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和别人不一样:李开复给年轻人的人生规划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目标——你的理想蓝图有多大

“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人贵有自知,而后有目标

生活中导致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当事者没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只有先了解自己,看清自己的优势与缺陷所在,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为自己打造出适合自己的清晰目标。

“请告诉我,离开这里之后我该怎么走?”路人问。

“这要看你想上哪儿去。”山人说。

“去哪里我都不大在乎,只要脚下有路。”路人说。

“那你走哪条路都没关系。”山人说。

我们常听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实际上是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各种基本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然而,放眼当今,却极少有人真正清楚自身的缺陷及优点。每一天都会有那么一些人,在不同的场合,高声谈论着自己是如何在重重压力之下迈着步子攀爬前行。然而当被问及究竟要去哪时,他们却只会流露出一脸的茫然无措。

试想一下,对自身的目标方向都判定不了,又拿什么条件去追求更多呢?

李开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因此,在制定事业之路的每一个目标前,李开复总会先冷静下来去思考。在他看来,只有想明白了,分析透彻了,甚至对自己拥有了十足的信心,他才会付出行动。很多时候,他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创造真正美满奇妙的人生,首先就要学会抛弃病态和虚假的目标,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目标的真正价值最终才能得以实现。

1983年,李开复以本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之后进入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继续深造。就在他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的时候,他的系主任对他讲了这样一番话:“当你拿到博士学位时,你应该成为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尽管这句话让初出茅庐的李开复感到目标高不可攀,然而却让他重新审视了自己,他了解到,之前似乎并未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甚至并未真正认清自己的天赋所在。

教授的话在李开复心中燃起了星星之火,此时他才明白,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那么即便制订了“自以为是”的可行性目标,最终也只会走许多的弯路、错路。

经过了五年的寒窗苦读以及夜以继日的工作之后,李开复终于完成了当初定下的目标。这一刻,李开复不仅有了一种满足的踏实感,而且因为这次的努力与成功,他又重新定义了人生。在他看来,一个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就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如果没有雄心壮志,那么就不要自欺欺人,也许经商或者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会有更大的成就。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目标变得具有可行性,那么必须有一颗“自知之心”。

是的,这便是李开复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在他的心中,在一个人明确目标开展行动之前,“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是必须考虑的。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没有一个深刻的分析思考,那么盲目的行动只会消耗更多的时间,而且最终得不偿失。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在制订目标之前应先学会用理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这样才能正确地选择目的地。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明确自己在社会上的真正价值。在还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劣势之前就随意散漫地定夺人生,那么只会成为一具为了生活而生活的行尸走肉。

当然,在生活中能够找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的确会令人满意,但是想要一鼓作气地去实现也并不简单。例如,很多人找出一个目标只是玩闹而已,随后他们就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热心于此。对此,李开复曾说过:“清晰而长远的目标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动力和指路明灯,然而要想让这盏灯常亮,那么就必须循序不断地付出努力。”

在微软集团,李开复曾有一个“自知之心”明显不足的下属。在李开复看来,他虽然有一些能力,但是却自视甚高,而且他对自己当前的职位也有诸多不满。在工作期间,他不是自吹自擂,就是抱怨自己的现状。

有一段时间,这个下属在公司里公开表示李开复不识才,没有重用他,并且他还决定离开李开复的工作小组,在微软的其他小组另谋高就。然而,在经过几番尝试后,他最终发现,不但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且公司里的同事对他也颇有微词,认为他不但缺少自知之明,而且能力与他的期望值也相距太远。最后,他只能沮丧地离开了微软。

接替这名下属来到李开复工作小组中的员工,是一个工作能力强的人。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李开复就觉得他的“自知心”很强。尽管这个人在上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成绩不是很理想,然而他却认为如果自己一下就升迁太快,反而不能打好基础。因此,他不但愿意自降一级来做这份工作,而且更愿意从底层开始慢慢学起。不出意料,这名员工不仅做得非常出色,而且还成为了李开复非常赏识的得力助手。

