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力量:民俗常识1000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民间工艺文化

1.有关剪纸的趣味小故事——“五星聚会”

《水浒传》里有个七星聚义的故事,蔚县却有一个五星聚会的故事。七星聚义是为除暴安良,五星聚会为的是交流窗花技艺。

中国刚解放的时候,一天,双井山的著名剪纸艺人张德、仰继师徒俩背着小米去南张庄;暖泉镇的著名剪纸艺人刘贵恒和宗有财,也带着礼品去南张庄。赶巧的是,他们在南张庄庄口碰头了。等他们知道彼此的来意时,都哈哈大笑了,为啥?原来都是到南张庄周永明家交流技艺的。

说到周永明,蔚县人没有不知道的,他是做窗花的高手,画、刻、染样样精通。张德、仰继、刘贵恒、宗有财四个一进门,周永明就笑嘻嘻地迎进屋里热茶好酒好菜地招待。

第二天上午,五人吃过早饭,一齐坐在炕上,取出各自的“拿手活儿”摆在炕上比较起来了。看后大伙说,周永明的样子好,刀工、色工也属上乘;刘贵恒的色工绝佳;宗有财的刀工过硬,尤其是他的横走刀更是无人可比;张德的活也是罕见;仰继的“左撇子”令人叫绝。从上午到下午,五个人边看边谈,指指点点。

因这次聚会的五个人都是蔚县剪纸艺人中的人尖子、高手,消息传开,大家就称这是“五星聚会”。

2.辽砚——“能工巧匠雕辽砚,珍品独秀四宝斋”

辽砚与端砚、徽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它兴于辽金时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辽砚深得萧太后的厚爱,并被封为御砚。1929年,张学良将军下令征集辽砚,参加全国首届西湖博览会。当时辽砚名扬遐迩,与端砚齐名,并有“南为端砚,北为辽砚”的说法。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时,带去四方辽砚,以作馈赠,被日本友人称作是中国的“国宝”,邓小平高兴地说“辽砚是中国友好的特殊使者”。

3.皮影戏——民间傀儡戏

皮影戏又名“影戏”,俗称“灯影”,它和木偶戏统称小戏,民间将其称之为傀儡戏。它是用牛皮雕刻成各种人物、图景,施以彩绘,由艺人掌签操作(俗称把签子),借灯光投影于屏幕(俗称亮子),伴以音乐唱词,表演带有故事情节的傀儡戏。

4.皮影戏创始人——黄素志

相传明万历年间,滦州有一位不得志的生员——黄素志,他不但文才好,而且绘画、雕刻样样精通。在他出关游学奉天(沈阳)的悠闲岁月,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创新——皮影戏。皮影最初用纸剪刻,后来改用羊皮剪刻影人,这种雕刻艺术见于北宋,黄素志将这种雕刻艺术加以改进并以“滦州影戏”命名,清初时影戏随清军驻防而广为流传。

5.“吉祥结”——源于对“绳”的崇拜

中国古代“绳”与“神”谐音,古人在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中国人自古就崇拜神,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结”字在中国语言里有“结合”“结交”“结缘”“团结”“永结同心”等意思,给人的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感觉。“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因此,“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至今。

6.吉祥结的文化寓意

吉祥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

7.柳编——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地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北方用于编筐编篓的主要原料有柳枝、柽柳枝、桑条、荆条、紫穗槐条等多种,在盐碱地和沼泽地都有出产。现在柳编在中国的生产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包括:山东省临沭县、郯城县,安徽省阜南县,河南省固始县,湖北省襄樊县等。

8.“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

“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的创始人叫张明山,他生于天津,从小家境贫寒,全家只能靠父亲捏泥人维持生计。张明山遗传了父亲的优秀细胞,从小心灵手巧,富于想象。小的时候他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透过这些生活中真实的画面,反复琢磨,反复练习,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虽然小有名气,但他没放弃继续探索的路子,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老百姓十分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

9.“贱卖海张五”——有关张明山的民间故事

关于张明山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小故事。

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戏院或饭馆等人多的地方观察人物的神态举止。那天,他一个人坐在饭馆里一边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他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海张五。当年在天津卫这个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他三分。

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张明山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用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张明山。只见人家张明山权当没听见,他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不一会儿,作品就完成了,只见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了。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一脸的狂气,把海张五的神态全都捏出来了。

第二天,大街上的小杂货摊上,就都摆出了一排排海张五的这个泥像,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一直传到了今天。

