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富人努力几年,可以少奋斗几十年(1)
3.1 激情,事业发展的兴奋剂
著名人寿保险推销员弗兰克·贝特格曾是一名出色的棒球手,但他刚加入棒球俱乐部没多久,却被开除了。老板对他说:“无论你去哪,都要振作起来,工作要有生气和激情。”这句话对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从此以后,他在球场上就像一个战场上的勇士。掷球快而有力,烈日炎炎下,仅为了赢取一分,也在球场上奔来跑去,忘了中暑的可能。报纸上时不时登着这样的消息:这个球手充满了激情并感染了小伙子们。他们不但赢得了比赛,而且看来情绪比任何时候都好。出色的表现让弗兰克·贝特格的月薪从25美元涨到185美元。“这并不是我球技出众或有很强的能力,在投入激情打球以前,我对棒球所知甚少。除了‘激情’还有什么使我的月薪在十天内竟上升600%呢?”弗兰克·贝特格在他的自传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并肯定了激情在他以后保险事业中的重要。
激情是一种稀缺的精神资源,是一种昂贵的精神品质。在事业中,拥有激情,能产生一种强大的趋力,让富人以强烈的感觉和高昂的情绪,在高度自觉的状况下,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完成我们内心渴望完成的工作。
激情是成功的助推剂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刚走进职场时,对事情都充满了激情和干劲,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没有了新鲜东西,很容易就有了疲惫的心理,也就是工作激情不再,这也是穷人常见的状况。
萧桐、凌渺、袁安三位一同进入公司的年轻人,刚开始彼此都为对方打气,要热情、认真地工作。可是不久之后,他们的对待工作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凌渺变得玩世不恭,只能以“混”度日,过起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袁安更是蠢蠢欲动,总觉得工作没意思,想换个工作试试;只有萧桐,每天以饱满的精神对待工作,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了锻炼,崭露头角,获得了晋升。
据中国人民大学和新浪网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上班族“不和谐”地工作着,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意思,在工作中难有激情。没有激情,出现职业性懈怠是一种可怕的境遇;没有激情,就像是死水里的鱼,缺氧的窒息能让人绝望……
激情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当爱迪生醉心于自己的奇思妙想,虽上百次失败仍坚持不懈时;当罗丹沉浸在自己的雕塑世界,几乎达到物我两忘、废寝忘食的程度时……唯有胸中熊熊燃烧的激情之火,支撑着心中的信念,摘取成功的果实。“没有激情,就没有任何事业可言。”制造业大鳄艾默生在100多年前说出的这句名言,值得所有的穷人与富人刻于心中。
美国一位成功学大师谈他的成功之道,首要的经验便是“保持激情”。他举例说:“有一天晚上,我工作了一整夜,因为太专注,使得一夜仿佛只是1个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然后,我竟又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除了其间停下来吃点清淡食物外,未曾停下来休息。我觉得自己对工作充满了激情,连续工作一天两夜后,也丝毫不觉得疲倦。试问在座的各位:如果你对一份工作保持着这样的激情,有什么是你不能成功的呢?”
一个成功的人,必然对工作保持着最初的激情。“股神”巴菲特说:“我们必须要有激情。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因为我们喜欢,而不是为了致富。当然,事情做好了,可能会变富。但是,并不是因为某些诱惑而做事。我认为,激情极为重要。”
富人做事有激情,不会疲倦,毕业多年,我们需学会对每件事保持高度的激情,把激情化为自己前进的内在动力,精神昂扬地迎接挑战。
工作处处有激情
激情犹如火山,一旦引爆,其能量巨大无比。激情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其潜力强劲无比。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正常人只运用了自身潜藏能力的10%。激情正是激发那隐藏着的90%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怎么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激情,并利用激情挖掘最大的潜能,把它运用到工作中去呢?