年轻人,尤其是还在奋斗之中的年轻人,在制订目标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深刻的认识。正如李开复一样,只有先懂得正确评估自己的资质、能力与局限,才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就一条顺心之路。

一个对自己能力有着准确判断的“自知”之人,不仅能够在他人面前适时地展现自己的能力,还可以随时展现自己的谦虚与自信。这样的人,如李开复一样,将来不论攀爬到何种境地,都会受到他人的青睐,因为他已经从“自知”中找寻到了自我真正的价值。

你内心想要的是什么,就去做什么

追随自己的本心,成为自我命运的掌舵者,这样才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能够感受到快乐和自由,而且还能赋予自己更高的价值感,成为打造自我命运的强者。

长期游学于美国,并被苹果已逝CEO乔布斯赞为“最可信的partner”的李开复,早年便有一颗不肯妥协的心。当年,李开复到Google报到时说的第一句话便是:“I need to follow my heart.”

“Follow my heart”——遵从内心的选择。这句李开复离校后一直谨记于心的鞭策之语,它反复提醒着李开复,如何才能够把握时机,并且追随自己的内心,想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事实上,能够将脑海里的目标化为现实中的奋斗动力,这的确是一种激情所在。可是,大多数年轻人却缺少了这样一种“随心所欲”的目标精神。根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80%对目标有选择困难症的年轻人,最终都顺从了来自外界的声音,而屏蔽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留美读博期间,李开复起初一直将自己的导师当作楷模。在他看来,导师这个工作既稳定又能留校,确实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工作。然而,当李开复对导师这个身份慢慢地探究之后才发现,实际上他们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如何获得学位、如何寻找经费、如何找到最好的学生等事情上,尽管他们的论文依然不断地发表,却并没有做出什么真正有效的成绩。

在那段时间中,李开复逐渐感觉到很困惑,难道当初的选择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来重复老师走过的道路?这样的选择是否是错的呢?是否真的是自己内心所寻求的东西呢?在李开复看来,尽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是世界顶尖的,然而自己所期望的这份工作似乎并不符合他内心真实的人生理想。

1990年,联合国提供了一笔非常特殊的奖学金,而正是这次奖学金的颁发,让李开复有机会来到中国,并且在这次中国之行中明白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选择。在那段时间里,李开复在北京四五所高校为学生们做了很多场演讲。事后李开复颇有感触地说:“我感触最大的是当时我29岁,学生大都是二十五六岁,几乎是同年龄的人,但我的感觉是我们的差别为什么这么大?他们和我一样聪明,比我更努力,同样是炎黄子孙,只是我个人有幸在美国接受了最先进的教育。我觉得这是很不公平的事情,我希望尽我的力量让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够尽快发挥他们的潜力。”

这次中国之行后,李开复的想法有了巨大的变化,那就是,尽管留在学校里重复导师做过的工作是非常轻松简单且稳定的事情,但是对社会的价值并不那么直接。而如果自己选择去做一些直接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比如研究一种能够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对人们有所帮助的技术产品,或是去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发掘他们的潜力,那么相对于这种按部就班地在学校做研究写报告、成为一名受学生尊敬的导师来说,不更有意义得多吗?

自那以后,李开复开始慢慢学会遵循内心的渴望,并且努力朝着自己心的方向前进,最终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说过:“我们因为有梦想而伟大,所有的伟人都是梦想家,他们在春天的和风里,或是冬夜的炉火边做梦。有些人听凭自己的伟大梦想枯萎并凋谢;但也有人灌溉呵护梦想,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精心培育梦想,直到有一天得见天日。”

对于年轻人来说,要想守护自己的目标而不让其中途凋谢,不妨学学李开复的这种追随心灵的精神。心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本源,是我们得以前进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想要最大可能地在未来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应该静下心来,倾听来自内心的真实声音。

李开复曾经在一次又一次追寻内心声音的路途中引用弗罗斯特的诗:“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人生的道路。”如此诗意地描述自己的转型,如此深刻地诠释自己追随内心的感受,这便是李开复在人生之路中不断成熟的标志。

当然,或许也有人会问:“追随本心难道意味着要推翻自己以前的生活,转到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方向吗?”李开复告诉我们,为了追随本心,我们的生活必然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且做出这个转变可能需要很多的勇气。但是真理不往往都是在打破错误规则的前提下才产生的吗?