10.面塑庆祝孩子的到来——霍县习俗

在霍县一带,孩子满月的时候讲究做面塑。外婆通常要做一个直径尺余的叫“囫囵”的食品,上有精细的十二属相造型,孩子属什么,就在那个属相上点一个红点,谓之“点头脑”。“囫囵”中间放置精美的龙、凤或虎头,并为之命名为“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不但要送与孩子,还要分给来探望庆贺的亲友吃,取免灾之意。

11.“面羊”原是为“目连救母”

每年的七月十五是鬼节,在山西,则家家都要做面羊,上坟祭祖,馈赠亲友,这也成为当地民情风俗的一大特点。这个传统源于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弟子目连之母生前不做善事,死后灵魂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痛苦不堪。目连于是向佛祖求救,佛祖告诉他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做盂兰盆会,置五味百果,靠众佛僧之善德以超度亡魂,拯救其母。此后,人们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于是形成了每年七月十五百姓都蒸面羊祭祖上坟的风俗。

12.麦秆画起源——救了帝王的生命之草

传说东汉王莽篡位时,刘秀被其追杀,万般无奈之下藏在了麦地之中,密密麻麻的麦秆就像树林一样遮住了刘秀,他才得以捡回一条命。因此当地人视麦秆为祈福迎祥之草,遂制作麦秆画,供奉朝廷。

13.以针作画,巧夺天工的苏绣

据相关专家介绍,苏绣整体特点可以用八字来形容:平、齐、细、密、匀、顺、和、光;技法、针法的特点可用四句话来形容:和色无迹、均匀熨帖、丝缕分明、毛片轻盈松快。再加上刺绣艺人善于结合绘画作品对其进行再制作,所绣的佳作大都栩栩如生,韵味无穷,所以苏绣又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

14.黎锦——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

在海南岛的黎族,织锦有着悠久的历史了,黎锦多用于妇女筒裙、摇兜等生活用品。今海南通什专设有“黎锦研究所”从事研究和生产。黎锦是中国纺织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等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

15.吉林树皮画——设色典雅、精雕细刻的工艺品

吉林树皮画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一个特色工艺美术品。树皮画包括桦树皮画和银芝画。桦树皮画以长白山余脉的桦树表皮、深皮为主要原料。早在清朝时期,吉林就有用桦树皮为皇宫制作贡品的历史。到20世纪70年代,吉林的树皮画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很多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16.人民大会堂的国粹——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因此又有“芜湖铁花”的美誉,且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高超的技术而闻名于世。芜湖铁画曾参加过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在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过。1959年~1960年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会堂。

17.铁画鼻祖——汤天池

铁画鼻祖汤天池,名鹏,江苏省潥水县明觉乡人,幼年时为避兵荒而流落到芜湖。当时芜湖的铁业十分兴盛,且又集中了许多技艺精湛的铁工,所以,民谚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

汤天池当时来到芜湖时只是从事打铁工艺,当时芜湖既是水陆交通要道又是各种物资集散中心,且又临近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不仅万商云集、人流如潮,而且其间也有众多香客,他们大都喜欢购买芜湖铁铺生产和出售的彩色铁花枝、铁花灯,作为上山敬佛之用。汤天池瞅准了这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时机,起先他也只是打制一些粗糙的制品出售。后来,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有市场,更有特色,他又研究将铁花和铁花灯的内容移植到一起,制成“山水花卉,各极其妙”的别具艺术风格的铁画。这就是后来芜湖铁画的雏形了。

18.铁画鼻祖拜师学艺的故事

汤天池初期所作的铁画,多系“径尺小景”,且技艺亦未臻成熟,至于艺术性更高、技术更复杂的大幅铁画,就更难以制作了。当时恰因汤天池家煅灶“与肖尺木邻”,而肖尺木是芜湖的一位大画家,他的作品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汤便想求教于肖,帮助解决“技”与“艺”的融合方法。故常至肖家看作画,国画大师肖尺木,见汤时常来看画,觉其既勤学而又意诚可教,便满足了汤的要求。由于高手铁工与艺术家的结合,撷取了艺术的意境美,摒弃了以往的“太似”的匠气,使铁画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故人们都称汤为“锤铸之巧,前此未有”的铁制神工。这段艺坛轶事也就流传下来。

19.核雕——辟邪佳品

民间有许多艺人喜欢就地取材,然后结合自己的手艺制作出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以桃核雕刻的作品,就做成了精美的核雕。民间还多喜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佳品。有的还制成了佩件、扇坠、串珠等,为古代的文人们所追捧。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细致入微,作品表现的对象也都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所刻有诗文或渔家乐、百花篮、罗汉等题材。江苏苏州、扬州,山东潍坊,广东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

