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力”无穷:微博时代的实时营销与公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亲和力——“名人居然是这样子的”(1)

上篇·微人脉——为什么潘石屹“微博一句话卖了几十套房子”?

本篇标签

★中国引领性的舆论场

★名人与你的沟通平台

★30天,把人脉搬到微博上

知名媒体人洪晃在她的微博上发布了“如果能交换人生,我要跟@老沉换一下,想删谁的微博就删谁的微博”的内容,获得了网友数以万计的转发和评论。

零点集团董事长同时也是主持人的袁岳也转发了洪晃的此条微博,并感性地写出了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渔夫的想法。

之后,网友不管是恶搞还是真实地想要交换人生的想法,都在微博甚至是微博以外的互联网平台上铺天盖地地出现,迅速成为了一种新晋文体——交换体。

由此可见,微博是明星们塑造网络人格的最佳场地。

大大咧咧的“郭芙蓉”姚晨“博”得文艺、细腻又幽默,纯情如“宝哥哥”的欧阳奋强“博”得又贫又唠叨,酷天后王菲则顶着veggieg的马甲跟一干好友与数百万粉丝扮90后非主流,大S率姐妹军团联袂显摆新婿汪小菲,各路大小明星从问候生日到调情,再到互相励志,从早安地球到救救孩子,再到晚安中国,到处都是一片其乐融融世界大好的景象,勾心斗角、互相拆台仿佛是另一个星球的事……

当然,这类“你居然是这样子的”的角色扮演的游戏,不只是明星们在玩。

这,就是微博的亲和力。

它迅速拉近了名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既让普通民众找到了接近名人的机会,同时也让公众人物发现了情绪的“宣泄口”。

【名人的微博面孔——晒事业、晒生活、晒温柔、晒个性】

如果以衣服为喻,企业家在商场上驰骋是正式的西服,那么通过微博畅言便是舒适的休闲装。

一面是剑拔弩张、机关算尽的全神贯注,一面是畅所欲言、开怀一笑的轻松闲适,对精明的商人来说,两面都难以割舍。

晒事业、晒生活、晒温柔、晒个性,一切尽在不超过140字的新鲜事发布框。在这里,企业家可以变身“环保达人”,表达自己对地球及人类的担忧;也会一改平日的凌厉,秀出鲜见的“慈父柔情”,让人倍感亲切;还有的则将微博的营销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一面为自家产品代言促销,一面还不忘打击对手一番……

无论想要彰显哪种个性,凭借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粉丝,企业家们的意愿便能随风似地传播开来。

马云变身“环保达人”

一则“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马云入驻新浪微博”的消息令网友们欢呼雀跃,仅一天的时间,其粉丝数就突破了10万人,而他同期开通的腾讯微博粉丝数量也超过了33万人。如今,马云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粉丝已分别接近300万和150万。

点击马云的新浪微博,你会看到新浪为其认证的不是最亮的头衔——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而是其所有的头衔中,排在最末的“大自然保护协会(英文简称‘TNC’)全球董事会董事”。马云想干什么?

甫一开通新浪微博的马云,上来就是经典的环保语录。

如“我一直认为地球是有灵性的:树木好比毛发,水就是血液,石油就是脂肪,山脉是骨骼。现在毛发被剔除,血液被污染,脂肪快被抽完,骨骼在被寸寸打断……我要是地球也要愤怒,也要报复人类。地震、海啸、干旱……明年谁也没有船票。”

“既然敢来到这世界,我就没有打算活着离开。但我不希望最后是被空气、水和食物给‘三聚寝安’了。我希望是舒心地老死,老死在蓝天‘横行’的白昼,或是繁星‘肆虐’的夜晚。”

马云变身“环保达人”的意愿,从其“收听”的人上也可窥见一斑。

在新浪微博上,他关注0人;在腾讯微博上,他一共“收听”了20多人,其中多是TNC的同仁,如于明、郑俊、杨绍等以及腾讯公益、腾讯绿色等公益环保类微博,还有史玉柱、马化腾等少数几朵企业界的“奇葩”。

史玉柱、任志强:“大嘴巴”伤不起

相比马云,史玉柱发微博就勤快多了,晒晒生活,聊聊乐趣,或是“大嘴巴”似地来几句调侃。但调侃不打紧,却不小心惹怒了马云,并表示伤不起,以后不做“大嘴巴”了。

没想到一个月后,史又忍不住表示:“再大嘴巴一次:6月的CPI将高达5.9%左右,创过去三年和未来两年新高。12月的CPI将回落到4.0%左右。”

