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持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幸福的概述

心理故事

The continuation of happiness

幸福是什么?

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对路边的景色与过往行人全然不顾。

一个人拦住了他,问:“小伙子,你为何行色匆匆啊?”

小伙子头也不回,飞快地向前跑着,只泛泛地甩了一句:“别拦我,我在寻求幸福。”

转眼20年过去了,小伙子已变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在路上疾驰。

又一个人拦住了他:“喂,伙计,你在忙什么呀?”

“别拦我,我在寻求幸福。”

又是20年过去了,这个中年人已变成了一个面色憔悴、老眼昏花的老头,还在路上挣扎着向前挪。

一个人拦住他:“老头子,还在寻找你的幸福吗?”

“是啊。”

当老头回答完别人的问话,猛地惊醒,一行眼泪掉了下来。原来刚才问他问题的那个人就是幸福之神,他寻找了一辈子,可幸福之神实际上就在他旁边。

一、幸福的定义

在积极心理学运动兴起以后,“幸福”这个词语逐渐进入心理学家的视野。关于“幸福是什么”这一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有人说,幸福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也有人说,幸福就是被人爱并爱着人;还有人说,幸福就是吃饱穿暖,远离疾病和痛苦,身体永远健康……

所以,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主观感受的指标,即幸福感。幸福感这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把握,它包括三个方面:

满意感: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

快乐感:快乐感来源于积极乐观的情绪;

价值感:个人发展的因素,比如目标价值、成长进步等,从而使个人潜能得到发挥。

但即使这样,分歧还一直存在,心理学家最终决定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来界定幸福,即认为幸福就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并将其定义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

(一)主观幸福感的内涵

主观幸福感立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尊重个体对自己生活的评价与体验。它的内涵体现在:

首先,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对自己是否幸福的评价主要依赖于个体自设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者外部世界的准则。所以,每个人有可能会有同等程度的幸福感,但是他们的实际标准却是不一样的。

其次,主观幸福感不仅仅指没有消极情感的存在,还必须包含积极情感。一个人只有在体会到积极情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幸福感。

最后,主观幸福感不仅仅是对某个生活领域的狭隘评价,还包括对生活的整体评价。这种幸福感是全面而深刻的,是对自己的整个生活质量感到满意。

(二)主观幸福感的来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

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其英文的表达为H=S+C+V。

总幸福指数是指较为稳定的幸福感,不同于暂时的快乐和幸福,它主要包括对现实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和对生命质量的全面肯定。它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先天的遗传素质

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一个人的幸福感可能受到父母的遗传影响。如一个人天生具有抑郁倾向,整日多愁善感、闷闷不乐,即使没有坏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他也不快乐;甚至遇到好事也不能使他长久快乐,事情过去没多久,他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的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

塞利格曼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罗斯是一名离婚多年的中年妇女,她20多年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要靠服用抗抑郁药物来保持心神安宁。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希望,她每个星期都花5美元购买彩票。后来奇迹发生了,罗斯赢得了大奖,整整2200万美元。她激动得差点晕过去。她辞去了辛苦的工作,买了漂亮的别墅,把孩子们都送进了最好的私立学校。但令人惊讶的是,到了年底,她的抑郁情绪又开始出现,她又回到了闷闷不乐的情绪状态中。

可以看出,一个有抑郁心态的人,当一件快乐的事情过去以后,他又回到了从前的抑郁状态。但是一个生来乐观的人,暂时性的创伤事件对他的影响只是短暂的,不幸事件以后几个月,他又恢复到了从前的生活状态。

2.后天的环境

身心健康、金钱、成功和人际关系等,这些后天环境因素都与幸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的幸福只有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如果你卧病在床,那么何来幸福?反过来,当一个人的幸福感越来越高,那么他的身心也会越来越健康。

图2.1 美国人均GNP和平均生活满意度的关系(1947—1998年)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通过判断一个人的财富有多少,进而判断他有多幸福。但是“金钱就是幸福”这一观念并没有得到证实,大量调查结果表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随着金钱的增长而提升。从图2.1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1947—1998年52年的时间内经济取得了巨大增长,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增长,但是他们的平均生活满意度却没有什么变化。我国很多幸福感指数较高的城市,如四季如春的云南昆明,就不是收入最高的地方。所以,我们不应该夸大金钱的作用。一般来说,金钱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一个确定的阈限。在这个阈限之内,金钱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大,但如果超过这个阈限,金钱对主观幸福感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现代社会,人们都认为成功以后才能幸福,但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成功只是达到幸福的手段之一,并不是生活的目的。所以我们既要追求成功,同时也要享受幸福的生活。