年轻的朋友们,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没有岔道的,我们每个人在未来梦想的岔路口上都将面临很多选择。那么,你是想要像李开复一样做一个追随内心、“累并快乐着”的人,还是想“累并痛苦着”并机械走完自己的一生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了吧。

对人生的目标,要学会主动出击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切莫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有拿出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要知道,在目标面前,成功者从不等待。

在新浪聊天室里,曾有网友向李开复询问他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李开复如此回答:“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回答这个问题时,李开复并没有思考太久,因为大学时他就已经主动出击,将“影响力”定位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在李开复看来,只有主动去把握目标,才能在目标的指引下,果断地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因此,他才能够准确地采取行动,争分夺秒地一步步走向成功。

2010年,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开始在全国15所高校内做校园招聘。经过一番紧张的筛选,从众多的顶尖计算机系毕业生面试者中挑出了大约200人,随后李开复开始逐个给这些录取生打电话,想看看他们是否真的愿意加入创新工场学习创业。为了避免误导学生,每次打电话时李开复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人生的未来,创业是否是你真正想做的一件事?”在李开复看来,既然是顶尖大学的顶尖学生,对这个问题应该胸有成竹。出乎意料的是,超过80%的顶尖毕业生给出的答案是:“不知道,没想过。”

这件事情让李开复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目标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不懂得如何为了目标而主动努力,那么最终只会被迷茫所吞噬。针对这种现象,在第二年的一次大学新生学习规划讲座上,李开复向台下的学生发表了这样一番肺腑之言:“……同学们,大学四年,必须要认清你自己,弄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要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天赋在哪里……从大学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要成为自己的主人,积极管理自己的学业甚至未来的目标计划。只有你能管理自己的目标和未来,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今天的社会里,只有一个积极主动、不怕失败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最多的机会。”

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人们总是把自己的现状归咎于运气,我不相信运气。出人头地的人,都是主动寻找自己所追求的运气;如果找不到,他们就去创造运气。”

任何时候,一个优秀的人绝对不会等待自己未来的到来,而是会主动地寻找并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征服机会,让机会服务于自己。清晰的目标的确是照亮一个人前行方向的路灯,但是如果不主动出击去把握机会,只在原地等待,不论你多有耐心,最终还是难以迈出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美国有一个研究成功的机构,曾经长期追踪50个年轻人,直到他们年满70岁。结果发现:其中只有1个人很富有,有3个人有经济保障,剩下46人生活拮据。这46个人之所以失败,并非是因为年轻时努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们目标不清晰,而且从不主动去定位自己的人生。

李开复曾在一次答记者问中无限感叹道:“中国的学生和职员大多属于比较内向的类型,在学习和工作中还不够主动。在学校时,学生往往需要老师安排学习任务,或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做课题研究。在公司里,中国职员常常要等老板吩咐做什么事、怎么做之后,才开始工作。但是,要想在现代企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机会。”

在微软公司任副总裁期间,有一次李开复收到了一份非常特殊的求职申请书。与以往收到的申请书不同的是,这位申请人的求职资料中不仅包含了他的自我介绍、对微软研究院的向往,以及他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合适的人选,还有他曾经发表过的论文、老师的推荐信和他来微软之后希望做的课题等。

在李开复看来,有着这样充分准备的求职者,定然是一名出自高等学府的拔尖者,然而事实却相反。尽管如此,这份自我推销的简历却奏效了。因为李开复认为,这份申请书不仅诠释了这位求职者对微软的热情,而且也诠释了他对未来职场目标的积极态度。