如果说,史玉柱的不按常理出牌令人哭笑不得,那么另外一名“大嘴巴”——任志强的表现就有点让人大跌眼镜了。

他会通过微博透露自己跟女儿打电话时会“告诉她,我爱她”,也会温情地与粉丝们互动,时不时秀一把“小可爱”。

2010年3月,任志强在发了近10条天价地块的评论后,出其不意地发了这样一条微博:“领导来电让我闭嘴。少发微博,这也许是好事。但少发不等于不发,谢谢各位的关注,有些话还是要说的。”一反常态的一句话让粉丝们直呼“可爱”。

李开复、俞敏洪:熬制心灵鸡汤的“长者”

企业家的微博空间里还有这么一群名角儿,他们以智者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谈人生、聊创业、诉感悟、述道德。如果真要推代表的话,那就非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和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莫属。

一部创业史,一把辛酸泪,但在李开复的微博上却难觅“辛酸”二字。恰好相反,他的微博常出智语,为“迷途羔羊们”指点迷津,诸如“你可以经常失败,但是惟有在放弃的时候,你才成为失败者”、“给创业者建议”之类,有时还掺杂些各地奇闻、人情八卦等来赚人眼球。

与李开复实用、清新的邻家大叔形象相比,青年导师俞校长的骨子里则彰显着企业家的本色:灌输心灵鸡汤的同时,还不忘为自家学校免费做广告;转发格言的同时,不忘进行深刻的反思。

他一句“曾经很偏激,很愤世,在头破血流后发现,偏激和愤世没有带来好的结果,最后发现生活不能只看到问题,而是要提供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感慨,被粉丝们奉为“俞校长校训”。

潘石屹:什么都写在微博上

SOHO中国CEO张欣发了一条微博:“我们刚把明年的推广预算给砍了,全力转向网络,再见纸媒!再见广告!”

此前,2010年5月,潘石屹和夫人张欣在“长城脚下的公社”发起了第一届微博大会,商界精英汇聚一堂,除了吃喝,每人都在低头发微博。

说到微博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潘石屹更愿意说他把任志强带进微博圈子的典故:新浪微博在内测时,潘石屹在他的微博上写了自己的一段故事,有很多网友转发和评论。

传说,潘石屹因为微博上的一句话,卖了十几套房子。“潘石屹微博营销的成功在于他一直都在坚持他的路线,即房地产,任志强也一样。所以,粉丝就很多。”一“关注”潘石屹的粉丝说。

潘石屹自己则认为:“任何一项技术能不能推广,是不是有发展前途,要看它是不是与社会进步的方向相一致。互联网上有许多新技术,为什么微博这项技术、这个工具就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得以普及,成为改变社会、推动进步的一支强大力量呢?因为微博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社会进步的方向是什么?是草根化、大众化,是人们消除隔阂、相互融合,是人与人之间更加平等,是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公开、透明……微博符合这些变化的趋势,给无权的草根提供了发言表达的平台和机会。话语权不再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或机构手中,微博正在颠覆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权威意识。微博点燃了人们的爱心,启发了人们的智慧。”

把微博用得多姿多彩的不止潘石屹。前不久,柳传志在联想投资的会上强调:“一定要好好利用微博这些新渠道做好联想投资的品牌。”

TIPS:成功女性:“女人们都在玩微博,还玩得聪明”

张亚玲被称为“IT玫瑰”,除了是现任美国SONOS亚洲区总裁外,还有多重社会身份,如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财富百人协会副会长、青年才俊联盟总主席等。她的“微博”心得值得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女性参考。

谁说女人都是数码菜鸟?

“有一种偏见就是女人成不了数码高手,这可不一定,女人一点都不笨。她们对数码产品玩得不够熟练,只是因为她们把时间花在了更感性的事情上,比如时装、艺术、美容。只要她想玩数码,女人学得一点都不慢,就像女性都在玩iPhone,还玩得很聪明,不仅会下载,还会自己开发新玩法。只是男性比较关注技术参数,而女性更关注实际使用。”

发微博之前要三思

“我在发每一条微博之前都会想,我把它发出去有没有意义?会不会造成伤害?当你不假思索地宣泄和表达的时候,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都会收到,所以说话要负责。当你不高兴,对周围人发脾气时,影响是小范围的,你可以道歉。但微博不行,一旦发出就不好控制了,所以要自律。”

