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是什么让你变得焦虑(1)
【现在的你,是否在为明天烦恼】
我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位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在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是落叶满地。
老和尚走了过来,意味深长地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啊!”
仔细想想,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和小和尚一样,企图把人生的烦恼都提前解决掉,以便将来过得更好、更自在,彻底地无忧无虑。但实际上,很多事是无法提前完成的。过早地为将来担忧,除了于事无补外,只能让自己活得很累、很无奈。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学毕业前夕,我失眠了,不知道明天自己会在哪里,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新的同事会不会喜欢我、薪水够不够花、有没有前途等。
我烦恼透了,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学长。学长笑着说:“你瞎操这份心,不如好好睡一觉。”我说我睡不着啊。学长说,那你看会儿《高等数学》。
学长不愧是经验丰富,我抱着《高等数学》看了不到十分钟,就睡着了。后来我发现,学长说得对,我真是在瞎操心,未来不是用来担心的,而是用来实现的。我找了工作,留在北京,同事待我很好,我经历了大学毕业后最愉快的一段时光。
每个人都会有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或许很难找到方向感,但我还是希望你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因为未来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你只需做到比现在更努力就好了。
还是在我焦虑的那段时间。有一天,让我“别瞎操心”的学长,突然在QQ上给我贴了个丹麦民间的小故事。说的是一个铁匠,家里非常贫困。于是铁匠经常担心:“如果我病倒了不能工作怎么办?”“如果我挣的钱不够花了怎么办?”结果这一连串的担心像沉重的包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身体状况越变越差。
有一天铁匠上街去买东西,突然昏倒在路旁,恰好有个医学博士路过。博士在询问了情况后十分同情他,就送了他一条金项链并对他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千万别卖掉它。”铁匠拿了这条金项链高兴地回家了。
从此之后,他经常地想着这条项链,并自我安慰道:“如果实在没钱了,我就卖掉这条项链。”这样他白天踏实地工作,晚上安心地睡觉,渐渐地他又恢复了健康。后来他的小儿子也长大成人,铁匠家的经济也宽裕了。有一次他把那条金项链拿到首饰店里估价,老板告诉他这条项链是铜的,只值一元钱。铁匠这才恍然大悟:“博士给我的不是一条项链,而是治病的方法!”
我逗学长说:“你的意思是,让我也买条金项链戴戴?”
学长回复我:“……就你这理解能力,这智商,根本不需要瞎操心啊。”
我打了个笑脸,然后跟学长说:“好,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谢谢老大!”
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说的就是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只要做好今天的功课。把握住今天,其实就是应对明天的“最佳武器”。
人生有无数的烦恼:大至生老病死,小至柴米油盐……每一种人对待烦恼都有各自的见解和感悟。其中,我唯独崇拜的就是大仲马,面对烦恼他只平平淡淡地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懂得人生价值的人会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字字珠玑地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笑对烦恼!