塞利格曼的研究表明,那些10%的最幸福的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具有丰富的社交生活,他们区别于一般人和不幸福的人的一个标志是他们愿意与他人分享生活,而不是一个人独处。这一点指的就是人际关系与幸福的关系。梅耶斯调查曾指出,已婚的人比离异、未婚或分居的人更幸福,最不幸福的是套在不幸婚姻中的人。同样,与家庭成员保持定期的联系、和几个亲密的朋友保持联系、与别人并肩工作等都会提升主观幸福感。

3.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心理故事

The continuation of happiness

小张是一名优秀的外企员工,他月薪8000元,贷款买了一套不错的小户型房子,每天自己开车上班。在小张的亲戚朋友看来,他生活得不错。但小张自己却觉得这样的生活完全没有达到“好”的标准。他以前的某个同学现在月薪上万,他的某个同学开的车比他的好很多,他的主管拥有一套大房子,装修得也很漂亮。小张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幸福。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人幸福不幸福源于自己的内心,不在于与别人的攀比,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同样一件事或一个结果,有可能张三觉得幸福,但是李四却觉得痛苦。所以,不要通过毫无意义的比较来降低幸福感,我们要学会灵活选择不同的比较方式和比较对象来提高主观幸福感。

(三)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我们到底有多幸福,其实是可以测量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深化。不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发展出多种测量幸福的量表和工具,如:整体幸福感问卷、牛津幸福感问卷、市民幸福感问卷、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等。

以下我们可以通过国内学者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来了解个体的总体幸福感程度。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最初由国外学者Fazio于1977年编制,并且它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指定的一种定时性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的陈述。段建华于1996年对其进行修订,采用该量表的前18项来测量总体幸福感程度,且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心理测验

The continuation of happiness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指导语:该量表由18个题目组成,针对您最近一段时间对生活的感受与看法(无好坏之分),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和切身体验来回答,并请您仔细阅读每道题目,在相应的答案下边的数字上打“√”。

(续表)

计分方法:量表中1、3、6、7、9、11、13、15、16题为反向计分,2、4、5、8、10、12、14、17、18题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代表总体幸福感越高。

该量表除了可以评定总体幸福感,还能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包括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这6个因子分别对应的题号是:10、15题;1、9、14、17题;6、11题;4、12、18题;3、7、13题;2、5、8、16题。计分方式为对应题目得分相加。

二、幸福的理论

关于幸福的研究有很多,以下列举10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希望可以帮助你在了解幸福真相的基础上过得更美好。

(一)认知决定论

核心观点:幸福和痛苦是由人的特质或者认知方式决定的。

该理论认为,生活事件本身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人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生活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简称“ABC理论”,其中A指发生的事件,B指对事件的信念,C指情绪及行为后果。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信念或者认知方式的不同,所以信念合理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

(二)判断理论(攀比论)

核心观点:幸福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该理论有两个变式:其一是社会比较理论,也叫横向比较,一般以别人尤其是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为标准。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范伟有一段经典台词:“幸福,那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如果个体比其他人更优秀,那么他就会感到高兴和满意。其二是适应理论,也叫纵向比较,它以过去的生活为标准。和食不果腹年代中的人们相比,现如今的我们要幸福很多。

(三)态度协调论

核心观点: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当一个人的三种认知成分协调就会产生幸福感,相反,就会痛苦。

当态度中的这三种认知成分严重不协调时,人们就需要调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力图重新达到平衡。如人对抽烟的态度,包括了认知成分“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情感成分“爱不释手”,行为成分“烟不离手,一天三包烟”。这种情况下,因为三种成分出现了矛盾和冲突,所以当事人轻则紧张、焦虑,重则会得抑郁症、强迫症和焦虑症等。因此他需要做的是调整行为方式,选择戒烟,这样才能使三种成分重新达到平衡,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四)体内生化论

