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下册)(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辨证——纠谬以存真的知识态度

本篇导读

《梦溪笔谈》第三、四卷为“辨证”,共三十九条数据,加上《补笔谈》十二条,合共五十一条资料,是沈括对日常事物或古人记述中各种错误说法的纠谬。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古人传说、风俗习惯以至语言文字等。

沈括不尽信古人之成说,又能够从浩瀚的书海中,注意到古人的矛盾之说,一一予以纠正。阅读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到沈括的治学态度:

一、认真缜密的考证:沈括熟悉古书,又熟知典故,能在大量的资料中排比梳理,找出当中一致与相异的模式,指出古人成说的瑕疵。例如辨证漳水和洛水之名,便从不同的材料,引证古书中漳、洛二字的意思,从而说明什么地理形势的水称漳称洛。

二、敢于质疑成说:除了旁征博引之外,沈括还不时运用自己的数学能力,质疑古人的说法。例如汉人饮酒一石不乱的说法,他从古今度量衡换算而计算出这是不可能的。又如对舜帝二妃年龄的辨证,也是他从数学计算上发现舜帝陟方时她们已年近百岁。

三、重视独立思考:《续笔谈·辨证》中,还有几条关于语言文字发展的记载,也反映出沈括重视自己的判断能力,绝不拘泥于字书之说的思想倾向。例如在谈到“不”字古音时,指出字书虽然标作“否”音,但他从古书字句来反复推敲,却认为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并且提出了否定字书所标读音的理据。

四、结合科学理论:沈括熟悉科技文化,对于古书中自然现象记载的谬误,都能予以指正,并且给出正确解释。他的解释,不仅发前人所未发,在当时世界科学史上,也站在最前沿的位置。例如谈阳燧一条,他详细说明了镜面折射的几何光学,并介绍了光线聚焦而生火的物理现象。

五、重视切身经验:很多人因为缺乏亲身观察,往往不知道事物发展的原委,但沈括却特别喜欢切身观察事物。例如在出使时,经过磁州,他不嫌辛苦,到锻坊参观,去认识制锻的工序。这使他知道生铁如何炼成精钢。

这些辨证的条目,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学术发明,但体现了沈括治学认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