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表达 懂得沟通(读美文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巧妙表达,聪明沟通——如何把握语言的分寸?(2)

【说出“不”字的高招】

当我们想拒绝别人时,心里总是想:“不,不行,不能这样做,不能答应!”等,可是,嘴上却含糊不清地说:“这个……好吧……可是……”

这种口不应心的做法,一方面怕得罪人;另一方面,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永远说“不”,也不利于待人接物。

用沉默表示“不”。当别人问:“你喜欢阿兰·德龙吗?”你心里并不喜欢,这时,你可以不表态,或者一笑置之,别人即会明白。

一位不熟识的朋友邀请你参加晚会,送来请帖,你可以不予回复。它本身说明,你不愿参加这样的活动。

用拖延表示“不”。一位女友想和你约会。她在电话里问你:“今天晚上8点钟去跳舞,好吗?”你可以回答:“明天再约吧,到时候我给你去电话。”你的同事约你星期天去钓鱼,你不想去,可以这样回答:“其实我是个钓鱼迷,可自从成了家,星期天就被妻子没收啦!”

用推脱表示“不”。一位客人请求你替他换个房间,你可以说:“对不起,这得值班经理决定,他现在不在。”

你和妻子一块儿上街,妻子看到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很想买。你可以拍拍衣袋:“糟糕,我忘了带钱包。”

有人想找你谈话,你看看表:“对不起,我还要参加一个会,改天行吗?”

用回避表示“不”。你和朋友去看了一部拙劣的武打片,出影院后,朋友问:“你觉得这部片子怎么样?”你可以回答:“我更喜欢抒情点的片子。”

你正发烧,但不想告诉朋友,以免引起担心。朋友关心地问:“你试试体温吧?”你说:“不要紧,今天天气不太好。”

用反诘表示“不”。你和别人一起谈论国事。当对方问:“你是否认为物价增长过快?”你可以回答:“那么你认为增长太慢了吗?”

你的恋人问:“你喜欢我吗?”你可以回答:“你认为我喜欢你吗?”

用客气表示“不”。当别人送礼品给你,而你又不能接受的情况下,你可以客气地回绝:一是说客气话;二是表示受宠若惊,不敢领受;三是强调对方留着它会有更多的用途等。

用外交辞令说“不”。外交官们在遇到他们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总是用一句话来搪塞:“无可奉告。”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说“是与不是”时,也可用这句话。

还有一些话可以用来搪塞:“天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这个嘛……难说。”等。

当我们羞于说“不”的时候,请恰当地运用上述方法吧。但是,在处理重大事务时,来不得半点含糊,应当明确说“不”。

【示弱——抵消嫉妒的妙方】

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取胜,当然不可以示弱,但在特定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有意暴露自己某些方面的弱点,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

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事业上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客观存在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团结周围的人们。

要使示弱产生积极作用,必须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

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学历不高,经验有限,知识能力有所不足,有过种种曲折难堪的经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

成功者应多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失败的纪录,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

对眼下经济不如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诉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妙以及工作中的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你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

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直言承认自己是“瞎瞄碰到死老鼠”。

示弱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长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意以己之短,补人之长。

示弱有时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要表现在行动上。

自己在事业上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事业之外,平时对小名小利应淡薄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再为一点微利惹火烧身,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的弱者。

示弱是强者在感情上体贴暂时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的弱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能使你身边的“弱者”有所慰藉,心理上得到平衡,减少或抵消你前进路上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

【讥讽——一把双刃剑】

讥讽,在交际性语言中是一种有较强刺激作用和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

讥讽性谈吐具有含蓄、幽默、风趣、辛辣的特点,是一种“攻击”语言。它通过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说者的轻蔑、贬斥、否定的思想感情,能收到揭露丑恶、戏弄无知、回击挑衅等交际效果。

在交际场合中,人身攻击之类的不愉快事件是难免的,如果你不想吃哑巴亏,讥讽将成为你防身的盾牌。

反唇相讥必须藏中有露,露中有藏,尽藏则不知所云,尽露则赤膊上阵了。

萧伯纳的《卖花女》准备上演了,他派人给丘吉尔送去两张票,并附上一张短笺:

