宋”。北宋并不是一个统一全国的王朝,还有几个与之并列的政权,如契丹人在北方建立的辽(916—1125年)、党项族在西北建立的西夏(1038—1227年)以及女真族在东北建立的金(1115—1234年)。金联合北宋灭辽以后,又于1127年灭北宋。北宋皇室迁往杭州,建立南宋(1127—1279年),与金对峙。最终,蒙古人先后灭掉金和南宋,统一了中国。
尽管这三百多年全国有几个政权,战争此起彼伏,各族人民遭受了战乱之苦,但中国封建社会却步入了一个新阶段,文明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在政治上,庶人出身、依靠科举起家的官僚士大夫群体取代了门阀士族,成为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对后世统治阶级的变化和社会人群的地位变化影响深远。从经济上来看,宋朝经过王安石变法,调整了土地政策,推动了中国土地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淮河以南。社会发展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场面是宋朝经济社会繁荣的一个缩影。
在文化领域,宋代理学将中国古代理论思维推向新高度;这一时期中国的书法、文学、数学、医学、绘画、建筑等都各具特色,承载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中国影响世界文明的四大发明有三项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使用的,即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宋朝不仅广泛使用了火药,还制做出火器,并运用到战场上。火器的发明使人类社会从冷兵器时代步入热兵器时代,这对于军事和战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宋朝在军事上运用火器的范围还比较有限,仍然以冷兵器为主。但蒙古人在学习到火器的制作和使用技术之后,广泛使用于战争,在征战亚欧大陆、建立庞大帝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 新罗与高丽
朝鲜半岛与中国山水相连,中朝之间很早就有密切关系。据史书记载,朝鲜半岛上最早的国家是由中国人建立的。汉朝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中国版图。公元3世纪、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了三个较强大的国家,即北部的高句丽、南部的新罗和百济。新罗联合中国的唐朝于660年和668年先后灭掉百济和高句丽,随后将唐朝排挤出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第一次实现统一。
新罗统一朝鲜之后,确立了封建制度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新罗仿照中国唐朝,建立起较完备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制度。中央设立若干府和部,掌管财政、司法等事务。全国地方划分为九个州,州下设郡、县、乡。政府各级行政单位的长官均由国家任命。官员获得土地,其俸禄从土地收入获取。各级官员向国家效忠,即效忠于专制君主。新罗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要交纳地租,承担各种徭役,建立起土地国家所有的封建制。在思想领域,新罗政府提倡儒学,实行科举制。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都发展起来。然而到9世纪,随着大封建主的土地兼并和高利贷的盛行,广大农民破产,阶级矛盾尖锐化,中央集权制逐渐衰弱,农民起义不断。9世纪末10世纪初,各地出现地方政权,新罗国家式微,于936年被高丽灭掉,整个朝鲜进入高丽王朝时期(936—1392年)。
高丽王朝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对土地关系进行调整。976年,国家清查土地,登记耕地和山林,一律收归国有,然后将一部分土地和山林按照等级分给文武百官和士兵,称为“田柴科”。获得土地的人只拥有土地的收租权,而且不能世袭。其他绝大部分土地归国家支配,作为公田,由国家直接租佃给农民耕种,并收取地租,这就确立了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限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
高丽王朝在成宗(982—997年在位)时期实行政治改革,确立了新的封建集权统治体制。中央机关下设门下省(总管国家各项事务)、尚书省(总管全国官吏)和三司(总管全国财政),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央官员由文职人员充任,称为文班。地方行政在全国分十个道和十二个州,道和州下设府、郡、县、村等行政单位,县以上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命。这种制度模仿了中国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地方制度。高丽王朝实行良人农民义务兵制,分为地方军和中央军。中央军由武将统领。武将称为武班,与文班并称“两班”,但文班地位较高。地方由各道节度使统领。高丽王朝还设立培养官僚和普及封建思想教育的大学——国子监等。经过这次改革,高丽王朝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得到巩固和发展,其经济也因此发展起来。
到12世纪,文武官员和寺院利用田柴科的漏洞不断兼并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化,引起了农民起义,高丽王朝日趋衰落。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灭掉了高丽王朝,1396年改国号为朝鲜,朝鲜半岛进入李氏朝鲜时期。
3 日本大化改新
根据考古发现,距今3万年以前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活动,距今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直到公元5世纪才出现统一国家。在日本国家形成前后,日本与中国和朝鲜都有了较多往来。
公元6世纪以后,日本处于推古朝(593—628年)统治时期,以圣德太子(593—621年在位)为首的统治者希望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这一方面是统治者自身加强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当时日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推动的。公元6世纪、7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科技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日本的生产工具得到改进,生产力得到提高。日本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发展促使部民更多地脱离了贵族和政府的控制,动摇了国家的统治基础,日本政府急需改变这种状况。与此同时,日本的邻国中国正处于隋唐统治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蒸蒸日上,使中国成为法制完备的强大中央集权国家,对日本产生了强烈影响。朝鲜的新罗也通过改革发展起来,并将日本的侵略势力驱赶出朝鲜,这更令日本政府当局感到岌岌可危。圣德太子积极推动改革,向中国学习,尤其借鉴中国政府的官阶制,进行行政改革,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他的改革受到贵族豪强势力的阻挠而未取得多大成果,然而他的改革为中日友好关系和日本后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