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彦宏:“小资现在请离开百度”(4)
旅游:丽江、西藏、马尔代夫共和国、欧洲、澳洲等。
时装:不求最贵,但求自我风格。
外语:至少精通英语,通晓日语、法语、德语等更好。要有TOEFL、GRE、雅思等有效分数。
科技:懂得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工作、生活的工具。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标准”,所以小资大都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一些85后都能进到百度公司,当然会觉得自己很牛。”一位加盟百度的员工这样描述一些员工的心态。而另一位与李彦宏有过合作的企业家回忆说:“底下那些人心态太高了,每一次开会都要我过去开,你说能做成大事吗?底下人,不管是总监还是经理,开会都要我亲自带队过去开,从来不到我这里来,合作谈了三个月,从来没来过我这里。很牛,个个都很牛!”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自信,但是李彦宏发现,这种自信,更多时候会变为自负:“在这样一种自信情绪中间的时候,公司会有正向循环,士气高涨,较低的价格可以聘到更好的员工,较低的价格可以购买更多的资源,以及创新可以获得更大的释放。但是变成自负之后,非常大的一个障碍是看不清自身的缺陷以及可能忽略掉竞争对手的崛起。还有最重要的第三条,忽视公众对他的期望。”
小资们的自我感觉越良好,实际情况就越危险。等到真正的挑战到来的时候,他们的光环会被击碎,他们的无能就会显露无遗。这时他们或许可以利用良好的背景,暂时得到别人的认可,可是许多年以后呢,当他们拥有的一切资源不再有效的时候,是否还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名望是否还会很高?
所以,无论是否被请出百度,小资们都要深刻地反省一下自己。
TIPS:小资自我认识问卷
请试着回答以下十个问题,如果有一半以上的答案是“是”,小资们有必要检讨自己,重新审视生活。
1.是否把过多的金钱和精力花费在“小资情调”上?
行为包括:脚下穿的袜子是世界名牌;手里随时都要夹着软中华;已经醉得神志不清还在拼命干杯;明明觉得咖啡像中药一样难喝,还是故作陶醉地提议“我们去路口的咖啡店坐坐吧”等等。
2.是否经常夸大其词、不懂装懂?
行为包括:夸大其词、不懂装懂,都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显示自己的见解不凡,即使不懂也要说上几句;经常夸耀自己的见闻,而且喜欢打断别人讲话,比如,当别人谈到贝多芬时,立刻说:“他的确与众不同!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和他吃过饭。”等等。
3.是否经常追求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事物?
行为包括:明明很讨厌王家卫,但你依然去看《花样年华》;你不喜欢烫发,但你还是做了陶瓷烫;周日你只想开车兜风,却和人去了高尔夫球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防止别人说出那句“你真OUT”。
4.是否牢牢记住别人的表扬?
行为包括:对别人的批评不屑一顾,但对别人的表扬,你过耳不忘,并为此洋洋得意。你不仅不断回想这些表扬,还会告诉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最后连那个表扬你的人,都在后悔当初说了那些话。
5.看到别人在某一方面超过自己,是否会心生不满?
行为包括: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强,即使是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对他人的成就,你总是不满意,摆出一种“如果我做,我会做得更好”的姿态,其实你根本不清楚对方做了什么,只是习惯性地挑剔,因为那些人得到了他人注意,而你却没有。
6.完成一件事后,是否迫切想得到他人的夸奖?
行为包括:努力地做好一件事,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肯定和赞美,就会闷闷不乐,仿佛自己做事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他人羡慕。如果有人赞美,就会沾沾自喜,借此炫耀自己的聪明和能力。
7.是否希望自己一直都是众人的焦点?
行为包括:参加活动,如果不被安排在主要位置,就会抱怨连连;参加表演,如果自己演的不是主角,就会直接退出。从来不想当配角,认为自己应该是永远的焦点,否则就不知应该怎样表现。
8.和衣着邋遢的朋友走在街上,是否会觉得尴尬?
