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各安其分”,是理解日本文化的关键词,它表明了日本人对于秩序和等级制的信仰。日本人对于等级制度作用的笃信,是他们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人与国家之间关系这个整体概念的基础。甚至,这种信仰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的家庭、国家、宗教和经济等细节领域中去了。
日本人经常使用“各得其所”这个词。要理解日本人,首先要弄清楚它的含义。日本人对秩序、等级制的热衷,与我们对自由、平等、民主的信仰是两回事。我们不可能在全社会实施等级制,并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日本人热衷这种等级制,与他们对人与人,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理念分不开。为了了解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必须先对他们的民族风俗有所了解。
日本人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与他们对国内关系的看法一样,都是在用等级制的观念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把全世界等级制看作是一座金字塔,那么在过去十年中,日本人一直认为自己雄踞于金字塔顶端。如今,他们在国际上的地位已被西方各国取代。不过,由于等级制对日本民族的深刻影响,日本人对现状也持接受的态度。日本人在其外交文件上,一再表明自己对等级制的重视。1940年,日本和德国、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日本人在条约的前言中写道:“大日本帝国政府、德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都相信,让世界各国‘各得其所’是维护和平的前提条件……”天皇在签署这一条约时,还特地颁发了一份诏书,并在诏书中再次强调这一点。诏书中说:
弘扬大义于八方,缔造神舆为一宇,实我皇祖皇宗之大训,亦朕夙夜所眷念。今世局动乱不知胡底,人类蒙祸不知何极。朕所珍念者,惟在早日勘定祸乱,光复和平。……袭三国盟约成立,朕心甚悦。唯万邦各得其所,兆民悉安其业,此乃旷古大业,前途尚迢……
偷袭珍珠港的那天,日本特使向美国国务卿赫尔递交了一份声明,也明确提到这一点:
……使万邦各得其所,乃帝国坚定不移之国策……与上述使万邦各得其所之帝国根本国策背道而驰,帝国政府断然不能容忍。
日本人这份备忘录是针对赫尔前几日的备忘录发的。就像日本人对等级制的信仰一样,赫尔在备忘录中,也强调了美国人所尊重的基本原则。在备忘录中,赫尔提出了四项原则:各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性不可侵犯;各国互不干涉内政;各国彼此信赖,愿意进行国际合作及和解;各国平等。这些内容建立在美国人信奉平等的基础之上。美国人认为,在国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中都应该遵循这些准则;要想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首先要平等,平等才是全世界最崇高、最道德的基本原则。平等意味着不受专制主义压迫,不受其他国家干涉,不受他人强制,意味着自由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权利。这也是当今世界正逐渐有组织实现的基本人权的基础。即使我们自己破坏了这个原则,我们也要支持平等,并怀着极为愤怒的心情向等级制宣战。
美国人从建国以来,始终秉持这一观点,杰斐逊还把这条原则写进了独立宣言。美国宪法中的《权利法案》也是以这项原则为基础建立的。美国人在公开的法律文本中慎重地写下这些原则,充分反映了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与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19世纪30年代初,年轻的法国观察家阿历克西·托克维尔在访问美国后,写了一些有关平等的书。托克维尔既聪明,又敏锐,他很快就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找到了美国人的许多优点。在他眼中,美国是另外一个世界。托克维尔从小在法国贵族社会中长大,在他的那个社会阶层里,仍很活跃且具有影响力的人士都受过法国大革命的震憾和冲击,随后又受到《拿破仑法典》的制约。托克维对美国人的生活秩序做了高度评价,并以一位法国贵族的视角报道了在欧洲旧大陆即将发生的事情。他认为,美国领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在美国发生的事情也将在欧洲发生,尽管欧洲与美国存在着巨大差异。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宪法的起草人之一,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虽然他也为建立美国立下大功,但他却没有做上美国总统,而且在与其主要政治对手托马斯·杰斐逊的竞争中更是输得惨不忍睹。可他的政治遗产,包括“工业建国之路”和加强中央集权等,却在此后的美国历史中起着显著的作用。甚至如林肯等一些影响了美国历史进程的总统,他们所施行的政策也是建立在汉密尔顿的遗产基础上的。图中显示的是在独立战争期间的汉密尔顿,他早年曾是华盛顿的侍从武官。
托克维尔对一个即将来临的全新社会做了详细描述。他相信只有在这样的社会里,人和人才会真正平等;人与人的交往才会建立在一个崭新的和谐基础之上;人与人才能够平等交谈。美国人对建立在等级制上的礼节从来不看重,他们既不要求别人懂这些礼节,也不会向别人展示这些礼节。美国人喜欢说自己没有接受过任何人的恩惠。美国社会没有古老的贵族阶级,没有罗马式的家族。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制在美国社会中完全不存在。托克维尔还说,美国人唯一信奉的是平等,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信仰的,即使自由有时也可能被忽略。只有平等,才是美国社会的基础。
由一个外国人来描写美国人在许多世纪以前的生活,这样的文章相信美国人读了之后会感动。从美国建国之初到现在,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可是美国社会中的基本原则没变。读了托克维尔的书,我们相信,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就已经与今天的美国相差无几了。生活在杰斐逊时代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偏爱贵族式的社会秩序,像他这样的人,过去有,现在仍然会有。纵然如此,汉密尔顿也承认:贵族式的生活在美国已经不存在了。