核心观点:人的任何生理现象都与体内的化学物质有关,幸福也不例外。

美国生理心理学家奥尔兹曾经用微电极技术对老鼠的脑功能进行研究,他惊奇地发现,刺激老鼠的下丘脑某些部位可以让其产生欢乐或痛苦的情绪。原来,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专门分管快乐和痛苦的部位,我们分别把这两个部位称为“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生理心理学家做了进一步验证,美国医生扎克布森和汤尔可逊大胆地进行了尝试,用电极刺激病人下丘脑的有关部位。人们惊讶地看到,被刺激病人面带微笑,表示感觉良好。当然此结果尚不能充分证明在人脑中存在“快乐中枢”,但这些发现促使人们对情绪的脑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部位与人类的情绪密切相关。

同时,人体脑内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多巴胺(Dopamine,简称DA),它是一种神经传递素,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所以在多巴胺传递快感时,人类就体验到欢愉的感受。除此之外,内腓肽、五羟色胺等化学物质的分泌也都会使人感到喜悦,进而产生幸福感。总之,人体验到的幸福感与大脑中的某些部位及其分泌的化学物质有关。

(五)目标理论

核心观点: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最大的幸福感来自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的满足。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会放弃本能的快乐而去追求文明的目标,因而降低了主观幸福感。

与精神分析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更注重人的价值,马斯洛将人类潜能和价值的实现看成最高的幸福感。在此基础上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在特定的需要满足之后,相应的主观幸福感就会得到提高,进而追求高层次的幸福。

不难发现,弗洛伊德提到了通向心理健康的两条途径:爱与工作。其实质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爱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影响“主观幸福感”。在努力的过程中,如果个体靠近目标或已经实现了目标,那么就会产生正性情感,这种积极体验会使个体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相反,如果缺乏目标,或者多个目标之间有矛盾和冲突,又或者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那么就会产生负性情感,进而在减少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也降低了主观幸福感。

(六)活动理论

核心观点:幸福感是活动的副产品,来自活动过程,而非活动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来源于有价值的活动本身。当人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中时,会经历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对这一观点表达得更为充分的是“流溢论”:当人们投入到一项活动中,且这项活动的难度与其能力相匹配时,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流”的感觉。因为太难的活动使人焦虑,太容易的活动使人厌烦。“幸福在于追求的过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七)社会标签论

核心观点:社会会告诉个体,你应该幸福或者你应该痛苦,个体就会贴上快乐和痛苦的标签。

“好马配好鞍”“帅哥配美女”,人们欣然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是当出现“鲜花插在牛粪上”这样的反转以后,大多数人不能理解,不能接受。所以不难发现,长期的文化和思想影响将使人们对社会上发生的对象或者现象贴上“幸福与否”的标签。

(八)特质理论

核心观点:人们具有以积极方式体验生活的性格倾向,即有快乐的素质。快乐的人总是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看待他们所处的环境。

该理论又叫从上到下的理论,认为幸福就是以快乐方式进行反应的倾向。比如,一个乐观的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习惯于从积极的方面来解释,所以这种类型的人相比习惯于用消极悲观情绪来看待问题的人,会产生较高的幸福感。

(九)状态理论

核心观点: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取决于他日常生活中幸福事件的多寡。幸福感是对快乐生活事件的心理运算。

该理论又叫从下到上的理论,认为幸福等于各个快乐事件的简单相加。快乐事件会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拥有一双寻找“快乐”的眼睛,当愉快的事情增多了,就可以增加人的幸福感。这一理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十)动力平衡理论

核心观点:在稳定的人格特点基础上,每个人都有一套平衡的生活事件水平和平衡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任何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都有三种可能的影响:导致主观幸福感提高、降低或保持平衡。当生活事件处于平衡水平时,主观幸福感不变;一旦生活事件发生变化,偏离正常水平,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之变化;但是这种偏离只是暂时性的,人格的稳定性又会使之保持平衡状态。如当个体遭遇失业这一负性生活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抑郁、悲观、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主观幸福感降低,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一般不会长期下降;同时由于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如得到社会救助或找到新的工作等所产生的积极情感,又会使主观幸福感提高,最终主观幸福感会稳定在某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