当李开复亲自面试这位求职者时,这位求职者又递上了一份更充分的个人资料。最后,当李开复问这位求职者还有没有问题时,求职者却反问李开复:“你对我还有没有任何的保留?”对于这位求职者能否顺利进入新的研究领域,李开复确实有疑虑,因此就又接着问了他一些专业性问题,然而对方却举出了非常有说服力的两个例子。

最终,李开复雇用了这名应聘者。因为在他看来,这位应聘者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而且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他都非常主动地展现自己。这名员工后来在微软做得非常出色。

世界闻名的潜能激发大师——美国的安东尼·罗宾先生曾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必宁成功公式”。这条公式的第一步是要知道你所追求的,也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第二步就是要知道该怎么主动去做,应立即采取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做法,否则你只是在虚构目标。

李开复说过:“不要让事情找上你,应主动对事情施加影响。不要忘了,被动就是弃权。”如果我们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那么就必须主动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不断改进追求目标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做出决定,那么必然能够挑战更高层次的自己。

你的目标价值观正确吗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留下多少。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正确的价值目标带动下,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成为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这样的一生才能精彩和充实。

人生定位是指我们在一生当中,希望自己成为并且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毕竟,世界上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如果因为错误的狭隘定位而牵制住自己的目光,那么就会与真正具有价值的目标擦肩而过。

李开复曾多次在媒体面前提到:“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同一个模式发展,喜欢用一元化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会,人们对财富和名利的追求过分狂热,各行各业都喜欢以此为指标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但是,一个人获得财富并不代表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有了名利也不代表能拥有快乐。”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想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么首先就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众多事实表明,自私的价值观一定是不受推崇的,也是不会产生伟大灵魂的,因为这样错误的价值观念最终只会让人误入歧途,偏离正确的人生方向。

对此,李开复在谈及自己的人生时也曾有形象的比喻:“有些人出生时就因为遗传的原因,可能会在某个时候患上较严重的疾病。但这并不表明他一定会患病。如果他能把握机会,做正确的选择,安排好自己的锻炼和饮食,他很可能比谁都健康。”

1998年,李开复带着自己的梦想与目标来到大陆,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在微软集团,李开复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系列颇有研究的成果,然而正当大家都以为他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下去的时候,2005年,李开复却突然宣布辞去微软的工作加入Google。

在Google的四年学习工作中,李开复的心似乎也没有完全落下来,因为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即便是顶着世界最知名科技公司高管光环的李开复,也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了岔路口,而这个时候他已经48岁了。

2009年,李开复选择离开Google,他在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今年,是我职业经理人生涯的第20个年头。从苹果、SGI到微软和Google,我踏踏实实地走过了20年职业经理人生涯。但过去半年来,我的心中总有一种急迫感,心中常有个声音告诉自己:是开始职业人生新篇章的时候了。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在北京创立创新工场。

“大家都在追问我,为什么?其实,我过去的20年职业生涯中,有过三次职业变动,但不变的是心中的一个追求、一个职业坐标,那就是:尽我所能,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而过去10年来,我接近中国、接近中国青年的梦想越来越清晰。同时,我也希望用最可以掌控的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可以说,‘创新’‘中国’‘青年’是深深打动我的主旋律。所以,今天的变动看起来是一个转折,实际上却是一种自然的延续,一种跳跃中的传承。”

与李开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面临命运选择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关键是看我们的选择是否遵从于心,是否真的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正确了解。有很多年轻人行走于社会,总习惯于责备社会乃至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却并没有审视自己的目标价值观是否错误,导致人生的梦想坐标越偏越远。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33岁的时候就使自己建立的钢铁公司跃升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他在备忘录中写道:“人生必须有目标,而挣钱是最坏的目标。没有一种偶像崇拜比崇拜财富更坏的了。”