20.中国古代核雕艺人

在明代有核雕三绝,即王叔远精雕之桃核,邢献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榄核,但是他们的作品却传世绝少。

光绪年间出生的核雕艺人都桂兰,其技艺享誉海内外。周恩来总理1955年出访,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中就有其核雕作品。1957年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访华,当时都桂兰已有75岁高龄,应外交部之请,又亲自动手制作核雕赠与对方。

21.青花瓷——中国瓷器里的奇葩

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罩上一层透明釉,再经过高温烧成。原始的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22.绣花鞋——“中国鞋”

在鞋类大家庭中,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的中国绣花鞋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它不但反映了中国刺绣艺术的高超,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对绣花鞋的一种偏爱。“玲珑小脚鞋中现”,当远处走来一位大家闺秀,迈着轻盈的脚步,那若隐若现的小脚更是引得多少文人诗兴大发。这种根植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实用品被世人誉称“中国鞋”。

23.“晋国鞋”的美丽传说

山西晋南的绣花鞋有“晋国鞋”的美称,目前这一带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当时位于山西的晋国只是个小国,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当了国君后,他竭尽全力开拓疆域,一举吞并了十个诸侯小国,开始称王称霸。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他的功劳,他命令宫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须绣上石榴花、桃花、葡萄等钦定的十种花果纹样,同时还下令全国平民女子出嫁时必须以这种绣了纹样的“十果鞋”作为大婚礼鞋,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他的赫赫战绩。所以当时的百姓又称此种图案的女鞋为“晋国鞋”。

24.荀子与绣花鞋

公元前313年,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出生在绣花鞋的故乡。荀子十分热爱当地的刺绣业,他的名著《荀子》一书中的一篇文章记录了推广用铁针刺绣的绣花工艺,并从哲学的角度高度赞扬了绣花针,他认为绣花针不仅能在鞋上绣花还能“下覆百姓、上饰帝王”,为社会经济繁荣与稳定作贡献。直到近代,该地区的丝织与绣花还是远近闻名,当地女子从童年起开始学习绣花鞋的技术,从自己的婚嫁喜日到孩子的满月周岁,从家人的华诞大寿到老人的丧事冥日,凡是人生大事之际都用一双双绣花鞋来表现自己的才能智慧和艺术魅力。

25.琉璃——西施与范蠡的凄美爱情见证

琉璃相传是范蠡督造王者之剑时所发现的。他将之献给越王,越王感念他铸剑之功,原物赐还,还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之后范蠡遍访能工巧匠,将“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相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琉璃。后来,越国大败,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离别时将“蠡”送还,传说她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这个名字的谐音,并由此演变而来的。

26.花鼓——苗家人挑选女婿的试金石

苗家人自古以来主张婚姻自主,很少包办。当女儿将称心的恋人初次带进家门时,父母则会在门前摆上一面花鼓,并鼓动满寨子的人都来观看。这叫“拦门鼓”。若这位“女婿”有才的话——即花鼓打得好、苗歌唱得棒,那么女孩的父母脸上便有光,这个女婿就算合格了。不然,这个女婿就会被亲戚朋友扭住耳朵,涂上满脸的锅烟灰,然后像对待蠢兽一样把他罩在一个鸡笼里,上面还要顶着一脸盆水,以示惩戒。

27.唐卡——西藏的灵魂

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它的形状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

28.宣纸——“纸寿千年”之美誉

宣纸是中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29.蜡染的美丽传说

从前,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她不满足当时衣服总是均一的色彩,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又实在太麻烦,因此一直为此闷闷不乐。有一天,姑娘做梦时,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姑娘在花园中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姑娘高兴极了,并把这门技术传授给了周围的人们。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族、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30.蜡染的种类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一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另一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主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

31.刺绣——民间“女红”

刺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按照它的这一性质又名曰“女红”。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32.石雕——可观可塑的工艺品

石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是艺术家们运用可塑造的艺术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33.扎染——“疙瘩花”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其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染色的原料是板蓝根及其他天然植物,故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并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与追捧。

34.风筝——古代通信工具

南北朝时,风筝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包围了台城,形势十分危急。于是简文做了一个风筝,企图用它向外界求援,哪知风筝被敌军射落,求援失败,结果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段风筝求救的故事。

35.世界最早的风筝

世界上最早的风筝出现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公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