行为包括:和你一起参加聚会的朋友说了不合时宜的话,你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爱人穿着红上衣、紫裤子出现在公众场合,你立刻装作不认识;小公司问你要不要跳槽,你认为对方侮辱了你的能力……
9.你的书架摆满了书,你看过的是否不到十本?
行为包括:你希望别人认为你学识渊博,于是买了很多书放在自己的书架上,你甚至有很大的书桌、专门的书房,可是,你从来没有坐下来读完一本书的念头。
10.是否有人评价你“死要面子活受罪”?
行为包括:这是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如果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有五个以上跟你说过这句话,那么,你应该警惕自己的虚荣心了!
【淘汰小资的背后——另一个百度?】
2012年11月,百度股价近两年来第一次跌破了100美元,与最高时的154美元一股相比,下跌的幅度接近40%。2013年6月,百度股价仍在100美元以下徘徊。资本市场担心的是,尽管百度在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市场上占据垄断性地位,但在移动端市场将遭遇挑战,并且很难复制自己的传统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此刻正值百度的辉煌时刻,也是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百度传统互联网时代优势地位受到挑战之时,李彦宏发布《改变,从你我开始》这封内部信,是因为其对百度业务和内部管理有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欲以此唤醒百度人的创业心态和创新意识。
1.要挽回形势,必须打破“小资思维”
“在过去一年,用户对于APP的检索量呈现了几何级数量的增长。”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百度移动云事业部副总经理岳国峰说。
尽管有点迟,但百度的管理层发现了一个问题:按照用户对手机APP的搜素情况的统计,智能手机用户人均所拥有的APP数量开始快速上升,极端用户可能会安装上百个应用,即便不算系统预装,平均数量也有11个。
这个发现正是百度无法在移动互联网上确立优势的原因:在这个围绕用户口袋的市场上——无论是手机还是钱包——“搜索”这一在传统互联网上最普遍的需求被分散了。
不管是餐饮、旅游,还是购物,手机用户已经习惯于在移动中打开一个个APP。对于百度而言,更致命的是,这才是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用户仍然会坐在PC或者笔记本电脑前,打开搜索引擎,花上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的时间寻找答案,但很少有人会在手机屏幕前这样做。
岳国峰说,近几年跟传统的信息检索不相关的东西也开始出现。“香山红叶红了吗”、“八达岭高速堵不堵”,尤其是在十一长假期间,出现了太多这类问题。这种在移动互联网上被培养起来的需求,甚至开始反过来影响传统搜索引擎的使用习惯。
路况如何,去哪里吃饭,去哪里购物,去看一场什么电影——在路上,在手机上,人们对搜索的需求是碎片化的,甚至是随意的、一时兴起的,他们很容易被那些五花八门的APP所满足。
即便按照如今业界流行的观点,HTML5这种让网页具备更丰富效果的技术可以让浏览器在手机上重新流行,在网页中呈现一个个APP,但用户已经不会再习惯于点击搜索引擎查找。
所以,在中国的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中,百度可能是面对移动互联网最迷茫的一个——腾讯不缺乏用户,阿里巴巴可以发展移动购物,新浪有了新的微博平台,而百度发觉的却是传统核心业务对手机用户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大。
百度当然还有着来自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按照百度自己的统计,目前来自移动端的搜索数量接近30%,并且在整个移动搜索市场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但包括岳国峰在内,多位百度中高层人士都承认了另一点:移动市场对于百度“首先是个挑战”。
“超过50%”——相比在传统互联网搜索市场接近垄断的地位,你大可以想象这家公司在拿捏这一说法时的微妙心理。它曾经以一种现在看起来有些原始的方式试探移动互联网。
岳国峰的上一个职务是百度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差不多两年来,包括这个部门的产品在内,百度总计推出了三十多个移动APP,将传统互联网的用户需求,比如地图、贴吧、知道等,一个一个地搬到了手机上。