的确,如果一个人总是将目标设置为直奔金钱,那么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只会牵制自己的视线,看不到广义的财富,从而无心顾及理想,更无暇完成理想。而在这种抱有私心与私利的目标价值下生活,亦只会让内心变得更加浅薄。

李开复说过:“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发掘自身潜能的人。”在李开复看来,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而做最好自己的前提就是拥有一种富有正能量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自己更多的精神力量。

2008年,李开复在与媒体沟通会上回顾Google中国3年的历程时透露,Google中国刚起步时,有许多同事向他建议赶紧赚钱,例如做一个很酷的产品比如Google earth中文版出来,因为当时行业刚刚起步,有很多方面并不规范,而这个产品的研发可能会给Google带来巨大利益。

然而,同事的建议并没有引起李开复的兴趣。思考再三后他还是坚持从网页搜索做起,专注于中文搜索,其他产品不随便碰。因为在李开复看来,在股东、广告客户、用户三者利益上,Google应当做到从来不用考虑,永远将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此外,李开复还表示,如果股东选择了Google,那么也必须尊重Google把用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价值观。因为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搜索引擎公司,对Google来说,最重要的是用户的信任,这是绝对不可以妥协的。当用户与股东有冲突的时候,Google将永远对用户负责,把用户放在第一位。

事实证明,李开复的这次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Google在经过多年专注于中文搜索之后,如今已做到了“最好的中文搜索”,而它的成功秘诀就是永远坚持正确的价值定位,永远将客户放在第一位。

布朗说过:“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取决于先做什么样的梦。”对于年轻人而言,要想为自己打造一个美妙的人生之梦,那么首先就应当对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李开复的一生做过许多次选择,然而正是因为他在每一次转折点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才能一次次地获得成功。年轻的朋友们,当你们为自己的未来升起航行的风帆时,请一定要把握住正确的目标方向,这样才不会因为偏离航道而离目标越来越远,才会在正确目标的强劲带动下抵达胜利的彼岸。

目标从不停留在幻想中

幻想太多,只会分散人的精力,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将这有限的精力用在最重要且最切实可行的东西上,才能不断达成目标,收获更多成功,成为最好的自己。

哲学家爱默生曾告诫年轻人:“当一个人年轻时,谁没有空想过?谁没有幻想过?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标志。但是,我的青年朋友们,请记住,人总归是要长大的。天地如此广阔,世界如此美好,你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对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双踏踏实实的脚!”

在工作中,李开复从来都不是一个幻想主义者。他认为,如果你有一个“没有可能实现的理想”,那你应该做的事不是“做一个现实主义者”,而是“找一个有可能实现的理想”,或把你的理想逐步转换到可行动的更短期的目标,而不是遥遥无期的梦。

2009年4月,李开复与Google签订的4年合约期满。对于李开复来说,在Google现今发展如此稳健的情况下选择离开,是一个最佳选择。因为李开复早已定下了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中国更多的年轻人,他决定创办一家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创新工场”,与中国青年一起打造一个新奇的技术奇迹。

李开复的离职申请出乎所有Google高层领导人的预料,他们希望李开复能仔细考虑一下,而且Google也非常不想失去这样一位宝贵的人才。为了挽留李开复,Google甚至给出了许多破例的条件。

面对Google的热情挽留,李开复最终还是非常诚恳地推辞了。“我非常感谢公司对我的安排。但我想我已经下定了决心,Google中国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个平稳的阶段,而我的人生还有一个缺憾没有实现,我想去弥补它。我可能去创办一个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创新工场,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想,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怕来不及了。这也是我听从内心的选择。”

最终,李开复的诚恳和实干精神得到了Google领导人的理解和真诚的祝福。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远大的理想,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己的理想是否切实可行。一个人如果空有抱负和目标,而没有任何行动,那么最终只会是行动的矮子。