著名的职业生涯规划师洪向阳在《当激情遭遇理性职场》的文章中,对如何在工作中寻找激情的源泉有一定的体会:
1.建立一种使命感。长时间地在某一环境下工作,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事务,会有一种被掏空感觉。这时就需要以一种更高的视角重新审视工作,思考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在工作中树立起使命感,自然就会活得有激情,就能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会感到快乐。
2.做自己的管理者。每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者不是老板,而是自己。必须防止被他人牵着走,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压力、分配工作时间,调整工作脚步。比如,学会适当地给自己加压,激励自己去创新、创造,激情也就自然而来了。
3.使环境“陌生化”。根据国外专家的研究结论,一个人在一家公司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遇到“职业平台期”——即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上升过程后会逐步进入发展迟缓甚至后退的期间。这时,陌生的工作环境是寻找激情有效方法之一。除了换工作外,可以想办法创造“陌生”环境,如美化工作环境、参加各种培训、在各种场合结识专业人士等。
4.留点空间给工作外的成功。把自己的爱好和业余活动当作本职工作一样认真对待,并引以为豪。许多人只把来自工作的成绩看作成功,结果在工作中遇到一点麻烦,就陷入沮丧之中,没有了激情。发展自己的爱好及业余活动,容易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产生激情帮助调整职场中的状态。
工作的发展离不开激情,穷人没有激情地工作,也只能算是在混日子。美国经济学家罗宾斯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价值=人力资本×工作激情×工作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激情,那么无论他的人力资本和工作能力多么强大,他的价值都是零。而寻找激情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种的方法都会适合不一样的人群。
大学毕业的晓玉,由于考取了公务员,被分配到法院工作,现已近5个年头。其中,她曾厌倦过枯燥的法律文案。在职业规划师的引导下,晓玉把自己在法院工作的经历,结合自己的文学梦,从事着业余创作。现在,晓玉每天都期待着工作,充满了激情。因为她接触的案件越多,业余的创作材料来源也越多。工作充满了激情,业余创造风生水起,两者都取得了成功。
如同水是冷的、铁是热的,热的铁要让冷的水沸腾起来一样,实际上,每个人生来就是这样的一块热铁,有着让水沸腾的愿望和激情。寻找工作的激情,富人会把这句话贴在早起梳洗的镜子上,贴在办公桌前,贴到心里面,并且行动起来。
保持激情,为工作添色彩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面对激情也一样。由于工作上新的因素不断地涌现,我们找到激情容易,但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激情,就不是一件易事了。保持激情,富人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种乐观自信的态度,一种负责任的行动。
网龙公司是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的领跑者,记者小钰奉命去采访。她进入网龙大门后,发现映入眼帘的是各种游戏海报、员工出游拍摄的各种照片,而视频中播放的是员工组织的活动或自己录制的搞怪节目,喇叭里播放的某位员工的生日预告,而面前过往的员工,不时会让人惊诧:女生短短的头发、男生梳着辫发,服装更是个性十足,整个嬉皮士风格……
“不要以为这是些‘不务正业’的坏员工”。网龙公司CEO刘路远笑着说,“这里的文化在行业中某种程度上是‘破坏性的’,因为它颠覆了过去。”
后来她知道,网龙公司还有为员工所建立的休闲娱乐场所“飘渺庄”。董事长刘德建自封为飘渺庄的庄主,大家甚至以江湖身份自处,提倡的平等开放的企业文化。到这里工作的员工都迅速被其年轻、激情的氛围所感动。
“我们从事的是创意型产业,知识密集型,很多人每天大脑高速运转,很容易疲劳,而且会让工作激情消退。”刘路远说,“怎么样让员工保持激情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我们要让员工在开放、快乐的氛围中,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的创造力不受束缚地发挥出来。总之,是‘让员工在游戏中工作’”。