亲爱的温斯顿爵士,奉上戏票两张,希望阁下能带一位朋友前来观看拙作《卖花女》的首场演出,假如阁下这样的人也会有朋友的话。

丘吉尔回复道:

亲爱的萧伯纳先生,蒙赐戏票两张,谢谢。我和我的朋友因为有约在先,不便分身前去观看《卖花女》的首场演出,假如你的戏也会有第二场的话。

一个嘲讥政治家只有对手,没有朋友;一个反讥戏剧家的戏剧可能短命,不会长寿。讥中含趣,乐中有戏。

对于生活中的蓄意挑衅,也可以运用讥嘲维护自己的尊严。

有这样一个故事:英国作家萧伯纳一次坐在沙发上沉思,他身边的一位美国金融家说:“萧伯纳先生,如果您让我知道您正在思考什么的话,我愿意给您一美元。”

“我的思考一美元也不值。”萧伯纳看了他一眼。金融家感到很得意。萧伯纳话锋一转说:“我所思考的正是你。”金融家本想戏弄萧伯纳,没想到自讨没趣。

当然,讽刺要掌握分寸。讽刺之言是不宜随处使用的,需要区别对象、场合。

讽讥之言就其动机来说,有善意与恶意之分。对敌人的讽刺要针锋相对,不留情面;而对一般人的讽刺,则应是善意的。通过讽刺之言,意在引起对方警觉,绝不是出对方的洋相,拿对方取乐。

更不要以为自己会讽刺,就到处挑战,稍不如意,就对别人挖苦讥笑,恶语中伤。这样不但伤害了别人的感情,而且也使自己孤立,或成为众矢之的。

要记住,讽刺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你受益,也可以使你受损。

用得恰当,它是利器,用之不当,便会成为“惹事牌”了。

【从不道歉的人交不到朋友】

如果你错了,就及时承认,与其等别人提出批评、指责,还不如主动认错、道歉,更易于获得谅解和宽恕。

凡是坚信自己一贯正确,从不认错、道歉的人,根本交不到朋友,或易交难处,永远缺乏知心朋友。

真心实意地认错、道歉,就不必强调客观原因,做过多的辩解,就算确有非解释不可的客观原因,也须在诚恳的道歉之后再略为解释,而不宜一开口就辩解不休。否则,这种道歉,不但不利于弥合裂痕,反而会扩大裂痕,加深隔阂。

当对方正处在火头上,好说歹说都听不进时,最好先通过第三者转致歉意,待对方火气平息之后,再当面道歉。如双方僵持不下,势必两败俱伤。如一方先主动表示歉意,就有可能打破僵局,化紧张为和谐,乃至化“敌”为友。

诚心的道歉,应语气温和,坦诚而不谦卑,目光友好地凝视对方,并多用如“包涵”“打扰”“得罪”“指教”等礼貌词语。道歉的语言,简洁为佳,只要基本态度表明,对方也已通情达理地表示谅解,就切忌啰嗦,重复。

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以用别的方式代替。夫妻吵架后,一束鲜花能冰释前嫌;放一件小礼物在餐碟旁或枕头下,可以表明悔意,以示爱情不渝;大家不交谈,握手也可以传情达意,千万不要低估“尽在不言中”之妙。

有时,也可以给对方写封信,表白歉意。这种不见面的交谈既可达到道歉的目的,也可免去一些难堪的场面。

有些过失是需要口头表达歉意才能弥补的。但是,有些过失不但需要口头表示歉意,而且需要改正过失的行动。不管是哪种情况,改正过失的行动,可以说是最真诚、最有力、最实际的道歉。

当然,如果你没有错,也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向人家道歉。这种没有骨气的道歉,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同时要分辨清楚深感遗憾和必须道歉两者的区别。比如你是主管,某一位部属不称职,势必将其革职不可,对这种事你可以觉得遗憾,但不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