【“成功焦虑”是种病,得治】
许多人都在寻求成功的门道,社会上各种学习班、培训班比比皆是,似乎拿到证书、懂了电脑、会了英语就打开了成功之门。我有个师弟手上有一书包的证书,还都是“如假包换”的真证,可现在还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有一天师弟找我来诉苦,看到同一届毕业的很多同学都成功了,买房子的买房子,出国的出国,创业的创业,他觉得自己太无能了,有时候都不想参加同学聚会。
我说你这是典型的侮辱同学聚会啊,同学能够聚在一起,是因为有缘分、有交情。你觉得有的人成功了,你就认为自己失败了,那你这心理素质还能干点什么?你只是暂时的还没有成功,但是你患上了一种病。师弟问我什么病,我告诉他:“成功焦虑症。”
什么叫成功焦虑?说白了就是很多人都渴望拥有多种“硬件”,例如学历、地位、车子、房子等,渴望用这些“硬件”来证明自己成功。由于他们对成功抱有很高的期待,一旦不能如意或落拓失意,他们就可能陷入一种欲罢不能的焦虑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成功焦虑”,严重的还可称为“成功焦虑症”。
从一方面说,焦虑原本不是坏事,它可以视同为一种忧患意识,能使人警醒、催人奋进,具有进化的意义。比如说你发现身边有个朋友经过自己的努力,事业突飞猛进,你可能也会向他学习,督促自己进步。
但什么事都有两面性。如果这种焦虑发展到极端,就成了一种心理障碍,使人充满了过度的、长久的、模糊的忧愁和担心。这就变成了病,得治。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或正在有这种心理疾病,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电视上、网上经常会有各种一夜暴富的新闻,各种“A轮、B轮融资”的年轻创业者、开着好车的同学、发了财的学长……这些或许都是你对成功的定义吧。看着这些所谓的“人生赢家”,你一定也着急、寝食难安吧。
人都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可以容许不认识的人成功,但却很难接受那些你觉得比自己基础差、不如自己的人,活得比自己强。其实这是典型的“成功焦虑”症状。
我也曾无限渴望过成功,恨不得让自己一下超过所有认识的人,希望所有认识我的人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我有一段时间每天都看成功学的书,品尝各种“心灵鸡汤”“心灵鸭汤”,参加各种励志小组。结果却是弄得自己空会了一套理论,学了一堆口号,每天累得“贼死”,但一转身发现,我还在原地踏步。
前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曾经在中国几十所高校做演讲,每场演讲结束后都会有半个小时左右的学生提问环节。
几十场演讲下来,李开复先生不无遗憾地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中国大学生对成功的渴望里有太多急功近利的色彩,因为几乎所有提问都围绕同一个主题:‘李老师,请问您认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您个人具备的什么素质让您如此成功?’似乎听一次讲座,我的一个回答就能让他们脱胎换骨。”却没有学生在演讲后对这位“成功人士”提出一个“务实”的问题。
成功学书籍在大学的泛滥流行,折射出我们缺少更高的价值取向:当自己的努力到达自己能力极限的时候,心力交瘁,一旦看到别人比我们优秀、比我们“证”多、社交又如鱼得水,就心生妒忌甚至怨恨,已经等不及成功的如约而至,而渴望马上找到成功的小技巧,让它提前到来。
毫无疑问,“成功焦虑”不但无助于成功,反而让成功成为遥不可及的梦。那么如何摆脱“成功焦虑”的陷阱呢?这病怎么治啊?
我觉得最有效的办法一方面是沉下心,表面上要做到“无欲无求”,实际上“闷头努力”。比如说当我们碰到同学、朋友的时候,我们要拿出热情,不管是为了过去的交往,还是因为要以后多一个出路,总之人际关系还是要好好维护的。但是你不要表现得过于张扬,真的没必要,这样只会让你和别人之间多一层距离,让你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除非是,你已经有十足的把握要做某个项目,这个时候可以适当营销一下,让同学、朋友给你提供一些资源和帮助。但这种招数不能老用,用一次没下文了,你在别人心中的可信度就大大降低了。
另一方面,你要暗下苦功。静下心来去学习、工作和总结,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进步上,而不是总盯着那些“人生赢家”。多思考行业的运转和创新,你就有创业的机会了。当你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时,你就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了。
我曾经发现自己沟通能力很差,过去我很羞涩,看到女孩都不好意思说话。这可不行啊,这样我怎么能摆脱单身呢?于是我花了很长时间练习表达能力,练习胆量。后来我发现,练习表达的这一年,比我看三年成功学的书都有用。
【消除焦虑的三步程序】
生活在给你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一定会给你带来烦恼。