36.风筝载人事件

2009年10月,在广东汕头澄海区的空地上,“汕头风筝王”陈旺松放飞了一个一百多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这个风筝把一个小学生带上了天空,实现了风筝载人,挑战了一下风筝的记录。据说这已经不是陈旺松第一次挑战风筝记录了。

37.唐三彩——唐代奇葩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因为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38.唐三彩——因陪葬而兴盛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当时还流行着厚葬之风。唐三彩就是当时的一种冥器,许多达官贵人都为自己准备了很多这种陪葬品。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

39.紫砂泥发现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太湖之滨的宜兴丁山镇里的村民闲暇时喜欢用陶土制作碗、罐等用品。有一天,一个奇怪的僧人在他们的镇上大声叫喊“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家土”,村民们都很好奇地看着他,他却不紧不慢地说:“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吗?”人们更加疑惑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跟在他屁股后面走,就这样来到了黄龙山和青龙山。突然间,僧人消失了。人们四处寻找,只看到好几处新开口的洞穴,洞穴中有各种颜色的陶土。长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敲打铸烧,神奇般地烧出了和以前颜色不同的陶器。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紫砂陶艺慢慢形成了。

40.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至嘉靖时的龚春(供春)。龚春传时大彬、李仲芬。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41.大理草编——跨越时间空间的民间工艺

大理草帽编制是大理地区白族群众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据传南诏时期太和城附近就曾有过草帽街,现今的大理市七里桥太和村内仍有此街名。现今,大理白族乡民发挥传统优势,引进现代工艺制作技术,制作的草帽一直供不应求,产品式样也不断创新,“知音帽”、“英式礼帽”、“儿童帽”、“绣花帽”等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系列产品主要销往西双版纳、德宏州等地区,部分销往海外。

42.东阳竹编艺人马富进

清末民初,东阳竹艺的杰出代表当数著名匠师马富进,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受到追捧,就是在国外也鼎鼎有名。他为咸丰皇帝的老师李品芳家制作的一对托篮,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对托篮花了千余工时,仅漆工就耗费一年零三个月,精致非凡,巧夺天工。他制作的竹编工艺品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中获奖。另一作品“魁星点斗”,在1929年西湖博览会展出,轰动一时,博览会总报称:“一魁星独足立于鳌头上”。马富进在该届西博会上被授予“竹编状元”奖匾。

43.不可考证的绢人艺术

因为绢纱的保存有一定的年限性,因此可以考证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很难对绢人工艺究竟在何时形成并且何时独立发展出来做出判断。但是根据已知的史料可以肯定,绢塑艺术在唐时其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并且制作也已初具规模。中国民间的布制玩具被认为是产生北京绢人的肥沃土壤,绢人的制作技能是在中国民间的“针扎”与“彩扎”类制品的基础上形成的。

44.骨雕——中国古老工艺

骨雕,以骨骼作为载体的雕刻艺术,艺人们就着骨骼的形状施展才能,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工艺品。骨雕的历史悠久,在1982年于陕西西乡县何家湾出土的骨雕人头像距今约6000多年,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骨雕作品,它为研究我国骨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5.蛋雕——从赠红鸡蛋谈起

远在明清时期,民间办喜事如婚娶、祝寿、喜得贵子等情况时,为图吉祥如意有赠送红鸡蛋的习俗。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染过的红色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如今,人们将鸡蛋钻孔掏空,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终于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

46.世界上最多孔的鸡蛋

世界上最多孔的鸡蛋是李峥嵘用7天的时间在一个高邮双黄蛋的蛋壳上雕刻出来的。共有2180个孔,打破了徐州的夏志银在2006年用时19天的“蛋壳雕刻之最”,他当时共雕了1938个孔。

47.贝雕——人与海的合作

贝雕就是选用一些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的工艺品。贝雕巧妙地将人与海结合起来,贝雕是海的绮丽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贝壳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用贝壳雕刻的工艺品别具一番风味,也是很多外国人到中国必买的一种纪念品。

48.黄杨木雕的发明

相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一天,他看到庙内有一个老人正在塑佛像,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便索性将牛拴在树上,挖来了一块很有黏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又有一天,他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

49.鼻烟壶——“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鼻烟壶更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原为盛装鼻烟之容器,后来由于烟卷等制品的盛行渐渐被取代,便作为了一种精美的工艺品,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中外人士珍爱收藏的对象。

50.《空竹浅谈》——第一部空竹专著

为玩具著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中国玩具协会空竹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李洪宽先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空竹的结构特点以及北京地区抖空竹的种种动作要领,编写成一部小册子,名《空竹浅谈》,在玩具协会内部发行,成为玩具史上空竹专题的第一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