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纪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龙马与先天八卦

在这个故事中,咱们聊聊伏羲作为一个半人半神的文化英雄,怎样发明了中华文明中非常重要的本体认知元素:八卦。

故事

洛阳东北孟津老城一带,在远古时代是一片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时候,人们不会种地,全靠树上的野果和河水里的鱼虾充饥。后来,伏羲来到这里,教人们开荒种植,生活有了保障。

伏羲离开后不久,河里出现了一个怪兽,长着龙的头,马的身子,满身的毛卷成许多小漩涡。它是河里的蛟龙变的,人们都叫它龙马。龙马到处兴风作浪,把人们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良田和种植出来的庄稼都冲毁了,大家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哭着说:伏羲什么时候回来救我们呀?

似乎听见了人们的呼唤,伏羲乘坐六龙、身披胡叶飘然而至。说来也怪,那头作恶多端的龙马一见了他,立马就乖乖地驯服了,过来趴在伏羲身旁。伏羲抚摸着龙马的皮毛,忽然注意到了它身上的漩涡图案。瞧,它们那么多,每个都不一样,而且似乎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着!

这些漩涡纹里隐含着什么玄机呢?

伏羲让人们筑了一个高台,将龙马牵上去。他日夜守在龙马身边,对着它身上奇怪的漩涡纹冥思苦想。经过八八六十四天,他终于想明白了天地间的道理,那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他根据龙马身上的纹样,创制出了“乾、兑、离、震、巽(xùn)、坎、艮(gèn)、坤”八卦,又从这八卦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代表他在高台上冥思苦想的六十四天。

用这一套理论,人们可以了解天地间万物的基本规律。

原文出处

改写自林野等编《中州名胜传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中相关故事,张作贞讲述,褚书智搜集整理。收录于陶阳、钟秀编《中国神话》中时篇名为《龙马负图》。

龙马河图(河南郏县文庙大成殿柱础石雕)。马背上有许多圈圈点点,据说伏羲正是以这些图案为据创制八卦。

后来,人们将龙马负图而出的这条河叫作“图河”,在伏羲降服龙马的图河故道上修建了一座寺院,叫作“负图寺”。伏羲面对龙马研制八卦的高台,就被叫作“八卦台”了。龙马身上的图案,就被叫作“河图”。

伏羲所创制的这套八卦叫作“伏羲八卦”,又叫“先天八卦”。后来周文王为了更方便地推演和预测世事,将伏羲八卦图的顺序方位等做了调整,经他调整后的八卦,就被称为“后天八卦”,又叫“文王八卦”。分辨它们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在卦图正确的前提下,乾卦坤卦相对的,是先天八卦;而乾坤两卦位置相间的,就是后天八卦。

伏羲创制八卦(明代郭诩绘)

掰书君曰

本节是一个现代民间口头传承的活故事。

龙马身上的图案,有说为漩涡纹,也有说为线条或其他图案的。不过,无论什么花纹,其实都与“八卦”相去甚远,而只能以数学视之。“河图”实际上是一组图形化的数字,是古代数学家们发现或发明的一道趣味数学题,要从这组哑谜里提炼出二的排列组合,再进而系统化为二进制,对先民的智商是个大考验。反而是八卦来自蓍草形象或者烧灼龟甲所得的裂纹等说法,听起来还更靠谱一些。

有学人说,八卦可能来自古代生殖崇拜,乾卦表示男根,而坤卦表示女阴(钱玄同等),这个假设很有张力。也有人说,半坡母系氏族公社鱼祭的布局图,可能是原始的八卦“母图”(赵国华)。

在另外一些关于八卦发明的故事版本里,根本就没有龙马什么事儿。《易经·系辞传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八卦的道理是从天地万物来的。这听起来像是废话,但倒是点明了其实质:它是中国先民关于宇宙的数学模型。

今天我们所知的古代八卦大致有四类——伏羲八卦(先天)、文王八卦(后天)、帛书八卦、非汉族八卦。

先后天八卦的差异,如正文所述,从方位来看,最容易记住的区别,大概就是乾坤的相对位置了。一般认为后天八卦的卦位更改,是为了阴阳先生们使用更加方便,但也有学者认为并没有后天八卦,是传承的错漏造成了与伏羲八卦的方位差异。

帛书八卦出自长沙马王堆汉墓里出土的丝帛织物,与先后天八卦的卦序都有不同,令人不解处也较多,尚无定论。战国楚竹书(竹简)中也有《周易》流传,可能原本也有卦图,但今天未见,故不单列。

易卦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也有流传,如彝族八卦,与我们见到的其他八卦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