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学国学(典籍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经部(2)

【其他经典】

《仪礼》

《仪礼》原来就叫《礼》,汉时称《士礼》,相对于《礼记》又称《礼经》。

《仪礼》是一部讲各种礼仪程序和行礼细节的书,是后人了解先秦人们生活与社会风貌的重要史料。但此书只讲细节,不讲义理,全书共17篇。

《仪礼》中所记的仪节,原是民间长期习用逐渐完善定型后才整理成书的,以前认为是周公或孔子所著的说法并不可信,此书在孔子的时候就已不全了,秦火后散失更多。现在所传的本子相传是鲁高堂生的《士礼》。

从《仪礼》的内容来看,大致贯穿了三条线索:

一条是从成人、成婚到社会交际,如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燕礼和聘礼。说明礼是针对成年人的,人成年之后才有了明确的礼的要求,从三个“士”字又可看出,当时的礼只是对贵族的要求。贵族是统治者,统治者才需要讲究礼;

一条是从生到死,揭示了人生的历程,如丧礼、士丧礼、既夕礼等,共有7篇。生时有许多交际应酬和活动,死后在丧礼上也有不少礼节要求,而且篇幅占到7篇之多,可见古人对死的重视;

一条是从一般贵族到高级贵族,如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等。这主要体现在死后祭祖的礼仪上,人死后,因生前社会地位的不同,他能享受到的子孙的祭祀也有明显差别。

《仪礼》所讲述的一些行礼细节十分烦琐,后人无法照搬,但其中所记的礼仪制度和礼仪内容,却对后代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不少礼仪形式都为后代所承袭,只是略有损益而已,其中有一些还一直延续到现在。

《周礼》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礼书,有《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是讲周朝官制的,《仪礼》是讲各种典礼节仪的(如冠、婚、丧、祭等具体仪式),《礼记》是孔子学生以及后人传习《礼经》的记录,内容有关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东汉学者郑玄分别给《仪礼》、《礼记》作了注解之后,才有了“三礼”这一名称。“三礼”都与孔子礼的思想有关,但只有《仪礼》(17篇)是由孔子整理编订的。

《周礼》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相传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的一部古籍。由于我国早在夏、商、周时就进入了奴隶社会,而周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代,所以《周礼》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全书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为上下卷,共12卷。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失,到汉时补以《考工记》。

《周礼》为何人所作,何时产物?历来也是有争论的。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周公旦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它出于战国,也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刘歆所伪造。近人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多数人认为是战国时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成于汉初。

《周礼》在发现之初并未受重视。西汉末年王莽摄政,以周公自居,模仿周制,于是本书特受青睐,当做“国典”。王莽亡,又遭冷遇,直至东汉郑玄作注,才又为人重视。北朝西魏字文泰执政时,以《周礼》作《唐六典》,北宋王安石以《周礼》作为变法的历史依据。其后虽无人再把《周礼》付诸实践,但一直作为儒家经典,成为学人必读之书。

《周礼》一书,东汉郑玄撰有《周礼注》,唐朝贾公彦作《周礼正义》,清代孙诒让也撰有《周礼正义》,这些注释对后人研究《周礼》提供了参考资料。

《春秋左氏传》

《春秋左氏传》也叫《左氏春秋传》或《左氏传》,简称《左传》。作者一般按《史记》所说为左丘明,说他是鲁国的史官。近人认为根据传文和结束年代等方面分析,《左传》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国史料编成的,可能并非出于同一作者之手。

由于《春秋》言辞隐晦,表述过于简约,给后人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表现《春秋》经文的内容大义,很多学者为其著文诠释,以补原书之不足。据《汉书·文艺志》记载:汉代传注《春秋》的有五传。后来《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亡佚,只有《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流传至今,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的体例是编年纪事体,内容大部分是传注史事,叙述《春秋》经文重要史事的过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比《春秋》多出17年。若按叙事时间论,则到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为止,下限比《春秋》多27年,所记鲁国君主也比《春秋》多1位,为13位。文字增加更多,共计18余万字,内容大大丰富了。

《左传》与《春秋》相比,传文内容与经文内容并非十分密切配合,或经文有而传文缺,或传文有而经文无,故后人认为《左传》虽因《春秋》而作,但在编年体例上比《春秋》完备,在史料和文字价值上也远远超过《春秋》,完全可以独立称为史书,所以称其为《左氏春秋》。《左传》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证了许多古代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如春秋时的几次大的战役:齐楚召陵(郾城)之役(鲁僖公四年)、晋楚城濮(濮县)之役(鲁僖公二十八年)、秦晋濮(陕县)之役(鲁僖公三十三年)、楚晋邲(郑县)之役(鲁宣公十二年)、齐晋鄢陵之役(鲁成公十六年)等等,《左传》皆有生动翔实的记载,为我们研究春秋时大国争霸的历史提供了史料。又如鲁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告诸侯之事,是西周王室兴衰的生动写照。因此,《左传》是研究春秋史的宝贵参考书籍。

《左传》注本主要是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唐时孔颖达作《春秋左传正义》,陆德明撰《经典释文》,均采用杜注。研究先秦史或先秦文学的人,《左传》都是一部必读的重要典籍,因为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自西汉以来,不断有人为之作注,但现在只有西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流传下来,其他的都已亡佚了。

《孝经》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邴疏。全书共分18章。

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专制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该书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还把古代道德规范与其法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古代社会中它被看做“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

《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对于《尔雅》的写作年代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有人认为是孔子弟子编写的,这种种说法都不可信。《尔雅》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麂(即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尔雅》。

从《尔雅》的性质来看,它本是一部以解释五经的训诂为主,通释群书语义的训诂汇编。因为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几百年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人已经看不懂古书,需要有专门的学者来讲解。而汉代的统治者力图用儒家的经典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尊《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在官学里讲授经义,这就促进了训诂的繁荣。经学家们纷纷给先秦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作注解,并随后把这些随文而释的各种典籍的注解汇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体例分类编排起来。《尔雅》就是这样一部训诂汇编,它并非是一人一时之作,最初成书当在战国末年,是由当时的一些儒生汇集各种资料而成。历经秦国战乱之后,这部书在汉代初年重新问世,又经过经师儒生的陆续增补,才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尔雅》。

在历史上,《尔雅》备受推崇。这是由于《尔雅》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在汉代《尔雅》就被视为儒家经典,到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人们借助于这部词典的帮助,可以阅读古籍,进行古代词汇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增长各种知识。《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和词书史上都占有显著的地位。

《尔雅》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如《小尔雅》、《广雅》、《埤雅》、《骈雅》、《通雅》、《别雅》等等,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从汉唐到清代,为《尔雅》作注的人很多。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十三经注疏》中的《尔雅注疏》采用的是郭璞的《尔雅注》和北宋邢邴的《尔雅疏》。清人研究《尔雅》的著作不下20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