李开复离开Google时,“创新工场”或许只是他脑海中一个热切等待实施的想法。然而离开Google后,李开复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想法的优势所在。可以说,正是他对“创新工场”倾注的热情和执着,才让其最终成为享誉中国的青年创业基地。

在创新工场的创业期间,李开复曾反复向众人解释:“这是来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当一个微小的火种慢慢地在心里闪烁,最终蔓延成燃烧的火焰;当一个并不清晰的潜意识渐渐地生长,成为明确的意志。我想,就是做出改变的时候了。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去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要全力以赴,到达心中的下一个理想国。”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只要懂得发挥自己的潜力,对自己定下的每一个目标都能全心地投入激情和执着,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对目标的热切,那么就算最终没有成功,也会因为自己的付出而有所突破和成长。

毕竟,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光有目标和梦想还远远不够,能够把握机会并迈开实干的腿,才能将这份幻想转化为现实,成为真正切实可行的成功策略。如果只是单纯地将这份梦想藏在脑海中,那么它永远都只会是一个虚无的想法。

李开复曾在写给大学生的一封信中讲了有关自己的一个故事:

“记得我在SCI公司的时候,曾经犯过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只想到创新,没有想到实践。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酷的三维浏览器,今天可能都还没有人在使用。当时,我们每次演示的时候,观众的下巴都会掉下来,说:‘哇,怎么会做这么酷的一个东西!’但是我们忘记了这么酷的东西却是没有市场的。最后结果是相当的失败,让我也有了一个很惨痛的经验,尤其是当我看到一百多名员工失去工作的时候,让我下了一个决心:

“我们虽然要创新,但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做有用的事情而创新。我们如果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许多成功的人才,他们有些创新,有些实践,有些左脑发达,有些右脑发达。但是那些真正对世界有重大贡献的人,我想他们不仅是创新者,也是实践者,比如说爱迪生、比尔·盖茨、Larrx和Sergex,都是很好的例子。一个真正的创新实践者在每一次创新的时候都忘不了实践,在实践的时候也忘不了创新,这样的人,我想是21世纪不可缺少的人才。”

一个人既要有不断创新的目标,也要有不断前进的脚步。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成功,就是因为大多数时候只是在无畏地喊着口号,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付出。李开复通过自己的故事不断告诉当今的年轻人,制订目标是为了推进成功,而丈量目标是为了缩短距离,一步一个脚印才是建立成功大楼最靠谱的方法。

福特曾经说过:“你相信你能或者你不能,你都是对的,除非你付出行动。”所谓“心动不如行动”,年轻人,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梦想,那么不妨将之化为行动吧,那样你才会收获更多真实有效的成功经验。

把理想分解成一个个可衡量的目标去实现

成功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尽管它看上去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如果我们将通往成功的路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细小的目标,然后逐一攻破,那么最终我们定然能够为自己成就一段金字塔般辉煌壮丽的人生。

苏格兰社会改革家托马斯·格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伟大的事业都是一点一滴完成的。”这里的一点一滴指的是成功之路上的每一步阶梯,也就是说只有踏踏实实地从梦想的第一步做起,才能最终抵达自己的目的地。

反观如今的年轻人,似乎很多时候都只是急功近利,更有甚者为了快速达到目的,甚至不惜采用一些不良手段。这些惯于搞短期行为的人,不但脱离了实际,更因为沉迷于虚妄的幻想中而不能自拔。

实际上,成功就像砌房子,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从最基础的做起,稳扎稳打地将房子的地基修建牢固,这样建成的房子才最坚固。正如李开复的人生,如果不是堆砌一个又一个小的成就,他也不可能行走得更远。

在一次公开的记者会中,李开复就创业不浮躁的问题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在豌豆荚团队中有一位北大的才女,名叫崔瑾。她的经历中最让人感叹的一点是,她作为北大国际关系专业的毕业生,非常想学习创业。她先是申请百度的职位,当时百度才刚起步,没有合适的职位,因此公司就对她说,要来的话只能做前台,没想到她答应了。