我不关注明星,只关注有阅历的人

“我不太关注明星,比较关注经济人物、意见领袖和IT类杂志的微博,我喜欢那些年纪大些、有阅历的人,比如任志强和潘石屹,我会看他们在出台政策之后发表的观点。我不关注名人自身发生了什么事,而是看他们对大事件的评论和思考。你可以在玩微博时把名人观点整理摘录出来,变成很有营养的信息库,就像我们小时候拿个本子记读书摘要一样。”

每个人都要成为靠谱的自媒体

“微博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媒体,如果大家都像小报一样哗众取宠,未经核实随意转发一些流言,是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和困扰的。即使是自己的微博,我也希望它传递些有意义的信息,而不是偏激、真伪莫辨的信息。”

不能强塞给别人自己的广告

“我们处在商业社会,公司市场部的人也会建议我在微博上给自家产品做广告,但我说不行。别人关注你,是付出了时间成本的,不能把那些商业信息强塞给别人,不能功利到把每个喜欢你的人都当成营销对象。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注定会让人失望,也是没有市场的。不能当别人都是傻瓜,博友一眼就能看清楚你是用心地写微博,还是仅仅想做广告。当然,我所从事的行业与音乐有关,我会转发一些对音乐的感想,碰到表扬我们产品的信息时也会转一下。”

不让人操刀,也不可以追求粉丝量

“如果让别人操刀,微博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别人也能看出来是枪手写的。演艺明星比较漂亮,大家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即使他们只是发一些照片,粉丝们也会非常开心;但我们这些商业女性,应该和别人分享什么呢?我想还是一些经过思考的感悟,不能发不真诚、不认真思考的信息。我不太关注粉丝的数量,但我会认真地看评论,在别人的反馈中修正自己。”

短暂的蜜月期后,我决定不做微博控

“我是手机控和电脑控,刚接触微博时,稍微有点时间就会看,就像看短信一样。我一般会在睡觉前看微博,看的时候就会有感想。有一段时间发得比较多,睡得很少,长期这样可不行,我决定不让自己变成微博控。有些人每天都会想,有那么多粉丝在等自己,因为自己没什么灵感而焦虑,这完全没有必要,千万不要把微博变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谁愿意看你自己的靓照?也许只有你自己喜欢看。”

日记写给自己,微博写给别人

“我不会刻意考虑别人更爱看什么,我只是写自己的人生体会。也许我在写到工作转型的痛苦、像年轻人一样重新去拼搏时,有人会产生共鸣。每个人在光鲜的外表下都有些不得已的地方,微博是半透明、若隐若现的,人们把想展示的发上来,有些内心深处的东西你永远看不到,如果你把微博当成日记,那就完全错了。”

【为何“语不惊人死不休”——名人微博怎么了】

有人称微博带来了一场“微革命”,既让普通民众找到了接近名人的机会,同时也让公众人物发现了情绪的“宣泄口”。看似各取所需、一派和谐,然而,碎片化的140字微博除了能简便、快速地传播信息,也呈现出了另一面:浮躁、混乱,以及越来越浓烈的火药味。

微博已经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很多名人的微博热闹非凡,然而,热闹之中应该明白——

名人微博不能成为“叫骂场”

微博在国内不过两年左右的历史,可稍作回顾就能找到很多名人微博的失控表现,粗俗的措辞更是频频出现,连更粗鄙的“三字经”都毫不回避。

这些公众人物为何语不惊人死不休,名人微博怎么了?

在互联网世界,“网骂”早已成为传统。而借助使人人变成“通讯社”的微博,这一传统更是升级换代。就像有些业界人士评论的那样,自从有了微博,“网骂”就开始以泼妇的方式入场了。恶语中伤成了微博的病态特点,这是微博的一个硬伤。

作为社会公众人物,这些名人在微博上的出位言论,更是由于传统媒体的介入被无限放大,私人情绪屡屡发酵为热点事件。名人在微博上的每次嘴仗,都伴随着大量网友的非理性声音甚至谩骂攻击,常常是一言不合,网友们就立刻群起而攻之,瞬间由一对一的“单挑”升级为乱哄哄的“群架”,口无遮拦的情绪化表达铺天盖地,为数不多的理性声音顿时湮没在脏话口水中。

在这样一个过于崇尚眼球经济的年代,很多人已经不再畏惧冲突与争执了。相反,恰恰是这样的口水战成就了不少人一夜成名的梦想。当口水中包含着商业价值时,便捷发言也让微博开骂变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