聪明的老板会想尽办法保持员工的激情,聪明的富人也会绞尽脑汁让自己热情起来、融入工作中,让工作变得快乐。但是有不少人会认为激情只是一种短暂的情绪冲动,因时因地因事而异,是不能维持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状态,而且会被很多因素阻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阻碍激情存在着五大因素:
1.消极。消极是激情的超级杀手。消极的人是悲观的,他们不相信成功终会到来,在他们的眼中,看不见阳光,消极让人意志消沉,而不是充满激情。
2.懒惰。懒惰指怠慢,闲散和无精打采,它是机会的毁坏者,是幸福的敌人。懒惰让人远离激情,懒惰者善于夸夸其谈,好高骛远,但真正做起事情来的时候,却又委靡不振、无精打采。
3.抱怨。抱怨是激情消失的开始,是不负责任的前兆,是工作消极逃避的体现。没有哪个充满激情,勤奋工作的人会苦恼不堪、可怜巴巴。心中存有抱怨,不良情绪就侵入进来,影响人心。
4.荣誉和成就感缺失。荣誉与成就感从来都是激情的催化剂,能激发人们焕发出无比的激情和动力。失去这两样,会让人消极萎靡,丧失激情。这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毕业以后,穷人需找到适合的妙招,把阻碍激情的因素拒之门外,让自己在工作中保持勃勃生机。例如,爱上自己所做的事情,学会与工作谈恋爱,能带给自己无穷的乐趣和满足;与激情人士为伍,感受他们充沛热忱的魅力,将激情传递给自己……
点燃心中的激情,保持心中的激情,让熊熊燃烧所释放出的光明和热量,使自己得以升华和涅磐,并将光和热传递给周围所有的人。
3.2 精通专业,打造职业核心力
在美发行业,张泽全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出生农村的他,13岁时,便学起了剪发技术,开始了自己的美发生涯。他苦行僧式的学习取得了极大的效果,并改变了他一生。2006年,33岁的他,完成了从零到亿万资产的财富神话。他任尚艺美容美发连锁机构董事长、执行总裁,管理着5家下属机构,10家培训学校,50家管理机构,500家美容美发机构,直接工作人员超过10000人。
揭密他的创富秘诀,只有两个字——专业。他本人是中国美发界顶级大师,美容美发成功学第一人,获美发类大奖无数。现在,他有更大的梦想,就是将自己20多年的专业经验无私地传授给美发界人士,让更多的人也跟他一样走向成功。张泽全的目标是把尚艺打造成美容美发界的肯德基,建立自己的专业领域,领跑美发界。
一手过硬的技术,一门精通的专业,对提高职业的层次,奠定成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影响。毕业后的我们,更需要运用实践与行动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争取精通专业,“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势与领域。
精通专业是职场“点金术”
工作难度有高低之分,相应的必然要求专业亦有高低之分。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性,专业的精通与否,对工作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影响着对工作的把握与处理的效果,一个企业,更愿意花同样的薪金去聘请一位“会干事”的人,而不是一瓶用处不明的“万金油”。
刚刚大学毕业的叶敏,主修是市场营销专业,又辅修了法学,还研修过新闻学相关专业。但是她面对职场,反倒迷茫起来了。自己学了那么多专业,可这些专业之间的联系又不紧密,感觉好像什么都会,其实却是全而不专。她不知道自己能选择哪条路,做企业销售的话,自己又不擅于与顾客沟通;跑新闻的话,又觉得太辛苦;从事司法之路,自己又只有“半桶水”……
走进职场的穷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揣着自己的毕业证书却很没底气,看着其他同事熟练地工作,自己变得很羡慕。的确,没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变成了“万金油”,好像什么活都能干,可又像什么活都干不好。没有自己精通的专业,便没有核心的竞争力,这样,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差异非常小,同质化倾向严重,被人替代的可能性很大。因此,穷人只有克服通病,才能脱颖而出。
有专业的支撑,得道之士尽得风流。比如巴菲特就日进千金若等闲,他曾对股东们说:“我们的收购策略非常科学,只需坐在办公室里等电话就行了。往前推进一步,专业技术就成为艺术。”巴菲特公司的年报诙谐幽默,既有对商界和人性的洞察,也有对伯克希尔公司各类企业经理们的赞扬,还有别的一些公司年报所缺乏的坦率。许多人痴迷于阅读巴菲特一年一度所写的年报,他们认为那是天底下最好的文章。巴菲特通过自己的专业赚取了巨大的财富,他一直坚持长期持股的理念,从不为短期利益所动,他在股市上的定力几乎无人能及,是典型的靠专业水平赚钱的人。
毫无疑问,竞争就是专业的竞争,没有专业就没有眼光,就看不到机会和危险,而精通专业能给富人带有巨大的财富。有核心能力的富人,行走在社会的“大江湖”中,便有了一道“护身符”,建立了核心能力,就有机会变成核心员工,再由核心员工变成核心领导。打造属于自己的职业核心力,从毕业后开始还不算迟,争取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