“如今,崔瑾经过在百度、奥美、Google的积累之后,学到了很多做事做人的方法。她今天能够成为豌豆荚的首席运营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毕业那一天的决定。她没有因为北大人可能会有的自豪感而拒绝接受一个前台的工作。

“事实上,我想说的是,想创业的同学,一定不要太浮躁。一毕业就创业,失败的概率太大了。就算你有实习经验,你也不会深入了解财务、法务、运作、市场、技术、产品、用户……你不可能这么快成为全才。给自己至少几年时间,再去创业。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加入一家创业公司,逐步累积自己的实力、人脉。当你觉得自己积累够了的时候,再开始创业。”

李开复曾经说过:“生活中每一个目标都应该有时限。一个长期的目标看起来可能很遥远,但是如果你把它分解成为一个个可衡量的目标,那可行性就会大大地增加。例如说,在1961年,肯尼迪提出‘10年内登月’。如果你只看这一个长远的大目标,你可能觉得‘没有可能实现’,但是如果你开始分解这个问题,再阶段性地执行,历史告诉我们,这个理想就实现了。”

年轻的朋友们,成功其实没有捷径,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一连串的汗水与泪水的堆积。只有当我们学会从最基础的做起、慢慢累积实力之后,我们才会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够抵挡未来岁月中的风雨。

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人,就如同一株弱小的树苗,要想尽快成长为参天大树,唯一的方法就是先使自己稳定下来,站住脚,扎下根,去尽力汲取营养、吸收阳光,为成长创造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一年夏天,一位来自马萨诸塞州的乡下小伙子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当爱默生看完这位小伙子所写的诗稿之后,便认定了他在文学上将会前途无量,因此爱默生想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力大大地提携他。

很快,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便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然而自此之后,爱默生却再也没有收到小伙子的诗稿。后来,在一个文化聚会上,爱默生又遇到了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他询问道:“你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青年诗人自信地回答道。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

“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

“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品。”爱默生有点无奈地说。

很显然,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并没有听出爱默生的无奈,而是很自豪地说:“谢谢,我正在创作中,很快就会公之于世。”

从那以后,爱默生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位青年诗人,更没有见到他的什么有影响力的大作。毕竟,这位小伙子只是一心想成为大作家,却不肯认真地写稿子,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很多年轻人为了摆脱眼前的状况,常常选择不顾未来的利益。这种为了求得一时的痛快而以长远的痛苦为代价的做法,往往最终只会得不偿失、自吞苦果。

对于年轻人的这种浮躁,李开复特别指出,不要认为任何成功都可以侥幸。那种侥幸的成功即便得到了,可能也是短暂的,就算不是短暂的,也是不值得的。无论是做公司还是做人都是一样的,目标要放得宏伟,但是每一步走出的路,一定要是一个短期的一年左右的有针对性的目标。达到了那个目标之后,你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再考虑自己下面走什么样的路,如果没有达到那个目标,你可以自省,想想怎么样能够让自己做得更好。

年轻的朋友们,古语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要盖房子,必先夯实地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做。成功最重要的秘诀便是一步一个台阶,如果你时刻想着如何投机取巧,那么即便忙忙碌碌、大汗淋漓、辛辛苦苦,到头来仍然只会一无所有。

找到适合自我成长进步的方案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智慧和天赋。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需求找到最适合自己成长进步的方案,那么定然能够让自己的这些潜质发挥到最大,这样成功自然也就手到擒来。

很多年轻人在经营自己的目标计划时,总是喜欢照搬他人的想法与策略。比如看到他人在经商方面有所成就,于是依葫芦画瓢地也以此来圈定自己的人生。然而,不知大家想过没有,这样的目标方案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天赋与能力吗?

