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国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节日期间人们还要走亲访友,互相祝福,这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了。
2.春节起源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每年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都要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笑说他有办法除掉“年”。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发现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春节习俗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还要守岁,守岁也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这天晚上,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就是“合”的寓意;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黏黏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升。春节这一天,大家喜气洋洋走亲访友,互致节日的问候。
4.人日节——人类的生日
“人日节”也称“人庆节”、“人口日”等,是为了庆祝人类诞生的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这一习俗汉朝时就有了。
5.人日节七样羹——美好心愿“吃”出来
传说人日节这天要吃七样菜:(1)葱——聪聪明明(2)蒜——像算盘一样合合算算(3)生菜——生生猛猛(4)芹菜——勤勤力力(5)芥菜——有借有还、财源广进(6)春菜心——春风得意(7)白萝卜、红萝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出人头地、红红火火。有经验的老人,还会先把这七样菜放在一起炒——炒一下样样都有!
6.立春——春天的前奏
立春节,即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日。古人很重视这一节日,立春节前一日要行迎春礼,举行祭太皞、芒种的仪式。民间也进行各项迎春活动,诸如打春牛、贴春帖、喝春茶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立春节活动多已和春节活动相融合,单独以此日为节者已很少见。
7.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很重视,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8.元宵节来源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现在已变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了。
9.元宵节点彩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人们当作猛兽打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个老人家想出个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果然,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10.中和节——炎黄子孙的节日
中和节,又称龙抬头,是传说中黄帝诞辰的日子,中国人素被称为是龙的传人,因此这也是炎黄子孙共同的节日。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所制定的,本来是在二月一日,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二日。
11.“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一个民间传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又,古以为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故民间有此庆祝活动。
12.二月二习俗趣谈
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虽然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13.上巳节——三月三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据说这一天可以帮助人们祛除各种烦恼和麻烦。这一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荠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城乡人们还登惠山、鸿山、斗山、西高山踏青。
14.三月三——蟠桃会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的诞辰,当天她要大开盛会,并以蟠桃为主食,宴请众仙,众仙赶来为她祝寿,这就是蟠桃会了。民间有很多关于蟠桃会的故事,如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等。
15.寒食节——纪念介子推
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他却抱着一棵大树宁死不下山,最终葬身于火海之中。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介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105日)禁火,令民间只能吃寒食,遂形成寒食节。
16.寒食节源头——禁火节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寒食节这天,人们也要禁火,其渊源大概从这里可以找到了。
17.清明节习俗
唐朝时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日,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又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节日。
18.清明扫墓——“思时之敬”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19.清明插柳的传说
清明节插柳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濛濛;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20.端午由来之一:纪念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平(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顷襄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异地,他悲愤不已并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忠臣,还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为了纪念中国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纷纷在端午节这天以自己的方式寄托哀思。
21.端午由来之二:纪念孝女
关于端午的由来,还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17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曹娥的行为很符合儒家的道德准则,并受到了当时人们的钦佩,因此有此一说。
22.端午由来之三:纪念伍子胥
江浙一带至今还流传着纪念伍子胥的传说。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23.端午划龙舟的由来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24.浴佛节由来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佛教仪式节日。又称佛诞节。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中国东汉时仅限于寺院举行,到魏晋南北朝时流传至民间。
25.浴佛节活动
浴佛日,僧尼携香花灯烛,置铜佛于水中,进行浴佛,一般民众则争舍财钱、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斋会一般由僧家召集,请善男信女在这一天念佛经、吃斋。结缘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民间流行舍豆结缘。放生和求子在过去也广为流行。
26.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在古代是“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天贶节是道家的称呼,起源较晚。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时是皇宫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27.姑姑节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卿孤偃骄傲自大,气死亲家赵衰。女婿就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为父亲报仇,杀死孤偃。女儿知道后,星夜赶回娘家报信,让父亲有个准备。孤偃听说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此悔恨不已。他不仅不怪女婿,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事后,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孤偃都把女婿、女儿接回家里,合家团聚。后来传到民间,逐渐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还称为姑姑节。
28.夏至节
夏至节是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夏至这天,气温升高,作物生长旺盛,急需中耕除草。在古代要放假三日。而且这一天的日照最长至终极,北半球白昼从此渐短。农历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天。
29.夏至节饮食
夏至后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浙江杭州喜吃乌饭,据传说是纪念战国庞涓。广东有喜吃狗肉之习,北京流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
30.乞巧节——中国情人节
西方有“情人节”,而中国有“乞巧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又被称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因为此日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少女,故又被称为“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1.乞巧节的美丽传说
关于乞巧节的来历,中国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
但是这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无法渡过。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32.乞巧节拜魁星的传说
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会在七夕这一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奋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时,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此外,民间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他十分悲愤,失望之下便投河自杀了。岂料被一只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这一天,读书人都会郑重地祭拜他。
33.中秋吃月饼的起源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但究其起源,则说法多样。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甚至在20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
34.中秋赏月的起源
中秋吃月饼赏月似乎成为一种“法定”的风俗被流传下来。在我国,赏月的风俗源于祭月的传统。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35.中秋舞火龙的传说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就会连续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区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36.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37.中元节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有很多,道教最流行的说法是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于是中元节这天都要祭祀先人。汉人习惯于中元节这天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便慢慢演变为民间的传统节日。
38.“重阳”的含义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39.重阳节登高的含义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40.祭祖节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41.祭祖节蔡伦哥哥烧纸的故事
祭祖节有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蔡伦刚发明了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
某天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一边烧纸一边哭。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莫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42.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43.冬至节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在这一天还有北方大部分地区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44.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的善行。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伟大著作。东汉时他辞官回乡,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
45.腊八节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最讲究的习俗。
46.腊八节传说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便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47.腊八粥传说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离开宫殿修行,但苦苦修行多年一无所获,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牧女苏耶妲(意为善生)将他拉上岸,并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此日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逐渐形成了腊八吃粥的习俗。
48.小年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甚至冬至在有的地方也被称为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49.小年起源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50.小年祭灶传说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回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于是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