我是这样,你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
我曾经有位客户大姐,有一阵就是处于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我本来是想好好谈业务,结果大姐自己讲个不停,什么吃饭不香、睡觉不实,一天到晚老想着心事,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一会儿想着单位要搞精简结构,自己会不会下岗,一会儿又想着女儿今年要高考,担心着她的前途……搞得我也跟着紧张,生怕哪句话让大姐不高兴了,业务谈不成反而丢了客户。
实际上,这位大姐体验到的情绪状态是一种焦虑。焦虑是一种类似于担心害怕的情绪体验。对于焦虑者来说,往往并不是已经身临困境或危险的境地,而是预感到有什么不安的事情将要发生,或者对事情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把握不定。
即使大人物也难免患焦虑之病。曾任英国首相的格兰斯顿每次讲演前,都要失眠两晚。他说,他一方面担忧该说些什么话,一方面又要担忧什么话他不该说。他是一个讲演的高手,可是即使如此,仍不免在这方面浪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说焦虑是很多人的通病,挺正常的,你只要心里有事就很容易焦虑。而且不光是你自己的事,社会环境太过浮躁,别人也会让你焦虑。比如你看新闻上面说,某富二代一晚上就花掉200多万元,你心里想,200多万元都够我买房了,我还租房呢!唉,怎么办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月薪2万元啊?我月薪2万元的时候房价会不会20万元一平方米……你一想得多了,自然就开始各种焦虑。
消除焦虑的方法有没有呢?其实是有的。
美国有个著名的工程师叫利斯·卡利尔,有一回他把一件工作做砸了,觉得将会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一挫折犹如当头一棒,把他给打懵了。他觉得心头里翻肠搅肚,真是痛苦万分,好长时期睡不着觉,头发也掉了很多。
后来健康的理智提醒卡利尔,这种忧虑是多余的,他开始平静下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的心理状态非常起作用。于是他开始研究这套方法,最终从一个工程师变成了心理学家。
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学会,它总共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平心静气地分析情况,设想已出现的困难可能造成的最坏结果。面对当时的情况,卡利尔想再坏也不至于坐牢吧,顶多丢掉饭碗。
第二步:在对可能出现的最坏后果有了充分估计之后,则应做好勇敢地把它承担下来的思想准备。卡利尔对自己说,这一失败会在我一生中留下不光彩的一页,从而影响自己的晋升,甚至丢掉工作。可是即使自己在这里把工作丢掉了,还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事干,这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当卡利尔仔细分析了可能造成的最坏结果,并准备心甘情愿地把它承担下来之后,他心理状态立即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他感到轻松了,心理出现了好多天从未有过的平静。
第三步:待心情平静之后,即应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到工作上,尽量设法排除最坏的后果。卡利尔首先设法减少可能的损失,做了不少试验,后来公司非但没有损失,反而净赚1.5万美元。
想想看,卡利尔要是当初继续苦恼下去的话,后来绝对不会取得这样好的结果,因为苦恼只会破坏你集中思维的能力,你的思想会因为苦恼而不能专心致志,你也会因此而丧失当机立断的能力。但如果你强迫自己正视现实,准备承担最坏的后果,那么就可以打消一切模糊不清的念头,使你有可能集中思想考虑问题。
因为焦虑本身常常是一种模糊不清、莫名其妙的担心。因此有焦虑感的人,最好能把自己的担心向亲朋好友倾诉出来。我相信你身边一定能找到这样“倒霉”的朋友,甘当你的倾诉对象。
如果你觉得让自己焦虑的事,还是不和别人说了,免得把别人也弄焦虑了,那你也可以把让你焦虑的事写在纸上,如此可以有以下的收效。
第一,心里混淆不清、令你心乱如麻的问题理出了头绪。第二,原以为是重要无比的事情,却可能让你忽然觉得“不过如此”。第三,原以为是不大的事情,竟是关键所在。第四,由以上倾吐为开端,像卡利尔一样,寻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勇敢地面对它,你可以冷静地问自己,“这件事最坏又会坏到什么结果?”当你答复了这个问题后,你的焦虑就会消失了大半;二是制订一个行动计划来代替你的焦虑,比如当你规划出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并全力以赴地实现它时,你很快就会把全部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努力之中。这时候,你还有那闲工夫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