有句话说得好:“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其实这在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明了的哲理,那就是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认清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看看今日站在成功顶端的李开复,他难道不正是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尝试和改变才攀爬到现在的位置的么?毕竟,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案,才能让自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不断进步与成长。

在一次李开复与网友的学习交流中,一名来自民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与李开复展开了一场问答。

这名学生表示,自己在校读的是软件与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然而在校并没有做职业规划,也没有好好读书,因此出来后找不到特别适合自己的工作。尽管当初听开复老师说要深入了解一些优秀企业,然而具体实践时又出了很多麻烦。大学读书时自己就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感兴趣一些,最近自己想去印度NIIT公司在上海的一个培训机构培训,但遗憾的是NIIT却没有设置网络工程师课程。为此,工作的事情迟迟无法解决。

听完这位学生的介绍之后,李开复给出了这样一个回答:

“首先,我觉得你过去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在学校专业培训出来的技能可以与业界的需要衔接。其实,就像你发现的,两者之间有很大的鸿沟。找工作不仅仅是看待遇,更重要的是要看你能否学到技能,因为这些技能是学校里面很难学到的。

“其次,不要认为只有学习的专业才是可以考虑的就业方向。大多数人的职位和他的专业没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我觉得你过去三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浮躁,而且不满意就放弃。要知道,在业界没有任何工作是完美的。在接受一个工作的时候,应该要三思,考虑这个工作是否能够让你进步、学到一些有用的实践性的技能……就算一切都不满意,也应该骑驴找马,不要让自己的简历变得如此破碎,显得自己没有恒心,不能坚持,而且欠缺职业的判断力。”

从李开复与这位学生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学生之所以工作得不到解决,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切合自己成长的目标定位。一边过于浮躁,一边只是在盲目前行,根本没有想过这个工作是否能让自己学习进步,而只是单纯地为了找工作而工作,所以一直无法寻觅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事实上,不论是目标还是生活,严格来说并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标准模式,很多时候我们都无须过多地按部就班,更无须照本宣科似的呆板。生活和人生,其定义原本就是五光十色的。而这种五光十色,不在于从一个起点到达另外一个什么样的终点,而在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能找到自己的特殊位置,是否能够一边学习一边丰富自己的人生。

李开复在一次公开谈话中曾说过:“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一段迷茫的时期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本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只有不知道自己迷茫才是问题。然而,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结合自身理想、兴趣、天赋和职业来做人生规划,同时积极尝试、行动学习。”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天赋会光顾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自己的天赋,利用好自身的长处,那么怎么会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呢?

李开复在微博上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谢丽尔·桑德博格女士在30多岁的时候去问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如果自己从麦肯锡出来做下一个工作的话,自己该加入什么公司。埃里克·施密特听完她的陈述后,结合她的自身条件给了她一个十分简单的建议,告诫她如果想要进入一个能够让自己能力得以成长的公司,那么就一定要加入一个本身就在飞速成长的公司,这样才能带动她一起成长,而这也才是她应该考虑的大方向。

听完埃里克·施密特的建议后,谢丽尔·桑德博格女士结合当前自身的情况做了一番考虑,之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Google,过了几年又加入了Facebook,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个适合自身成长的建议基础上,找到了更大的舞台。如今谢丽尔·桑德博格女士在自我成长的这条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成为了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非要将莫扎特变成一个科学家,他能有多大的科学成就?同样的,如果我们非要将比尔·盖茨变成一个音乐家,那么他又能取得多大的音乐成就呢?他有可能成为莫扎特吗?当然不行。

一个人只有发挥自己的天赋,找到最适合自己进步的方案,才能将自身潜能发挥到最大。正如李开复所说,Google这样的公司,早做五年或晚做五年,都可能不会成功。但是李开复在正确的时间,走了正确的方向,并且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就是帮世界去整合所有的信息,让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受益。

快乐与烦恼的产生往往都在于人们是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存在方式。每一个成功的人也都是结合了自身整体条件才选择了有利于自我成长的目标。如果每一个年轻人也能够将梦想建立在理智、合理、现实的基础上,那么梦想成真自然会是水到渠成。