但是,这样的做法没有获得多大成效,因为除了百度移动地图、贴吧等少数几个产品,大部分APP鲜有用户使用,而这几个产品,也只是过去成功的产品在手机上的自然延伸,所以很难说百度在更广泛的移动互联网的新产品上有什么心得。
“这么多产品可能都是方向,也可能都不是方向,这个试错成本太高了。有很多产品也不是百度擅长,或者应该去做的事情。”岳国峰说。
在移动互联网和APP上,百度不是那种能够精确把握用户需求的同时设计出好产品的公司。它已经在获利丰厚的“传统搜索80%以上的市场份额”的温床中待得太久了。
此前,这种局面已经影响了百度在传统互联网上的业务创新——在谷歌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后,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多年来,“流量思维”在百度的业务体系中根深蒂固,诸如“贴吧”、“知道”这样的成功产品,无不依附于百度巨大的搜索流量而存在。这种由惯性带来的惰性,使百度在新业务的扩展上进展迟缓。当百度试图进入电商这样的新领域,它碰壁了。单纯的流量思维在这里不起作用,它需要更聪明地转化为用户的实际购买行为,而不仅仅是简单粗暴的广告。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浏览器。早在2007年6月,百度投资部门就建议针对浏览器业务进行投资,甚至直接研发。而当李彦宏最终在2012年提出重视浏览器、包括移动浏览器产品时,搜狗、360等公司已经借助浏览器瞄准了百度搜索业务的腹地。
由于产品研发能力的缺失,百度直接转移传统互联网上的用户需求而开发一系列自认为用户所需的移动APP产品的尝试都失败了。
能够挽回形势的,或许真的只有“另一个百度”——一个淘汰小资,鼓励狼性的百度。
2.《华为的冬天》发布12年后
——小资是百度创新的绊脚石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成立13年的华为正处于巅峰时刻(华为2000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任正非以一封《华为的冬天》内部信,提醒华为人要居安思危,由此引发了中国IT业界关于危机意识的探讨和思考,并深刻影响了之后的中国IT产业发展。
李彦宏的《改变,从你我开始》出现于《华为的冬天》的12年后,距离百度成立也是12年。与当时的华为一样,今天的百度也正在从初创公司走向成年,创业激情消退,狼性缺失,小资横行,创新意识匮乏。
百度是中国第一代成功互联网公司的一个代表,公司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利润增长和融资上市之后,高福利和高回报滋生了大批“小资”式员工——这大大遏制了百度的创新。
“这两年百度推出了什么频道没有?几年前有MP3频道、知道、百科,从百度百科以后,它几乎没什么东西推出了。”有业内人士说。而百度的最大竞争对手谷歌却在正式进入中国后的前两年大肆招兵买马,重金投入中文搜索技术,陆续推出风险网站提示、春运地图、谷歌音乐等广受好评的创新产品。
李彦宏认为:小资式员工是公司发展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害怕创新和改变,无形中成为了公司创新的阻碍和绊脚石,小资式员工存在于几乎所有的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中。而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腾讯和新浪是少有的两家有勇气革自己命的互联网企业,一个要用微信革QQ的命,另一个要用微博革传统新闻门户的命,而李彦宏是又一个公开号召革自己命的人,中国的互联网界应该一起为李彦宏鼓掌。但互联网界在鼓掌的同时要认识到,比小资式员工更可怕的是包括百度在内的很多成功的传统互联网公司对汹涌而至的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漠视和冷淡,习惯了传统互联网好日子的这些企业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网革命性的冲击,没有勇气和意愿革自己的命,这应该也是李彦宏意识中最大的危机。
李彦宏的《改变,从你我开始》能否像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一样影响中国的IT产业尚未可知,但其鼓励狼性的创业心态和“愿意革自己的命”的创新意识不仅对百度意义重大,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产业同样影响深远,尤其是移动来袭的互联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