图说
一支全部由日本人组成的西洋管弦乐队正在演奏乐曲。从乐手的服装、演出场地的装潢到乐手们专注演奏的神情都给人一种相当“西洋”的感觉。尽管日本人自明治维新以来,表面上越来越西化,但其实在骨子里还是相当传统的,对于尊卑等级思维模式的残留尤为严重。
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我们告诉日本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采取的政策完全是以“平等”为基础的,这是我们信奉的基本原则。美国人相信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进的每一步,都能令这个仍然不完美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日本人宣布他们信奉“各得其所”的生活原则,也是根据他们的社会经验建立的。很多世纪以来,日本民族早已把“不平等”作为自己有组织的生活准则,这既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也被日本民众广泛接受。不过,这并非一种简单的权威主义,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他们的行事准则都与美国人截然不同。如今,在日本人眼中,美国处于等级制的最高位置,作为美国人,我们更需要对日本人的行为习惯有清楚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日本人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会怎样行动。
虽然这几年来,日本已逐渐西化,但仍然是一个贵族社会。从人们之间的寒喧、接触,都能显示出彼此间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当一个日本人在表达“吃”或“坐”时,他会区分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在日语中,表示“你”的词有好几个,在不同场合要使用不同的“你”;日语动词也有好几个不同的词根。日本人和其他生活在太平洋地区的一些民族一样,日常用语中都有“敬语”,而且在使用“敬语”时,会不时地鞠躬、跪拜。日本人对这些动作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矩和习惯。鞠躬时,要弄清楚对方的身份、地位,才能掌握鞠躬的分寸。假如同时面对两个日本人,对其中一个人鞠躬恰到好处,但同样的鞠躬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是无礼的。鞠躬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跪在地上、双手伏地、额触手背的最高级别的跪拜礼,也有只动动肩、点点头的简单行礼。日本人必须知道在什么场合用什么礼仪,所以他们从小就要学习。
日本人见面礼中所体现出的等级性
日本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见面行鞠躬礼是日本人最普遍的礼节之一,但即使在这种最普通的礼节当中,实际上也存在着诸多繁杂的规矩,即对不同的人要施以不同形式的鞠躬,归根结底这都体现了一种等级差别的思想。
日本人不仅用礼仪确认人与人的等级差别,而且行使礼仪时,还必须考虑双方的性别、年龄、家庭关系、交往历史等。即使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相同的两个人,在不同场合也要表示不同程度的尊敬。一般人对好朋友可以不行鞠躬礼,但是,如果好友穿军服,而自己穿便装,那么,就必须向好友鞠躬。遵守等级制是一种艺术,它涉及许多因素,并要对这些因素加以平衡。有时,有的因素会互相抵消,有的却会彼此强化。
美国人在家庭生活圈内不怎么拘泥于礼节,他们一回到家里,就会扔掉形式上的礼节。日本人不一样。他们从小要在家里学习礼仪,观察礼仪。婴儿还在襁褓中时,母亲就会不时地用手按他的头,教他懂礼节。孩子刚刚蹒跚学步,就要学会尊敬父亲和兄长。在日本人的家里,妻子要向丈夫鞠躬,孩子要向父亲鞠躬,弟弟要向兄长鞠躬。日本女孩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向兄长和弟弟鞠躬。鞠躬不仅是一种形式,还意味着受礼的一方对鞠躬人的事情有权干涉、过问,并对鞠躬的人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日本人的等级制是以性别、辈分、长幼顺序为基础的,这是他们家庭生活的核心。
日本人和中国人都讲究孝道。公元6世纪和7世纪,中国人关于孝道的观念,伴随着中国的佛教经典、儒学书籍,以及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习俗等,传入日本。为适应日本人的家庭结构,他们又对“孝道”做了修改。中国人习惯于对大家族尽忠。中国人的大家族中可能有许多成员,家族中的“家长”对全体成员有裁决权。中国幅员广阔,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但在大多数地区,生活在同一个村庄的居民,几乎都属于同一个家族。四亿五千万中国人,姓氏却只有一百多个,同姓的人多少都会承认相互是同宗。甚至某些地区的居民,可能全部都来自同一家族,某些远离家乡生活在城市里的家庭,也可能和他们是同宗。在人口稠密的广东地区,每个宗族的成员都会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维持自己的家族宗祠。祭祖时,全体家族成员会共同向祖宗牌位行礼。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财产、土地和寺庙。有些家族还专门设立了基金,帮助那些家境贫寒却有前途的家族子弟学习。每个家族都会联系分散在各个地方的成员,每隔十年左右,他们会修订一次族谱,族谱上记载着每代家族子孙的姓名(只记录男性,不记录女性)。家族中还有世代传下来的家规。过去,中国人的家族甚至有权处决本族中的犯人。在中国封建社会,家族都是半自治性质的,只在名义上接受国家管理,管理各地的地方官员们在家族成员的眼里,仍然是局外的人。
日本却不一样。直到19世纪中期,在日本也只有贵族和武士家族才有姓氏。对中国人来说,姓氏是整个宗族的根本。族谱就相当于用来记录姓氏的书籍。在日本,只有上层阶级才有族谱,而且日本人族谱中记载的姓氏是从活着的人开始往上追溯的,而不像中国人那样,从远古开始,逐一列举祖先传下来的后裔。这两种记录方式不一样。在日本封建社会,老百姓并不是对自己的家族尽忠,而是对封建领主尽忠。每个领主就是当地的最高统治者,这与中国那种任期短暂的官员不同,因为后者是这个地区的外人。日本人更看重的是某个人是属于萨摩藩还是肥前藩。人们与所属的藩有着更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